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母道:“听说偷窃高中同学的镯子,诬陷另一个女同学。我觉得这事儿有问题,艳丽自己开了个超市,又不缺钱,怎么可能偷东西?而且还说她诬陷其他女人,不是扯淡吗?艳丽人缘那么好,怎么可能跟其他人结怨。”
刘肇仁想起来今天是他们高中同学聚会的日子,他虽然不能参加,但马艳丽是组织人之一,他从她口中听说过。毕竟,他们是同一个班的人。
“那个被诬陷的女子是不是叫韩诺?”刘肇仁问。
刘母吃惊:“你怎么知道的?”
刘肇仁依然没有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妈。我想离婚!”
挂上电话,刘肇仁长长笛吐了一口气。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他早就想结束了。只不过马艳丽会做人,他的父母对其印象不错,若他先前提出离婚,父母根本不会同意。现在马艳丽自己作进了警察局,有了这么大一个污点,他只是对母亲说了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影响,母亲便不再反对他离婚了。
刘肇仁打开钱包,从里面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中有许多人,正是高中毕业的集体照。照片缩小了好几倍,里面的人也跟着缩小,许多人的面孔变得模糊,几乎看不清楚,但刘肇仁依然能准确地认出站在第二排左边的女孩子,记得清楚她的相貌。
韩诺啊!他的初恋。他与韩诺初中高中六年同学,三年同桌,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不错。韩诺人长得清秀,学习成绩好,性格也不错,刘肇仁与她天天相处,自然喜欢上了这个不错的女孩子。不过刘肇仁属于暗恋,他决定等两个人高中毕业了都考上理想的大学后再进行表白。可惜,他的一番心思计划被某个意外打破了。高考结束后,放风的高三生们肆意玩乐,几乎不知道节制,包括喝酒。喝醉酒后很容易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刘肇仁,他喝醉了酒与马艳丽发生了关系,虽然是马艳丽主动的。此后,马艳丽便以他的女朋友自居,得意地在韩诺面前宣布他们的关系。刘肇仁在韩诺的眼中看到了失望,他很后悔,但事情已经发生,他后悔也没有用。就这样,他与马艳丽不咸不淡地处着,他原本以为马艳丽会受不了这种冷淡与他分手,但没想到马艳丽竟然耍手段灌醉他,再次与他有了肌肤之亲,然后以肚子的孩子逼迫他结婚。刘母对孙子早就迫切盼望着,举起双手双脚赞成,刘肇仁最终娶了马艳丽,但却常年驻守军营,连节假日也很少放假回家。也许那个孩子时算计来的,得不到上天的承认,最终还是失去了,此后马艳丽一直没有怀孕。马艳丽知道刘肇仁暗恋的是韩诺,一直妒恨她,更将婚姻不如意和失去孩子的怨恨都记载了韩诺身上。这一次同学聚会才会陷害她。
刘肇仁之前忍耐着马艳丽,但现在他发现,有的人不是你能忍耐就能过下去的。马艳丽这一次的举动越过了刘肇仁的底线,他不想再跟这个女人牵扯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韩诺先父母一步起床准备早餐。将昨晚泡好的豆子放进豆浆机中,一会儿,新鲜的豆浆就出炉了。这边将平底锅放到炉子上,倒上少许的菜油,再从冰冻室里拿出包子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八分钟后打开锅盖,香喷喷的生煎包就出锅了。点了点数,似乎有些做多了。韩诺想起忽略了一段时间的瓷缸,将多余的三个包子端到自己房间,丢进瓷缸中,亲眼看着包子消失在瓷缸中。
另一边,每天都蹲在瓷缸边守候“神仙恩赐”,一连十多天多没有见到“恩赐”,今天终于看到的李易书高兴地跳了起来:“姐姐,姐姐,神仙又送东西过来了。”
李周乐动作迅速地走进储藏室。
李易着气拿起一个热腾腾的包子递到李周乐面前:“姐姐,是包子,好香的包子。”
李周乐急忙接过包子,轻轻咬了一口皮酥、汁浓、肉香:“神仙没有忘了我们。”
之前十几天一直没有东西出现,他们以为“神仙”已经忘记了他们,所幸家中的食物充足,他们不用再挨饿。何况手头上还有一百多两银子,即使神仙以后不再赐给他们东西,他们的生活也不用愁。
李易书吃着另一个包子连连点头:“神仙先前肯定太忙了。”
………………
韩诺陪着韩爸韩妈出门。外公和外婆的坟墓不再公墓里面,而是在外婆的家乡买了一分地休做坟墓,平时由外婆那边的亲人照顾着。因此,他们一家人每次前去给外公外婆扫墓时,除了必备的香蜡纸钱外,还要带上给外婆那边亲人的礼物,每次都是大包小包。韩家没有私家车,韩诺直接叫了出租车,被韩妈说了一通她浪费。原本韩爸韩妈是打着乘公交车的想法,来回一个人十元钱,而坐出租车,路费至少也要一百元。
出租车停在村子口,韩诺的二表舅笑嘻嘻地迎了上来,顺手接过韩妈手中的大包:“大姐、韩哥,就知道你们今天要来,我妈让我来村子口迎你们。”
韩妈问道:“你妈身体还好吗?”
二表舅连连点头:“好这呢。一顿能吃两碗饭,牙口也好,咬胡豆咬得咯嘣咯嘣的。”
韩妈忍不住笑了:“幺舅妈就喜欢吃胡豆。我这次给她买了一大包,不过是香酥胡豆,咬起来不费力。”
二表舅也笑:“那样才好,免得她把牙齿磕掉了。”
韩诺的外婆家中兄妹五人,上面四个哥哥,外婆是最小的妹妹。如今,兄妹五人都已经去世了,包括他们的配偶,就只有幺舅公的妻子还在世。幺舅婆年纪虽然大了,但身体还很健康,一个人开了一个小店,卖一些日用品等小东西,自己养活自己——虽然儿子女儿每个月都会给她生活费,但她都存了起来,小店的收入足够她嚼用。
到了乡下,第一要做的自然是拜会幺舅婆。幺舅婆对韩家三人的到来十分开心,拉着韩妈的手一定要留他们在家吃中午饭,热情得让韩家三人无法拒绝。二表舅回家拿了锄头,跟着三人一起去外公外婆的坟前,帮忙除草。老两口的坟挨在一起,纸钱什么的可以烧在一堆。韩诺蹲在一旁烧纸,外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韩诺对外婆的记忆已经开始模糊,但对外公的记忆很是深刻。外公是一位很值得尊重的老人,非常疼爱韩诺,并不因为她只是外孙女就不重视她。外公人好,几乎从来不发脾气,人缘好,年纪大了也不愿意给儿女们添麻烦,如同幺舅婆一样自己做点儿小生意,不过幺舅婆在乡下,外公在镇上。镇上一半的人都认得外公,足见外公的亲和力。韩诺记忆中小时候的漂亮衣服大半都是外公从上海这些大城市买回来的;小学三年级,韩诺学会了骑自行车,第一辆自行车就是外公给她买的……韩诺抽了抽鼻子,将酸涩的情感压了下去。眼圈红红的,不是因为眼泪,而是被火熏红的。
回到幺舅婆家,幺舅婆已经指挥着两个媳妇在厨房中做菜了。韩妈挽起袖子进去帮忙,被幺舅婆拉了出来。
“你是客人,怎么能进厨房?让她们去做!”幺舅婆拉着韩妈走到客厅坐下,跟韩妈唠起嗑,询问韩妈的生活状况。
另一边,韩爸和二表舅聊在一起。
第十四章 隐藏的商机
韩诺没有聊天的对象,表弟表妹全都在学校,她只得拿出手机码字。新文的名字暂定为《香江文娱梦》。韩诺码着大纲:二十一世纪的大龄剩女岳君酌于车祸时救了一个孩子,自己却死亡了,魂魄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成为了八十年代初港城的一个普通少女。该少女的母亲先逝,有了继母便有了继父,少女与整个家格格不入。少女的父亲也算有本事,获得了到国外工作的机会,决定全家移民到国外去,不过在其继母的挑唆下,其父亲只带走了继母和少女的弟弟,将少女留在香港,只给少女留下一幢郊外的村屋和只够少女念到高中毕业的钱。少女深受打击,更感前途渺茫,选择了自杀。岳君酌此时穿了过来。为了生存,岳君酌不得不剽窃前世的小说创意,靠着小说稿费养活自己。小说新奇的创意让小说风靡了整个香江,岳君酌的笔名也成了与亦书等齐名的才女。出名后,无限电视台向其邀约剧本,岳君酌把前世的经典电视电影改编成剧本卖给电视台,由此进入娱乐圈,认识了好多前世耳熟能详的巨星级人物……
码完大纲后,韩诺直接发给了她的责任编辑。
“吃饭了。”二舅妈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众人走出屋子,只见院子的中央已经摆好了一张大圆桌,上面放着大盆菜大盘肉,那分量,实在拽实。农家菜比起大饭店的菜来说非常粗糙,但味道各有千秋,吃起来十分香。
“诺诺有男朋友了吗?”幺舅婆聊着聊着,将话题聊到了韩诺身上。
韩妈叹了口气:“还没呢!这孩子现在忙着生意,一点儿找伴儿的心思都没有了。”
幺舅婆道:“那也不能不找啊。诺诺有二十五了吧?我这个年纪都生老七了。”
韩妈:“我那时也生了诺诺了。”
韩诺中了好几箭,缩了缩脖子,躲到胖胖的二舅妈身后。
幺舅婆道:“要不要我给诺诺介绍几个好的年轻人?”
韩诺在二舅妈身后猛摆手,韩妈叹了口气,决定再给女儿一些缓和的时间,婉言拒绝了幺舅婆:“再过段时间吧。这孩子现在一心把她那个休闲火锅店开起来,没有心思谈恋爱。”
幺舅婆叹了口气,似乎不能给人做媒很失望。韩诺则松了一口气,看向韩爸韩妈的视线中充满了感激,她的爸爸妈妈最是体谅她了。她回来这段日子,父母既不追问卫风的事情,也不催促她相亲,他们体谅她关怀她,从来不给她任何压力。
幺舅婆和韩妈的话题从韩诺身上转开,说到了自家的生活。
“老七和几个人不知道从哪里买了一些种子回来种,说是要种出碧粳米。现在哪还有碧粳米?我看就是普通的粳米,亏他们还当宝似的。等收成的时候,一个个肯定失望死。”幺舅婆道。
韩妈点头:“现在市场上卖的粳米只比普通大米看起来饱满一些,碧粳米什么的更是少见。他们别是被人骗了。”
碧粳米啊!韩诺想起了《红楼梦》中提到的碧粳米粥,想想就好吃。“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青精饭就是碧粳米饭,碧粳米真的是绿色的。可惜这个年代,碧粳米似乎绝种了。市场上卖的碧粳米跟古籍上提到的完全不一样。要是她能得到碧粳米的种子就好了!
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餐,韩家三人告辞离开,二表舅开着电动三轮车将他们送到镇上,只有镇上才有回城的车。不过三个人没有立刻回城,而是前往回民聚集的半月街,买了好几份粉蒸牛肉以及打好的烧饼。饼子夹牛肉,非常美味的一种吃法。韩诺买这两样时,心中一动,多买了一份牛肉两个烧饼。回到家后,韩诺瞒着父母将粉蒸牛肉夹进两个烧饼中放到瓷缸里,果不其然,饼子夹牛肉很快消失不见。
因为“神仙”再次赐下食物的姐弟两人以为“神仙”又会过十天半个月才会想到他们,没想到惊喜来得那么快,到了晚上,瓷缸中有出现了东西。姐弟两个分食了一个饼子夹牛肉,美味得让他们几乎将舌头吞了下去。
“姐姐,剩下一个饼子,我让想温大哥和子瑜他们尝尝,可以吗?”李易书小心地询问李周乐。
李周乐其实也有想把好东西分给三兄弟的想法。三兄弟因为挨饿的关系,身体很差,需要好好补补才是。那几块大骨头和内脏,三兄弟已经吃完了,李周乐本就想给他们再送一些肉去。
“好吧。”李周乐与温子夏一同长大,相信他的人品。她拿篮子装了两块肉,把饼子夹牛肉放在最上面,让李易书送过去。
“你送过去就好了,其余多余的话不要说。”李周乐叮嘱道。
李易书点了点头。他们都明白,以温子夏的聪慧,他也不会多问。
半刻钟后,李易书回到家:“温大哥在教子瑜学习《幼学琼林》了,我也要努力了。”
李周乐很是安慰:“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你温大哥,他可是童生。”
李易书应了一声,窜回房间读书了。
另一边,温子夏发现了饼子夹牛肉,果然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即使牛肉是朝廷管制品。三兄弟分食了饼子夹牛肉,一人再喝了一碗糙米粥,吃得肚子鼓鼓的。
“大哥,我觉得现在的日子好幸福!”温子珏开心地道,“以后每天都这样就好了。”
温子夏摸着弟弟的小脑袋,发誓一样地道:“会的,以后哥哥不会再让你们挨饿了。”
家里面就这个最小的弟弟最可怜,从出生起就没有过过好日子,也没有吃过几顿饱饭。温子夏对其既愧疚又怜惜。
温子瑜拿着书走过来——书是温子瑜抄的,字迹不比李家大哥的好多少——,问道:“大纲,以我的进度,什么时候能够考童生?”
温子夏回答:“若你努力的话,三年后就能够参加童生考试。只是不知道那时候兵祸有没有平定,朝廷会不会回复科举。”
温子瑜皱着小鼻子道:“兵祸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朝廷应该能平定了吧?”
温子夏叹了口气:“难说,如今造反的人是平王爷,是皇上的叔叔,准备了几十年的时间,实力强大,且与北梁国勾结,一内一外,朝廷想要平定,不是那么容易。”
温子瑜气愤地道:“都是那个平王爷,好好的做什么起兵造反?连累爹,连累爹……”
温子瑜说不下去,眼眶红了,温子珏也开始啪嗒啪嗒掉眼泪。
温子夏将温子瑜拉进自己怀中,柔声安抚两个弟弟:“别哭了,爹和娘在天上看着我们,他们不会希望我们因为他们而难过的。”
“大哥,我想爹和娘了……”温子珏拉着温子夏的衣服,哽咽地说道。
温子夏沉默了片刻,小声回道:“我也想啊……”
………………
冷空气过境,d市的冬天终于有了寒冬的味道,韩诺和韩妈开化寺翻箱倒柜地找厚衣服。一人一件羽绒服,一件呢绒大衣,加上手套帽子围巾,全副武装地出门一趟,不但不会冷,反而会热出一身汗。
客厅里面摆着三个大箱子,真的很大而且历史悠久,纯木质的,并非现代那种硬帆布制成的。这三个箱子中一个刷着绿色油漆的箱子是属于韩爸的,当年韩爸就带着这么一个箱子离家从省城来到d市工作;两个是红木的,属于韩妈的嫁妆。三个箱子质量科不是如今那些箱子能比的,衣服和物品放进箱子里面保存,几十年都不会坏。so,韩诺从箱子里面翻出好些几十年的老样式衣服。
韩诺黑线:“妈,这些衣服还留着做什么?”
虽然很结实,但不管料子还是样式都不是特别好,没有保存的价值,留着只能占地方。如果是旗袍中山装什么的,还能拿出来炫一炫,但军绿色的棉大衣、样式老旧的呢子大衣什么的,送给乡下的亲戚,人家也不会穿。
韩妈呵呵笑了笑,不在意地道:“这三个箱子,我都十几年没有动它们了。里面装了啥,我都记不得了。随便你处理。”
“真的随便我处理?”韩诺道,“那,我可丢了。”
韩爸发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