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山东诸城一带的老"瞎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传在山东诸城一带的老"瞎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积年余;翁病卧床。弥留际;呼儿至榻;谆谆以嘱后事。忽念儿一生行逆;指东偏西;己去后更无人可制。何不循其性正话反说呢?乃嘱曰:";有两事吾儿谨记。其一;虽你学无所成且素日体弱;举业生意皆不可期;然吾家累世所积;足供百年;尽可挥霍;其二;吾去后;阴宅有两选;一在巴山西北阴;一在山之东南阳。汝可葬我于西北。";

  谁知翁去世后;儿忽良心大发,思己向逆父意,大不孝。父临别之言,当依从。乃力排众议;葬其父于巴山之西北风口处!这就是巴山有名的四大景之一;康家坟!吾曾慕巴山之灵专往访之;今之康家坟;徒留遗址矣!

  话说这康氏子自乃父去后;一发恣性而为。一日忽忆父言";尽可挥霍;足供百年";的话。思世上山珍海味几已吃遍;不过尔尔。乃唤管家吩咐:";我要吃煮地瓜。";管家诺诺。子曰:";锅中煮的;没有味道。我要吃碾盘子为锅绒线为柴煮的!";且亲临监工。

  几车绒线烧去;那碾盘子上连点热气也无。这逆子还大骂管家无能;";连个地瓜都煮不熟!";如此不一而足。未几;家产耗尽;家人星散。这逆子典完地卖完房;手里只剩了下人用过的一只破碗;捡了段破树枝做打狗棒;沿街乞讨去了。人见而笑之;逆子犹愤愤:";家父所言;从来不准!什么足供百年!那家产在哪里?";

  后来;好久好久没有这逆子的消息。有人说;好象不知被哪里来的一个疯疯颠颠癞头跛足的野和尚领走了。。。。。。

  余曾专至此地;找当地老堂人探听:一个累世殷实之家;何以兀突而生逆子以至荡然无存呢?所言殊异。

  其一;过俭说。

  过俭则不免吝苛。有老人说;昔年这康家虽为巨富;却是远近有名的";铁公鸡";;讨饭的都不愿登这家门。对下人亦是苛刻至甚。其家雇佣的长工;基本是一年一茬;一到佣期跑都来不及;谁还回来?

  一年;康家一个常住的管家因长期没见点鱼腥味了;实在靠得受不了。一日逢巴山集的时候;自己掏腰包买了两斤咸巴鱼;蹲在路边远远的看见康财主一摇一摆的走了过来;就偷偷的把鱼扔到路上;避在草垛后边盯着。那康财主来到近前见到了地上的鱼;前后瞅瞅不见人影;以为是谁家赶集的从车上颠掉的;就拾了回去。中午用这拾来的咸鱼炖了锅茄子;一家人胃口大开;不免多吃了几个饼子。康财主大悔;连连摇头道:";再往后在路上碰着我也不拾了。";

  月盈则亏;物极必反。这样的苛吝之家不生出个败家子来;那真是老天不开眼了。

  其二;索债说。

  谓这逆子前世是康家的一个生意伙伴。一年;与康家某祖同往江南贩丝绸;归途中突患时疫而亡。康老板独吞了伙伴的财货;将同伴草草烧化了。归来后却对其家属谎称为途中遇盗而亡;财货尽失;自己也是亡命而归云云。康家由是而富;实为不义之财!

  那伙伴至阴曹诉诸阎罗;乃使投胎康家;尽索其财。

  呜呼!果其阴报不爽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之八:庙山的传说
说起诸城西埠;自古便有一风流发达烟花繁盛商贾云集";海岱通衢";之处曰枳沟。这人文荟萃山水形胜之地因何而兴却是说来话长。

  古老相传;当年武则天遣使召何仙姑;赴京途中忽失其踪。何仙姑其时尚未羽化;她摆脱了使者的纠缠;觅地隐居;即在这山上那";连广若屋";的石洞中居住修炼。功德圆满日;于朝阳洞前坐麻姑坛上手持莲花垂目诵经。忽有赤橙黄兰紫五朵彩云出自洞中;绕何仙姑旋转有顷;即冉冉托其升腾而去。………是日;周边乔庄王村枳沟诸村;多有有缘者目睹彩云托仙姑飞升。自此山多有灵气;地多出名士;人气日旺;商贾日盛矣。。。。。。

  何仙姑飞升,只是庙山诸多传说之一。这庙山自盘古开天地生成以来,便是一极具灵气的地方。灵秀庙山,浩浩潍水,夹峙而成一金银不换之处。始起于潍水之滨的上古明君舜帝,年轻时受继母从弟排挤在诸冯难以立足,沿潍河流荡到这里,前踩踩后看看,发出了由衷的感叹:金巴山,银枳沟,比不上石屋山北洼好土头。于是就在这里立足定居。到舜受尧禅让为君,有些人听说舜的老家是诸冯,就把他出游前居住的地方称为“诸邑”。史料记载,到商代这里就已是一座雄踞一方的名城重镇。比处于现在位置的诸城立城早了五六百年呢!

  那么,这曾经赫赫一时的古城诸邑,到后来怎么竟荡然无存了呢?

  话说当年这石屋山下城廓巍巍人烟辐辏,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间小溪淙淙碧水长流,异花奇卉常开,仙鸟灵兽奔逐。山中石屋洞内更是仙气氤氲,成了往来仙怪留连驻足的佳地。

  有一年;东海老龙王敖广的小孙女;幽困深宫实在觉得无聊;掀尾巴戳鼻眼缠着龟丞相要出令牌;逼者守门的虾兵打开石屋山下通东海的大石门;偷偷钻进了石屋洞中。

  小龙女流连于石屋山的人间仙境;一住经年。一日正在石屋洞内";神思睡昏昏";;忽然一阵若隐若现的噪杂声从洞顶传了过来。

  原来当年这石屋洞极深;洞腰处小龙女住的地方已处在枳沟街下边。逢大的###日;在洞中就能隐隐约约听到上边的声音。

  小龙女掐指一算;不觉又是一年春;又到了枳沟街三月三庙会的日子了。

  小龙女游兴一动;换上了一身普通农家女的装束;款款的杂在四县八乡赴会的人群中;来到了枳沟街上。

  诸邑城何以消失了呢?传说之一就是;城主公子庙会上遇到了龙王的女儿;惊艳;并不择手段追求;求而不得欲掠之;扬言掀反石屋洞也要找到她。

  龟丞相怕事情闹大了龙王追究其擅启海门之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调一支亲信的虾兵蟹将;运东海之水淹诸邑。

  滔天大水自石屋洞涌出;生灵涂碳;几百年古城荡然无存;石屋山仙人洞淤塌大半;不再通海。

  天降责罚;龙女被罚闭关千年修性;龟丞相被革职;罚到马耳山上;上不得到山顶进仙人洞;下不得过山根归大海;只能餐风饮露;日夜遥望诸邑之墟忏悔。久之;罪业渐解;魂魄被召回;躯体竟化而为马耳山石龟;永久的留在了那里。

  庙山朝阳洞;当地人也叫仙人洞。此地极有灵气!到如今每年三月三和九月九的庙会;盛况空前啊!八四年有传言说九仙姑在此显圣;焚香虔心祷告者;得仙姑所赐灵药(烧纸灰也);可医百病。一时信众云集;草木被难。到最后连公安都出动了;才慢慢驱散了那些愚夫愚妇。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之九:庙山古槐的传说
昔年;庙山仙人洞旁;曾有一株千年古槐;覆阴逾亩。主干有三搂多粗而已中空。曾有少年好事者缚索于枝持炬往探;少顷即返。盖甫入内则炬自熄;垂不逾丈觉阴风冷气森然围裹;抖颤难以自持;急急攀索而出。炎炎赤日下;仿佛出自冰窖;有顿饭的功夫脸色才变过来。其父母闻讯急急买鱼宰鸡赶来祭酒烧纸向树神赔罪。自此再无人敢入。

  树旁有一磨盘大的毂墩;好象是不知何年伐去了古槐的一个孪生株留下的。早年间灵气盛的时候;十里八乡穷门小户人家有患疑难病症的;家人来此烧两张纸祷告一下;把纸灰包回去给病人服下;往往见效。更有一样周济穷人处:能跟大树借出盘碗碟子等餐具来。

  那年头穷人家没有置办很多家什的。平日来三个两个的亲戚尚可应付;遇有红白大事要是请来的厨子带的家伙再不宽快;东取西借就很不凑手了。据说遇到这种事情到庙山来对着古槐点上柱香;闭眼祷告把借盘碗碟子的因由数量和归还日期说清楚求仙家帮忙;往往有求必应;一睁眼所借的东西已整整齐齐的码在跟前的树毂墩上了。

  那时民风纯朴;人心尚诚。更无人敢跟仙家捣鬼。用过以后洗刷干净送回大槐树毂墩上;再点上香闭眼说几句感谢的话;睁开眼仙家就已收回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