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德顺啊,这就是你要来的地方。”
  韦德顺顺着陆叔手指的方向,一块牌匾上写着长沙师范学校映入眼中,韦德顺也不多说,就在学校的门口摆了个马扎,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棍子上粘着一张纸,纸上就是两个醒目的黑字。“招人”
  虽然还是刚过完年,学校里的学生并不多,但没过多久就有学生围了上来咨询,韦德顺不善讲解,但却带来了公司印制的一批宣传单,上面印着兴民公司的简介,也有兴民公司下属学校的简介。
  第一天断断续续地来了十几个人咨询,但到了第二天就猛增到上百人次的咨询,韦德顺被弄得是口干舌燥头晕脑涨,虽然几天下来咨询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意向却没多少,而签约的就更少,少到韦德顺心里都有点发毛,为什么——不到5人。大多人只要听到是去两广中的广西,还是个不知道在哪角落里的百色时就摇头了。
  没办法,自古两广就是发配之地,现在广东由于鸦片战争后慢慢地开放后甩掉了落后的帽子,但广西仍然还是民风粗野彪悍之地,都传那里的人横蛮不讲理而且狠勇好斗,再加上贫困落后路途遥远,基本上就没人愿去。
  而当最后一天的招聘结束时,更让韦德顺吐血的是那签约的4个人中居然有三个人要违约,两个人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刚接到家里的通知,家里出了变故,无法与公司继续执行合同,虽然两人的眼泪鼻涕都把地面给打湿了,但韦德顺却明显地感觉得到他们的虚假,挥挥手,韦德顺不想再看到这两个让他感觉到恶心的人,可临到上车时,最后两人中的一人居然玩起了失踪。带着最后的一个学生,韦德顺满怀希望的来却满心失望的回去,临上车前,韦德顺对着学校内怒吼着:“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就你们这样还要救国救民,100年都别想!!不想去就算了,签了约还要反悔,我就问你们一个词,诚信!诚信是什么?!”。
  在回来的一路上,韦德顺还能强打着情绪照顾着唯一愿意前去公司的学生,而且居然是个女生,这让饱受创伤的韦德顺很是感动,一路上尽心照顾这个女孩子。可回到了公司,看着在校门口迎接他们的段国学、王水林等人,韦德顺突然象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放声大哭,嗷嗷地象个孩子一样,嘴里不断地说着对不起校长,辜负了校长和老师的期望。弄得迎接的几人赶紧安慰不止。
  外出招聘的几路人马情况都一样,甚至还有两路还打了个光头回来,段国学不禁感叹现在的人的外出就业性实在是太弱,也同时也郁闷广西这个自古就被扣死的贫困落后帽子。
  经历过人才短缺的和饱经白眼歧视后,即使最后肯来的几个人水平并不是很高,但却也显的弥足的珍贵。在开过热烈的欢迎仪式和接风宴后,几个学生、技术工被分配到各个领域上发挥他们的作用去了,虽然数量实在是少的可怜,但却也填补了几个正在空着的萝卜坑。
  可就在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时,有一天突然在学校、工厂的布告栏上张贴了一张名为《打破千年的傲慢与偏见》的海报。海报的字因为内容很多写的很小,虽然字体并不好看但却也显工整,相信书写的人是费了很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写的,内容是阐述了自古以来广西所收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同时也写出了这次外招中几路人所遭受的白眼和歧视,最后执笔者号召大家要想打破这种千年所累计的傲慢与偏见就需要大家自身努力自强,将广西建设的比其他省份富强,才能傲立于其他各省。
  海报一经贴出,在工厂学校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因为都没有出过外省,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但广西人就有这点好处,对内也许斗的很凶,但一旦有外敌侵入就会抱成团一致对外,很多人在海报的旁边贴上了自己的宣言,虽然很多都是写的歪歪扭扭的,但刚劲的笔锋也能显示得出书写人内心的激动。
  不过更让大家激动的是过了几天后又一张海报,海报的标题是《百年积弱和傲慢与偏见》,这份海报将清朝起的中国的积弱和所受到的屈辱一一列出,在文章 的后面,它肯定了前面一篇海报对自身自强的认同,同时也对文章 的执笔者目光仅在本省的短浅做了深刻的批判。这篇海报的内容详实,文章 条理思路清晰,语句生动,而且海报的字体清秀,在各方面明显比上一张要好很多。
  这张海报的贴出虽没有引起象第一张那样的轰动,但却也引起了在很大范围内的讨论和热议。而更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张海报张贴后几天,第三张海报《强国先强学》又张贴在了上面,就这样一来二去你来我往,主笔的这两个人愣是耗上了。不过刚开始总是写第一张海报的男性吃亏,为什么看得出他是男性,就看他那生硬的笔记和满口的大男子主义就知道咯。不过到了后面,男性写手的思路、论点逐步成熟,而且偶尔还能辩倒这边女性写手。最后王水林在段国学的授意下,第一期的内部刊物《论证》出版了。
  第一期的《论证》不仅收录了两人前面所有的文章 ,还收录了一些其他人在旁边写的短文和见解看法,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收录了化学组等其他部门内部的一些分歧看法和论点,一时间上上下下都开始关注《论证》里面的内容,同时也期待着第二期的出版。
  就这样,一份海报,将今后第一学术刊物《论证》带引出世,也同时让段国学顺势组建了自己的新闻宣传队伍。
  第一十六章 平稳发展
  时间进入了1917年的年末,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一年对于段国学来说是平平稳稳的度过了,虽然期间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一些小故事,但却也只是在他忙碌而又再忙碌的生活中起点小浪花小波澜,自从年初过完年后,钢铁厂产品的升级,军队的组建,粮食的栽种,学员的扩编,哪一样都消耗掉了段国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每一项事业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钢铁厂在段国学的合成机合成了几个超科技的关键设备后已经可以开始生产高品质的钢材,虽然产量很小但却有了质的飞跃,有了好的母鸡就会下出好的鸡蛋,以后蛋生鸡鸡生蛋,一个良性循环就此建立起来,产量也就会逐渐地提高。
  而机械厂那边段国学也合成了两台高精度的机床车床,有了机床之母,同样也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生产,最让段国学兴奋的是现在已经可以小规模地生产、加工跨时式自动步枪的零件包括难度最高的枪管。这意味着武器的来源已经稳定,虽然段国学并不打算所有军队直接装备跨时式自动步枪,但都能加工更高精度更高硬度更高技术含量的未来武器,那意味着生产现在的98式步枪不就跟玩一样的简单。
  经济上虽然钢铁、水泥的投产得到了丰厚的收入,但学校的扩编和厂房计划外的建设吸干了大部分的盈利。在孙立达的几次警告和撂挑子的威胁下,总算把段国学永无止境的建设欲望给打回去这才刚能做到收支平衡,但段国学常说:我们现在把数的清的钱投在了未来,而未来会回报给我数不清的钱。
  学员的招收虽相比其他项目要容易的多,但要将98%的文盲青年在两、三年内培养成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初步人才却是在这几项中最吃力的事。好在现在的孩子们,特别是自愿、主动来到学校学习的孩子们都对读书充满了渴望,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爱好创造天才。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目前二、三甚至四期五期的学生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前一期学员要丰富并且扎实,而且受到的段国学的洗脑教育越久越有主动性,现在两所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又增加了农业、商业、矿业、物理专业还有更加系统高深的机械高级班和化学高级班。
  农业方面也是喜报连连,经过两季的水稻的种植和收割,平均亩产690斤的高产量虽然没有达到段国学预期800斤的效果却也让许多农民扑在高高的谷堆上嚎啕大哭,很多老农等水稻抽穗后连睡觉都跑到田头搭个凉棚睡,为的就是能随时能看到这一辈子都没看到过的丰收景象。
  两季的种植让几个最先种植新水稻的村子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甚至更远村落的行动,更将段国学的个人声望和威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年初时段国学买了个乡长的小官当,但很多人是不把这个乡长放在眼里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段国学开发矿山想要个山头,等探矿队前脚刚回公司交报告村里的契约书跟着就送过来了,开矿修路没问题,只要能把新水稻的种子给村里种,一切好说,毕竟以前一亩地只能让一个人勉强吃个半饱,而有了新水稻一亩田可以让一家三口全年吃饱,这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
  声望和威望的提高也提高了学校学生的就读率,甚至周边几个乡的村民为了能更快的得到新水稻集体筹钱供养送村里优秀的孩子来读书,不过深痛恶绝后世塞钱走后门读名校做法的段国学严厉禁止了这种变相吸血的做法。在他看来,这种又强迫孩子学习又强迫家长放血出钱的做法只会产生反作用,即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又浪费了金钱更重要的是废掉了孩子自主选择创新之路。
  就这个问题段国学还专门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开了一个各村代表大会,在会上段国学严厉批评了几个筹钱供养学生过来就读的村庄代表,直接扣了一个变相行贿的大帽子给他们,不过打一棒子总要给个甜枣,有了今年的收成,段国学有了相当充裕的种子给大家做试验种田,在和各村代表们签订了供销合同后大家总得到了些许实惠,虽然每个村只能得到不到一亩田的种子,但明年能种两季啊,基本上第二季就能让各村每家都能分上这么半亩田的种子。
  军事上段国学的扩编并没有跳跃性地发展,本着贵精不贵多的原则保安队只扩编到了220人,在和本地的流匪小规模地交了几次手后匪患就在本乡绝迹了。开玩笑,流匪也好土匪也好,没有本地人的通风报信变相的支持哪能生存的下去,而现在本地人都一致改为支持段国学了,失去了水的鱼当然不能生存。
  不过保安队由于段国学已经是乡长了保安队也转正成为了民团,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民团,但很少有人知道,就这么二百多号人的民团,人手一只崭新的98步枪,随便拉哪个出来不管枪法、投弹、体能、技巧都比正规军的兵要强,更何况就是这么还不满遍的两个连居然有马克沁式重机枪三挺,60毫米迫击炮三门,这几样重装备可是正规军中营级甚至团级才有的装备。
  更加神秘的是有些人在私底下传着:有一支人数只有20不到的队伍,这些人神出鬼没,可以从你任何想不到的地方钻出来,穿着花花绿绿的夺命服,脸上画着吓人的鬼脸,拿着没有声音的勾魂棍,只要用棍子上的镜子一照谁,谁就要死。如果你把他们给激怒了,他们会用炸雷来炸你,那炸雷响的比开山放炮还要响,一炸就是一大片。
  以上是一些人对特种部队的传言,不过段国学也没制止这种传言的散播,因为想完全隐瞒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国现在这种半封建社会,传言的威力有时候甚至比一个师的威力还要大,要知道: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而看不见却又不知道不了解的敌人才是更危险的。
  第一十七章 土匪来袭
  1918年的元旦过的是紧张而又充满成就感,可是这种喜悦没有持续多久,元旦刚过,甘富林他老爸就派人紧急告知,最近会有一批土匪对他们动手,确切人数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数绝对不少,这周边几个乡甚至是其他县的土匪也参与,其中就有上次让段国学吃了个闷亏的黑头岭,估计人数会达到四百人以上参与行动。
  得到消息的段国学立即和几个主要人物商量对策。
  “打!为什么不打,不说别的,就凭上次我们吃了那么大的亏,这仗一定要打!”有田第一个跳出来叫喊道。
  “嚷嚷什么,谁都知道你嗓门大。”韦袭荣不满地对赵有田抗议着,他刚才就在有田的旁边,耳膜惨遭有田的强暴。
  “你们别看我,我只是个搞研究搞生产的教授,这东西我外行。”小老头别的不说先把自己给撇干净。
  “你们更别看我,我只是个教书的,带学生我在行,行军打仗我从没弄过。”王水林更是一副别来找我的样子。
  “打是要打,关键是怎么打,是放进来打还是拒敌于外?”说话的是孙立达,商人的头脑毕竟在这种事情面前灵活一点。
  “立达叔的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如果拒敌于外,什么都好说,这是上策,但是目前我们连敌人的人数、目的都没弄清楚,想拒敌于外是不太现实的,毕竟我们手上的兵力就这么一点点。叫大家来不是让大家打仗,而是如果我们采用放进来打的下策,万一情况有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应付。”
  “土匪求财,这次九成九的目标是公司的财务部,大家也都知道快过年发红利了,财务部的金库那里肯定有很多钱。”甘东山本不想来参与这个会议,但因为他既是化工厂的厂长又有着丰富的江湖经验,段国学怎么也不会让他缺席。果然,不爱说话的他一说就说到了关键处。
  “打财务处?有可能,那里平时只有一个班的兵力在那里,虽然地形易守难攻,但土匪真要拼了命的往里冲,那还真说不准守不守的住。”
  “但有没有可能土匪们不冲击财务部,而是去别的地方?例如向上次那样绑票?”韦袭荣经过一年的锻炼,思路和想法逐渐成熟活络起来。
  “说的好,第一,如果土匪只想财务部里的金库,那就好办了,拉两个排两挺重机枪进行防守保证连大门都别想冲进。但是如果土匪们不冲击金库,改向其他的目标,怎么办?”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毕竟情报显示这次来的人数有四百人以上,万一土匪分兵冲击其他的部门,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我看可以这样,明天开始,有计划地向外散播这次发放奖金的数量,甚至可以夸大提高金额量,让土匪的进攻目标明确,同时对几个重点单位进行重点防御,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学校各派两个班的部队进行防守,这几个地方虽然对土匪的吸引力不大,但却也不能不防,公司和财务部在一起配置两个排两挺机枪,剩下两个排作为机动预备队。”
  “那迫击炮班呢?怎么安排?”
  “炮班的威力太大,放在公司总部这里容易误伤。”
  “难道放着这么好的东西不用?”有田有些不甘心。
  “不是不用,而是不敢用。”
  “老师,迫击炮的威力我见过,绝对是防守杀敌的利器,如果放在那里不用实在可惜,不如先把迫击炮配在总部,如果情况危急迫击炮再开火,毕竟与其让土匪冲进来破坏,还不如我们自己来拆毁。”
  “……好!就按袭荣你说的办。是我太小心了,主要这些东西都是我一手操办起来的,损失了一点都会让我心疼。”
  “老师什么时候变得象个守财奴了?!”
  “滚!”
  制定了作战御敌计划后每个部门都按计划开始调整,而段国学没有跟别人说起,“暗影”部队,也就是他的特种部队也四下散开进行外围侦察,以求得到最快的讯息。
  但是一连过了好几天,却一点动静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