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个重情重义的邱先生,可是邱先生也不想想,你为这个工厂干了这么大半辈子却还是一个高级焊工,虽然一年前升任焊接工程师,可您现在的收入还有对这个厂的付出是不成比例的,您只要答应我的条件,您不仅会得到丰厚的报酬还会得到一个平安的家人。”
  “你说什么?!”邱旺胜一听便急眼了,挣扎着想站立起来,只可惜他被捆在椅子上行动困难,而旁边的两个人见邱旺胜的动作便上来按他回去,其中一个还对着他的肚子就是一拳,剧烈的疼痛使得邱旺胜又坐了回去。
  “别激动,只要邱先生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不仅会照样支付丰厚的报酬同时也会保证邱先生家人的安全。”
  “说!你们想要什么?!”
  “很简单,我们通过一些手段知道,邱先生虽然表面上只是刚刚升任为工程师,但是实际上邱先生发明了电渣焊、冷压焊、还有管状焊条,并和其他的两个人共同研究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喷射过度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接工艺的发明人之一,别看焊接工是一个简单的初级技术工种,但是我们很佩服邱先生这种在工作中努力钻研的精神。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这几种焊接工艺的技术要求。”
  “就是这些?”
  “对,就是这些,要知道,邱先生的这些秘密宝贝可都是我们所极缺的,这些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我们工厂的生产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新工艺的发明可以使得焊接材料从传统的铸铁件向合金材料的焊接上进行巨大的技术飞越。”姚老板越说越兴奋,在他看来,只要能获得到这几种新技术,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润,在现在的西南,一种新工艺新技术的掌握就代表着你能领先得到其他同行更多的订单,也意味着你就能得到更多的利润。
  原来是这样,邱旺胜心中有了底,虽然这个姚老板前段时间向自己提出了邀请,可是邱旺胜对这个姚老板工厂的规模也是大概知道的,哪里虽然能给的出丰厚的报酬,但是却绝对吃不下自己所掌握的这几种新技术,难道……
  一转念邱旺胜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因为作为关键技术的发明人和掌握人,邱旺胜接受过秘密的几次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外一遇到这种情况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拖!拖时间,一点点地透露出他们所要的秘密,因为他在姚老板邀请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个情况汇报到了工厂里的保安部,相信用不了多久工厂就会发现自己失踪的情况,然后通报给相关的单位。
  果然,在两天之后,一队身穿黑衣戴着只露出眼睛鼻子嘴巴头罩装备精良的人撞破地下室的门冲了进来解救了邱旺胜,在逃出升天时邱旺胜也看到了被卸掉下巴四肢被五花大绑的姚老板,身边的那两个人一个手握手枪死在一旁,一个腿上被打出来两个洞跪在地上不断地哀号。
  “既然这些人已经坐不住了,那就顺势一起将它们清扫除去吧。”一份写着《清洁卫生行动》卷名的文件扔在商统局的案台上,这份机密三级的行动计划正在慢慢地逐步展开着。这次清扫内部间谍的行动目地就是为了清扫内部的暗桩,为即将展开的全国统一和今后的全球战争做着准备。
  此次行动不仅涉及传统的军队、政治体系机构,还扩大到工业、农业、教育等其他部门,行动规模虽大但影响范围较小,很多已经被掌握住的隐藏间谍被顺势挖出。
  这些间谍多是37年随着难民人潮所涌进来的,它们趁着难民人潮渗透进西南的各行各业,从最基本的学徒做起,逐渐成为了西南各个工厂中的学徒、初级技工。而对于渗入西南军队的间谍就更容易收拾了,军队每个月外出放假的时间就这么一、两天,而且在军队中的保密条例,对于那些求知欲过分强烈的士兵早就已经被留意盯上,而商调局安排在各方包括日方内部的间谍也不断地传回来潜伏人员名单,顺着这些名单,商统局一个一个地清楚掉各方派遣来到西南的间谍。
  两个月后,随着一大批间谍被挖出,让商统局的统计人员感到有些吃惊的是此次清扫行动中所挖出来的间谍最多的地方是西南各个工业行业中,大量的工业间谍不断地刺探着西南的各种新工业和新产品,记录着一个个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只是这些间谍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文化间谍的对工业产品的专业术语感到陌生,而没文化的到现在很多才刚刚摆脱学徒的身份,既然是学徒那就意味着它才刚刚入门仅仅只会传统的流水化单一生产作业,对于很多更高级的东西它们还没有掌握。
  了解到这个情况,段国学轻轻地笑着说了一句:就是间谍,你也要懂得在众多图纸中知道哪一张才是最重要的啊!!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卅载战略
  深夜,段国学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看着厚厚的一摞文件,这份超过50公分厚度标注绝密四级的文件是最新的治下实力评估报告,这里面记载着段国学现在所控制下的所有地盘上的各种详细的报告和分析,这些资料是各个部门反馈回来的各种资料中总结分析出来的,而这份资料也将段国学手中所有的力量详细的进行了评估和对未来五至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预计估测。
  在这些资料中,从农业、人口、各地市民政局势分析出当地局势的稳定性,这些分析以每个县、市为单位,从掌握程度和稳定程度上以安全的角度分成了绿、橙、黄、红四色,越靠近绿色便代表着该地区民生越稳定,越具有开发建设的潜力,而如果越靠近红色则代表该地区局势越不稳定,需要谨慎投入建设方向和要上马建设项目。
  而经济及工业、商业发展指标上也同样采用了四色评估指标,该地区越靠近绿色则代表该地区工业、商业收入及开发力度足够强大,而越靠近红色则代表着各项生产建设越不足,收益越少甚至是赤字。这个双色标识非常直观地在地图上标注出每个地区的经济收入和民生安全的态势出来。
  用着这个双色标,段国学很容易在地图上以市、县为单位看出那个地区处在双红或者是双绿的状态。在西南最早收入的西南四省,地图上基本是双绿的或者是安全绿经济橙或黄的标识;而西南的几个重型工业区和商业区例如攀枝花、百色、柳州、成都、重庆等要地经济区的颜色甚至是可以达到表示超级繁华的第五颜色…………蓝色。
  西北地区大部分是双橙色的标色,偶尔也有这么几个地方是安全绿经济橙甚双绿的色标;至于江南沿海,河南、安徽等最新并入的地盘,这里地安全色基本上是绿色为居多,只是沿海一带由于战争的缘故仍然处在黄色甚至是红色的危险标色,但是在经济标色上很多地方都已经换上了橙色的标色。
  选择了几个段国学比较重视的地区优先查看起来。
  首先进入段国学视野的甘肃的玉门油田建设情况。经过两年的建设,玉门油田已经初步形成了产油及炼油地规模,虽然目前规模还略小,但是在过两年。玉门油田将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油田,产油量将达到目前国内其它油田地产油量的总和,这将给机械化部队和工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助力,没有了石油,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西南诸省份将大大缩减各项生产建设影响到全局地进程。
  攀枝花重工业区的第一期建设已经经过十年建设全部竣工,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第进行着第二期的建设工作,虽然仅仅是第一期竣工投产,但是这个位处中国腹地的大型工业区的投产就和工业部门预测的那样。不管是产能还是能效上都已让段国学手中底气强了不少,各支军队建设和工业化建设也可以不再受钢铁原料的产能问题而减缓发展速度。
  至于西北还有江南这些新并入的地盘。虽然这些地方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并入时间不久,很多基础建设也才是刚刚完成,各种矿藏和资源还未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目前也仅仅是玉门油田等几个具有缺稀性地战略物资项目得到了优先的开发和倾斜性地支持。还有更多的矿藏和更多地资源宝藏等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不过这一切将在未来地几年内解决,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深度潜力挖掘及民政工作的展开,这些地上地下的各种资源财富将最终地被国人给利用起来,从矿藏到加工成实体实物,他们将给中国的复兴及崛起尽到自己应有的作用中去。
  段国学优先并入西北而后在收并江南的举动虽然当初不被很多人所理解,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和发展态势来看,很多人不得不承认段国学有着足够长远的战略眼光。
  当时地西南在经济和军力上只能够选择先收复江南或者是西北两地中地一个。这两个地方地并入均要消耗掉当时西南政府专门准备地专项资金和人力物力。虽然更多地人都倾向选择更富庶地江南沿海一带地区。但是最终段国学还是拍板决定选择了西北。
  因为段国学知道。如果一旦优先选择了江南地区。不仅会过早地引起西方列强地不满和注意。同时会使得解决西北问题拖延至即将展开地二战之后。西北不同于江南。这里不仅各种势力派别众多。更重要地是这里民族混居。宗教信仰众多。如果放任这些打着民族和宗教旗号地民族闹独立。这一旦借用着宗教和民族血统地旗帜进行地分裂行为将会使得自己陷入一个巨大地泥潭当中去。
  作为一个领导人。段国学从一个后世小经理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度战略眼光地领导着。很多事情他不仅要考虑地更远。同时也要考虑目前解决矛盾地关键根本所在。
  一个好地领导者不是每每在出现问题是表现地有多睿智和拥有着灵机一动解决方案一出地灵感及各方约束四下呼喊走动地灭火者。他已经从原先后世地一个小市民小经理成长为一个初步成熟地政客;很多事情在还未进行之前他便需要富有战略眼光地看到今后这项措施地利和弊。从各种利弊中选取利最大弊最小地那一条来实施。这才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做需要具备地高度战略眼光。
  翻过厚重地民生建设一卷。段国学拿起了评估目前段国学军事力量地卷宗。
  经过几年地扩编和增兵。西南地军事实力有了成倍数地增长。从原来地三、四十万地军力扩编成为目前一百五十多万地兵力。但是这些兵力目前大多数都是只有不到两年地兵龄。作战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同时很多辅助装备还没有完全地列装。这些新兵部队更多地是传统地轻步兵。不过段国学不担心。因为今年军队最重要地任务就是练兵。拿日本鬼子练兵。不仅可以练兵还可以收复失地。
  新的征兵任务也即将着手进行,二战即将爆发。就靠着手中的这不到两百万人的部队想在世界大战的舞台上获取利益是可笑了点,虽然装备好……但是装备再好也架不住数量拼质量啊!!!因此段国学需要逐渐地扩大军队的数量来进行今后的战争。
  目前主要列装部队地军事武器生产进度已经慢慢跟上,两年后的产量将足够装备所有地部队,但是这只是装备量,而不是能提供得起消耗量,由于几支主力集团军普遍使用上了半自动化的武器,现在就连训练使用的弹药消耗量是极具惊人的,更不用说将来爆发地战斗。
  而即使目前的工业产量能保证足够的消耗。但是运能呢?总不可能象后世那样用着老百姓的独轮车来保障支持吧?因此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也成为了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在治下的老百姓对修路报以巨大的积极性,优先政府修建地国道将各个省份连接在一起。而各省自筹资金和民间贷款则修建起低一级地省道。至于运能巨大的铁路……由于铁路建设地特殊性和要求标准较高,目前也仅仅只能保证优先在原有的铁路基础上修建几条贯连中国大地地大动脉。
  几项重点新武器装备的研究也已经进入到最后地冲刺阶段,西北罗布泊试验场已经初步建立起来,预计两年后。这里将闪耀起一个巨大的人造太阳,而在四川大山腹地建立起来的巨型分离机也即将投入生产,它将从大量的矿石中分离出稀少的铀,汇聚成为一块块核裂变所需要的原料。
  喷气式发动机也进入到试验阶段,相信不久后一种新式的飞机将成为天空中的主宰。
  而作为三军中最薄弱的海军,刚刚秘密下水的一艘万吨轻型航母正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着编队演练,而新组建的海军航空兵也即将进行航母上的起降训练,只是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种训练没有一年半载的磨合是形成不了足够的战斗力。新建好的几个大型船坞里也开始对新舰只的建造。托长期技术人员储备培养的福,大量知识性人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有大量钢铁产能使得今后海军的建设能进入到一个高速的快车道上。
  跳过前面各种分析。段国学翻开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分析,卅载战略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人才的培养!
  卅载战略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三十年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是从1920年后开始的。在这个规划中将前面的五年建设成果作出了调整。因为段国学的终极战略是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不仅军事上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超级的科技强国,为了这个目标就必须注重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为了这个目标段国学因此放弃了在北伐时的扩张,虽然他有这样的军事实力,但是他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对抗西方列强对统一中国后的军事干预和入侵,所以他只能窝于山窝里继续种田蓄积更强大的力量。
  三十年的教育计划最重要的一步是培养第二代的人才,193年当时段国学手中的地盘已经拥有了广西、贵州、云南、四川以及海南岛,这些地区由于粮食的充足、还有初步建立起来的医疗卫生机构等体系的建立,婴幼儿的死亡率还有儿童成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这些孩童们从出生后便享受到比国内其它地方的同龄人更好更多的食品及卫生医疗的照顾,成长至七岁时便开始进入学校,接受着五年制的小学教育,五年的初中还有高中教育,在经过最初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粮食补贴和营养补贴,伴随着知识学入脑中的还有丰富的米面、肉类甚至是鸡蛋牛奶等营养品壮实着他们的躯体,良好的饮食营养还有经常性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从26年起实行的《禁止家庭杀死婴幼儿法》还有《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关于西南政府福利学校收养弃婴条例》、《西南儿童在校就读健康营养条例》等法律法规地出台,更多的儿童被存留了下来,虽然这些举措在当时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资金更显窘困,但是西南凭借着大量的民业党党员的省吃俭用,最初参与西南建设的工作人员、工人们共同的资助努力下挺了过来。
  现在在中国的西南,有着几百万这样地适龄儿童正接受着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而且最先接受这样地福利教育的孩子很多已经成长到十五、六岁。等再过2至4年,这些儿童中第一批也将**,他们不同于大他们的十多岁的兄长们,他们出生起生命就不再是象小猫小狗那样脆弱和低贱,他们拥有着更多地粮食和营养品还有卫生医疗,即使是西南最困难时期,学校里面永远能保证那两餐饭菜的充足,他们知道他们是吃着西南工人、党政人员、军人还有老师们省吃俭用挤出来的粮食长大的。
  他们从出生起边耳闻目睹着自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