一路紧赶慢赶,两人在差两刻钟的时候回到了家里。本来是不用走这么久的,回来时杨氏回了两大背篓的东西让秋壹带回来,秋壹背着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就走不动了,石平安说给他,秋壹见他的背篓已经是她的两倍多重了,舍不得再让他背,就咬牙坚持自己爱背回去,所以一路走走停停的花了比以前多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到家里。到家后,秋壹洗了把脸泡了会儿脚就上床躺着去了,实在是太累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文也是我紧赶慢赶给赶出来的!
☆、第 32 章
第三十二章
秋壹他们除了回娘家就没其他亲戚要走了,所以初三开始两人就闲下来了。
之前还真把秋壹累的够呛,初三吃过早饭,就回床上睡回笼觉去了,一直睡到午时石平安叫她吃午饭才起来。
上午睡够了,下午秋壹就和王氏在房里绣花,趁现在闲着多绣点儿,初五开市那天也能多换些钱回来。秋壹的绣样都是结合现代和当下的风格画的,很是新奇,又不会让人接受不了,应该可以换更多的钱。之前在娘家要绣嫁妆,也没时间去想这些。
王氏见秋壹绣的样式漂亮新奇,道:“弟妹这绣样可真是好看,回头定要和绣庄掌柜说说,多换几个钱。”
秋壹笑道:“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还画了些样子,想着带去卖给绣庄,不知可会要?”
王氏道:“想必是回的。弟妹的样子很是新奇,绣庄应该没有这样的,只要不是要价太高,是没问题的,再说镇上的瑞安绣庄的吴掌柜和我比较相熟,去找她是一定没问题的。”
秋壹高兴道:“真的!这样真是太好了,那二嫂要不你绣完这幅就照着我的绣样绣吧,想必绣庄要了新绣样就会找人绣这些绣品了。”
“嗯,那就谢谢弟妹了。”
初五,秋壹石平安和是鬼王氏带着两个包裹去赶镇上新年的开市。
几人到的时候刚好市才刚刚开,打算先去瑞安绣庄卖绣样,然后再在集市上逛逛,看有什么可买的。
到绣庄的时候,许是还早,绣庄里并没什么人,只几个小斯在打理货架,还有一位看上去二十七八的妇人在柜台上翻看账本。
王氏道:“吴姐姐,新年好!开门大吉啊!”
吴掌柜抬头,见是王氏,笑道:“嗯,新年好!承你吉言!是来交绣品吧。”
王氏道:“嗯,是,还有点事找吴姐姐。”
吴掌柜道:“是什么事?我能帮忙一定帮忙!”
王氏笑道:“我可不是来找姐姐你帮忙的,是和姐姐做生意来了。这是我弟妹,她想和姐姐你做笔生意。
吴掌柜讶异道:“哦,是吗?!”
秋壹道:“是的,吴姐姐,我也和二嫂一样叫你姐姐吧。”
吴掌柜道:“嗯,叫什么都无所谓。”
秋壹把包裹里的绣品拿给吴掌柜,道:“吴姐姐瞧瞧我这绣品如何?”
吴掌柜接过,见上面绣的式样并不是时下流行的,也不是京都那边先下流行的,但却要比那些更好看。这石家三媳妇儿既然说是来做生意,定是不止这一种样子,要是都买下来,将会是整个炎国独一份的事。拿到京都去可以翻好几翻,夫人也定会给厚厚的赏赐。想到这,吴掌柜立马道:“妹妹就直说这绣样多少银子一幅吧。”
秋壹见吴掌柜是个爽快人,道:“既然吴姐姐这么爽快,那我就直说了,这绣样一幅五十文,吴姐姐也别嫌贵,姐姐买回去怕是一幅绣样就可以赚十好几个五十文了,不是吗?而且我可以给姐姐写个文书,这些绣样只卖给姐姐一家。”
王氏和石贵听一幅绣样要五十文,着实惊了一下,又担忧的看着吴掌柜,怕她嫌贵不要。
石平安则还是一脸淡淡的,站在秋壹身后,毫不认为自家媳妇儿的价定高了。
吴掌柜却笑道:“妹妹还真是个伶俐人,成,就五十文。不知妹妹还有多少这样的绣样?有多少我都全要了。”
秋壹笑道:“我这还有三十六幅,在包裹里,这就给姐姐拿。”说着从石平安手里拿过包裹,把里面的三十六幅绣样给吴掌柜,“姐姐瞧瞧,可有哪幅是不行的。”
吴掌柜一一看过,真是一幅比一幅精彩,“妹妹果真是聪慧过人,这绣样画的,一幅幅都是精品啊!妹妹以后要还有绣样,可一定要来找姐姐啊!”
秋壹笑着回道:“那是一定的!”
吴掌柜把绣样放好就数了一块一两的银子和八百五十个铜板给秋壹,“给,这是一两八百五十文,数数看对不对。”
秋壹接过数了数,道:“嗯,没错。不知姐姐现在可否需要人绣这些绣样?”
吴掌柜道:“自然是要的,而且得在近期内多绣些。”这样就可以早点儿拿到市面上去了。
秋壹接着道:“既这样,我和嫂子这里有些修好的,一并给姐姐吧。”
吴掌柜高兴道:“那真是太好了,之前这类的绣品都是四文一件,这些就六文一件吧。”
王氏听后高兴的嘴都快合不拢了,道:“吴姐姐就是大方!”
吴掌柜佯怒道:“难道我的大方你现在才看到?!”
王氏道:“是,姐姐向来都大方。给,姐姐,这是我之前绣的,十件姐姐给的样子,二十件我弟妹给姐姐看的第一幅绣样。姐姐看看。”
秋壹也道:“我这就全是我给姐姐绣样的,我不如二嫂手巧,绣的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多,只十四件。”
王氏道:“弟妹你可是去年才开始学的,能绣这样已经很好了,想必再过段时间必定会比二嫂好很多。”
吴掌柜翻看了一下,道:“嗯,我看都很不错,我这就给你们拿银子去。”
四人接过吴掌柜给的银钱写了文书后,就告辞离开了,毕竟时候也不早了,还要去集市看看呢。
年后第一天开市,集市上很是热闹,秋壹一行四人从头逛到尾,除了午时大家都饿了,一人买了个馒头,在面摊上吃了碗面,就没买多少其它的东西了。因为王氏舍不得,秋壹也不好买,再说不久就分家了,有些东西得分家后买,不然又要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待四人做牛车回到家时已经申时正过了。李氏在厨房少热水准备做晚饭,见秋壹他们回来,道:“呦,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刚好吃晚饭的时候回来呢!”
秋壹和王氏不想搭理她,石大山却在堂屋里道:“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你们回来了。老大家的,你水烧好了没,都多久了。”
石大山发话,李氏忙道:“诶,爹,就好了。哼!”后面那一声哼是对着秋壹和王氏的。
秋壹和王氏相视一笑,就往堂屋里去。这种人不必多理她。
作者有话要说: 忙里偷闲的码了一章,感觉没啥质量,亲们凑活吧。
☆、第 33 章
第三十三章
秋壹把绣样的事给石大山说了,还把八百文钱给石大山,但石大山没要,让秋壹他们自己留着,说是到时候置办东西。石大山虽没明说,可秋壹和王氏都知道是留着分家后置办东西。
李氏知道秋壹和王氏卖绣品和绣样得了不少钱,很是眼红,可再眼红也没用,她一脑子没那么聪明,不会画新奇绣样,二手又不巧只会做衣服,不会绣花。当时能嫁给石富还是因为她是石富他娘嫂子的侄女。
初八卯时正过一刻是立春的时候,在那一刻到来的时候,石大山他们在院子里放了一挂比大年夜略小一些的爆竹,以迎接新春的到来。
立春这天,要贴春牛,就是牛形的大红剪纸,贴在墙上。除此之外,立春这天还要吃春饼,摆春盘,探春蚕,咬春萝,下春面。
剪春牛贴春牛的轻松活儿给李氏要去了,那下厨房的活儿又留给王氏和秋壹了。好在春饼,春盘,春蚕,春萝,春面都不麻烦,而且做好吃的也是秋壹的一大爱好。
春饼和现代的春饼没什么不同,就是要求一定要用到萝卜和豆子,不过这里的人也只往春饼里加萝卜和豆子。秋壹想想就换了个做法,不用面烙春饼,改用豆粉来烙。就是:把黄豆略炒一下,磨成粉,再烙成春饼。想想春饼里只萝卜丝有些单调,秋壹又切了韭菜,咸肉丝,加两片白菜叶在里面。可惜来不及,不然放些豆芽,木耳丝,香菇丝在里面会更好吃。
大锅里烙着春饼,二锅里就借着火把春蚕给蒸了。这里的春蚕并不是正真的蚕,而是一种做的像蚕的面食,说白了就是现代的象形馒头。
秋壹烙春饼的时候,王氏就在做春盘。春盘就是取一些蔬菜瓜果饼糖放在一个五格的盘子里。蔬菜王氏放的是水煮鸡蛋切的小块儿;果子放的是石平安在山里摘的藏在地窖里的野果,其实就是橙子,可是这里的人都不认识,不过秋壹听石平安说这橙子是他打猎时在靠近深山的地方看见的,只有两颗,因为靠近深山,除了石平安还没人进去过,所以别人不认识,又听秋壹认识还爱吃,就说今年冬再去给秋壹多摘些回来,因为这会儿那两颗树上的橙子已经全落光了。秋壹却想着等分家后他们有了自己的院子就让石平安去挖两棵橙子树苗回来种。要不自己跟着他一起去趟山里,看看还有什么水果,挖几棵回来种,毕竟这里的水果真是太稀缺了。春盘还放了炸花生米、米饼和糖块。炸花生米和米饼都是过年时就做好的,糖块则是初五开市的时候秋壹买的。
咬春萝,就是吃萝卜,什么萝卜都行,只要有萝卜就行。这次是秋壹做的泡菜小萝卜。还是年前见王氏要把长不大的拇指小萝卜扔回田里沤肥,想起了前世吃的泡小萝卜,就做了几罐子,一直忘了,早上王氏说今天必须吃萝卜才想起来,取出来尝了尝,味道还不错,石平安王氏他们也都说好吃。故这萝卜准备起来是最简单的,从罐子里取出来装盘就行了。
最后做的就是春面,秋壹不知道那细长的面条这里今天能不能吃,就没做,让王氏做的这里的面,就是面疙瘩,不过经过秋壹的加料,还是蛮好吃的。
立春的午饭就是这些了。
午饭后,石大山就带着三兄弟下地去了。照习俗,新的一年的耕种就是从这天开始的,所以这天吃过午饭,家里的男人就要下到田地里去翻土犁田,但女人是不能去的。不过第二天开始就可以了。
石家的地只是都翻了一遍,在十三那天就全部翻好了,但却没有像往年一样,早早的种上庄稼。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秋壹妯娌和本村的妇女们要去走百病,就是不管平时关系如何,都要在吃过早饭后,聚在一起,从村尾开始一直走到镇上,见桥必过,到城门口的时候还要登上城门,然后就可以和早在城下等着的自家夫君或者家人去镇上逛逛了,直到半夜子时才能进家门。
秋壹早和石平安商量好了,这天晚上就在镇上找家客栈睡一晚,本来是想着早点回来,不进家门,在村里呆着的,但后来听石平安说这天晚上镇上有猜灯谜的,舞狮子的,舞龙灯的,就不打算回来了,要知道秋壹还是上辈子四五岁的时候见过舞狮子舞龙灯的,之后再没见过,现在又几会当然要看。
等秋壹她们从城楼上下来的时候已经到午时了,和石平安三兄弟会合后就去了一个面摊上吃汤圆,今天是必须吃汤圆的,但家里的女人们都出去了,所以只能买来吃,所以今天镇上的汤圆格外好卖,即使比平时贵了两文钱。
吃完汤圆,石富道:“晚上戌时末的时候灯会就结束了,那时我们在城门口集合,再一起回去。”
石贵道:“嗯,好。”
石平安道:“大哥二哥,我和媳妇儿今儿晚上就不回去了,在镇上住一晚。”
李氏一听就酸酸的道:“果真是有钱啊,在镇上住!”
石富当即道:“闭上你的嘴!既然这样,那晚上就我们和二弟他们回去,三弟和三弟妹你们在镇上住要小心些。”
秋壹道:“嗯,知道了,大哥。”
石富道:“那行了,我们走吧,再晚你们该找不到客栈了,今天住镇上的人很多。”
一行人分开后,秋壹就和石平安去了最近的一家客栈定了一间房,花了八十五文钱,其中四十五文钱是定金;明天退房的时候归还。订好房,两人并没有出去玩。秋壹怕向来一天黑就睡的自己到了晚上会打瞌睡,就想趁着下午补补眠,反正白天街上也就是卖东西的,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养足精神晚上好好玩儿呢。秋壹睡觉,石平安自然是相陪。
作者有话要说: 偶被倒春寒折腾的感冒了,好难受!
☆、第 34 章
第三十四章
秋壹和石平安一觉睡到酉时正。
两人先去往午时吃汤圆的的西街。今天这条街白天晚上都一样热闹,只是晚上只有吃食和一些小物品。
秋壹和石平安一人买了两个白面肉包子吃,是在据说这条街上最好吃最实惠的一家包子铺买的,不过还真挺好吃,和其它家的比,但和秋壹自己做的比还真差了点儿。本来秋壹打算买白面馒头的,但石平安想让媳妇儿吃好点儿,所以坚持买了肉包子。秋壹见石平安坚持买肉包子,以为他是喜欢吃肉包子,所以想着回去找机会给他做次肉包子吃,薄皮儿大馅儿的。刚好过几天野菜也可以吃了,加点野菜进去,一定很美味。说到野菜包子,秋壹又想起了汤包,唉,可惜现在没那条件,等有钱了再说吧。
两人从街头逛到街尾,再回到街头的时候已经快到戌时了,卖灯笼的已经开始摆摊了,舞龙灯的也在准备中。
戌时一到,锣鼓就敲起来了,两只活灵活现的狮子随着震天的锣鼓声和两排宫灯的开道缓缓进入街口,狮子后面则跟着一条灯龙,只见龙头是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扎成鱼尾形,用红布带将龙头、龙身、龙尾连接起来,并在龙头、龙身、龙尾各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舞龙灯的动作有黄龙下海,金龙抱柱,二龙抢宝,老龙翻身,金龙过海参……等。灯龙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弥漫,围观者水泄不通。
石平安怕人太多,会把秋壹挤到,看了一会儿就拉着秋壹走了,带着她去看灯,有很多猜灯谜的,秋壹和石平安都没去凑着热闹,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就是在街上走着都很挤,所以两人把街逛了一遍,买了一个小灯,就会客栈了。
到客栈,两人叫小二提了热水来房里,在浴桶里洗了个热水澡,不过这个澡洗的有点久,至于为什么,嗯,你们知道的。
第二天,天刚亮城门刚开,秋壹和石平安就出了城门。虽然昨晚被石平安折腾了下,但秋壹还是天未亮就醒了,没办法,她前世认床的毛病跟着她一起来了,只要换张床,她就得过一两晚才能缓过来,哪怕刚成亲的时候都这样。
因为太早没有牛车,只能走着回,所以两人到家时已是过了巳时了。家里人都在,李氏在她自己屋里睡觉,王氏则在院子里太阳下绣花,是秋壹前阵子给的绣样。见秋壹她们回来,笑着道:“三弟和弟妹怎么回来这么早?还以为你们要近午时才回来呢。吃早饭了没?没吃我去给你们热点儿早上省的粥?”
秋壹道:“二嫂不用了。我在那客栈里实在睡不着,就早早的回来了,打算下午在睡个回笼觉。”
王氏道:“嗯,要不你想在就去吧,午饭我来做。”
石平安也道:“就是,媳妇儿,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