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法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扬子法言-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兀晌浇烂印!薄扒胛使拧!痹唬骸肮闹缘赖拢髦匀室澹呤⒀校运晃病!
  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肤使,其犹劣诸。
  世称东方生之盛也,言不纯师,行不纯表,其流风、遗书,蔑如也。或曰:“隐者也。”曰:“昔之隐者,吾闻其语矣,又闻其行矣。”或曰:“隐道多端。”曰:“固也!圣言圣行,不逢其时,圣人隐也。贤言贤行,不逢其时,贤者隐也。谈言谈行,而不逢其时,谈者隐也。昔者箕子之漆其身也,狂接舆之被其发也,欲去而恐罹害者也。箕子之《洪范》.接舆之歌凤也哉!”或问:“东方生名过实者,何也?”曰:“应谐,不穷,正谏,秽德。应谐似优,不穷似哲,正谏似直,秽德似隐。”“请问名。”曰:“诙达。”“恶比?”曰:“非夷尚容,依隐玩世,其滑稽之雄乎!”或问:“柳下惠非朝隐者与?”曰:“君子谓之不恭。古者高饿显,下禄隐。”
  妄誉,仁之贼也;妄毁,义之贼也。贼仁近乡原,贼义近乡讪。
  或问:“子,蜀人也,请人。”曰:“有李仲元者,人也。”“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与?”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如是,则奚名之不彰也?”曰:“无仲尼,则西山之饿夫与东国之绌臣恶乎闻?”曰:“王阳、贡禹遇仲尼乎?”曰:“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与?”曰:“若是,则奚为不自高?”曰:“皓皓者,己也;引而高之者,天也。子欲自高邪?仲元,世之师也。见其貌者,肃如也;闻其言者,愀如也;观其行者,穆如也。郸闻以德诎人矣,未闻以德诎于人也。仲元,畏人也。”
  或曰:“育、贲。”曰:“育、贲也,人畏其力,而侮其德。”“请条。”曰:“非正不视,非正不听,非正不言,非正不行。夫能正其视听言行者,昔吾先师之所畏也。如视不视,听不听,言不言,行不行,虽有育、贲,其犹侮诸!”

 君子卷第十二
作者:扬雄
  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般之挥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不行,行必有称也。”
  或问:“君子之柔刚。”曰:“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或问:“航不浆,冲不荠,有诸?”曰:“有之。”或曰:“大器固不周于小乎?”曰:“斯械也,君子不械。”
  或问“孟子知言之要,知德之奥”。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或曰:“子小诸子,孟子非诸子乎?”曰:“诸子者,以其知异于孔子者也。孟子异乎?不异。”
  或曰:“孙卿非数家之书,侻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惟圣人为不异。”
  牛玄骍白,睟而角,其升诸庙乎?是以君子全其德。
  或问“君子似玉”。曰:“纯沦温润,柔而坚,玩而廉,队乎其不可形也。”
  或曰:“仲尼之术,周而不泰,大而不小,用之犹牛鼠也。”曰:“仲尼之道,犹四渎也,经营中国,终入大海。它人之道者,西北之流也,纲纪夷貊,或入于沱,或沦于汉。”
  淮南说之用,不如太史公之用也。太史公,圣人将有取焉;淮南、鲜取焉尔。必也,儒乎!乍出乍人,淮南也;文丽用寡,长卿也;多爱不忍,子长也。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
  或曰:“甚矣!传书之不果也。”曰:“不果则不果矣,又以巫鼓。”
  或问:“圣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诸?”曰:“吁!是何言与?丹青初则炳,久则渝。渝乎哉?”
  或曰:“圣人之道若天,天则有常矣,奚圣人之多变也?”曰:“圣人固多变。子游、子夏得其书矣,未得其所以书也;宰我、子贡得其言矣,未得其所以言也;颜渊、闵子骞得其行矣,未得其所以行也。圣人之书、言、行,天也。天其少变乎?”
  或曰:“圣人自恣与?何言之多端也。”曰:“子未睹禹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如何直往也!水避碍则通于海,君子避碍则通于理。”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
  或曰:“子于天下则谁与?”曰:“与夫进者乎!”或曰:“贪夫位也,慕夫禄也,何其与?”曰:“此贪也,非进也。夫进也者,进于道,慕于德,殷之以仁义。进而进,退而退,日孳孳而不自知倦者也。”或曰:“进进则闻命矣,请问退进。”曰:“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或曰:“若此,则何少于必退也?”曰:“必进易俪,必退易俪也。进以礼,退以义,难俪也。”
  或曰:“人有齐死生,同贫富,等贵贱,何如?”曰:“作此者,其有惧乎?信死生齐,贫富同,贵贱等,则吾以圣人为嚣嚣。”
  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
  或问:“龙、龟、鸿、鹄不亦寿乎?”曰:“寿。”曰:“人可寿乎?”曰:“物以其性,人以其仁。”
  或问:“人言仙者,有诸乎?”“吁,吾闻虙羲、神农殁,黄帝、尧、舜殂落而死,文王,毕;孔子,鲁城之北。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仙亦无益子之汇矣!”或曰:“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仙人之于天下,耻一日之不生。”曰:“生乎!生乎!名生而实死也。”
  或曰:“世无仙,则焉得斯语?”曰,“语乎者,非嚣嚣也与?惟嚣嚣为能使无为有。”或问“仙之实”。曰:“无以为也,有与无,非问也。问也者,忠孝之问也。忠臣孝子,偟乎不偟。”
  或问:“寿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寿之不益也?”曰:“德,故尔。如回之残,牛之贼也,焉得尔?”
  曰:“残,贼或寿。”曰:“彼妄也,君子不妄。”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君子忠人,况己乎?小人欺己,况人乎?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孝至卷第十三
作者:扬雄
  孝,至矣乎!一言而该,圣人不加焉。
  父母,子之天地与?无天何生?无地何形?天地裕于万物乎?万物裕于天地乎?裕父母之裕,不裕矣。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
  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孝子有祭乎?有齐乎?夫能存亡形,属荒绝者,惟齐也。故孝子之于齐,见父母之存也,是以祭不宾。人而不祭,豺獭乎!
  或问“子”。曰:“死生尽礼,可谓能子乎!”
  曰:“石奋、石建,父子之美也。无是父,无是子;无是子,无是父。”或曰:“必也,两乎?”曰:“与尧无子,舜无父,不如尧父舜子也。”
  “子有含菽缊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人曰伪,如之何?”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
  或问“忠言嘉谋”。曰:“言合稷、契之谓忠,谋合皋陶之谓嘉。”或曰:“邵如之何?”曰:“亦勖之而已,庳则秦、仪、鞅、斯亦忠嘉矣。”
  尧、舜之道皇兮,夏、殷、周之道将兮,而以延其光兮。或曰:“何谓也?”曰:“尧、舜以其让,夏以其功,殷、周以其伐。”
  或曰:“食如蚁,衣如华,朱轮驷马,金朱煌煌,无已泰乎?”曰:“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
  天下通道五,所以行之一,曰勉。
  或曰:“力有扛洪鼎,揭华旗。知、德亦有之乎?”曰:“百人矣。德谐顽嚚,让万国,知情天地,形不测,百人乎?”
  或问“君”。曰:“明光。”问“臣”。曰:“若禔。”“敢问何谓也?”曰:“君子在上,则明而光其下;在下,则顺而安其上。”
  或曰:“圣人事异乎?”曰:“圣人德之为事,异亚之。故常修德者,本也;见异而修德者,末也。本末不修而存者,未之有也。”
  天地之得,斯民也;斯民之得,一人也;一人之得,心矣。
  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与?
  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曰:“宁先病而后瘳乎?宁先瘳而后病乎?”
  或问“大”。曰:“小。”问“远”。曰“迩。”未达。曰:“天下为大,治之在道,不亦小乎?四海为远,治之在心,不亦迩乎?”
  或问“俊哲、洪秀”。曰:“知哲圣人之谓俊,秀颖德行之谓洪。”
  君子动则拟诸事,事则拟诸礼。
  或问“群言之长,群行之宗”。曰:“群言之长,德言也;群言之宗,德行也。”
  或问“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观《书》及《诗》温温乎,其和可知也。”
  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齐桓之时缊,而《春秋》美邵陵,习乱也。故习治则伤始乱也。习乱,则好始洽也。
  汉德其可谓允怀矣。黄支之南,大夏之西,东鞮、北女,来贡其珍。汉德其可谓允怀矣,世鲜焉。
  芒芒圣德,远人咸慕,上也;武义璜璜,兵征四方,次也;宗夷猾夏,蠢迪王人,屈国丧师,无次也。
  麟之仪仪,凤之师师,其至矣乎!螭虎桓桓,鹰隼<;羽戋>;々,未至也。
  或曰:“讠凶々北夷,被我纯缋,带我金犀,珍膳宁餬,不亦享乎?”曰:“昔在高、文、武,实为兵主。今稽首来臣,称为北蕃,是为宗庙之神,社稷之灵也,可不享?”
  龙堆以西,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汉家不为也。
  朱崖之绝,捐之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
  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明道信义,致帝者之用,成天地之化,使粒食之民粲也,晏也。享于鬼神,不亦飨乎?
  天道劳功。或问“劳功”。曰:“日一日劳,考载曰功。”或曰:“君逸臣劳,何天之劳?”曰:“于事则逸,于道则劳。”
  周公以来,未有汉公之懿也,勤劳则过于阿衡。
  汉兴二百一十载而中天,其庶矣乎!辟廱以本之,校学以教之,礼乐以容之,舆服以表之。复其井、刑,勉人役,唐矣夫。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法言序
作者:扬雄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撰《学行》。
  降周迄孔,成于王道,终后诞章乖离,诸子图徽,撰《吾子》。
  事有本真,陈施于意,动不克,咸本诸身,撰《修身》。
  芒芒天道,昔在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奸罔,撰《问道》。
  神心忽恍,经纬万方,事系诸道、德、仁、义、礼,撰《问神》。
  明哲煌煌,旁烛无疆,逊于不虞,以保天命,撰《问明》。
  假言周于天地,赞于神明,幽弘横广,绝于迩言,撰《寡见》。
  圣人聪明渊懿,继天测灵,冠乎群伦,经诸范,撰《五百》。
  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撰《先知》。
  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撰《重黎》、《渊骞》。
  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捡押,旁开圣则,撰《君子》。
  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撰《孝至》。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