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精神状态较好可以自行行军的战俘们。
  “大队长,前方负责阻击苏联军队增援的小队回来报告,苏联人正在组织着自己的士兵在前面趟雷,如果按照他们现在的这个速度,相信在战俘营里目前留下来的人就必须要中止继续直升机前来救援的念头,只能依靠着自己的双腿和身边战友手中的武器寻找下一个撤离的地点。”负责作战计划进度实施的副队长对张忠华叙说了最新的坏消息。
  “趟雷?!”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忠华有些语涩,如果对方真的不顾一切的前进,雷场还真不能坚持太久的时间。
  “有多少敌人。”情况既然如此,张忠华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寄托雷阵来阻滞对方的前进度已经变得不现实。
  “初步侦查至少两个团以上。”
  “两个团……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抓紧时间撤离,按二号方案收集武器弹药和撤离的药品以及物资,二十分钟后,带着能行走的人离开这里!”
  既然方案已定,张忠华便迅速的调整了战术,他的命令让战士和战俘们迅的收集一切所能用上的资源,从看守身上的武器弹药到香烟和衣服,从伙房里的粮食到行走的拐杖,一切物资被迅的收集利用起来。当然,这样的收集并不是什么都一股脑的全要,而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携带。毕竟这些战俘身体素质在经受这么久的牢狱和折磨后比平常人还有差些,抗着沉重的物资行进那就是在找死,因此除了所需要的防寒保暖衣物之外,粮食的携带量仅仅只携带了三天左右的口粮。只是饶是如此,不仅是那些暗影特种兵们在背负自己的作战物资同时需要携带其他物资,就连每一名随队撤离的战俘也被要求携带上一个简单的粮袋。这个粮袋制作其实非常的简单,有些就是拿两个衬衣的袖子做的,当时制作衣服的布料可没有后世那样繁多,而且由于苏联地处极寒区,对衣服的保温和耐磨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将衬衣的袖子两头一扎就是一个现成的粮袋。
  “队长,需不需要在这里再留点东西给追兵?”爆破组的队员结束完自己的任务后跑来讨要着新任务,这次携带来的炸药有些多,扛着跑不如在这里多设些埋伏已造成对方更大的伤亡和压力才是正道。
  “你们自己看着办,还有十五分钟,对了,炸伤为主,炸死为辅……”张忠华提醒着爆破组的队员等会设置爆破阵的主要作战思想。
  “明白!不过队长,还能再来一次空中布雷吗?”
  “时间上有些赶,即便再进行一次也不会是现在,应该是天亮之后。”
  天色已经开始微明,当亚尔维斯付出大量的伤亡带着剩下的一个半团的士兵赶到战俘营时,这里除了空空如也的营房外,剩下来的就只有到处埋放的诡雷迎接他们,在搜寻中,又新增加了数十名伤员,这给原本兵力就不是很多的亚尔维斯出了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亚尔维斯现在连对方出动了多少兵力都无法获知,原本试图在战俘营中搜寻到一些幸存的苏军士兵好获得一定的情报资料,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整个战俘营没有一个苏联人活下来,全部被中国人给灭口。开玩笑,暗影部队的作战战术还有外貌特征就是高度保密的东西,甚至连所装备的武器在那些中国战俘眼中都相当的神秘和陌生,怎么可能会让看到过这些东西的敌军活下来指认呢……
  第四百五十三章 追还不追
  面对已经进入到崇山峻岭中的中国人,亚尔维斯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困境中。虽然手头上还有一个半团的兵力,但接近山林,就有战士在林子里踩上了中国人设下的陷阱,这些圈套让亚尔维斯和其他人看了头皮发麻。因为这些伤人的陷阱并不是用地雷、手雷甚至是子弹这些热兵器所制作的,而是用削尖了的树枝、扎棍这些东西粗糙制作出来的东西,可是就是这样粗粗削砍出来的东西居然让数名追击的士兵受伤,其中的一名还身负重伤。
  虽然在赶来的路上,亚尔维斯感动于苏联战士手牵着手趟雷的大无畏精神,只是士气鼓三而竭,再高昂的士气如果一直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下也会迅速的消败。亚尔维斯现在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到现在还未碰面的敌人,虽然在对战士们的宣传上,亚尔维斯和师政委都一直使用着偷袭者、胆小不敢正面作战的懦夫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些中国士兵,但是只有亚尔维斯还有一些老兵老指挥官们感到了他们对手那不同于普通部队的强大。
  这种强大并不是说装备了多少重武器,相反的,在仅有的几次接触中,对方仅仅是用远程狙击步枪射杀了几名中级将领,没有使用任何重口径的火力装备。可就凭这个,亚尔维斯就已经感受到对方单兵实力的强大,在最后的一次袭击中,苏军追击士兵拼着老命向狙击枪发射地派出来一个营的兵力。即便是再怎么厉害的狙击手也抗不过人海战术的搜剿吧……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对面的狙击手身边人数并不多,从枪口暴露出来的次数以及方位上看,这一片区域最多就是十来人,可就是这十来人,居然楞生生的将一个营的进攻给压制了十分钟之久,虽然这个营剩余的部队最后还是冲了上去,可是等冲上去对方早就已经跑的无影无踪了,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一些弹药拉销和零碎琐物。
  打到现在亚尔维斯算是明白了,对面前来营救战俘的部队绝对不是普通的军队。这些人各个经受过长期严格的训练,个人作战技能极为丰富。就拿那个营最后的冲锋来说,面对数百人嗷嗷叫的冲锋,山林里的那十来个人根本不慌张,而是极为精确的用着短点射进行射杀,这十几人枪法各个出神入化,子弹不是往头上招呼就是往胸口上撞,而且即便是苏军士兵在运动状态下射杀的效率也相当的高,就凭这些人在三十秒的时间里进行的快速射杀,冲锋的几百人中,冲在前面的百来号人象割麦子一样倒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见这些人放在苏联的部队里都是特级射手的水准。而且即便是冲上去,这些早就撤离了不说,还在自己的位置上安放了定向爆破地雷,几枚宽阔弧形扇面的阔刀雷爆炸飞溅而出的碎片使的自己又多了十来具尸体。
  面对这样的部队,亚尔维斯想到了苏联各集团军中的那些有着特殊本领,擅长于渗透和潜伏的侦察兵们。这些士兵各个身怀绝技,渗透、潜伏、暗杀还有追击与反追击都是一流的好手,在对德作战中,这些人频频出动,渗透到德军后方侦查情报和搞破坏,使对方防不胜防。
  可是如果拿这些侦查兵和对面的这些中国士兵相比,那就只能说苏联的侦察兵仅仅只是刚入门的学生,而对方已经是深谙此道的研究生。
  亚尔维斯的判断还是挺准确的,在这个时空中,到目前为止,各国的特种兵作战理论也才是刚刚出现了雏形,各军事大国们还在就目前现有的装备和作战理论在摸索着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可是对于从后世过来的段国学,暗影部队早在几十年前便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作战理论和专业化训练方式,在特种作战理论上,中国的特种兵们已经远远的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上。
  面对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中国士兵们,亚尔维斯知道要想对付这些人,要么就出动绝对庞大的兵力进行拉网式的搜剿,要么就调集足够密度的火炮或者是机群象对付狙击手那样对疑似地进行地毯式的饱和轰炸或者是炮击,在面对无差别覆盖打击下,别说是这些人,就连苍蝇蚂蚁也都要死。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亚尔维斯手上这两种资源一个都没有。自己只是一个躲在后方二线的轻步兵师,装备本身就已经不如在前线作战的部队,火炮什么的除了有一些迫击炮外什么都没有,要不然也不用让自己的士兵在前来的路上趟雷阵了。而兵力数量上如果到现在自己还有一个满编师,亚尔维斯绝对敢第一个带人冲讲崇林里继续追击,可是现在,原本就被抽调赶往前线作战的部队仅剩下不到三个团的兵力,好不容易在出事后收拢了两个团这样的部队,可是在前来的路上光是趟雷就炸爬下了小一半团,现在对方人数不详,如果就这样贸然冲进崇林中,搞不好这一个半团剩下的兵力到最后能出来几个都难说。
  要说亚尔维斯还是聪明的,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他还是想出了对策,那就是将已经受损的那个团剩下的部队派出钻进崇林中继续追击。
  这样做有两个后路给自己铺垫,第一个是虽然自己让对方营救走了战俘,但是自己可以从对手的强大来为自己推脱辩解;面对这样强悍的部队,相信就是换了朱可夫前来指挥自己的部队也无法能在对手手里讨到半分便宜。第二个就是很关键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没有抓获对方的一个人,但是在几次的小规模交手中自己的部队积累了很多和对方这样的精锐作战的经验,对对方的战术还有个人能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凭借着这一条,指挥部就不能对自己下痛手;毕竟在军事学习中,一种学习的方式是自己学习和摸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和对方实打实的进行作战,只有在实战中的学习才是最好最快的老师。
  至于第三种请人来教?笑话,中国人的老话和苏联人的古语中有着相当接近的一句话——猫教老虎留一手。
  亚尔维斯派出的那半个团的兵力跟在中国的营救队伍后面两天后便撤了,不是他们不想追,而是再追击下去不是被全部打死,就是被高度的紧张神经给逼疯。从森林里退出来后,剩下的每一个士兵都患上了对丛林的恐惧症。
  在追击的两天中,中国人从各个方向、各个地方不断的对追击的部队进行打击,地面的各种陷阱是层出不穷。带去的猎狗早在第一天的追击中就被陷阱给击杀的所剩无几,有些人消失在单独前去解手时,有些人是被远处打来的冷枪给射杀,有些人踩上几根树枝被炸伤,有些人被吊挂在树枝上的手雷给炸死,甚至有些人被从埋在地面上的子弹给射穿脚部。这些子弹是苏联人自己使用的子弹,挖出几个被发掘出的样品,亚尔维斯发现这些被临时改装后的子弹地雷非常的简单,就是用着一根短短的铁钉,一枚子弹,还有一个包住子弹和铁钉的外管组成;埋放也相当的简单,用一根较为坚硬的铁条甚至是苏联步枪、冲锋枪的枪管往地上狠狠的一捅,一个合适的埋放坑便形成,然后往上面撒点落叶或者是其他什么的,在满地落叶枯枝杂草的土地上,不是有人中招后的变相提醒,没有人会注意到地面上多了这些东西。
  除了这些利用手头武器资源做出来的东西,还有地刺、拌索、弹钉等很多利用深林现成资源所制作出来的各种陷阱,很多人都在这些陷阱前中招,而且中国人的用意很明确,这些陷阱的威力有些很大,但是更多的陷阱只是尽量的杀伤人员。追击的第一天,这半个团的部队就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兵力来照顾这些伤员,这一加一减的非战斗减员便使得第二天没有更多的兵力继续进行追击。
  和垂头丧气撤出森林的苏联追击部队不同的是,中国的撤离部队在经过第一天艰苦行军后,虽然很多战俘都出现了体力透支以及身体上的不适应,但是能进入到中国军队里的士兵都是意志坚强的士兵,虽然暗影队员们更多的是需要进行开路和掩护以及背负一些沉重的物资装备,无法给战俘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但是战俘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他们咬住牙关,强忍住身体虚弱所带来的不适,用着拐杖,用着坚强的意志向预定的撤离的行进着,虽然即便是他们在体能最好的时候也无法能跟上训练更加有素的暗影队员,但是作为长期营养不良,缺衣少食,并经常需要经受严刑拷打的战俘们,却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和相互的鼓励帮助创造出来第一日平均每小时三点一公里的前进速度。这个速度帮助暗影部队的队员们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给追击的苏军行进更多的打击。
  当张忠华作为最后一名登上撤离飞机的人离开这片土地时,张忠华看着已经止步于森林另一头的苏联追击部队说了一句俄语:
  “搭思维塔你亚!”
  第四百五十四章 王权在心
  “总指挥,营救行动结束。除七名我方战俘在营救过程中遭流弹或守军有意枪杀外,其余战俘和出动的暗影部队队员均没有更多的伤亡。”带着浓浓的喜意,黄林走进了段国学的办公室里,只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在办公室里除了段国学之外,还有李德林和阳挂平等人坐在在茶几边上一边喝茶一边聊着什么。黄林留意了一下泡茶的茶壶边上,已经有一堆茶叶被倒了出来,看来这些人已经在这里聊了一段时间了。
  “黄林来了,一起坐,正好有事要找你商量。”段国学拍打着仍有空位的沙发,示意着黄林坐下说话。
  “几位老总在聊些什么呢?”也没有多客套,作为中国最高领导层的一员,黄林自然知道段国学留下自己一起商谈的事情自己肯定有资格参与进去。
  “也没什么,就今年下半年动新一轮向南攻势前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国内的事情。先不说这个,你刚才说的战俘的事,人现在到哪里了?”段国学帮黄林用茶夹捏了一个茶杯摆放在他的前面,再从盛茶的茶具中到出一碗香茶给黄林。
  “嗯,今年新上市的龙井。不错,好东西。”没有先回答段国学的提问,黄林反到是先赞叹了一句香茶,并一口喝下茶水后,这才不紧不慢的介绍起营救任务。
  一干人也没有打扰黄林的简述,都坐在那里听着目前的最终结果,作为这些高层领导人,他们所更关心的就是事情的结果,至于过程则不是他们所需要关心的。因为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们去事事亲为,事事过问,那样他们也不用活了,就是让他们变成哪咤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应对整一个国家所发生和要处理的各种事务。
  “那就这样处理吧,虽然这些战俘接近一半都是飞行员,但是长期非人的折磨已经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需要很好的进行恢复和治疗。黄林,记得和培录说一声,别让商统的反侦部门太揪着这些人不放,如果反侦的人还是不放心,就想办法做一下这些人的思想工作,在被俘时天天被严刑拷打审讯,结果回来后还是要天天揪着变相审讯,这样会让这些英雄们心寒的……”段国学轻轻的回答着黄林最后的那一声抱怨,因为担心这些营救回来的战俘中有人已经反水或者是投敌,负责内务扫谍的商统局没少找这些战俘们聊天喝茶,虽然在手段上比较隐蔽,但是对于这些经常承受苏联人刑讯逼供的战俘们来说,商统局的那些永远带着怀疑嘴脸,让这些被营救回来的战俘们感到无比的屈辱和难受。
  “谢谢总指挥,我会处理好的,如果商统局的人真的还是不放心,我会安排这些被营救回来的战俘退役复员到地方工作的。”得到段国学的许可,黄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一半。“对了,总指挥,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呢?”结束完汇报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诺,黄林将话题转向了自己进来所打断的讨论。
  “也没什么,就是在商量总指挥出国参加泰国还有越南、老挝等国独立建国的仪式。”回答的不是段国学,而是阳桂平,只是黄林注意到,在阳桂平那轻描淡写的表情后面,隐藏着一丝不安和期待的矛盾心情充斥在阳桂平的心中。
  “好事啊,不过……还有麻烦?”黄林小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