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太乙仙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太乙仙隐-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心魔仍在,净化的,只是随着青阳之气一同进入他体内的那些杂气。那少女可以助他抑制邪气,让他的身体不再为天魔所控制,却无法解开他的心魔。
  不管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挫折,遇到了什么样的魔难,他的心,始终都是属于他自己。
  天理,其实就是人心。
  虽然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但风魂也知道这个少女帮助了他。他压在少女身上,艰难地抬起头来,想要看清她的面孔。阵雨依旧未歇,打乱了少女如瀑般的秀发,两点星眸凝视着他,似哀伤,似欢喜,又像是一朵兰花随风轻舞,清新而自然。
  风魂觉得自己像是认识她,又像是并不认识,一时间停在那里,某个部位仍然停留在少女的香窒间,温润而美妙。
  “风大哥……”少女轻叹一声。
  风魂只觉脑中轰然一响,下意识地从少女的香窒间退了出来,失魂落魄地一边看着少女一边站起身来,踉跄后退。
  她竟是慧红。
  心神一乱,天魔又趁机反噬,让他回想起当年小红还只是个发育不全的孩子时,那副惊慌害怕的模样。一时间,他只觉得眼前的慧红已变成了那个孤苦无依的孩子,而自己却是那糟蹋过她的朱孺子。
  他大吼一声,转身便跑。
  慧红一惊,想要将他叫住,他却已瞬息间失了踪影。
  慧红心急起身,想去追他,双腿却是一阵剧痛。风魂那番毫无怜悯的摧残,已是让她的大腿根处鲜血直流,而为了让藏在内牝间的空灵珠能够替风魂净化掉体内魔气,也消耗了她太多的精力。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风魂就这样消失。
  由于体内魔气并没有完全驱除干净,风魂一路上仍是时而清醒,时而疯狂,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雨停了,又下了,天色黑了,又亮了,有时头顶上明明挂着太阳,再一睁眼,不知何时已换成了弯月。
  他就这样不眠不休地到处乱闯。
  直到累了,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躺在污泥里,空空洞洞地看着天空。
  意识开始回流。
  禀气成真失败了,不管甘不甘心,他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如果不是慧红及时救了他,他甚至早已神智迷失,化身成魔。
  他看着天上缥缥缈缈的云彩,只觉得内心不但没有多少遗憾,反而竟是异常地平静。
  这种平静,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也许,他已经失去了成仙入圣的机会,失去了成为东皇的可能性。
  但是无所谓。
  至少在这一刻……他仍然是他自己。
  只有从死亡边缘走过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贵;只有差点迷失自我的人,才会知道……只要能做回自己,那便是天地间最大的幸运。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我,那天地虽大,于他又有何用?
  佛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没有了这个“我”,也就没有了天,没有了地。
  仿佛有一道电光在风魂的脑海中闪过。
  如果没有“我”,就没有对整个天地的认知,那从另一方面来说,我所知道的天地,岂非全是出自我的本心?我就是这天,我就是这地……我就是这道!
  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在他的记忆深处响了起来。
  “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无;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以生。”
  这是他当年离开大荒境时,木公对他所说的话。
  当时风魂以为,那是木公劝他不要因为木公的离去而悲伤。
  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
  木公只是在告诉他……什么才是“道”!
  真正的道!
  天参玄玄,地参混黄,人参道德!
  其实这天地间本没有“道”,而数千年来人们所修的道德,根本就是身外道。天道玄玄,真正的天道,看似存在,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以生。
  他闭上眼睛,无思无想,无情无欲,只将所有的记忆和念头尽皆化作一个“我”字。
  再连这个“我”,也慢慢地沉寂下去。
  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无;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
  风魂并不知道,在这些天里,他其实一直是在往南走。
  此时,他所在的位置乃是临海。
  当然,现在的他,对这并不关心,或者说,他对任何事都已不再关心。
  他已陷入空寂虚无的境界里。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道疾风从他的头顶刮过,风中有人放出声音:“停下!”
  空气间生出涟漪,一顶轿子从涟漪中飞出。抬轿的是四个魁梧的壮汉,脸庞与皮肤尽是青筋,轿中走出一个人来,乃是一个老者。
  老者足不点尘地飘到风魂身边,讶异地看着他。
  此时,风魂的整个身体都像是由青气凝聚而成,虚虚实实,时隐时现。
  有几个人跟着轿子从空气间飞出,其中一个女子朝老者恭敬地问道:“孟公为何停在这里?”
  孟公道:“此子有些古怪。”
  那女子愕了一愕,看向地上满身是泥的青年,忽地怒道:“是他!”
  孟公道:“你认得他?”
  那女子恨恨道:“就是他,逼我用剑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
  这个女子,便是曾与鬼迷宗阿智华王、胎藏境安忍、五台山钴印大师一同围攻风魂,最后却被迫割下一耳的无量仙子曼荼罗。
  “原来他就是那位木公传人。”孟公负手道,“难怪、难怪。”
  曼荼罗并不知道孟公在“难怪”什么,只是想着自己终于得到了报那断耳之仇的机会,愤恨之下,抽出无量剑一剑便刺向风魂。
  孟公也不阻止,只是目光中露出淡淡嘲弄。
  曼荼罗一剑刺在风魂身上,却没有刺出半点血来。她怔了一怔,又用剑连砍,然而风魂虽仍躺在那里,她的剑却像是劈在空气中一般,唯一的成果,就是在风魂的身上挑起一缕缕青气。
  孟公缓缓道:“他已将自身与天地之气融成一体,正是大道将成未成之时,以你的本事,就算再劈一万剑也杀不死他。”
  曼荼罗咬牙切齿地道:“难道就只能放过他?”
  孟公道:“那倒不是,所谓将成未成,说到底仍是未成,想要趁这个时候杀他,却也简单得很。”
  孟公从袖中取出一柄银刀,喝声“定”。银刀脱手而出,钉在风魂心口,风魂立时现出实体,不再像刚才那般青气缠身,时隐时现。
  “他的三魂七魄已被我用锁魂刀钉住。”孟公淡淡道,“你要杀他,那便杀吧。”
  曼荼罗大喜,也不再用刺,而是想一剑斩下风魂的头颅。
  就在这时,天空中却传来一声清雅的声音:“此人杀不得。”
  一个女子从空中飘下。她头插玉簪,上身是一件石榴红窄袖对襟襦衣,腰下是绣有花鸟的绫罗百褶裙。她飘到曼荼罗面前,也不见她做了什么,便自有一道光华阻住曼荼罗的无量剑。
  曼荼罗认出这个女子,不敢得罪她,忙收起无量剑,带着身后几人朝她拜礼。孟公虽然助曼荼罗锁住风魂的三魂七魄,但风魂是生也好,是死也好,他却显然不是太放在心上,只是扫了一眼从空中飘下的那个女子,道:“原来赵芜女也请了你。”
  那女子笑道:“这些日子,我本就在帮她。”
  孟公皱眉:“你我七族各自成事,她若是真有本事打开魔风界,我等自然该奉她那一族为首,若是她没有那本事,便是因此灭族,我等也只能看着。你怎可坏了规矩,前去助她?”
  “无妨。”那女子道,“这规矩她晓得,我亦晓得,我所助她的,不过是些小事罢了。毕竟她若真的能够成功,对你我亦有好处。”
  孟公沉吟片刻,略一点头。
  曼荼罗插口道:“请问昭仪,为何这人杀不得?”
  “并非杀不得,只是不该由你们来杀。”那女子道,“你们本就是因他而成事,若是再由你们来杀他,天命反噬,你们所做的事,亦将无疾而终。他现在魂魄已经受制,你何不先将他带回去,交由你家公主来处理?”
  曼荼罗听她说得如此严重,不禁生出一阵冷汗,想到自己若真的为报断耳之仇误了公主大事,以公主的残忍手段,自己的下场只怕比卫承庄还要悲凉。于是赶紧让人背上风魂,准备将他带到公主那去。
  孟公却皱了皱眉,道:“此子大道将成,若要杀他,最好趁早,若是一不小心使得猛虎出柙,到那时,只怕尔等后悔莫及。”
  听他这么一说,曼荼罗不禁又有些迟疑,只是想了一想,终究觉得还是把这人交给公主处置要更稳妥一些。她朝孟、袁二人拜道:“时间不早了,还请孟公和袁昭仪继续上路,公主殿下已在南海等候二位。”
  见曼荼罗没有将自己的警告听进去,孟公也就不再多话,只是点了点头,正要进入轿中,目光却突然一冷,看向远处的一块巨石。
  曼荼罗见孟公神情有异,连忙带人飞过去查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好又飞了回来,一脸疑惑。
  袁昭仪微笑道:“不用找了,刚才有人躲在那里偷听我们谈话,现在已经逃了。”
  曼荼罗脸色一变,道:“有孟公和袁昭仪在此,那人仍然能够潜到一旁偷听,究竟是什么人,竟有这等本事?”
  “那人的本事倒并不如何出奇。”孟公面无表情地道,“但她逃走时,却是化作一道黄光消失不见,连我也看不出她的去向。若我所料无误,她应该是持有玉虚宫的中央戊己杏黄旗。”
  袁昭仪道:“刚才躲在那里偷听的人,应当是紫虚元君魏存华魏夫人的女弟子黄灵微。她有杏黄旗护身,要想抓住她并非易事,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
  几人不再多话,一同跃入虚无,刹那间消失不见。
  等他们去得远了,又有一道黄光闪过,一个扛着大旗的小丫头跳了出来,擦了擦额上冷汗,喃喃道:“好险,好险!”
  ……
  第二部 太乙白玉轮 第五十三章 玄玄奇奇生死劫
  在南海的海底,自有一个水下世界。
  这水下世界缤纷艳丽,色彩万端,不时有各类水族来来去去,又有夜叉、强良、浮游以及众多虾兵蟹将镇守其间。世人只以为陆上才是繁华所在,却不知这大海之下,亦是别有洞天。
  在远离南海龙宫的僻静一角,有一个水下石府,琼花奇异,珊瑚诡魅。石府周围埋藏着众多禁制,又有不少妖魔道士守在附近。
  石府中,赵芜女正带着袁隐居、康僧会等在那里。
  在她的身后,还有两个异常高大的汉子。这两个汉子粗壮如山,寻常人甚至无法高过他们的腰部。他们披头散发,乱发中透出的目光冷得令人心底发寒。
  在赵芜女的前方,是一个八卦铜炉,炉烟缭绕,如梦似幻,又有一块块铜牌绕着炉烟飞翔。
  铜牌左侧,又有一个白玉晶壁,壁上竖嵌着一个宝镜,这宝镜正面金黄,散出玄阳热气,反面银白,逼出迫人冷光。
  这是阴阳镜。
  一名黑衣人进入殿中,跪倒在地,向赵芜女禀道:“公主,孟岐孟公与袁紫烟袁昭仪已至府外。”
  赵芜女道:“请他们进来。”
  那黑衣人立时将孟岐和袁紫烟引入石府之内。
  三人见礼之后,也没有太多客套话。而随在孟、袁二人身后的无量仙子曼荼罗跪上前来,将路遇木公传人的事汇报给赵芜女。赵芜女心中惊异,让人将风魂抬上前来。
  风魂依旧处在无知无觉的昏迷状态。
  一见到风魂,赵芜女便想起自己所挨的那记耳光,只觉心头一阵愤怒。
  袁紫烟问:“公主想如何处置此人?”
  赵芜女冷然道:“他多次与我作对,甚至让我的计划差点毁于一旦,我只恨无法亲手杀了他,没想到他竟然就这样被你们捡了过来,看来他是活该要死在我的手中。”
  袁紫烟却道:“公主就算想要杀他,亦不可在这个时候。此人固然差点毁了公主的计划,但若没有此人,公主的计划甚至无法展开。如今,天命已被公主撕开缺口,若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杀了他,天命反噬,公主所做之事,只怕难免功亏一篑。”
  自从开始怀疑上官婉儿有背叛之心后,赵芜女便请了袁紫烟来助她演卦,对袁紫烟的话,自是不敢不信。她沉声道:“角圭,角虎。”
  她身后那两名如山般的巨汉立时踏上前来。
  赵芜女冷然道:“将这人带到后园,用镇魂锁穿过他的琵琶骨,封他元神,不可让他逃走。”
  两名巨汉立时抓起风魂领命而去。
  孟岐看着两名巨汉的背影,道:“想不到公主你连这两个人都带了出来。”
  赵芜女冷哼一声,道:“那日在泰山脚下,我派四人围攻这东皇传人,却被他杀了一人,又削了其他三人的一只耳朵。我担心他再来坏我好事,又不能让我族之人暴露身份,只得派人回归墟,令角圭和角虎二人赶来助我,倒不曾想,他们还没派上用场,这风魂便自己送上门来。等此间事完,我必让他死无全尸。”
  袁紫烟见赵芜女虽然一脸杀气,印堂间却是隐现暗红,不觉心中一动,忖道:“为何会这样?”
  赵芜女见袁紫烟神情有异,不由问道:“昭仪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之处?”
  袁紫烟沉吟片刻,才慢慢地道:“公主所做的事本是逆天而行,然而天意弄人,有些事情难以说清。总之,公主还是小心些为是。”
  赵芜女淡淡道:“最多不过就是一死罢了。只要有机会能让我等七族重见天日,什么都好。”
  袁紫烟见她显然没有将自己的警告放在心中,于是暗叹一声,不再多说。
  赵芜女莲步轻移,来到白玉晶壁旁边,拍了拍手掌,立时有人抓了两个孩子过来。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模样仿佛,显然是一对兄妹,他们虽然因为害怕而不断挣扎,却毫无用处。
  刀光划过,他们的头颅被人削了下来,鲜血四溅,却又诡异地流向阴阳镜。此时的阴阳镜像是海绵一般,将他们的血吸了个一干二净,两个孩子倒在地上,失去鲜血的尸体极是惨白。
  孟岐和袁紫烟对这残忍的情景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一同看向白玉晶壁。
  赵芜女道:“我今日请二位前来,是想让你们替我做个见证。你我各族均是被仙界压迫,数千年来不得不藏在归墟之下,不见天日。当年,各族首领会盟时所立下的誓言,想来大家都还记得,七族中,我这一族进入归墟的时日最迟,根基亦是最浅……”
  孟岐截然道:“公主不用多言,只要公主真有本事助我等重见天日,那便是我归墟七族之首。”
  赵芜女却摇头道:“孟公误会了,我并非是为了要成为七族之主才做这些事,只不过是要让天庭为当年血洗我族所犯的罪孽有个报应。我所行之事若是失败,那自无话可说,若是侥幸成功,到时三界大乱,天庭崩溃,你我七族出头之日在即,那时自会有有资格统率我等与仙界作战的人出现。”
  孟岐动容道:“你要做的究竟是何事?”
  袁紫烟却是知道内情的,轻叹一声:“孟公,公主所说并非妄言,虽然能否真的成功,连我也不敢肯定,但若是真的能够做到的话,天庭确实是崩溃在即。”
  赵芜女道:“孟公看了便会知道。”
  说完,赵芜女让向一旁,番僧康僧会却站上前去,对着白玉晶壁手舞足蹈。孟岐虽然知道他必定是在念诵什么祷文,却是根本听不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