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百多鬼子地战斗力虽然很强。但是同样是职业军人而且装备更好的西南职业军人面前便失去了以往地威风。机枪兵、掷弹筒兵还有各级军官军曹均遭受到重点射杀。
  而在第一轮袭击被饱和射击、阔刀雷威力下就伤亡近百人的鬼子们发现,对面伏击的部队在一轮密集的打击后火力便稀落下来。不过当鬼子们重新组织起新的一轮攻击,端着步枪呼喊着口号再次冲上来时又是一轮猛烈的火力打击将其压了回去。留下五十多具尸体在前面。这时候鬼子们发现,对面的伏击部队不是以往传统的游击队,而是传说中的西南军。
  在几次攻击失利后鬼子的指挥官很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这还没攻击几轮鬼子就已经伤亡近半,如果再不撤退搞不好两个中队的人全要死在这里,因此剩余的鬼子们立即退了回去,而石继平也只是派出了侦察班远远地尾随侦察。
  下午,当两支部队从战场上回来时大家发现,独立团此次战斗虽然伤亡超过两百,但是还是硬着吃下了这股日军和伪军部队,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只是由于鬼子的这股部队是充当诱饵的部队,辎重车上没有什么物资资源。不过即便如此,一百多条步枪还有两挺机枪的收获也是让大家兴奋不已。
  而反观石继平带领的部队战斗却显得是那么的轻松,歼敌数字虽然和独立团的战果基本一样是近两百多人,可独立团这边的战果可是含带了一百多人的伪军,而西南这边却全部都是日本鬼子;缴获武器弹药基本相同,可西南在伤亡上仅仅是轻伤数人,相比之下战斗力高低差别立马看出。
  对于处理这些战利品,石继平很大方地将武器弹药送给了独立团,毕竟自己这边有着独立的武器弹药系统,虽然现在后勤有点薄弱,但是战士们此次前来都是背负了双倍的弹药量,很多战士象安戈这样身体强壮的战士甚至背负携带2500发弹药。武器小口径化及无壳弹的装备使得战士们的携弹量大大地提高了很多,也因为如此作战指挥部才敢于使用半嵌式的进驻防御体系。
  面对石继平送出的枪支弹药,独立团陈立新倒是很落落大方地带着人过来接收了,拉着石继平的手说了很多客套话,不过石继平看得出来,虽然他对这些送给自己的日式武器很开心,但是他的眼睛瞄的更多的是西南战士们手中小口径无壳弹的通用武器。
  面对着双方相同的战果却不同的效率,双方的很多人,特别是独立团的人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还有就是孙家庄里,由于打了一个大胜仗使得老百姓很高兴,特别是当战利品摆出来时更是得到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只是在欢呼的时候谁又能听到后山伤员的呻吟声呢。
  不过让石继平感到更高兴的是孙家庄的人对自己部队态度上的一些改变,由于部队名称的改变老百姓很讨厌自己头上顶着的遭殃军名头,但是经过半个多月的接触,由于和村里的人相处和气,慢慢地也有人愿意和自己的士兵们接触,而此次战斗结束后,似乎大家对自己这支部队的认同度更高了;原先租个房子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是其他的方面,都似乎受到一些阻碍还有厌恶,现在自己带领着部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后,部队受到了孙家庄百姓来自于内心的欢迎,他相信自己和部队只要一直表现出这样的战斗效率还有亲民政策,很快,这里将同样会被西南新政给同化吸收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内国外
  时间慢慢走进了30年代末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的年头,应德国元首的邀请,段国学以中国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一次走出了国门,出访了德国。
  一到德国,段国学就发现德国为此次的访问活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不仅在迎接规模上空前的巨大,同时参与此次访问的接待人员规格也极为高层次,从德国元首到陆军海军和空军司令等各级官员均参与了此次接访工作,可见德国对段国学此次访问的重视程度。
  在演说现场上,希特勒直言不讳地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这二十年来的高速发展进程,并期望在今后的国家建设中双方更加深入相互的交流,促进双方更快的发展。
  而段国学则发言赞扬了德国民众在经受一战创伤后的坚忍和顽强抗争的精神,虽然两个国家曾经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双方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看待双方合作中巨大的共赢性,对历史问题大家本着互谅互解的态度去友好解决,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共创美好的未来。
  在最初的会晤后,段国学随着德国的随同人员参观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在这里段国学深刻地感受到老牌强国所蕴藏着的巨大工业潜力。
  而随后对德国的农业、军队参观中,段国学也注意到德国的利爪要再一次地伸出,撕碎某一个国家。
  为期五天的参观结束后,段国学再次与希特勒进行了秘密的会晤,在这次的会谈中,段国学对希特勒即将准备战争提出了警告,虽然德国已经做好了入侵波兰的准备,但是如果德国一旦入侵波兰,就会彻底与美英法等国决裂。这将会给德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希特勒对段国学判断的准确性感到非常地吃惊,不过段国学随后的建议让这个极度自信地疯子再次感到吃惊。
  段国学对德国现在需要扩张土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准备表示了理解。因为段国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是如果德国贸然入侵波兰,其后果是得不偿失地。虽然获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但却与美英法等国所决裂。这样地损失更加巨大。段国学知道,其实德国并不想这么快地开始二战,希特勒更希望是在1945年左右才发动战争,只是德国由于采用了国家经济制度还有巨大的扩军建设导致国内必须扩张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因此德国才过早地暴露出其战争意图。
  希特勒对段国学的建议沉思了很久,因为他也清楚提前发动战争对自己和德国所遭受到的巨大损失有过预计。只是现在的局势有些不受控制。德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地边缘,如果没有外界地刺激。德国也只能发动战争来饮鸠止渴地发展下去。
  不过段国学在提出警告后也提出了建议,他建议继续将苏联深度妖魔化。这个国家从始至终都对领土具有着极度的贪婪,而且由于苏联已经走出了困境并快速地向工业化国家发展。苏俄这只北极熊再次将自己地利爪给磨利,现在开始向周边国家输出另西方国家恐惧的革命力量,这是另美英法等国所不能容忍地。
  而在经济上,由于中国和德国都处在复兴过程中,相互都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进行帮助,段国学也只能建议希特勒尽量延长战争地发动时间。
  而对德国的军事力量,段国学首先高度评价了德方划时代地创造出了闪电战的战术理论,但是在赞扬之后也对闪电战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段国学指出,闪电战用在波兰的领土上是绝对强大的,将德国动用的武力力量在波兰的领土面积做个比例就不难看出,德国入侵波兰是件非常简单轻松的事情,德国所可以出动的兵力分派到波兰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时,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有着上万名士兵,二十多架飞机,八十多辆坦克还有后勤辎重车辆进行攻击。
  只是这种绝对的力量放到苏俄那庞大的领土上时,即使只算上侵入到莫斯科一带,德国的军力差别就被苏俄那广阔的领土给稀释淡化,平均每平方公里上只能有着不到百名的士兵,飞机坦克这些武器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仅有几架,详实的数据还有对战役进程的推演让希特勒感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对苏俄整个国家力量的轻视。
  在经过长时间的商谈后希特勒决定暂缓今年即将要展开的军事行动,继续忍隐低调的进行战争前的准备工作,不过针对德国目前所处在的经济困境,段国学提出了自己最新的思路——加快对德国境内犹太人的输出,降低出境的门槛,只要能交出若干金额的出境费,德国将直接放人。为刺激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输出速度和力度,段国学甚至开出了一名犹太人一百元的价钱补贴款项,这笔费用其实更多的来自于犹太人的基金会,段国学只不过是借花献佛地拿来利用罢了。
  希特勒对此对策表示非常的满意,这些在德国境内集中营的犹太人不仅消耗着宝贵的粮食,而且还消耗着德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看管这些犹太人。
  对于希特勒能接受自己的建议段国学也感到很高兴,因为只要希特勒发动战争的进度再减缓这么一、两年,自己也将获得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的准备,因为二战段国学所要铺开的摊子太大了,没有足够的准备就冒然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对于刚刚完成半统一的中国来说还是太冒险。
  段国学不是投机者,也不是冒险者,他更需要有着充份的准备来在这场席卷整个地球的战争中为中国获取最大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是用嘴皮子吹出来的,而是要用拳头和钢铁打出来的。前世二战中,美英苏可以完全忽略中国的利益签署出卖中国利益地条约《雅尔塔协定》,从这份侵犯中国主权的内容来看,三巨头一致支持和承认苏联在十月革命前沙俄入侵中国、瓜分中国领土主权地权益。实际上是。要中国继续履行沙俄时代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所以中国要想获得自己的利益。所要面对地对手不仅仅只是日本这么一个跳梁小丑,而是要面对更加强大的老牌列强。
  结束了对德国地访问段国学回到国内,此时经过一年多的民生建设和对残余武装势力的专项军事打击。新并入的数个省份的经济、政治局势趋于稳定,虽然西南由于将主要的经济投资攻坚目标转向了西北苦寒之地。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西南就没有专门地行动来建设这几个省份。只是相比西北地政治投资,江南的这几个省份建设投资则多由民营企业家进行。
  通常进入这些地区地多是从农牧业起家的资本家也开始参与进来,因为农牧业项目更具有直观性和稳定性,同时还有先期数年地免税优惠政策,而且这些项目也不容易遭受到本地原住民的反对,甚至是欢迎。毕竟能吃饱饭这样地事在经受过多年的战乱及各级盘剥后已经是一种奢求。
  西南的农业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学建设已经成为了西南手中非常强大的一张王牌。从水利、培田、蓄肥、育苗、分苗、栽种、除草、防虫、加肥、管理,再到收割、脱粒、分类、入仓等一系列项目都形成了非常科学完善的种植技术。这首先得要感谢段国学所弄来的优良种子,这种水稻品种不同于单纯的杂交水稻。而是完全独立的一种水稻稻种,只不过段国学考虑到后世中中国利用杂交水稻种子的退化特性进行对他国的变相农业命脉控制。段国学也对稻种进行了专项的研究和培育。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持住新型水稻稻种的垄断权成为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同时也可以学习后世政府的做法,对需要稻种的国家进行变相的渗透,要知道在后世中,已经有一些国家的农业命脉被控制在中国人的手中,一旦断掉其稻种的来源,嘿嘿,中国老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而作为农业体系的另一项支柱…………畜牧业,西南也建立起了完善的科学养殖体系,在新占领的地区农业种植体系初步形成后,利用秸秆、糠麸生产出畜牧业需要的饲料进行畜牧业养殖,养殖业生产出来的粪便再次利用回田地中培肥蓄地,而肉食产品则被分类销售到本地市场或者进入工厂进行深加工销售到国外市场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利润。
  农牧业的稳定不仅帮助了新并入地盘上局势的稳定,同时也提供大量的粮食供给军队、学生及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人。一个良性循环的建立也使得段国学有足够的底气扩建着自己的军队和预备役部队。
  工业建设的进程也在各地逐渐展开,最先开展的公路、铁路建设将各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最快最好的统治治下的地盘,同时也可以借助着公路铁路体系将各地的产品迅速地运送到销售地或者是深加工的工厂中去。
  借助着原各路军阀所修建出的原始公路,道路工程建设进行的很快,由于考虑到战时的破坏还有损耗的特殊要求,很多省级道路建设仅仅是按照初级公路的要求所修建的,不过对于主干道,修建的标准是按照国道要求标准来施工,不仅需要经过足够的碾压夯实路基,还需要大量碎石、沙石进行加固,在一些周边有大型工厂或重点保护单位的附近,道路上甚至采用的是水泥路面,以考虑在紧急时刻当作临时飞机起降跑道使用。
  工业的摊子铺开的很大,从矿藏的开发再到各种工厂的建设,巨大的投资额让所有知道数据的大佬们感到心惊肉跳,不仅是对投资金额的巨大感到惊奇,同时也为民间能拿出这个金额的一半以上感到惊奇。
  西南养大的各种民营企业家跟随段国学的脚步已经很久了,从段国学的步伐开始扩张以来收获到了巨大的经济回报,这也使得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们自动自觉地将自己捆绑在西南的战车上一同进退,而段国学也一直没有让他们失望,每一地的工商业建设只要能放开给予这些民营企业家的项目,都会进行公开招标和政府带头引动,这种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流畅的经营模式。占领一个地方后,先期由西南投资进行水、电、交通等基础建设这些投资巨大且又关系民生需求的项目,而随后民营企业家则选择投资这里的各种开放性工业项目。
  这样的建设模式很好地利用到了民间的资本,并且促进了民间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辅助性地提高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因为很多投资商不能等待基础设施的缓慢进度,虽然西南上百个工程建筑施工队已经全力地建设着各项基础设施,但是庞大的地盘和到处薄弱的基础建设一平摊下来所能得到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便体现的是那么的匮乏。因此很多投资者自行组建了自己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水准上虽然不能和专业的施工单位相媲美,但是修个厂房铺个初级公路什么的还是足以胜任的。而政府也适时地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来鼓励这种民间自行开展的基础建设项目,不仅只派出小部分监理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还派出些许专业工程师前往这些民间单位进行指导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
  但是要指出的是这种疯狂的扩建也会带来各种隐患,例如环境、贫富差距等各种问题,只是现在不是去考虑这些隐患的时候。留给中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段国学这次出访虽然延缓了二战开始的时间,但是他却无法抑制住各国利益和各方需求下的巨大暗流,只能凭借着他微小的能量尽力地疏导着暗流的涌动,但是总有一天,这种暗流会爆发出来,而且是比历史上更加强大的爆发出来,因为前期的蓄积导致各方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相互撞击在一起时,段国学可以估计得到所产生出来的能量有多巨大。而他,也只能尽力地带领着中国在这种各方巨流中随波逐流,慢慢地获取着自己最大的利益,避免着与其他巨流产生太多直接的碰撞消耗着中国的实力,至少——前期还有共同利益分配前提下时大家还可以暂时的称兄道弟。
  第一百六十八章 走向蓝水
  在钦州军港外,十几艘刚刚完成海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