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鏖仙-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那二人被咕噜兽载着,转瞬就已跑得无影无踪。(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帝神登基之大礼

    鬼臾区成功登上神位,成为昊鼎神帝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请芒头鹰载他回古墓,释放当年被轩辕黄帝冤杀的十万烽火营战士之冤魂,助他们重生成为神族的火影神兵。

    待将这件最为重要的事情完成,他及时回到灯神殿废墟上,吓走了鬼王与妖道。

    两个无耻的恶人终于给赶跑了,水铃儿和斗斗松了口气,扶江南君从地上站起来,然后三人一起用敬慕的目光看向昊鼎神帝。

    江南君走上前,单手施礼道:“恭喜鬼将军帝神归位,开创神族的昊鼎元年。相信从今日起,神族将在昊鼎帝的引领下,创下万年的宏图伟业。不过子墨最应恭祝的,还是昊鼎帝在登基之后,能完成千年前的心愿,释放烽火营战士英灵,为神族建立起一支火影神兵的威武之师!子墨虽来自人间界,可是心悦诚服地向昊鼎神帝,行三拜九叩的觐见大礼!”说罢一撩襟袍一躬身,就跪了下去。

    威严庄重的神帝站在眼前,仅那强大的气场,就已令水铃儿和斗斗折服。他们一见江南君下拜,急忙跟随,一齐跪倒。

    鬼臾区见状,急得抓耳挠腮,蒲扇般的大手不知拉哪一个是好,反正不管拉哪一个,都拉不起来。

    他歪着大脑袋想一想,索性晃动一身丁零当啷的金甲,也“噗通”一声,像座塔似的跪在了江南君对面。

    这下可好,本来一动不动站在天上的十万神兵,见他们的主帅兼神帝跪下,根本不用再等命令,便齐刷刷从老鹰背上跳下来,也跪了下去。那动作之整齐,令身上铠甲碰撞时发出的铿锵声,一丝杂音都不含,以至于又在九连峰里激荡起好一阵惊天动地的回响。

    江南君万没想到,他这第一跪的连锁效应,就是从天上到地下,再也没有一个人站着。

    他有点懵了,心想:“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事既由我那一拜引起,我得想法子把大家都弄起来。”

    于是他双膝撑地向前几步,托着鬼臾区的手臂道:“鬼将军现已贵为昊鼎帝,体内拥有龙血凤髓,乃天地神尊之躯。如此尊贵的身份,万万不可拜子墨这样的凡人!”

    鬼臾区抬头望他,虎目含泪,喉头不住发出“咕噜噜”的响声,就是说不出话来。许久他才清开嗓子,悲泣道:“天地为证,鬼臾区一缕鬼魂,躲藏于轩辕古墓千年,可从未觊觎这天尊神帝的位置。我之所以接受这项授命,全为挽救附于我身的十万将士英灵。不管天命为何,若无三位公子舍命相助,我鬼臾区又怎能得偿千年夙愿?天上那十万神兵,又怎可能离开漆黑的轩辕古墓,重见天日?江南公子及二位对老鬼我的大恩大德,胜过父母,重过师长,老鬼我……我实在……是不知该怎样报答……”说罢,宝塔身躯又伏回地上,双肩不住起伏。

    江南君见越劝他越劝不起来,心想这十万零四人要就一直这么跪着,可不是个事儿,他得再做表率,只好先自己起身,再伸手费九牛二虎之力拉起鬼臾区,然后使了个眼色,示意水铃儿与斗斗也赶快起来。

    这边大家终于都站直了,鬼臾区便向身后抬抬大手,众神兵这才又齐刷刷起身,傍鹰而立。

    江南君见鬼臾区在召唤十万英灵时,就已将帝冠摘去,换上了一身戎装,对他的为人愈发倾佩。

    不过他可一直牢记先祖江南晏的嘱托,必须要把他的话向新任帝神带到,于是问道:“陛下,无论是人间九五至尊,还是西天的帝神,在登基大典上佩戴的冠冕,皆为十二旒冕冠。可江南晏于《神武秘志》中所藏的帝冠,却是帝王在朝贺或庆典时常佩戴的通天冠,陛下可知,我家先祖是何用意?”

    鬼臾区转转眼珠,想了想,想不明白,只好谦虚地求教道:“老鬼不明,还请公子赐教。”(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帝神登基之训诫

    昊鼎神帝鬼臾区感念江南君等三人对他,以及十万烽火营战士的鼎力相助,以堂堂神帝之躯,向三人下拜。

    一行人讲完礼数后,江南君问他是否明白江南晏对通天冠的用义,他摇头表示不知。

    江南君指向倒塌的神殿,解释道:“估计对神族往事知情的人,都还记忆犹新,当年华夏帝初登大宝时,是如何勤政爱民、鼎新革故,令天下苍生对他无不拥戴向往的。可惜在他统治后期,竟变得暴戾专横、刚愎自用。不仅如此,还终日沉迷于酒色、用昏庸的****毁尽生灵,最终招致神族的灭顶之灾。先祖弃光芒四射的十二旒冕冠,而让神位继承人戴通天冠登基之意,在于告诫这位继承者,成为神族领袖的目的,是要用手中神杖,为天下苍生带来福祉,而非因头上顶了这道冠冕,便利用冠冕的光华拒谏饰非、独断专行,甚至将天下人抛诸脑后,再也不理会他们的疾苦。而他自己,却独享富贵荣华,尽情骄奢淫/逸。圣人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慌,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为君之道以民为本,陛下若能时时将这个道理铭记于心,那么神族百姓,乃至天下苍生,便从此有福!”

    鬼臾区听得目不转睛,等他说完,情不自禁地一躬到地,朗声道:“江南公子寥寥数语,就道出了当年神武华夏帝一败涂地,最终死于非命的原因。如此教诲,犹如醍醐灌顶,令老鬼我警醒。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凡为君王者,皆应以他的失败为教训。正所谓在上不骄,则高而不危也。鬼臾区必将请人刻一铭牌,上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八个大字,高悬于新的神宫中,以向后世所有神族人,起警示之用!”

    江南君见他如此有决心,更觉宽慰,听得连连点头,与他相携而笑。

    他们是笑得开心,却不料旁边一人,身子越缩越短,一直缩进墙根角落,默默地独自哭泣。

    水铃儿两只眼睛,本一直集中在他的江南哥哥与鬼臾区身上,这时才惊觉身边不见了斗斗,赶紧扭头去寻,就发现了那缩在墙根发抖的人影,忙几步赶过去,按住他双肩连声问:“斗斗,你这是怎么了?”

    “我,我,我觉得,他们应该杀了我……”

    斗斗喉头发紧,说话时抖得厉害,不敢看水铃儿,把脑袋深深埋进了双臂。

    他的哭声也惊动了那边相谈甚欢的二位,不解地对视一眼,向这边走来。

    “铃儿,斗斗这是肩伤又发作了吗?要不要我给他看看?”江南君关心地问。

    水铃儿却很清楚他缘何而泣,于是不再相劝,而是站起身,一脸落寞地看向鬼臾区道:“陛下,你知道斗斗在化身为竹叶精灵前,是谁吗?”

    “啊?这个……这个我自然不知!”鬼臾区摇着大脑袋,诧异地看向斗斗。横看竖看,对这个少年,他也无法在脑子里找出半点印象。

    水铃儿语气沉重地告诉他们:“斗斗曾经是,轩辕帝身边的内侍,魏行。”(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神登基之魏行

    江南君与鬼臾区交谈时,斗斗却躲在角落里哭。

    他这举动令那二人不解,还是水铃儿道出了他哭泣的真实原因。

    鬼臾区一听“魏行”这个名字,大脸上顿时表情僵硬,好像突然遭了雷劈。

    他张大嘴,呆立许久,庞大的身躯竟向斗斗伏了下去,哆嗦着双唇道:“魏公公……你……原来你是魏公公?”

    他这突发的举动,可吓坏了水铃儿与江南君,两人慌忙向后退,把地方给他与斗斗空了出来。

    斗斗本以为这昊鼎神帝一旦得知他的真实身份,肯定会来找他算旧帐,却不料他刚一听到自己的真名,就跪下了,顿时再顾不得伤心,手忙脚乱地去拉他。

    “鬼将军,哦不,陛……陛下,魏行罪孽深重,曾代宣诛杀芒鹰烽火营全体士兵的旨意,对你们来说,他可算是一个千古罪人。如今来到这混沌谷,亲眼目睹被冤杀的十万英灵重获新生,斗斗已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你们若要杀死魏行,为火影将军们的前世报仇,斗斗绝无半句怨言!”

    他这主动请死,没等鬼臾区回答,水铃儿倒先大为紧张,冲到他们面前急道:“陛下,斗斗自成为竹叶精灵后为人正直,已不知做过多少好事,所以铃儿求你,万万不可呀!”

    鬼臾区虎目含泪,似乎是积蓄了很大的力量,才鼓足勇气道:“魏公公何出此言?当年导致烽火营惨遭屠戮的罪魁祸首,不是公公你,而是老鬼我呀!”

    “啊……”

    他这一嗓子喊出来,对面的三人忍不住齐声惊呼。

    斗斗更是一脸茫然,愣愣地问:“陛下,此言怎讲?你是挽救英灵的先锋,功在千秋社稷,却又为何要自称罪人?”

    鬼臾区用厚实的手背擦抹眼睛,开始娓娓讲述。

    “斗斗将军若是前世记忆尚存,一定记得,当年推着陶土车冲入烽火营,将中毒将士封入陶俑的,是一伙来历不明的蒙面人。”

    斗斗点头。

    他继续道:“我可清楚他们的身份,因为那群蒙面人的头领,是曾经在我老鬼手下,最得力的一员虎将,叫杻赤!”

    “什么?陛下,您身为尊贵的神帝,声誉重过生命,所以千万不可乱说话!那些冲进烽火营营地残杀无辜将士的蒙面人,怎么会是你的手下?”斗斗这一惊非同小可,旁边那二位,也不敢相信。

    鬼臾区沉痛地叹道:“我之所言,句句属实。那件事的前后因由,还得从多年前说起。在助轩辕帝于涿鹿大败蚩尤之后,我便已无心再征战沙场。我向黄帝报称,因在战争中伤患过重,需要静养,便退隐府邸,开始潜心于钻研兵法,著书立说,极少再过问军旅中事。那杻赤随我鏖战多年,屡立军功又忠心耿耿,我便待他如子侄般亲密,更是将军中大权连同整副帅印,都交给了他。谁知这人虽能征善战,本性却好勇斗狠、贪恋权贵。自战争结束后,他开始把自己往政客的位置上摆,一心想挤到轩辕帝身边,担任高官厚职。当轩辕帝征召万名苦力,筹建轩辕陵为身后事做准备时,他便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亲自献上了将芒鹰烽火营将士封进陶俑,在黄帝百年后殉葬,用灵魂为他镇守帝陵这一诡计。”

    “这么说,这个无耻的陪葬阴谋,是源于那个叫杻赤的人!”斗斗恨恨地接了一句。

    鬼臾区点头道:“不错,此计一献,轩辕帝立即大加赞赏,承诺如若事成,必为他加官晋爵。于是他更进一步,自动请缨担任执行这一计划的钦差大臣,于是终得偿所愿,被封为郎中令,从此位列九卿,执掌重权。”(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帝神登基之血夜

    提及芒鹰烽火营的往事,鬼臾区竟说导致十万士兵被屠的罪人,是他自己,随后讲出了整件事的真相。

    “杻赤买通云岩宫中的御医,从他那里探听到,轩辕帝寿将不永,且离驾崩之日已不远,便开始蠢蠢欲动。他先将行凶人手都安排到位,然后就找出个理由,请旨动手了。为防机密外泄,他预先将自己人送进芒鹰烽火营营地担任厨子,在众将士的饭菜中,撒下大量毒药雷公藤。雷公藤虽然含有剧毒,发作时间却是在两个时辰之内,且大多数士兵身强体壮,对毒药的抵抗能力极强,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未被直接毒死,而是倒地翻滚哀嚎,求人来救命。”

    三人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的惨景,皆觉不寒而栗。

    鬼臾区继续道:“杻赤本想等那些士兵都已奄奄一息后再动手,可两个时辰过去,他们却依然挣扎得厉害。他见不能再等,又怕被人认出,干脆下令让所有刽子手用黑布蒙面,再进入芒鹰烽火营大开杀戒。”

    斗斗颤抖地自语:“原来那些人之所以遮盖面容,是因为这个原因……”

    鬼臾区一心要接着往下讲:“当时的轩辕帝,虽处于弥留状态,神智却还清醒。他生怕死后遭人算计,心想既已决意将所有烽火营将士都变为钦赐御前侍卫,那么西塞营地的其他人也不能留,唯有这样,才能掩住天下人耳目,名正言顺地让他们进入帝陵陪葬。”

    “哼!好残忍的君王!”江南君与水铃儿听得怒不可遏,相视冷笑。

    鬼臾区抹了把汗,继续道:“他主意打定,便写下诏书,盖好大印,派内侍去西塞前线宣诏。此事由头到尾,芒鹰烽火营的上下人等均不知情。但自从诏书出来后,这即将发生的惨案,却悄悄在宫廷内侍里流传开去。因此决议太过残忍,又牵连甚广,云岩宫里,没有一个内侍愿意奉召前往。轩辕帝一连委派三人,这三人均以自尽的方式抗命,直到点到内侍公公魏行。”

    他话说至此,看向斗斗。

    斗斗一直在苦笑,见大家都望着他,便接道:“陛下说的,与当时的实情一字不差。魏行在云岩宫里是出了名的胆小怕死,一接到这个委派,当场就吓得尿失禁,惹来宫人一片嘲笑。他那么怕死,最后确实没有自尽,而是颤微微捧着密诏,去了西塞。”他说得面红耳赤,又把头深深埋了下去。

    鬼臾区大手放上他的肩,眼里流露出深深的赞赏,替他说道:“胆小如鼠的魏行公公,在宣诏时,竟做出了一个举世皆惊的举动。当杻赤洋洋得意地听诏时,他没有将诏书念完,而是隐去了最后几行十分重要的内容。诏书与当时轩辕帝的亲口御允略有出入,杻赤虽然怀疑,却压根不信胆小的魏行能那样胆大包天,敢擅自篡改密诏。并且因他急于筹备夜间杀将封陶之事,也没再把诏书展开细读。”

    水铃儿听到此处,忍不住问出了一直藏于心底的问题:“陛下,你知道魏公公此举,究竟救出来多少人对吗?

    鬼臾区使劲点头:“我当然清楚。到了晚上,惨剧发生,魏行想到自己横竖要死,索性将除战士以外所有的人都带着往外逃。那声势极其浩大,整个出逃的不下三万人之众。可是杻赤正忙于对付未死的士兵,一时未察觉到。等他发现时,大部分人已趁着夜色逃离西塞要地,再也追不回来。而魏行干了如此大事,几乎亡了命,与过去的胆小鬼判若两人。他非要为那几万人垫后,等他们全部撤离后自己才走。但就在他领着最后一批人往外冲的时候,杻赤出现,拦住了他们逃亡之路。所以那晚,罹难的只有最后那一批,大约几百人,魏行公公,就在其中……”(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帝神登基之鹰语

    鬼臾区向众人详述了西塞要地上,十万烽火营战士惨遭屠戮的血夜,又补充道:“虽然此事发生后,在宫廷里已是人尽皆知,但对于外界,消息却封锁得极严。但凡有私下议论或传播之人,都会被秘密处死,所以知道之人全部噤若寒蝉。我住在宫外,消息渠道闭塞,等获知时,悲剧已发生数月有余。我一怒之下,命人暗中绑架杻赤,押进我的鬼府,对他动用了私刑。他受刑不过,老实将整个阴谋和盘托出。对于这人,既然我曾视他为子侄,他又已犯下滔天罪孽,那么用我鬼府的家法处置他,怕也不为过吧。”

    江南君等三人听得一惊,面面相觑,已知那杻赤最终的下场。

    “我用家法处死他后,算是为死难者报了仇。可是你们想想,他那时早已不再是我手下小小的校尉,而是位列九卿的朝廷重臣。我鬼臾区辞官成为布衣,却杀了堂堂郎中令,自然也逃不过一死。我心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