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 作者:青眉如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回大唐 作者:青眉如黛-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英,你说,他真会找到我么?即便是我大哥捂了我的消息不说?”我又问。
  
  “是了是了。广平王是刑部尚书呢,天下间什么事躲得过他去?我瞧老神医这次去王府呀非得漏出些什么来不可,不然,大公子怎么那么自信呢!”朝英耐心回答,再次挂帘。
  
  “朝英!”我再叫。
  
  “小姐还睡不睡了?”那丫头也叫。
  
  “朝英!”我高举铜钱,“这枚钱呢!这枚钱耶!”
  
  “怎么了?”
  
  “两面都是星纹!郭曜这小狐狸!”我大叫。
  
                  
第二章 石湖串月(二)
  第二章 石湖串月(二)
  
  郭曜在第二日快马返回灵州,一个月后他接来了郭曙,一个非常非常漂亮的小婴儿。
  
  郭曙出生在冰棱消融的春天。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爹爹为他取名为“曙”,他极宠爱这个外孙,也宠爱我,以此名来庆贺我的重生。
  
  抚育一个婴儿是辛苦,却又万分甜蜜。我学着为哭闹的他换尿布,为软趴趴的他洗澡,为挑嘴的他稀释鲜鱼汤。四个月大的时候他已认定了我,除了在乳娘怀里吃奶,其余的时间他会自动嗅到我的方位,他会冲我笑,冲我呀呀发出几个含糊不清的音节,这个时候,我抱了他在怀里他便能安静地睡上一下午。清溪上了年纪的妇人见了总说我太宠他了,乳娘也说那样会养了他不离手的坏习惯。我只是笑,我喜欢这样,他是我亲侄儿,我抱着他的时候就会想起小时候,我常生病,大哥总是抱着我,抱我挂号、急诊、开药、打针、吊点滴、他从未放手任我孤单。
  
  七月的时候,我终于离开他几日,爹爹七月十五日六十六岁生辰,天下门生汇聚苏州为他老人家祝寿,苏州刺史沈介福接了我们先在府衙后院住下,郭曙那几日有些焉焉,我不敢来回折腾他,留下乳娘和朝英照顾。
  
  我在灵州已操办过大哥的婚事,这次是轻车熟路。酒宴按排在苏州东隅,毗邻碧波旖旎的石湖。我特意请了名满江南的寒山寺置备二十桌素宴,原因是老人家六十六岁大寿,按习俗当然要吃女儿亲手做的六十六块肉,嫂嫂不在我当仁不让,可是六十六块肉呢,吃撑了可怎么好,其余人么,只好跟着清淡些罗。
  
  七月十二日,一切准备就绪,沈刺史代为招呼祝寿宾客,我绣扇一把,凉亭看礼簿去也。
  
  我爹可真是个大人物,历任太子少傅、御史中丞,谏义大夫,官至二品文臣,还是当今太子殿下的启蒙老师,门生天下。
  
  太子殿下送的礼是笔墨一副,此笔可是被称为毛硕之寇的湖笔,此墨又是有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的徽墨。四管湖笔,羊毫、狼毫、紫毫、兼毫,端得是笔中极品。一方徽墨,以黄山古松烧烤时的黑烟,加上鹿胶、玉屑、龙脑、珍珠等制成,坚如玉、纹如犀、色如漆,用时清香四溢。我是练过书法的,郭氏又做的是古董一行,对笔墨纸砚颇有兴趣,直看得是心痒难耐,恨不得爹爹明日大寿,当日拆礼,然后赏了我一管笔是最好不过了。
  
  正看得心花怒放,就听院外叫唤连连,此间府衙管事领着个少年就冲了进来,我当场眼皮狂跳。
  
  郭旰还算冷静,立在我面前一句话简单扼要,“小姨,七弟又吐又泻,哭闹不休,一日滴水未进,我只好把他送来了。”
  
  真正是苯小子,死小孩,早就该去请大夫了,又吐又泻还折腾到苏州来做什么,一日滴水未进啊,打算吓死你小姨呀,郭曙要是有事你我也不用见大哥了,先抹了脖子谢罪吧。我提裙飞奔,一手敲门一脚已踏门先入,“爹爹,爹爹!”
  
  我爹还未应声,左首一人含笑站起,也未见他动,下一秒,人已立在我面前,
  
  “沈姑娘,我们又见面了。”白袍玉冠,优雅如玉,南阳王李系!
  
  我向左,他向左,我闪右,他闪右。
  
  “喂,别挡着我,爹。。。”我点手指他,他反一把握住,凤眼修长地盯了我,衿贵优雅地扯唇轻笑,“这几年你去了哪里,我找得你好苦。”
  
  挡我者死,我一甩手,恶狠狠大叫,“让开!男女授受不亲!”
  
  我一句,他立刻缩手,再退开,大步退后。好,好,古人的封建礼教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我满意地瞅一眼他,这才想起正事。
  
  “爹爹,曙儿病了,啊,沈大人,快带我去九芝图呀,你说那里有个名医。。。郭旰,快把郭曙抱给我,走啊,赶时间啊,现在就走啊。”议事的前厅哄哄,我七手八脚指挥,抱了郭曙扯起沈介福就走。
  
  左臂反手教人一把扯住,“他是谁?”李系眼望郭曙,沉声发问。
  
  嗯?这人有点。。。我左臂发痛,脑子里倒了然了。
  
  “姐,快带侄儿去看大夫,姐夫那儿我马上去知会一声,省得他担心。”郭旰阴阴拨掉他手,一手扶了我,掌中微点。
  
  好小子,真不亏是大哥教出来的,我会意,冲着李系盈盈一笑,“他是我儿子,南阳王,借过!”
  
  。
  事实证明,我这句话非但大错特错,还着实挑起了这位李殿下的征服欲望,他当夜便堵了我在后院。
  
  “你要是能躲得过一世,尽管走就是!”
  
  这话怎么听得那么耳熟呢,我还未回想起,手已被他一把攫住。
  
  “凉州我叫你等我几日你为何一走了之?我从陇西寻到苏州又说你远嫁灵州,整整三年我本已断了此念,偏偏这回替父王祝寿来却得了你的消息。远嫁灵州的是你大姐沈若鸿,沈家二小姐既无鸳盟更未成亲哪来的丈夫,何来的儿子?你宁损清誉也要拒我于千里,我就那么令你讨厌么?啊?”
  
  “为何这样对我?”他欺身而近,咬牙闷哼。
  
  最末一句,我恍然大悟,李俶!第一次李俶吻我之时便是说得同样话语!果然是手足兄弟,连这霸道都一般无二。
  
  “对不起拉,我说错话了嘛,你放手好不好。”我承认,我是多此一句,画蛇添足,赔礼道歉行不行,他摇头不接受。
  
  就知道你李家人就这德性,天生骄傲,容不得人拒绝半分,哼哼,我抽手,以最甜美的声音对他,“男女授受不亲,南阳王,借过!”
  
  这招果然好使,李系瞪了我罢手,我气定神闲踱出他视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隔日早起,前院更热闹,独孤老神医来了,云游四方的老丞相张九龄来了,还来了位不仅于李俶,而且于我大哥,乃至于大唐今后三朝皇帝来说都极为重要的人物—……李泌!
  
  李泌,七岁便有神童的称誉,通儒、佛、道三家的学识,玄宗皇帝邀他下棋,名相张九龄称他小友,待诏翰林,供奉东宫。一部中唐变乱史上,李俶、李泌、郭子仪命运始终相连,且身经四朝,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乃一代帝王之师也,不过现在,这位帝王之师却是个衡山道士。
  
  “李先生为什么放着翰林不做去当道士啊?”我好奇之极,没人问只得去问李系。
  
  “这有何希奇,有人还愿未嫁生子呢!”李系哧笑一声,噎得我险些缓不过气来。
  
  小气小气,我不理他,抱了郭曙去找独孤神医。昨日九芝图的大夫倒是说并无大碍,小儿常见的腹泻而已,我依嘱叫朝英熬了稀粥,只取了米汤薄薄稀释后用小勺一口口喂哺,昨夜只略吵闹了一次,一夜太平无事。今日老神医既然来了,这么好的机会怎好错过,嘴上与李系斗着,脚下不停,一进前院,人声鼎沸。
  
  “爷爷!”我才叫得一声,眼前突然满是金星,双膝一软,郭曙从怀中跌出。
  
  “曙。。。”我拼命往前一扑,双手沉甸,接住了,幸好。
  
  “珍珠!”
  
  有力的双臂紧紧圈住我难再支持的身子,还有怀中重逾千金的婴儿,耳旁呼唤迭声,好累,让我睡一会儿,只睡一会儿。
  
  醒来的时候人已躺在后院自己的房中,郭曙不在身边,床边坐了笑得过分揶揄的独孤神医,李系不近不远负手站在一边。
  
  “喏,醒了,我说无事就无事吧。”老神医对了李系笑呵呵,一转眼,换了黑面对我,“丫头,爷爷嘱过你少劳心多休养的么,那个叫郭曜的是么,自己的孩儿不养做什么扔给你养,他还要不要你的命拉!”
  
  遏,我狂咳,郭曜是小郭曙的哥哥耶,老神医,俺家的关系很复杂的拉,三言两语我很难跟你解释我大哥已经有七个儿子的故事拉。
  
  “曙儿呢?”我翻身下床。
  
  “别动,多躺会儿。”李系一挥手就把我扔回原位,力度大小适中,“外面有的是乳娘丫环,你别亲力亲为片刻不肯离身的,这般教养出的男孩儿还有何出息!”
  
  说我教养出的孩儿没出息,你真是好没眼光,我刚想出言辩驳,老神医开了口,“心病还需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下好了,你既醒了,爷爷自当让位了。”
  
  我看他起身,热心地拉着李系坐到床边。老爷爷,你做什么呀,我急拉他袖,以眼神控诉。
  
  “丫头乖,别以为爷爷不知道,那姓叶的傻小子伺候你一年也没得了你句好,你那丫环侄儿的殿下长殿下短挂在嘴边,说得不就是他吗?这回好了,人不就在眼前吗,还闹什么别扭,你喜欢孩儿那就自己生一个罗,多生几个更好,南阳王家产最丰,绝对养得起啊!”老神医翩然出门,临走不轻不重地哼那么两句,弄得我又窘迫又狼狈。叶护可不姓叶啊!殿下多了,您老怎么就认定他了呢?再说他家产丰不丰关我什么事啊,我跟他生孩儿?我还想多活两年哩。
  
  “男女授受。。。”
  
  “你怎么不告诉我。”李系打断我,凤眼微挑,“你怎么不告诉我你在回纥病了整整一年。”
  
                  
第三章 石湖串月(三)
  第三章 石湖串月(三)
  
  小孩子是宠不得的,尤其是郭曙,纯属“蜡烛”。
  
  两日不到,小郭曙吃好睡好,任人亲任人抱,进步神速,只是睡觉时还需我哄着入睡,李系颇为得意,拿他们兄弟三人一出生就在百孙院中长大的鲜明例子来说教,听得我心里有数嘴上不肯服软,是了拉,他是男孩子,以后可不能老是依赖爹娘,古人有时的观念倒还比现在要超前一些。
  
  我则重新开始做米虫,多睡少动,难得的运动也是看四个加起来超过两百岁的老人家对羿。观棋不语真君子,不过我说到底还是忍不住,一局羿完不管谁胜谁负必步步复盘指指点点。他们四人相当惊异,惊异我能记得盘面上的每手,更惊异我的棋风颇有独到之处。
  
  他们四人之中老爹棋风太过儒雅,张老丞相许是陪皇帝下棋太多了,绵长有余激情不足,李泌孤傲清攫不肯于我一个女娃儿对羿,独孤神医一副笑脸,冲着我笑的时候比看棋面的时候还多,三战一和两胜,李系开始忍不住叫阵。
  
  一交上手我才相信当初李俶的话,他说李系擅对弈,宫中无人能敌,果真是毫无半点虚夸。
  
  李系擅长攻杀,所谓“偏师驰突,如急,浃回澜,奇变万状。”,棋路自然流畅,毫无阻滞,又如行去流水,变化无方,最难得的是他的身份所夹的王者之风,锐气逼人,杀得人片甲不留。
  
  学棋时我以日本棋手的棋谱入门,故第一局既以犀利强劲的加藤流硬取硬攻,结果中盘告负,第二局不信邪,改了宇宙流,宇宙流虽说气势恢宏,但终究也是注重进攻多于防守,强撑中盘,官子依旧告负。
  
  第三局,李系执白,“不用贴目,你先走。”
  (注:黑子先行,行棋布阵,优先抢占,因此是有利的,所以黑先贴目,以作公允。)
  
  我学了乖,这回布局简明实惠,守住座子安安份份下自己的功夫棋。围棋的精神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下缓手不要紧,处劣势不要紧,只要中盘扎实,收官谨慎,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这一局直下到掌灯,沈刺史来催,终盘清点,黑棋盘面多出一目,又不用减去贴目数,此局我赢。
  
  “做什么让我。”李系落后,我慢了步子低声问他。
  
  淡淡桔色灯笼下,他伸掌,两枚白子略现橙红,刚才的终盘清点,他藏起了两眼白棋,所以我才赢了一目。别人不知我怎会不知,我光是帮我大哥复盘就复了十年,任何盘面,每颗子每手棋不用记都会自动印进心里,他做什么让我,还让得那么彻底?
  
  “明日你爹爹的寿宴,你那一曲,算是只为我,好么?”他星眉朗目,笑得俊魅无比,我一恍惚,几乎以为面前的是李俶。呜,不愧是李家人,一点也不肯吃亏呀!
  
  七月十五,上弦月夜。
  
  酒是苏州楞伽山泉水粗酿密制的素酒,甘甜清冽,更胜琼浆玉露。
  
  宴是有天下第一素宴之美誉的寒山素宴,集宫廷素菜之精美,民间素菜之天然,寺院斋菜之纯正。
  
  岁寒三友、踏雪寻参、鼎湖上素、江山福园、梅花傲艳、荷花彩卷、金藤葡萄、竹影情长,前程似锦,香泥藏珍,丝雨菰云、半月沉江、千层百叶、彩花迎宾、素味莲藕、嘉禾双穗。
  
  八冷八热,素菜荤做,便是连那蔬果花叶皆能入馔。
  
  六六寿吃六十六块肉,江南的习俗,寓意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我以猪肉、素海参、素鲍鱼、猴头菇、香菇、马蹄等原料切碎上浆,细细搓成六十六颗,颗颗雕成梅花,入沸油烹熟。南玉盆碟装饰,碟缘描绘峰峦叠翠、流水潺潺、锦山秀水,碟底梅花傲霜,自吐芬芳,一盆“梅花傲艳”着实色泽绚丽,令人食指大动。
  
  “珍珠祝爹爹——”我拾裙而上,举案齐眉。
  
  “上寿堪臻孰似公,
  优游杖履信从容。
  观澜雾沸滇池月,
  听浪风梳峻岭松。
  盛宴开樽耽静夜,
  高椿对雪傲严冬。
  待添海屋筹应满,
  遥拜南山最顶峰。”
  
  我念念于心,字字矶珠,朝英一展卷轴,丝绢装裱,八行七纵,五十六个柳体大字,笔笔瘦挺劲媚,遒劲峻拔。
  
  “珍珠代大哥大嫂暧儿曙儿送爹爹的生辰礼物,求爹爹喜欢。” 我一叩到地,扭脸冲李系扮个鬼脸,如愿地,那小气鬼又惊又喜的模样收入眼底。
  
  “好!好!好个褒而有度,贺而无媚,祝而谦恭!”先鼓掌称好的倒是张九龄张老爷子,我家老爹抱了孙子笑得连嘴都合不拢,再看清高如李泌者也微笑点头。
  
  “阁老,您女儿真是吴兴第一才女!”张九龄一开金口在座各名人佳士都大点其头。
  
  不是吧,我顺手牵羊的嘛,昨夜想了一夜,也记不得是清呀还是明呀的哪个人写的,君子不夺人之美,要是被哪本史书上记下这首七律是郭珍珠写的不是颠倒历史了么,我到此时才想起来要谦虚,“珍珠哪敢当才女嘛,涂鸦之作哪比得上爷爷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