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后的水平尾翼也出现大块缺损,机身上虽然无法能确认损伤,但是孟远山知道肯定没少窟窿。飞机现在虽然还能勉强操控,但是抖动的机身不知道能否支持到飞回机场,孟远山只能先通报最新的情报回去让其他攻击机和轰炸机前去为自己复仇。
  “地面指挥中心收到,请随时通报你所处在的位置,我们以便和陆军协调派出按救部队第一时间前往支援很快,地面指挥中心便反馈回来消息,地面指挥中心的通报让孟远山感到一些放心。苏联人敢在这个时候集中如此之多的防空火力肯定是有所图谋的,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冲着自己这些夜战攻击机而来的。
  没错,罗科索夫斯基在得知中国有着这样的武器之后第一念头就是获得它,得到它!
  只有站在拳击台上的人才能最直观的亲身体验着对方的强大,中国拥有新式的武器装备这在苏联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对于苏军来说,有几种武器装备是最为神秘和迫切想获知和需要的,第一个就是探知对方火炮位置的神秘装备,只是这些装备防御森严,再且防御的部队多为集团军中的专业特殊防卫部队。这些部队经常和集团军的侦察兵做着渗透和反渗透的各种演练,经验非常的丰富,苏军小股侦查部队很难渗透进去,不得所获。而这种夜间侦查设备的获取难度就没有这么高了,这飞机毕竟要执行任务就是要飞抵自己的地盘上,为此,罗科索夫斯基精心的准备了这一次的伏击。只是他没有想到,虽然诱饵和负责击落飞机的准备都做的十足,可是到头来仍旧没有能得到最有效的设备残骸提供研究。
  驾驶着受损的战机,孟远山一路跌跌撞撞的在天空中飞行着,每隔十分钟,孟远山便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系一次,通报着自己的位置、航向还有速度,而地面上的飞行指挥人员也不断的在地图上描绘出飞机飞行的路线和位置,看着那一条歪歪扭扭的飞行路线,任谁都知道孟远山的飞机受损很厉害,要不然以一个有着上千小时飞行经验的飞行员,怎么能飞行出这样难看的飞行路线出来。
  “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飞到我们的控制区了,再坚持坚持!”地面飞行指挥中心的人在看到最新的飞行位置后都在心中不断的呼喊着,还有一点,还有一点点的距离……
  只是这个期盼仍旧没有能实现,孟远山最后的一次通报是在几分钟前,他仍旧无法能将飞机操纵飞行到中国陆军的控利区内,而是在五十公里外的一处丛林外迫降,迫降之后他将自己的位置和逃生计划与地面飞行指挥中心进行了一下通报,然后带着自卫手枪和野外生存装备拉动了延时自毁装弃机而去。
  野地里凭空的爆炸就是暴露着他的位置,但是作为一个负责的飞行员,孟远山还是选择了销毁设备的做法,在迫降之前,孟远山还是精心挑选了一下迫降的地方,这里离苏联的地面部队距离有些远,足够让自己在爆炸之后遁离很远,而且地面飞行指挥中心已经协调准备了直升机,即将出动前去接孟远山。
  第三百八十四章 周攻势
  《一周攻势》
  楷书撰写的分析报告的封面上赫然用着毛笔书写着这四个大字,从笔力上和书法美观上这书写之人并不是什么登堂大作,但是就报告里面的内容来说,仅凭着封面右下角处的三个细小署名却绝对能让黄林甚至是段国学打起十二分精神去阅读这份分析报告。
  苏军发动此次进攻,从战术上是最为愚蠢的,但是从战略上看是目前苏联最为正确的选择……
  从各种侦察情报上分析,苏军的后勤不能达到提供前线需求的五成补给,面对这样的补给量,苏军只能选择从中国军队缴获物资所获得所需的必要补给……
  苏军部队自身携带的战斗给养仅能支持三天,即便是从战场缴获进行补充,所能获得到的后勤给养最多只能支持七天时间……
  天气因素对双方是公平的,即便苏军士兵在抗严寒性上要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优势并不能得到足够的发挥,我方军队防寒工作、饮食以及后勤补给能使得我方将士有着充沛的体力和物资,保障士兵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其中士兵身体因素,连续两天高强度作战就已经让士兵身体出现疲劳和精神涣散,更何况还需要长途步行行军追击,即便是有着交替进攻的协同,人体承受这样强度的消耗时限也在五天左右……
  银续来所选择的应变战术绝对正确,放任部队的机动力与之做着阵地消耗战虽能重创其大部,但不战而屈人之兵永为上选,兵无常势水无常态,如果充分利用我军机动作战,其消耗弹药和油料能获得一比百的战损比,而一比十的阵地争夺战哪个效费比更高一眼便知……
  苏军步兵追击速度匀速在每小时五公里不到,而我方阻击部队可以凭借着机械车辆做到每小时超过二十公里的机动,一个小时的撤离距离足可以上苏军步兵步行追赶超过四个小时,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这样的机动作战,活生生的耗死苏军的机动力和步兵的最后一点体力,苏军有苏军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但我们有我们的火力优势和机动优势,放任自己的优势不去使用,却拿自己的短处和对方的长处去打,这是愚蠢……
  苏军第一波攻击占领了我军第一道防线便已后继乏力,随之发动的第二波攻击已经出现了后继不足的疲态,建议可以进行可控规模内的局部反击扰袭作战,以更多的歼灭苏军部队和疲劳苏军。按目前所收集到的情报资料判断,四十八小时至七十二小时左右,苏军第三波攻击部队即将投入到第三波次的攻击中,前线部队需要做好应对准备;第三波次苏军攻击部队数量虽不如第一、二波次,但重火力要远远超过前两次的总和;为此,一旦苏军第三波次攻击展开,决不可与苏军第三波攻击部队相死抗,一击便走绝不可恋战陷入阵地攻坚战;拳头,打在松软的棉花上最没有威力……
  小规模、多批次的和苏军交火引诱对方攻击,在交火成功吸引苏军进攻后迅速脱离战场,借助我军的优势机动力迅速的与敌脱离,使其耗费体力、油料徒劳追击;能采用此种上乘战术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用成千上万吨的弹药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虽很热血,但能只付出少量代价和部分燃油及弹药物资便可将苏军活活的累死、饿死、冻死在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大自然手中,这才是王道……
  苏联采用了用空间换时间的大战略,他们放弃东部的做法实为高明。只是罗科索夫斯基可以选用这个战术,我们同样可以凭借着完善和充分的后勤保障能力用着相同的作战思路去迎敌,我们不怕大踏步的后退,因为在大踏步的后退之后,当苏军士兵消耗完下一周内的给养和体力之后,就是我们重新大踏步的前进……
  同时,为保证后期反攻的最大兵力以及作战力量,与苏军第三波攻击部队相对抗、作战部队不再进行师一级部队以上的轮替,前线诱敌、拖敌部队将凭借自身力量和实力与苏军第三波次攻击部队作战,以最大限度的使后期攻击部队有着更多时间的休整以及准备……
  用一个军的兵力拖滞住苏军超过二十个师的攻击,这虽然看似有些天方夜谭,但纵观我军目前顶在前线拖滞苏军的部队是以银续来编带成长起来的部队,是其作为第二战区主力部队第四集团军的核心作战军第十一军!该军攻击力与其他部队相比略逊一筹,但在防御作战上,从上至下均能将“粘”、“稳”、“脱”三字真诀发挥最为淋漓尽致的部队。
  粘上甩不掉……
  守时稳如山……
  脱离干脆利落……
  纵观全军,利刃中的刀尖近卫师,火性爆裂攻如火山爆发的第五军。稳重万能第六军,无一能在第十一军处干防守状态下第十一军手下占过便宜……
  虽此举将给第十一军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但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知道银续来所倚重的第十一军官兵有着最为坚韧的作战品质,在局部战场,甚至是全盘战局胶着时,这种坚韧还有必胜的信念会是胜利的基石……
  仔细的阅读完这份分析报告,段国学没有象往常那样讲报告扔放在桌面上,而是小心翼翼的将这份报告放进自己的保险柜中。这样的文件在保险柜中已经有很多,但是段国学仍旧满脸的崇敬之色的小心放置着这些文件;如果有其他人看到会是无比的惊讶,因为在目前整个中国,甚至是放眼整个世界上,能让段国学有着这样恭敬太多的人并不多。但是不管任何一人,段国学所知道这些人有着自己千百倍才华也只能望其项背。
  “刘帅,将你放到军事教学的最高岗位上,虽不展您大帅沙场之丰功伟绩,但我中华世界崛起争霸之战,还需您这位最为纯粹的军人大帅所费心……也只有您,是一个彻底的纯军人气质和拥有着对军队建设的远见卓识……”躺在不断晃动的摇椅上,段国学静静的回想起在军校中和这位瞎了一只眼睛的老帅所曾经深入讨论的各种局势变化,段国学知道,这位大帅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帅不能领军。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总参谋在后方运筹帷幄。而且到目前为止,投身高级军事院校中的他不仅深度研究了目前中国军队的改革和变化,并且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即便大帅没有亲自指挥战斗,但很多战事的变化却无一能逃过大帅的法眼。
  而且对于目前中国军队中,可能只有大帅一人能比段国学更加了解和熟知未来军队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差距,段国学是后来人,他当然知道一些战争的演变和武器发展过程中给军队战略以及战术上所带来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大帅不是后来人,他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高度卓绝的远见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这一点上,段国学拜服的五体投地……
  很多时候,在外界的眼中,黄林、杨文生、彭穿石、唐毕强等这些高级将领才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不世战将,但是对于段国学来说,这些人的确是非常好的将才,但仅仅是将才;将才是能指挥部队在局部战场上取得胜利和一线战斗的人,但是放眼全球军事战略,他们几个还无法能做到大帅的高度。而真正的大帅是那种能将整个战局发展和演变都熟知于胸的人,段国学自认自己也绝非这块材料,但是段国学很幸运,因为他的身后有一位大帅在默默的支持着他……
  在中国的军队体系中,除了段国学,也只有这个大帅是真正有着能知人善用的宏武气度,他是国内最具有职业军人气质的将领,他从进入到段国学的军事体系中后便走进一线基层官兵生活当中去,从最基础的士兵到兵头将尾的士官班长、排、连、营、团、师、军……睿智的大脑不仅重新学习分析了目前中国军队的变化,也深深的了解熟知各支部队的作战风格、指挥官个人喜好、性格,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能远在千里之外却能洞察一切的很重要原因。
  段国学深深的记得他和大帅的第一次见面,大帅很直接,见面坐在松软的沙发后下一秒就直接提出:你是要将中国带入到全球争霸中去?还是只要在世界大战中取得属于我们中国的利益?
  而段国学只是回答了:在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面前,在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面前,什么最重要?面子、身份?都不是,是利益最为重要!其实不管你美英法等国贴着脸捐着钱拉拢我们中国进入同盟国圈子中,我都会要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理由不要很多,就是战略资源,两个地方不仅有着丰富的石油、铁矿、橡胶等丰富的资源,而且澳大利亚的铀矿储量占全球的四成以上,哈萨克斯坦占全球储量的一成五。人类的发展史中,战争最终的目的是为解决政治分歧吗?不!战争最终的目的是获取到胜利方所需要的利益,为名、为红颜一怒而开战都是愚蠢的,真正需要开战的最好理由就是利益!什么帮助东南亚列强从摆脱日寇统治,什么解放全世界,这都是冠冕堂皇的话,我真正用兵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为我们中国人在未来发展中所谋取更多的利益!!
  而全球争霸?我占据着全球五成以上的铀矿,还能占据控制世界的一半以上石油资源,二十年后,会是原欧美列强们低着头看我们中国人的脸色行事……
  第三百八十五章 秘密受训
  炎热的天气,潮湿带有海水腥味的海风,还有那海岛特征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特别是在那片被又长又高的围墙外的橡胶林,这里的一切都在预示着这里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的某地,只是在橡胶林那一头围墙的背后,当地的胶农知道这里是一座神秘的军队大院,但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里正接待着一批特殊而又神秘的人。
  这些人刚刚从封裹的严严实实的卡车上下来,他们身上携带着自己的行李,这些相同的军用背包和这些人身上的作训迷彩服在告诉所有人他们的身份是一名受训的士兵,只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他们是一群明显不是东方人面孔的洋鬼子。
  这些人正以最为标准的立正姿态成行成列的笔直站立,海南岛的天气加上太阳火热的直射,这些人的衣衫很快便被汗水所打湿,不过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晃动或者去撩动衣服使自己更舒服一些,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被派到这里来,是为了接受一次人生中的考验,而能否通过这次的考验,不仅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还需要眼前这些中国教官的认可才行。
  “我叫张忠华,我在军队中的真实身份和职务你们无权知道,但是你们只要知道,我是来训练你们这些垃圾的,在今后的几个月里,我就是你们的亲爹,我就是你们的上帝,我主宰着你们的生死,我让你趴下时谁还敢站着的我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我让你们哭你们就要哭,我要你们笑你们就要笑,在这里,我就是比你们上帝还要拥有权威的神!!!”
  “我知道你们都能听懂中文,这很好,省的我下命令时还要找翻泽;你们都是犹太复国组织派遣过来的精英,是从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和有着一定军事素养的犹太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知道你们来这里做什么吗?”站在在这人面前,张忠华有些暴虐的嘶吼着,有些狰狞的面孔不知道是因为被派到这里来执行这样的任务而感到不爽还是眼前的这些犹太军人们欠了他八辈子的债……
  “知道,我们是精英,来到这里就是要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列队的犹太军人用着嘶吼出来的中文回答着张忠华。
  “很漂亮的回答,精英中的精英。bestofbest(百斯特凹夫百斯特),但是在我和我的战友经常说,这句话还有着另外的意思,那就是精英中的那条卵!!!”
  “免费告诉你们这句话的意思,男人身体上什么地方最重要,就是你们两腿之间的那条玩意!!!”
  “曾经有人问过我,男人如果没有这个玩意算是几级残废?我是这么回答他的:如果男人没有了这个玩意,那么这个人已经不能叫做男人了,他是废人!!”
  “男人,就是要顶天立地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男人的这条玩意要么就是蔫不拉叽的软着,要么就是血涌相冲的硬着,你们是愿意在最关键的时刻当血涌相冲的强硬者?还是愿意当蔫不拉叽的软体者?。
  “强硬者!”虽然张忠华的话语内容有些好笑,但是底下到队的人群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笑出来,他们用着最大的声音回答着张忠华的提问。
  “能不能当上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