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垃圾桶通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家垃圾桶通古代-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涌泉脚底冲,涌泉冲过渐至膝。膝过徐徐至尾闾,泥丸顶上回旋急。秘语师传悟本初,来时无余去无踪。历年尘垢揩磨净,遍体灵明耀太虚。修真活记有何凭,心死群情今不生。精气充盈功行具,灵光照耀满神京。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降宫室。

     ̄□ ̄小孩儿眼里全是问号。虾米意思?这首不像是诗歌啊!带着疑问,小孩儿翻看第二页,只见上面写着:全真大道歌,全真教入门内功行功心法:初学本门内功需将体内真气贯通九窍,九窍原本在尾闾穴,位于尾骨端与****之间,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如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真气先行走于涌泉穴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小孩儿不明白什么是内功心法,只觉得好玩,照着上面的步骤练了起来。很快小孩儿觉得身上暖呼呼的,浑身舒适,所有的疲劳和难受都消失了。小孩儿眯上眼睛睡了非常舒服的一觉。

    贪恋这种舒服,小孩儿每天都照着纸上所写修炼一遍,慢慢地,他觉得自己的力气变大了,能够帮到父亲很多忙。他想,这都是修炼了纸上所谓内功的效果,于是他更加勤快地修炼全真内功了。小孩子心思单纯,无私无惧,修炼是非常专注,修炼效果比郭靖还要强,不过一年时间,小孩儿就有了体内小老鼠钻来钻去的感觉,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算是个小高手了,其内功在武林中能够排得上三流高手水平。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小孩儿九岁了,因为修炼了内功,他的呼吸绵长,能够在水中潜游很长时间,因此总能捞到江中的大鱼改善生活,偶尔还能捞到过江行人掉落在江底的金银珠宝,用来买粮食,不但让自家吃的饱,还帮助了舅舅家和同族的亲戚家。这三年,小孩子的生活可谓是出生以来过得最轻松最幸福的,他和他的父亲都很感激赐予他们内功心法的“汉水女神”。

    这一日,小孩儿正陪着父亲在江边等待客人,一个虬髯大汉报着一个眉目如画,传着敝旧衣衫的女孩子从远处跑来,离水害有三丈远,大汉跳将起来,下一刻,大汉就落在了小船上。

    “船家赶紧开船。”

    对于大汉的那最后一跳,两父子没有一点儿寻常百姓见到轻功的吃惊,要知道小孩儿修炼内功后能跳得比大汉还要高还要远。

    小孩儿的父亲船夫急忙开船,因为他已经看到远处驶来的一艘大船,船头站着四个番僧,另有七八名蒙古武官。船夫可知道这些蒙古武官有多么嗜杀与不讲理,绝对不相信自己父子与大汉没有关系,杀掉大汉后绝对会杀掉自己父子二人。于是,也不等大汉再催促,操起船桨就划了起来。这三年船夫跟着儿子一起修炼,虽然效果不大,但也修炼出了一点点内力,力气比原来的他大了一倍,再加上大汉帮忙,这一拼命划动,小船如同箭一般往前蹿,速度快过蒙古人的大船。然而蒙古大船中撑船的人多,在武官的催促下一起用力,到是没有被小船拉远,并逐渐有接近的趋势。

    只听得其中一个番僧大叫:“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佛爷便饶了你的性命,否则莫怪无情。”

    这声音从波浪中传来,入耳清晰,呼叫之人内力不弱,小船上的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大汉放在甲板上的小姑娘一下子脸白如纸。大汉连忙安慰小姑娘:“小小姐,我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会把你交出去。”

    小姑娘强忍着眼泪,向大汉道谢:“多谢你,常大哥。我相信你。”

    小孩儿见小姑娘与他一般大,小脸煞白很是可怜,走上前拉住小姑娘的手:“你放心吧,我爹常年在汉水撑船,对这里的水路可熟悉了,一定能够带着我们逃脱。”

    小姑娘被同龄的小朋友安慰了,心中对小孩儿升起亲切的感觉。

    蒙古人见小船并不停,其中一人下令:“放箭。”

    小船并未停下,众武官和番僧便弯弓搭箭,向那小船射去。但听得羽箭破空,呜呜声响。这些箭全部对准的是大汉以及撑船的船夫。小孩儿眼见羽箭朝自己的父亲射去,操起小船上的木头小凳子,两步就抢到了父亲身前。他凝神看向羽箭,就发现羽箭的速度似乎变慢了,在他眼中缓慢无比,他轻轻敌用小凳子一挡,羽箭就被他拨到了一边。

    大汉原看到羽箭射向船夫心中担心不已,哪知道船夫的儿子竟然挡下下了羽箭,那身手看起来不低。自己真是眼拙了,这对船家父子肯定是隐士高人吧?

    大汉刚松了口气,一波箭雨又射了过来。大汉奋力拨打,牵动内伤,动作微一停顿,肩头和背上接连中箭,一只手中的木桨拿捏不定,掉入江心,小船的速度慢了下来。后面大船很快追上,七八名蒙古武官和番僧跳上小船。那虬髯大汉兀自不屈,拳打足踢,奋力抵御。其中一个蒙古武官举刀去杀船夫,小孩儿虽然害怕,但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强忍着恐惧对上了那五官,仗着自己身小灵活,将武官牵制住,使其无法去杀自己的父亲。

    正打斗间,突然听得一声大喝:“鞑子住手,休得行凶伤人!”

    江中飞快地划来一条小船,快靠近时,一个人从船上跃起大袖飘飘,从空中扑向小船。两名蒙古武官嗖嗖两箭,向他射去。那人袍袖挥动,两枝羽箭远远飞了出去,双足一踏上船板,左掌挥出,登时两名番僧摔出丈许,扑通、扑通两声,跌入了江中,众武官见他犹似飞将军由天而降,一出手便将两名武功甚强的番僧震飞,无不惊惧。

    小孩儿看见来人是一个眉毛胡须皆白的老道士,虽然穿着破旧邋遢,但慈眉善目,让他一见之下就升起亲近。

    领头的武官喝道:“兀那老道,你干甚么?”

    那道人骂道:“狗鞑子!又来行凶作恶,残害良民,快快给我滚罢!”

    那武官道:“你可知这人是谁?那是袁州魔教反贼的余孽,普天下要捉拿的钦犯!”

    那道士闻言先是迟疑,但眼见这一船人中有两个孩子与一个普通船夫,且元兵所说的袁州魔教反贼的余孽不过一个小女孩子,心升怜惜,决定管下这桩闲事。

    小孩儿听着蒙古官兵与老道士的问答,知道了女孩子原来身份不凡,乃是周王的女儿。小孩儿虽然没有离开过汉水,但也听过周王的名号,据说是为了天下老百姓着想,专门反抗蒙古鞑子的义军领袖。小孩儿觉得周王既然是为了百姓好,那就是好人,他的女儿也是好人。

    这一边,道士已经做了决定,只见他袍袖挥动,喝道:”老道生平,专杀鞑子!“众武官番僧但觉疾风扑面,人人气息闭塞,半晌不能呼吸。老道袍袖一停,众人面色惨白,齐声惊呼,争先恐后的跃回大船,救起落水的番僧,急划逃离。

    小孩儿愣愣地看这老道救助大汉,给其喂药,安慰小姑娘,又从另外的一条船上带过来一个脸色青白的小哥哥。他被父亲拉着缩在一旁,父亲的心思很好理解,这几个人都是江湖中人,而他们则是小老百姓儿,还是老实呆在一边,不要惹那些人注意才好。

    然而老道安慰好自己的徒孙后却走到了两父子面前,和蔼的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儿本就对这老道士有着孺慕亲切之感,听到其问话,乖巧地答道:“我叫周净染。‘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的净染,我出生在汉水旁,我娘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好名字。”老道赞道,想不到汉水上的渔家孩子竟然有这么有文采的名字。不过想到刚才孩子挡箭的身手,也许这船家并非一般人。

    “孩子,你的武功是跟谁学的?”老道问。

    小孩问茫然地眨巴着大眼睛,他虽然照着纸上的内功心法修炼,但却不知道内功是武功中的一种,而是最重要的一种。

    老道好奇:“你竟然不知道武功?但我观你身手灵活,且呼吸间甚有韵律,乃是修炼了正宗道家心法的表现。”

    小孩儿歪了歪脑袋:“内功心法?是这个吗?”

    说着将《大道歌》背诵了出来:“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涌泉脚底冲,涌泉冲过渐至膝。膝过徐徐至尾闾,泥丸顶上回旋急……”

    老道听得异彩连连,道:“这是道家正宗的内功心法,孩子,你从哪里学来的?”

    周净染看向自己的父亲:要说出汉水神女的事情吗?

    周父点点头,周净染便将上天突然降下吃食和内功心法的事情告诉了老道。老道不像普通百姓一样没有见识,他以为是某个轻功高明的高人见这孩子品性和根骨都不错,偷偷送给心法,让其将心法传承下去,。至于为什么不收孩子为徒弟,也许高人有其他考虑。

    周净染说完了事情经过,怕老道不信,从船身里面翻出自己收藏得很好的之稿捧到老道面前。老道看到上面写着“全真内功心法”几个字时,即使心性平淡许多年,也不经激动起来。现在这个世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全真派了,但活了一百多年的老道士怎么可能不知道全真派呢?五绝中的中神通和中顽童、全真七子,老道士可是如雷贯耳。

第三十四章 改变的倚天世界

    全真教已经消失了数十年了,老道想不到自己还能够看到全真教的传承武学,虽然是最基础的。一时间,一百多年的回忆发现在老道的脑海中。老道感慨万千,过了许多,才从回忆中回神,就见众人都担心地望着他。

    老道微微一笑:“对不起,老道走神了。”

    众人急忙摇头。

    老道将心法还给小孩,另一只手打上了小孩儿的脉搏。小孩儿对武功什么的完全不清楚,更不知道自己的命脉被别人捉在手中,只有别人一个念头,自己就有可能生也有可能死。

    老道的内力在小孩儿的体内运行了一圈,发现孩子的内力不弱,有着江湖二流高手的水平,而且内力中正平和,基础十分扎实。而且这个孩子的根骨十分不错,短短三年能够在没人指点的情况下将内功修炼到这个境界,足见其悟性也非常不错。老道不由起了爱才的心思。问道:“孩子,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其实以小孩子的年龄,本应做他的徒孙和曾徒孙的。但孩子跟全真教有关系,老道就对其对了一分尊重,不愿意让其屈居人下,遂自己收他当徒弟。

    小孩儿没有回答,大汉先兴奋地叫了起来:“小孩儿,你的运气可真好。这位道长可是武当张真人,神功盖世。他要收你做徒弟,肯定是你家祖坟冒青烟了。”

    最后一句是对渔夫说的。

    张三丰的大名,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那可是活着的老神仙。渔夫高兴万分,立刻拉着儿子给张三丰磕头。小孩儿原本原本就很亲近张三丰,父亲都同意他拜师了,他立刻跪了下来,对着张三丰连磕了九个响头。张三丰等他磕完了,将他拉了起来。大汉常遇春急忙上前恭喜两人。

    张无忌Σ(°△°|||)︴,自己竟然多了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师叔?┭┮﹏┭┮

    小姑娘周芷若眨眨眼睛,也上前恭喜小孩儿。

    小孩儿腼腆地笑道:“谢谢。”

    张三丰很是高兴,拿钱出来让新手的小徒弟上岸买了食物,渔夫动手,煮了饭,鸡、肉、鱼、蔬,一共煮四大碗。张三丰要其余人先吃,自己要给张无忌喂食。

    常遇春问起原由,张三丰叹口气,道:“这孩子寒毒侵入脏腑,是以我点了他各处穴道,暂保性命。”

    张无忌心中难过,竟是食不下咽,张三丰再喂时,他摇摇头,不肯再吃了。周芷若从张三丰手中接过碗筷,道:“道长,你先吃饭罢,我来喂这位小相公。”

    张无忌道:“我饱啦,不要吃了。”

    周芷若道:“小相公,你若不吃,老道长心里不快,他也吃不下饭,岂不是害得他肚饿了?”

    张无忌心想不错,当周芷若将饭送到嘴边时,张口便吃了。周芷若将鱼骨鸡骨细心剔除干净,每口饭中再加上肉汁,张无忌吃得十分香甜,将一大碗饭都吃光了。

    张三丰心中稍慰,又想:“无忌这孩子命苦,自幼死了父母,如他这般病重,原该有个细心的女子服侍他才是。”

    他原本因为周芷若是周子旺的女儿,对这个女儿不是很喜欢,但看到其如此细心地对自己徒孙,便有了几分改观。又想着出生非是女孩儿自己决定的,遂收其了自己的那份偏见,以寻常眼光看待这个女孩子,反而越来越觉得这个孩子不可多得,外柔内刚,心性坚定,更是练武奇才,爱才之心再起。

    张三丰遂问常遇春:“你接下来有何安排?这个女孩子年龄还小,你不可能一直带着她东奔西走,加入义军吧?”

    常遇春挠挠头道:“主公当然只要我带着小小姐赶紧逃,没有说如何安排小小姐。我想着干脆将小小姐送到明教总部,至少明教的高层看在主公的面子上会照看小小姐。”

    张三丰不赞成这个主意,对于明教,他还是有偏见的,不愿意这么一个聪慧的小姑娘堕入明教,因此道:“这样吧。我与峨眉派的灭绝师太有几分交情,我可以送这孩子前往峨眉拜师,至少让她以后有个光明的出生。”

    常遇春拿不定主意,询问周芷若。周芷若年纪虽小,却有主见,当下给张三丰跪下磕头:“多谢张道长垂怜,小女子愿意接受你的安排。”

    张三丰捋捋胡子:“有一点儿我需说明。灭绝师太不喜明教中人,你若是拜她为师,便不能说出你的身世,不能向别人说出你父亲是周子旺。”

    “这……”周芷若踌躇了片刻,坚定地道,“周芷若从此就是汉水之上渔家女儿,父母双亡,被张道长所救。”

    张三丰暗赞其果决和伶俐,心道灭绝师太收了这个徒弟,峨眉后继有人了。

    小孩儿高兴地跑到周芷若身边,拉起她的手:“太好了,以后我们都是江湖中人了。我可以去峨眉山照你玩。”

    这孩子听人家说“江湖中人”,便直接拿出来说,实际上什么事江湖,他一点儿也不明白。

    虽然周芷若与周净染同岁,但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早就明白了男女的事情,小脸一下子就红了。

    张无忌羡慕地看着“小师叔”与周姑娘的互动,常遇春则皱着眉头盯着张无忌。张三丰发现了,问道:“常英雄,你为何这样看着无忌?”

    常遇春连忙转过头,对张三丰道:“张真人,小人内伤不轻,正要去求一位神医疗治,何不便和这位小爷同去?”

    张三丰摇头道:“他寒毒散入脏腑,非寻常药物可治,只能……只能慢慢化解。”

    常遇春道:“可是那位神医却当真有起死回生的能耐。”

    张三丰一怔之下,猛地里想起了一人,问道:“你说的莫非是‘蝶谷医仙’?”

    常遇春道:“正是他,原来老道长也知道我胡师伯的名头。”

    张三丰颇为踌躇,想着胡青牛乃是明教中人,他不想徒孙陷入魔教之中。心想:素闻这蝶谷医仙胡青牛虽然医道高明之极,却是魔教中人,向为武林人士所不齿,何况他脾气怪僻无比,只要魔教中人患病,他尽心竭力的医治,分文不收,教外之人求他,便是黄金万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