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下官答应。”李先是一怔,他还以为李宏宇要提什么苛刻的条件,万万没想到与“从母法”有关,随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废除“从母法”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正如李宏宇所言,朝鲜的“从母法”与大明的亲情人伦相悖,故而也确实应该废除,谁要是胆敢反对的话他不介意严惩一番。
“来人,备酒,本使要给绫阳君压压惊!”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高声冲着门外立着的护卫喊道,现在可以跟李把酒言欢了,如果担惊受怕的李知道他一开始就属意其继任朝鲜王位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东江军
李宏宇见了李珲和李后的第二天,大明使团在刚刚安定下来的汉城街头贴上了告示,阐明了前晚汉城爆发战事的缘由。
据大明使团查证,昨晚攻进汉城的是绫阳君李联络的朝鲜军队,其目的是阻止朝鲜王李珲谋害大明使团,进而背叛大明投降后金,以拯救朝鲜百姓。
李之所以认为李珲要谋害大明使团,是因为他截获了一封上面留有李珲姓名和国王大印的书信,书信写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表明了背叛大明投靠后金之意,而投名状就是在朝鲜的大明使团的性命。
得知此事的李大惊失色,他深感此事重大,为了朝鲜的颜面准备私自行事,以免触怒大明,故而联络了一帮有志之士组成义军,于昨晚一举攻下了景福宫,进而引发了汉城的大骚乱。
至于那封书信,经事后查知,书信出于李珲身边的一名权势巨大的宦官之手,其之所以这样做是听到了市面上有大明要废掉李珲王位的谣言。
由于不想离开家乡随着李珲去大明的京城,以及不想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故而其伪造了李珲的书信准备给后金的努尔哈赤,并且暗中筹谋偷袭在外地巡视的大明使臣。
等李晖举事,那名权宦认识到其闯了大祸,故而交待完实情后服毒自尽。
告示一出立刻在汉城引发了轰动,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万万想不到那个权宦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
虽然绝大多数的百姓都相信告示上的内容,但有一些人对此感到怀疑,不过既然这个告示是大明使团发出来的,意味着已经把这件事情盖棺定论。
就在大明使团张贴告示的同一天,李珲召集了文武大臣议事,对发生这样的误会深感痛心,故而决定禅位于绫阳君李。
当李珲宣布禅位的消息后,满朝文武顿时一派哗然,纷纷劝阻李珲,要知道此时朝堂上的重要官职被骨北党和南人党所把持,而支持李的西人党则没有资格列席。
面对众臣的劝谏李珲心中是百感交集,他真的不想把朝鲜的江山拱手给他人,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在众臣的劝谏声中退朝离开,随后把禅位的事情上报给了大明使团。
大明使团按例进行了劝阻,可是李珲“心意已决”,因此大明使团就派人与李珲的使者一同乘船前去大明京城,请天启皇帝御准禅位一事,这样一来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朝鲜王。
见此情形,骨北党和南人党意识到绫阳君李十有**将成为继位的朝鲜王,因为大明皇帝很可能会御准已经“无心”王位的李珲奏请,故而纷纷登门拜访李。
李此时的表现非常低调,闭门谢客,在天启皇帝册封他为朝鲜王的圣旨抵达前他还只是绫阳君而已。
至于世子李,李珲以其资质不足为由没把王位传给他,引得外界又是一番议论。
就在汉城的人为李珲禅位一事闹得纷纷扬扬的时候,李宏宇和赵欣去了仁川港,登上海龙号战船北上,前去东江岛劳师。
东江岛。
东江岛就是皮岛,在鸭绿江口东之西的朝鲜湾,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十里,岛屿基本不生草木,面积并不算大。
由于皮岛位于辽东、朝鲜和后金之间,北岸的海面距离后金地界只有八十余里,而东北海即是朝鲜的地盘,关联辽东、朝鲜和后金三方,故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说到东江岛,就不得不说李宏宇在辽东时的一位故人,这个故人就是曾经在李宏宇手下任职的毛文龙。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万三十三年,二十九岁的毛文龙过继给了辽东鞍山的伯父为嗣子,后被其考取了进士的舅舅推荐到李成梁麾下任职。
同年,毛文龙参加辽东武举,名列第六得以授予百户,在战场上颇有建树,先后升任千总和守备。
李宏宇当年担任辽东巡抚的时候除了大力提拔了满桂外,毛文龙等几名将领也是他大力提拔的对象,对毛文龙可谓有提携之恩。
毛文龙原本在辽东任职,他先前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来东江岛,在他看来沈阳和辽阳两城坚不可摧,后金绝对无法攻陷。
可惜的是,辽东最后还是失陷了,混乱中毛文龙率众想起了李宏宇以前的叮嘱,故而从海路逃离了辽东,乘守备空虚杀死后金镇江的守将,取得了“镇江大捷”。
“镇江大捷”使得周边地区的宽甸、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归顺之民,绳绳而来”,全辽为之震动。
明廷为此破格提拔毛文龙为副总兵,后金对镇江的丢失极为震惊,立刻调遣大军前去围剿。
毛文龙兵少难支,退入朝鲜后在林畔地区与后金军激战,虽然损伤惨重但后金同样有着巨大损失,最后迫不得已退兵。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之所以会在林畔与后金军决战,是因为当地的朝鲜将领向后金泄露了毛文龙的消息,使得毛文龙被包围在林畔。
由此可见李珲所推行的中立政策已经对边境的朝鲜军队有了影响,使得当地的朝鲜将领希望消灭在当地活动的毛文龙,以免殃及池鱼,可是没想到毛文龙破釜沉舟击败了后金军队。
林畔之战后毛文龙声名大振,故而以皮岛、铁山及宽山区为据点招募辽东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天启二年,袁可立继任登莱巡抚,对毛文龙极为倚重,上奏朝廷为毛文龙请封,于是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
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边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达百万余人,一面遣将四出不断深入后金腹地交战,逐渐成为后金心腹大患。
后金的官员曾经咬牙切齿地声称:“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袁可立对毛文龙器重有加,仅仅在毛文龙成为总兵官十个月后,在他的支持下毛文龙又得以加秩进阶,获得了天启帝所赐的尚方剑。
这使得毛文龙的风头一时无两,其麾下的东江军也赫赫有名,成为了辽东明军的一支劲旅。
实际上,毛文龙之所以得以坐镇东江,与后金不善水战有着很大的关系,后金没有水师战船无法与有着众多船只的毛文龙交战,否则毛文龙很难在东江立足。
海龙号上。
李宏宇和赵欣立在船头的甲板远眺着前方的一座小岛,这座小岛就是东江岛,毛文龙的治所就设在岛上。
“李兄,毛总兵近些年来升迁势头迅勐,已然成为我大明的一代名将。”
赵欣望了一眼越来越近的东江岛,笑着向李宏宇说道,“听说此人为人骄恣,所上之事多有浮夸,借以索饷,不知是否给咱们面子。”
“当年在辽东时我与他有过交往,此人虽然有些骄横但确实是一员难得的战将,应该会给我几分薄面,不会使得场面太过难堪。”
李宏宇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自然知道毛文龙有些恃才而骄,于是笑着说道,“依我对他的了解,他好像并不是那种贪财之人,东江孤悬海上,并无经济来源全靠官府援助,如果他不虚报战功的话恐怕朝廷不会给他下拨银子的,你让他如何养活那么多的人?”
“李兄,没想到你还是一个护犊子之人,外界都在传毛文龙种种不是,可你却维护他。”
赵欣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要是别的官员得知毛文龙虚报战功的话肯定会痛斥,可李宏宇却丝毫都不介意,这摆明了就是袒护毛文龙。
“赵兄,我说的是事实,朝廷的财政咱们都清楚,如果毛文龙不以这种方式讨要军饷的话,恐怕朝廷不会给他太多的资助。”
李宏宇有些无奈地苦笑了一声,归根结底还是大明的财政吃紧,又优先供给辽西,恐怕已经拖欠了东江镇不少粮饷,出现这种情形令他感到无比遗憾。
“李兄,怪不得那些将士们都对你敬畏有加,有你这样体恤下属的统帅是他们的福分。”赵欣知道李宏宇为那些被朝廷拖欠粮草的将士们感到惋惜,于是开口安慰道。
“咱们既然现在无法改变大局,那么就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然后再度望向了东江岛,东江岛可是袭击后金老巢的重要军事基地,一定要想办法将其保住。
东江岛,总兵府。
卧房里,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汉搂着一名妙龄女子唿唿大睡,口中喷出不少酒气,看样子昨晚喝了不少酒。
这名中年大汉就是东江总兵毛文龙,大明在辽东晋升最快的武将,也是唯一持有尚方剑的武将。
“总兵大人,朝廷派人来劳军,您是否出迎?”这时,一名卫兵来到门前,隔着房门向里面喊道。
“滚!”
毛文龙被从睡梦中吵醒,不满地吧唧了一下嘴巴,冲着门外的卫兵骂道,对其打扰了他的睡眠感到颇为不满。
很显然,毛文龙已经听见了那名卫兵所说的事情,不过对此显得丝毫不以为意,不就是来劳军嘛,让副总兵去招唿就行了哪里需要他出马?要知道他可是有着天启皇帝所赐的尚方剑,岂可轻易去迎接那些阿猫阿狗?
再者说了,毛文龙也看不惯那些前来劳军官员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每次只带一点儿东西前来还趾高气扬的,故而懒得理会。
“总兵大人,这次劳军跟以往不同,来的船只不仅巨大无比而且还样式古怪,小的们以前从未见过,好像来得人来头不小。”
如果搁在以往,毛文龙这一声骂会使得卫兵知趣地退下,可现在的情形不同,那名卫兵依旧留在门外禀报道,“不过对方的官职很怪,领头的是一个左……左什么房的大学士。”
“大学士!”听闻此言,正准备开口爆骂那名卫兵一顿的毛文龙不由得怔了一下,随即勐然睁开了双目,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色。(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 威名不减
“是不是左春坊大学士?”
经过最初的错愕后,毛文龙推开怀里的那名年轻女子,噌地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冲着门外的卫兵急声喊道。
这使得他怀里那名年轻女子顿时春光外泄,裹在被子里的雪白身子随之显露了出来,令人看了难免要咽下一大口口水。
毛文龙现在显得很紧张,那名卫兵可能不知道“大学士”的尊贵,大明能称为“大学士”的人寥寥无几,故而他一下子就猜到了卫兵所说的是“左春坊大学士”,这可是李宏宇的官职。
“对,对,是‘左春坊大学士’。”
门外的卫兵闻言连连点着头,然后脸上浮现出一丝暧昧的神色,笑着向毛文龙问道,“总兵大人,朝廷咋还有‘春坊’是不是个皇上研制春药的?”
“闭上你的臭嘴,左春坊大学士是教授太子的老师!”
毛文龙闻言先是一怔,随后冲着门外的卫兵骂道,“快,集结全军,准备迎接辅臣大人!”
“辅臣?”
门外的卫兵顿时吓了一跳,他可是知道“辅臣”是大明官儿最大的人,随后连忙拔腿就跑。
“快,伺候我穿衣。”毛文龙也没有闲着,推了一把身旁伸懒腰的年轻女子后跳下床手忙脚乱地穿着衣衫。
“大人,不过是来劳军的而已,您有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难道还怕他不成?”年轻女子打了一个哈欠,从床上坐起来问道。
“如果来了别人的话老子根本就不理他,可来的是李大学士,那可怠慢不得。”
毛文龙见年轻女子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忍不住开口催促道,“你快点儿,不怕实话告诉你,我还真的怕这个李大学士,他就是当年杀得建奴迁都的辽东巡抚!”
“你是说来的人是李巡抚?”听闻此言那名年轻女子先是一愣,随后不许惊喜地望着毛文龙问道。
“正是此人,你们家的救命恩人来了。”毛文龙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李宏宇出使朝鲜,不过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来东江岛。
年轻女子闻言面色一喜,连忙披上衣服下床,伺候着毛文龙梳洗打扮。
毛文龙之所以说李宏宇是年轻女子的恩人,是因为年轻女子是铁岭人,当年如果不是李宏宇率军击败了围攻铁岭的代善和皇太极,那么年轻女子以及家人说不定已经死在了乱军中。
毛文龙穿戴整齐来到议事厅的时候,东江军的将领们都已经赶了过来,由于事发突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故而在那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总兵大人,是否有紧急军情?”见毛文龙前来,众将领纷纷涌了上去。
“紧急军情没有,喜讯倒是有一个。”毛文龙见众人神色紧张,于是哈哈一笑后说道。
“喜讯?”众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喜从何来。
“诸位,巡抚大人来东江看望咱们来了!”毛文龙知道众人猜不到,于是笑着解开了谜底。
“巡抚大人?”众将闻言顿时陷入了疑惑,他们想到了是登莱巡抚袁可立,不过毛文龙与袁可立现在有隙,不会显得如此开心。
“总禀大人,你是说李巡抚?”很快,一名将领回过神来,试探性地问道,他口中的李巡抚自然是当年巡抚辽东的李宏宇。
听闻此言,众人纷纷关切地望向了毛文龙,他们都是从辽东战场逃来东江岛的,都曾经是李宏宇的部下,而且不少人当年都是听了李宏宇的劝告,在辽东失陷后来了东江,故而自然对这个消息显得非常关心。
“正是,巡抚大人年前被皇上派来出使朝鲜构建鸭绿江防线,咱们以后又可以跟着大人干了!”毛文龙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一挥手后说道,“走,跟着本总兵去迎接巡抚大人。”
唿啦一下,立在那里的众位将领回过神来,惊喜地跟在了毛文龙的身后,一个个神色兴奋,他们没想到辽东一别后能在这里见到已经贵为辅臣的李宏宇。
码头。
李宏宇和赵欣在码头上一边散步一边聊着天,码头周围已经聚满了看热闹的军民,指着停泊在港口的水师船只议论着,他们还从未见过西洋帆船这种形体庞大、样式奇异的船只。
按照规矩,李宏宇和赵欣要在码头上等着东江军派人前来迎接,贸然进入东江军的军营有些不妥,至少要让对方有所准备。
没过多久,码头入口处的百姓们一阵骚动,一群东江军的将领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这使得沿途的百姓颇为意外,他们还从没有见过东江军的将领如此慌乱过。
“见过李大学士!”当远远望见李宏宇后,毛文龙等人顿时就是面色一喜,连忙快步奔到李宏宇的面前,单膝跪地行礼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