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院外的讨论很快地转移到了院内。
开始,他们是自己谈论,而谈论的主体、主要话题,自然便是《西游记》。讨论着讨论着,有些问题不明白了,有些分歧越来越大了。
这时候,怎么办?
对闻风景从来到红石镇的其他人来说,只能凉拌。但是对于他们来说……
躺在床养伤的方天,就这样极其无辜地中了枪。
方天怎么也没有想到,不是因为这些贵宾来客,而是因为那些因这些贵宾来客而来的那些相当相当庞大的观光团,让他凸显了出来。
“方天阁下,人真的能长生吗?”这是那个叫菲南迪亚的小伙子问的。
这样的问题,你问我,我问谁去?方天有翻白眼的冲动,不过当然,他只是微笑。
长生的没人见过,短生的遍地都是,而且似乎无一例外。
前世的时候,在那个世界,很多人是坚信“有生必有死的”,但是其实,“生”和“死”之间并没有什么切实的逻辑关系。在他来的那个时候,“有生有死”终究只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不是一种命定的过程。
只能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未知。
而在这个世界,不论是武者还是魔法师,通过修炼都可以延长寿命。比如说,只要他将来能顺利晋升到法师,那么寿命就将在现在的基础提升一倍,达到一百五十岁左右。
如果法师再突破,寿命会不会再次提升?
方天不知道,但是觉得这很有可能。可是从欧文安德森他们平时的一些闲谈杂论中,方天也觉,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寿命过一千岁的人。
是修炼到某个层次就不能再晋级了,还是寿命提升到一定数目就不能再增加了?
这都不是方天所知道的。
于是,对菲南迪亚的这个“人真的能长生吗?”的这个提问,在心里考虑了一下之后,方天道:“或许可以?”
这个回答显然并不能让菲南迪亚满意,并不能让这一群少年少女们满意,于是马的,那个叫卡瑞特的小伙子接着问道:“如果修炼到孙悟空那样,能长生吗?”
方天想了想,想了不短时间,才现这家伙看似随口而问,其实问的很阴。
他在挖坑等方天跳呢。
因为《西游记》并没有讲完。如果方天现在回答说“不能”,那这厮肯定会继续提问:“可是《西游记》里孙悟空求的就是长生啊,那些不长生的东西,他都不学的”
而如果方天回答“现在不能,后面能”呢,那就更好玩了,方天敢保证,只要他这话一出口,现场的这十数位小伙子小姑娘保准众口一词地道:
“方天阁下,给我们讲讲孙悟空后来怎么样了?”
“方天阁下,再讲讲《西游记》”
当然,这也完全有可能是方天多想了,纯粹是他庸人自扰,卡瑞特真的是随口而说,并没有这么多他想的弯弯绕绕。可是,方天既然感觉到了这个里面可能有坑,那么不管它实际有没有,他都是不会往下跳的。
于是,心转念回间,方天直接祭出级无敌万能法宝:“《西游记》那仅仅只是故事,瞎编的,和真实的世界完全就是两回事。”
正文 棋经十三篇(下)
那位城令,自此之后,应该是生不如死??
他的势力,被老师摧毁,他的信念,被老师折垮。然后,他的道路,也就被老师破坏殆尽了。就让他再活一千年,甚至都不用老师出手,自此之后,只他沙迦,都可以一只手指捻死他。这种人,从此之后,只能栖身于尘埃中,再无复起之机。
一拳既出,有我无敌。
力不轻用,用则必分生死。
从方天的叙述中,从前次事件的切实参照中,沙迦一下子对这个道理,明白得不能再明白。而与此同时,他的气质,由和转肃,又由弃转和,短短片刻间,便走了好几个来回。
从中级再一级,高级法师,已经不远矣。
沙迦无比确定,只需时日积累,到了积累足够的时候,便会轻松自如地晋入高法。中级法师与高级法师,两者之间,从此以后,对他来说,再无隔阂,再无界限。
沙迦想了想,又一次站起身来,又一次端端肃肃地给方天行了一个晋拜礼。
沙迦本来想免了这个礼的,怕频繁的这样会吓着方天,但是想了想,小送出的这礼物,实在太重,情可以慢慢还,当前的这个礼,却也必须要行!
看了沙迦的这举动,方天还能说什么?还能做什么?只能继续摸鼻子,继续苦笑。
别说他现在还是一个病号,就算他活蹦跳,一个法师的礼,又岂是他所能避拒得了的。沙迦都不需要把法术用出来,直接一个动念,便能让他丝毫也动弹不得了。
就像以前那几次一样。
待沙迦再次坐定,方天缓缓开始了第三篇:
“智看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者,胜。不战而屈人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败。”。
方天诵得缓慢,沙迦听得凝神。
“智看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前番的事件,老师便是“见于未萌”?
自从小弄出的那个“暴暴熊y剂”。在巨岩城推出之后临海九城,真可谓是风云jīdng,暗流涌动。各城各家除了极尽手段研究其配方不说,底面下,也不知多少勾当在其中默默酝酿。
若任其展,早晚有一天,会酿出一些或大或小的风波,而他们巨岩城,就坐在重重风波之。
于是老师便出手了。
霹雳一击,风云è变。九城风波,一下而定。
那个事件之后,九城齐聚巨岩,以及现在这般的这些探路的跟他一起来到小这边,何尝不是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可以说九城的态度,就在那一次事件中,被老师给指定了下来。
回思这次事件的前后,除了他这个后知后觉的听到小的这番讲述才能明了其中意味的弟子,临海九城中,谁又能想到,临波城的那位大人,便这么硬生生地被老师提了出来,当作了一枚向众人展示的棋子?
当然那次事件中,他的表现也不错没有失了老师的脸。
如果那时他被留在临波城,要靠了老师直接出手才能离开的话,那接下来的九城局面估计又是另一番样子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也已经长成了如大兄那般有份量了啊。如今的他也已然能够独自撑起一片天空,影响和决定一片局面了。
而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其中
有赖于大兄的是多少?
有赖于老师的是多少?
有赖于他自己的是多少?
有赖于小的又是多少?
如果没有大兄,他可能早就死了或者仍然在极其卑微地活着。
如果没有老师,他可能仍然是一个四级的武者一个把伤痛和仇恨深藏心中,如同孤狼一般的武者。
如果没有他自己的拚搏和奋力,就是有了大兄,有了老师,一切仍然要大打折扣。
而如果没有小,他的未来,会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一天?就算有,是多少年之后?二十年?丢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沙迦又一次的默默地站起身,先是遥遥地向着巨岩城的方向,一拜,又一拜。
然后,在心中,认认真真地给了他自己一拜。这一拜,是承认自己,是骄傲自己,也是jī励自己。
三拜之后,沙迦转过身来,对着方天,端端肃肃地给方天行了第三个晋拜礼。这个礼一出,自此之后,方天在沙迦的心中,如是大兄,如是老师,如是他自己。
这个叫方天的少年,从此之后,与他的生命密不可分。?
再次回坐于椅的时候,沙迦的身多了一些莫可名状的气质。不过沙迦自己不知道,而方天么…………他早被沙迦的这一个又一个礼弄得麻木了。
麻木的方天麻木地开始了《棋经十三篇》的第四篇: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看着求先。临局离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违,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危阵溃,则勿下。是故棋有不走之夹,不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多胜。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听完之后,沙迦的第一要务仍然是把这段话一遍又一遍地牢牢地记于脑海。
其实别说他一个正式的法师且中级法师了,就是方天这样的一个小学徒,也绝对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到过耳不忘,过目不忘,甚至连复习记忆什么的都不需要。
不过,尽管如此,沙迦仍然是数番数番地加深着记忆。
深怕错漏了其中的一点一丝。
确信无论如何再也不会忘却之后,沙迦如前一般,默思着其中道理。
毫无疑问的,这此话语里的任何一句,都是奥妙深长,感受不尽。便如“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这一句,在沙迦看来,用这个大院里的那个叫莫里希的魔法学徒的过往经历来形容,是再切当不过的了。
游离势外者,虽得其生,终是落于卑微。且从根本,就失了走向“正”的可能。
更别说什么立于“正”之的“权”了。
这种人,如果没有遇小,就算给他再好的传承,再好的培养,也是终生无望法师,更别说大魔法师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更是旷世之言,和小以前说出来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差相仿佛。
凭此三句话,可以铺平打碎一切前路的沟读与阻碍!
在沙迦的震撼与出离震撼中,方天的诵读推进到了《棋经十三篇》的第五篇:
“世有三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后学而后知之者。
生而知之者,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后学而后知之者,又次也。”
听完这段,沙迦自付,他自己就是困而后学而后知之者了,大兄和老师应该是学而知之者,而如小这般,大抵就是生而知之者了?
天才,天才,所谓天才者,得授于天。
沙迦不自觉地回思以往,他以前也会被大兄和其他一些兄弟们称赞为是天才,而有一段时间,他也自认为自己确实是天才。
现在想来,当时确实可笑。
若不遇小这样的人,恐怕终生也不会知道,“天才”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自此之后,终于明了,何为天才。
方天的诵读在继续: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著者,有后著者。有紧辟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而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
“围棋之品有九:一为入神,二为坐照,三为具体,四为通幽,五为用智,六为小巧,七为斗力,八为若愚,九为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且不复言。”。
方天诵读至此,《棋经十三篇》宣告完结。
而沙迦,则早已经完完陷入了神思dng漾中,各种启悟体会,如大海1ng涛,源源不绝,在脑海中来回翻覆,短暂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平复下来。
这哪里是什么《棋经十三篇》?这是明明白白的、完完全全的修者十三法则!这一刻,沙迦敢肯定,就是老师见了它,也会欣喜欲狂。
当然,沙迦也实在难以想像老师欣喜欲狂会是什么样子。
只是粗粗品味,只是粗粗感受,沙迦此时便已经完全地出离震撼了,他只是凝神又忘神地铭记着………,感受着…………
铭记着这些篇幅,感受着身心所受到的冲击…………T
正文 第二百十六章 棋经十三篇(上)
第二百十六章棋经十三篇(上)
“小友,从今而后,你可胜不得我了。”
经过一个下午的暴走和兜风,沙迦的兴奋仍然没有散尽,所以进入方天的房间后,刚在靠背大板椅上坐定,他的嘴里便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按理说,一个法师,而且是一个中级的法师,就算再逊,哪怕是从小吃地沟油长大的,心xìng也绝不会这么浮躁。
这哪里像一个法师?便连一个小学徒都不如。
但方天在沙迦心里实是一个极有分量的人,在漫长的对战之后,在每一次对战后都被此人用极其平淡的语气说着让人极其郁闷的话语“安慰”之后,沙迦早就出离郁闷了。
现在,终于从这家伙手中扳回一城,而且,在可望见的将来,保证杀得这小子丢盔弃甲,望风而逃。
在这种情况下,沙迦心中的得意,岂是言语所能言表。
“来日方长,前辈,你也别说的这么肯定,不然到时输了,脸上无光。”方天当然是输人不输阵。
“至少现在我脸上还是有光的。”沙迦微笑,淡定地笑,淡定地回答,淡定地潇洒。
比我帅的人,都该被雷劈
方天仰起头,看着被屋顶遮蔽住的天空。前些天还听到有打雷,现在么,虽然外面雨仍然在不紧不慢淅淅沥沥下着,但雷啊电的一点都没有。
“好吧,脸上有光的前辈,你的棋艺已经得到我的认证,现在我就把惊天动地神魔退避霹雳无极盖世无双的绝世棋道秘籍传授与你。”方天嘴里吹着一百万吨的海螺。
其实在之前沙迦返回巨岩城的时候,方天就想把《棋经十三篇》作为礼物送给他了,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算了。反正沙迦赢他之日不远,如前所说,当沙迦赢了他之后,再把这东西拿出来,更能让沙迦有一种成就感。
打击抹灭别人的成就感,是一种犯罪不是?
惊天动地神魔退避霹雳无极盖世无双的绝世棋道秘籍?
听到方天这话,沙迦震惊了
不是沙迦听不出来方天言语中故意地夸张,但是,夸张总有个限度不是?想一想,蕴含着法师与武者无尽奥秘的《西游记》、蕴含着武者修炼奥义的那几句话、直接披1ù着魔法师从学徒到至高阶一路修炼道路的《葫芦娃》,这些东西当时小友说出来的时候,极其淡然的很,好像这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东西。
而现在,在他嘴里的这个至少是“了不起”的东西,到底该有多了不起?
惊天动地或许不可能,神魔退避……也许,也许……
沙迦的心里,咚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