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第4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杨阜并不知道这一切,所以,在杨秋反问自己的时候,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回答杨秋的问题。

    杨阜清了一下嗓子,这才说道:“马超膂力过人,勇冠三军,有万夫不当之勇,羌胡都畏惧他,称他为神威天将军。自从马超除掉韩遂后,一跃成为了凉州首屈一指的人物,让其威望大大增加,如今放眼整个凉州,马超的名字早已经是妇孺皆知。但是,这些都是马超光鲜的表面,实际上,真正的马超,却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他虽然勇冠三军,可以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但终究还是一个匹夫!除此之外,马超野心极大,一直都有割据凉州之想法,如果时机成熟,马超定然会反叛朝廷,割裂凉州。我凉州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动乱和不安,好不容易回到了大汉朝廷的怀抱,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如果这个时候马超敢有异动的话,就等于是将凉州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我土生土长在凉州,对凉州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回顾以往,凉州动乱不止的景象,造成了多少百姓的流离失所和无家可归,我绝对不允许凉州再回到以前的情况,就算是拼了我这条命,乃至整个家族,也在所不惜!”

    杨秋听完杨阜的这一番话,从杨阜的语气中他可以感受的到那种大义凛然的豪气,以前在他的眼里,文人应该是懦弱、胆小的,可是这次听完杨阜的这番话后,他忽然对文人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同时,杨秋也被杨阜的一番话给触动了,让同为凉州人的他,也感到无尽的悲伤,脸上竟然显现出来一阵阵忧郁的表情。

    杨秋已经四十多岁了,在他所生活的四十多年里,他的经历可以说就是一部苦难史,他七岁那年,父母死于羌胡的铁蹄之下,自己则被羌人俘虏,由于年纪小,被免于屠杀,而是留下来给羌人当了奴仆,这一当就是六年。

    在这六年中,是他最不堪回首的六年,他所忍受的屈辱,都在这六年里受完了,同时他也很感谢自己有这么一段经历,正因为跟着羌人一路流浪,一路迁徙,他学会了骑马,而且马术一点都不比天生在马背上生活的羌人差。除此之外,他还偷偷的练习了射箭,而且箭法还很精准,可以与草原上的神射手相提并论。

    弓马娴熟的他,总是刻意的隐藏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也在忍受着屈辱,期待哪一天能够逃出这里。

    两年后的一天,杨秋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凭借自己在羌人部落里面暗中苦练的技艺,在骑着战马射杀了两个游骑兵之后,飞快的逃出了羌人的部落,驶往了汉人的驻地。

    后来,杨秋因为弓马娴熟而参加了军队,经常和羌人作战,几年后便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但由于当时得罪了十常侍之一赵忠的侄子,而被贬谪。杨秋一气之下,对官场彻底失望了,本打算退隐山林,云游四海,却被旧友李文侯骗上山,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后来更是参加到了反叛朝廷的叛军当中,隶属于边章部下。

    再后来,边章和韩遂火拼,边章身亡,杨秋仍在孤军奋战,恰好被韩遂看见,觉得杨秋非常的有骨气,武艺也不错,便将其生擒,百般劝说,这才让杨秋甘愿跟随自己东征西战,逐渐成为了韩遂部下八员虎将之一。

    再再后来,马超杀了韩遂,俘虏了杨秋,逼降杨秋不成,便将其囚禁起来,直到他答应为止,并且以他女儿的性命作为要挟,杨秋这才投降了马超。

    大厅内一片寂静,杨阜、姜叙都注意到了杨秋脸上的表情,但谁也没有说话,只是在静静的等待着。

    良久,杨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问道:“马将军确实野心极大,但如今凉州一直控制在他的手中,还不是他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即便我带领的有一部分兵力,可要除去马超,简直是痴心妄想。且不说马超武艺高强,勇冠三军,整个凉州无人可敌,就连马超的心腹庞德、马岱、王双、马刚等人都个个武艺高强,尤其是那个叫庞德的,一点都不亚于马超,此人也是个狠角色,绝对不容忽视,要想硬拼的话,我们根本不行。”

    杨阜听后,急忙说道:“硬拼的话,我们肯定不行,所以,只能智取!”

    “智取?怎么样的智取法?”杨秋问道。

    杨阜道:“现如今,马超一直未归,他走的时候虽然留下了大量军队,但是这些军队都分散在各地,并不怎么集中,这也就方便我们各个击破了。首先……”

    杨秋听完杨阜的这一番话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想从鸡蛋里面挑骨头,可是无论他怎么挑,都证明杨阜是正确的。

    良久,杨秋对杨阜说道:“你是凉州人,我也是凉州人,既然都是为了凉州,那我就豁出去了,希望你的选择是对的!”(未完待续。。)

804暗流涌动

    酒泉之行,杨阜成功的获得了杨秋的支持,为了能够彻底的将马超的势力驱逐出凉州,他们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继续秘密的联系一切可以联系的人员。

    为此,杨阜、杨秋兵分两路,杨阜继续西行,准备去敦煌说服敦煌太守索广,而杨秋则去张掖属国,去见张掖属国都尉成宜,杨秋和成宜是生死之交,可以推心置腹,由杨秋出面,成宜也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杨阜这边。而且杨阜的好友梁宽也在成宜手下当记事,有这样的双层关系,不愁此事不成。

    除此之外,杨阜的整个家族都在积极的奔走中,这是一场关乎他们整个杨氏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整个杨氏家族也都投入到了这里面,一时间,看似风平浪静的凉州大地上,实则却是暗涌不断,一股腥风血雨,也即将被掀起。

    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敦煌太守索广、金城太守盖顺,张掖太守张猛,以及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李俊、王灵、赵衢、庞恭等杨阜的友人,都毫不犹豫的参加到了这次行动中来,这些人有的是当官的,有的是经商的,有的是凉州大户,有的则在郡中担任小吏,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受过杨阜的恩惠,当杨阜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果断的加入到了杨阜的计划当中。

    另外,杨阜的家族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的兄弟杨谟、杨岳、杨凌、杨钊等人,也都各自组织了一大批所熟络的兵丁。甘愿听从杨阜号令。

    这些事情。都是秘密进行的。而且由于杨氏家族和凉州其他家族都来往密切,即便是这些天往来有些频繁,也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杨阜经过一番粗略的统计,他能调动的兵马,大约只有四万人,其中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恐怕也就只有杨秋、成宜的这两支军队了,其余的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少年纠合而成。乍看之下,如同一盘散沙。

    要知道,马超的军队都是所向披靡的,而且留在凉州的三支兵马也都十分的强悍,加一起总共六万人,马刚、王双、庞柔各自率领两万兵马,驻守在这里,俯瞰着整个凉州大地,除此之外,那些羌胡更是对马超敬畏有加。只要马超一声令下,那些羌胡便会派兵出击。对他们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不过所幸的是,现在马超并不在凉州,而且庞德、马岱都被马超给带走了,留下来的虽然有不少重兵,但却比马超、马岱、庞德他们好对付。

    杨阜先去了一趟武威,再一次秘密会见了徐庶,两个人又再次商量了一下行动的细节,最后决定先从庞柔开刀,先控制武威。

    武威郡处在东西的必经之路上,杨秋、成宜的军队要想到凉州东部,必须经过武威,只要控制了武威,就等于打开了杨秋、成宜的军队东进的门户。

    为此,徐庶、杨阜进行了一番谋划,摆下了一个鸿门宴,邀请庞柔赴宴,就席间将庞柔绑住,只要擒住了庞柔,其他的就都好办了。因为庞柔手下的长史,正是杨阜的好友姜隐,而且姜隐和姜叙又是堂兄弟,姜叙已经秘密联络过姜隐了,姜隐对这个行动很是支持,但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要杀庞柔。

    庞柔为政一方,造福百姓,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但因为庞柔的弟弟庞德是马超的心腹,所以不得不谨小慎微的进行着计划,不能有一点差错,否则的话,就会满盘皆输。

    徐庶设下鸿门宴,派人去邀请庞柔,庞柔跟徐庶并无交集,不是很想去,但经不住姜隐劝说,于是便带着一些随从前去赴宴。

    谁知道,庞柔这一去,竟然被徐庶给扣押了下来,而且姜隐反戈,站在了徐庶那一边,以至于一兵一卒都没有损伤,徐庶、杨阜在姜隐的支持下,便拿下了武威郡。

    第二天,杨秋、成宜的军队便抵达武威郡,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兵临姑臧城下。但是由于姜隐早已经劝说了军中各级军官,所以武威的两万军队没有和杨秋、成宜的军队发生冲突,相反的还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两万精锐军队轻而易举的加入到了颠覆马超的行列当中来。

    马超的军队不少,但多数都是从战场上收降过来的,真正的忠于马超的军队,在马刚的手里握着,那两万军队才是马超留在凉州的精锐,也是外人根本无法碰触的,一直由马家的人掌握着。

    除此之外,王双手里还握着一千马家军,其余一万九千人也都是战争中招降过来的,这些人因为畏惧马超,从而接受了整编,变成了马超的部下。

    但这伙人跟庞柔带领的那两万军队还不太一样,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来自雍州三辅地区的和益州的流民,也有不少是武都当地的土民,他们只畏惧马超,只服从强者,虽然是被招降的,但都对马超心悦诚服,所以马超走后,将这支军队交给了王双带领。

    王双的武艺高超,在马超的帐下诸将中,仅次于庞德,甚至能和马岱打成平手,而且由于此人是从士兵做起的,所以了解底层士兵的疾苦,对士兵爱护有加,更能和士兵一起吃苦耐劳,同吃同睡,深得部下将士爱戴,虽然带兵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军队中的威望却不低,即使武都郡里有暗中襄助杨阜者,却无法动摇这支军队。

    如此一来,就等于徐庶、杨阜他们要面对两支强军,一支是在安定郡正儿八经的马家军,另外一支是在武都郡的王双军,要想颠覆马超在凉州的势力,势必要和这两支军队展开一场大战才行。

    但是以现在他们的力量,虽然在兵力上一点都不亚于马刚、王双,甚至会比这两支军队加一起还要多,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兵力再多,也无法同时应对这两支军队。

    最后,经过一番商量,众人一致决定,先不声张,秘密调兵遣将,准备各个击破。

    马刚所带领的马家军,是最精锐的军队,而且安定郡又有地利优势,从马腾开始,马氏就在那里经营,其势力早已经根深蒂固,要想短时间内将其拔除,根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且马刚也并非莽夫,其作战经验丰富,指挥战斗也十分犀利,有勇有谋,不宜对付。

    所以,众人对比了一番利弊,决定先从武都郡的王双下手。王双虽然勇冠三军,其部下虽然愿意为其效死力,但只要略施小计,不愁无法将王双拿下。更何况杨阜身为陇西太守,和武都郡毗邻,亦可效法抓庞柔之举,设下鸿门宴,将王双给擒住,或者斩杀。只要王双一死,其部下群龙无首,便犹如一盘散沙,再由杨秋、成宜等人率兵突然袭击,便可将其击败。

    为了以防万一,徐庶还专门写了一封密信,派人秘密送往朔方郡,交给前将军太史慈,请求太史慈派兵协助他们,逼近安定郡,以威胁马刚,拖住马刚的军队,不让其有任何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杨阜先行告辞,提前回到陇西郡,他在陇西郡还有一千郡兵,正好可以利用起来,而杨秋、成宜带着数万大军,火速赶往陇西郡,这一路上要路过金城郡,但由于金城太守盖顺也参与其中,所以一路放行,杨秋、成宜等人没有遇到一点障碍,在杨阜回到陇西郡的第二天,他们带着大军也抵达了陇西郡。

    徐庶坐镇姑臧全权指挥大局,杨阜、杨秋、成宜等人则在陇西聚集,除此之外,杨谟、杨岳、杨凌、杨钊、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李俊、王灵、赵衢、庞恭等人,也都齐聚陇西,一切都以杨阜马首是瞻,商议如何对付王双。

    其中,李俊是武都郡人,也是杨阜安插在王双内部的一颗不起眼的钉子,在王双的军队里,担任军司马一职,两天前他接到了杨阜的密信,邀请他到陇西郡密会,便告假而来。

    如何对付王双,其实杨阜一早就想过,在向李俊透露过设下鸿门宴时,却遭到李俊的反对。李俊在王双身边,深知王双勇武过人,就算王双真的来了,但是却担心没人能够降服他,反而会深受其害。

    杨秋、成宜、姜叙、姜隐、杨岳等一干人等听后,都不太服气,认为李俊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但杨阜却对李俊的说法深以为然,于是决定取消鸿门宴,但要杀王双,还需要一个好办法,最后杨阜把目标放在了那些被马超带回来的金银珠宝上。

    通过李俊,杨阜了解到了金银珠宝的所在,于是内心里面便有了主意,嘿嘿一笑,将众人聚集在自己周围,对他们讲出了自己的计策。

    众人听后,都朝杨阜竖起了大拇指,觉得杨阜的计策极为高超,是一个妙计,如果能够成功,王双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未完待续。。)

805里应外合

    马超攻下汉中时,汉中太守张鲁囤积多年的财富全部被马超给霸占了,并且让马岱秘密运回了凉州,匿藏在武都郡当中,交给了武都太守王双保管。

    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王双将其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王双心里明白,他不是马超的旧部,也不是马超的故友,更和马超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但是马超却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他保管,这么大的一笔财富,如果自己占有了,就可以富可敌国,但马超仍旧是将这笔财富交给了他,足可见马超对他的信任程度。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士为知己者死!

    此时此刻,王双也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除此之外,还因为马超对他有知遇之恩,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马超给他的,所以他对马超也心存感激,更愿意为其效死命。

    自从马超将这笔财富交给王双看管之后,王双的肩膀上就多了一个重重的担子,生怕这笔财富会在自己的手中给弄丢了,无法向马超交差。

    为此,王双专门调遣一万五千名将士去看管这笔财富,而自己所在的武都郡郡城下辩,却只留下五千人驻守。

    根据李俊透露,他们都不知道王双负责看管这么一大笔财富,王双总是以练兵为由,动用大军驻扎在东狼谷,这一住就是好几个月,算算时间,正好和杨阜所说的那笔财富抵达武都的时间相吻合。

    这么一来,李俊基本上就可以断定,王双负责看管的那笔财富。应该就被藏匿在东狼谷里。因为自从王双几个月前见过马岱之后。便开始以练兵为由,将一万五千名大军长时间的驻扎在东狼谷中。

    如果李俊不是从杨阜那里得知了那笔财富的消息,只怕整个武都郡里,除了王双之外,其余人都还不知道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有着这样的一大笔财富呢。

    武都郡的人口不多,而且境内各民族比较混杂,有羌人、氐人、胡人、汉人,还有匈奴人、乌孙人和鲜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