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深沉-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父母能否认出他。                               

  对于埋他的人,不知道他们埋的是何人,这是一个谜。对于他的孩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一样,这也是一个谜。                          

  老总管记忆力严重衰退,眼前常出现幻觉。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大少爷,坐在栏杆上呆望着天。大少爷是个奇怪的人,一个人的时候多愁善感,二个人的时候争论不休,三个人的时候引领群雄。                      

  他是看着大少爷长大的。大少爷出生的那一天,老仆人到处打听出了什么奇事,好等大少爷大了后讲给他听,让他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凡,连出生的那天都不同凡响。                 

  大少爷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四岁的时候,他就知道怎样哄父亲开心;七岁,就能洞悉身旁仆人的想法。老爷对大少爷的期望很高,期望他能做上大官好给自己家族增面子。老爷给他请来先生,教他识书认字。他会识字后,老爷还要求他把唐诗宋词,《论语》《中庸》背得滚瓜烂熟。       

  没事的时候,他会缠着老总管给他讲故事。那时候老总管还不老,只是一个小仆人,农民出身的他道听途说了许多故事。大少爷要听,他就讲,他很喜欢给人讲他所知道的东西,那个时候他什么烦恼都没了。他给大少爷讲天地会,讲小刀会,讲太平天国,讲晟平天国。最后他还给大少爷说:“你出生那天,东边天全紫色,西边天全金色。那天海战爆发,一场大战就那样开始了,死了好多人呀!又有好多百姓因此而受苦啊!。也许上天派你来就是为了平息战争,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                                        

  后来,科举被废,老爷大发脾气,烧了大少爷所有的书。“别读这些该死的书了,读了也没用,连一官半职都混不到!要之何用?罢了,罢了!跟我经商吧,混口饭吃,别饿死了自己。”就那样,大少爷跟着老爷经商。大少爷不愧是大少爷,继承了老爷的经商天赋。不管是小贩还是混混,他都能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从他们那儿得到许多的商业信息,然后利用它们赚钱。后来,大少爷不愿去经商了,他觉得家里已经足够有钱了,赚更多的钱已没多大意义。他回家了。          

  那时候,老总管正因老母亲病了没钱治疗而郁悒。大少爷回来,感觉到了老总管的不同往常,便问了其他仆人。因此,他知道了老总管的困难。“安叔,我跟我父亲出去经商的这一两年,存下了不少钱。听说你母亲病了,你母亲不就是我奶奶吗?奶奶病了我这个当孙子的怎么能袖手旁观呢?这些钱你拿去给奶奶治病吧!”大少爷把他存的钱给了一些给老总管。“我不能要你的钱,大少爷,你能这么说我已经很高兴了,怎么还能要你的钱呢?”老总管不肯要。“安叔,拿着吧!这钱我又不是给你的。给你,你可以不接受。但它是给我奶奶的,只是让你转交一下罢了,你没权力不接受。好了,不跟你说那么多了。我要出去玩了!”                      

  回家后不久,大少爷说他要去学医。教堂边有一家洋人办的医学院,他要去那儿。老爷不同意,说洋人的医术全是骗人的玩意儿。但他还是拗不过大少爷,大少爷终究去了洋人的医学院。在那儿,他迷上了自然科学。甚至逐渐认为中国的那些东西全是废话,全是迷信。                                         

  大少爷认识了一个姑娘,很漂亮。她的父亲是军人,倔强。大少爷迷上了姑娘。第一次相遇,是个阴雨天。大少爷在去医学院的途中边走边思考那深邃得无穷无尽的自然科学,以致他忘乎所以,撞到了低头数地上石板的女孩。女孩提着的一篮菜倒在了地上,男孩的书掉在了地上。他们几乎同时说出了“对不起”,然后女孩丢了伞捡男孩的书,男孩丢了伞捡女孩的菜。女孩看见书被打湿了,泪眼朦胧地看着男孩。男孩看到女孩那泪汪汪的眼睛,一下就被迷住了。男孩女孩又几乎同时说了声“真是对不起”。男孩把菜递给女孩,女孩把书递给男孩。指尖相碰的那一刹那,男孩女孩身体都一震,然后又都迅速缩回了手。菜与书都落到了地上,且在一起。两人都弯下腰捡,额头又撞到了,相视一笑。             

  后来,每次去上学,他都会以极慢的速度,希望能在路途中见着她。而她呢?也经常要求出去买菜,为的是见到他一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们到底是又相见了,可见的时候也只是相视一笑。                                                

  他毕业了。父亲突然跟他说他的婚期到了,成亲后应当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子。成亲?他愕然,从未听说过自己与谁在什么时候定下过婚期。父亲说那是他定下的,与一个商贾。他坚决不同意。父亲怒道:“你经过商的,你应当知道,商人讲究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与那商贾的女儿成亲后,你不想经商,也能为我们家的生意找到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能把风险降至最低。倘若你还想经商,那样更好,你能容易地当上商会会长。”                

  “钱要那么多有什么用,我不是为钱而活。我不会同意的。”男孩刚毅地说。“没钱,你什么都不是!没钱,你只能去乞讨,过猪狗不如的日子。我是从那种日子里走出来的,我于心铭记。你呢?从小过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你不懂。”       

  男孩还是不同意,甚至绝食以反抗。父亲气得没有办法,最终推掉了婚事。“小子,你会后悔的,我们走着瞧!”父亲无奈地摇摇头。            

  男孩去了以前上学遇到女孩的那里,等了一周,终于等到了女孩。男孩跑过去,把女孩往人少的地方拽。“你要干什么?”女孩有些慌乱。“想和你说几句话。”男孩转过脸回答道。                                              

  “我要娶你!”男孩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女孩呆在那里。“告诉我你家在哪儿,明天我就向你爹提亲。”女孩羞赧地指了指街尽头的那间房。             

  男孩果然去了女孩家提亲,带着媒婆、礼品。当女孩的父亲看到男孩年纪轻轻,就有一种大将风范,确实一惊。当看清男孩身着华贵的衣裳,带来的是贵重的礼品,女孩的父亲就断定男孩只不过是纨绔子弟。女孩的父亲向来讨厌纨绔子弟,又见他油嘴滑舌,印象更不好了,将他赶出门去,礼品也扔了出去。他不解,女孩的父亲关门前只说了一句,“你家没了钱,你就什么也不是。”与自己父亲所说的如出一辙,难道自己真的是那么没用的人?他不相信。“难道你就不为你的女儿着想吗?我们是真心相爱。难道你要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从而痛苦一生吗?想想你自己吧,想想你的父母,想想吧,有多少的不幸就是包办而产生的!”女孩的父亲不为所动。                     

  当男孩的父亲听说他跑去向一个军人的女儿提亲,最后被赶了出来,直骂他罪有应得。男孩的父亲是坚决不同意与军人家联姻的,像男孩当初男孩不同意与那商贾的女儿成婚一样坚决。军人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仇敌又多,一不小心全家的性命就不保。如果与之联姻,又可能株连自家。      

  老总管可怜男孩,又开始给他讲故事。讲自己悲惨的故事,讲自己与一个富家小姐相爱却被她父亲将自己一家赶出城的故事。男孩听得哭了。“我认命了,因为我是凡人。你不能认命,因为你是不凡的人,你出生那天就那么的不凡。”老仆人对男孩说。                

  不久,男孩与女孩私奔了。女孩的父亲找到男孩的父亲吵闹,竟派来部队把男孩家团团围住。男孩的父亲慌了,找了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帮他说话,还找来了男孩留下的书信,上面有女孩的字迹,说她是自愿跟男孩走的。女孩的父亲才终于同意撤走部队。其实,女孩给自己的父亲留了一封书信,可女孩的父亲不解气,才围了男孩一家。最后,他也想通了,自己的女儿愿意跟男孩走,又关男孩的家人什么事呢?                                           

  叶毓走后,他的七个孩子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儿。孩子们整理父母的遗物时,发现母亲留下的绣得非常漂亮的花,和父亲留下的三本书。刺绣,他们舍不得卖,平分了。书,他们就让大哥叶望保管。             

  在这一年里,他们听说了许多有关父亲的传闻。有人说他曾看见叶毓拿着罗盘在测什么,问叶毓,叶毓说他在找宝藏,然后眨眼之间就不见了,那人还以为遇鬼了。有人说,他见到叶毓并问叶毓去哪儿,叶毓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就飞天了。还有人说,他看到叶毓以一敌十,把十个土匪打跑了,突然漫天金光,佛祖出现封他为斗战胜佛。                         

  肖大叔一家可怜这群孩子,经常帮助他们。肖大妈见老大叶望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给他说了个大山里的姑娘。很快,他们就结婚了。                                                 

  一天,叶望和他妻子去了大山里看望他的岳父岳母。老二叶醉见老大成了亲,自己也不小了,心痒痒,就跑出去玩,希望能遇上一个称心的姑娘。老五出远门做生意去了。其余的都在家里干农活。       

  突然,没有任何预兆的,一支军队包围了村子。村子里的人都恐慌起来了,说这是抓壮丁来了。很多人想躲避这场人为的灾难,都听说过被抓的壮丁没几个能活着回来。老三、老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本就无所牵挂,死不死又有什么关系呢?也许被抓了反而能成就另一个自己。老四老六不这样想,或许是他们性格使然。老四在军队抓他前果断地刺瞎双眼,老六见四哥如此坚决,他也下了决心,挑断了两脚的脚筋。         

  十几天后,大哥带着大嫂回来的时候,家里只剩瞎了的老四和脚筋断了的老六。“其它的兄弟们呢?”大哥问。“二哥五哥不晓得哪儿去了,三哥七弟被抓走了。”六弟答道。         

  后来听说,肖大妈的两个儿子儿子本来也该被抓走一个的,但由于有关系,就成了免征户。村里一下少了很多人。老二去外面逛了一段时间回来,老五做生意回来,听说家里的遭遇,与弟兄们哭作一团。                      

  “外面都不太平啊!我亲眼目睹很多人走着走着就给部队抓走了。要不是我躲着,也回不来,见不着你们了。”老二说。“现在天下乱呀!我本想做点生意,赚点钱的,没想到货又被土匪抢了。回来家里,三哥、七弟又被抓壮丁了。哎!”老五感叹。                           

  老二决定出去闯荡一番,老五决定继续做生意,都外出了,家里只剩老大、老四、老六。老四的心情愈发不好,“本以为不去打仗,留条命就很好,才横下心弄瞎了双眼。哪晓得瞎了还不如死了痛快,一死就百了了!”老大和老七都拼命地劝他看开些,父亲不是经常说么,天生我才必有用。                                              

  父亲!老大想到了父亲,也许只有父亲才能帮他们,老大想。他拿出了父亲留下的三本书,把三本书分了。他给自己留了那本风水书,给四弟那本与《易经》有关的书,给七弟那本医书。                                  

  后来老大成了风水先生,老四成了算命先生,老七成了乡间医生。或许父亲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了吧,不然怎么能这么巧,他们想。这终究是他们的猜想,亦是一个谜。               

  老大托人给四弟找了个媳妇,反正老四看不见,相貌上的要求也就省略了。但必须得识字,且勤快,能照顾好老四,还得把老四所得的那本书上的字念给老四听。那本书承载了老四最大的精神寄托,老四觉得那本书是拿来拯救自己的。      

  老七坦荡得多,他急于学会医术,那样就会有很多人找他看病,那样他就不会孤独了。每天,老大背着老七去远近闻名的一个赤脚医生那儿学医。两年后,赤脚医生过世了。老七继承了赤脚医生的医术,并欲将它发扬光大。老七让老大帮他弄些医疗器械,还弄了一些药物回来。老大有求必应,他可怜他的这两个兄弟。                                     

  老大想念他的兄弟们了,更想念父亲母亲。要是母亲还在世就好了,她的几句说辞就能赶走一切烦恼,她总是说父亲能解决一切问题。要是父亲没有出走就好了,他确实能解决一切问题,老大深信。他能靠一己之力把千斤的石缸运上山,他能准确预言石块从山头落下去砸了多深的坑,也许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老大想,也许父亲晓得这是命,非他力所能改变,于是他出走了。      

  老大买了罗盘等仪器,还买了道袍。从此开始了作为一个风水先生的生涯。最先,没有人知道他会看风水,于是他免费干了几次。他没要钱的那几家主人觉得不好意思,也觉得他选的地头不错,于是帮他宣传了一下。自然,村民都知道他会看风水了,生意也就好了。逢人乔迁、丧葬,选地头必找的人就是他。                          

  “这儿树木过盛,不是建房的好地方。树木多,必然虫蛇多。夏天蚊虫侵扰,蛇蝎游荡。日月精华又均被所挡,阴气过重。这儿土地吸湿很厉害,建房后由于湿气太重,所住之人易患风湿。冬天,寒气逼人。所以,最好不要选这儿。”老大拿着罗盘四处看了看,还抓了一把泥土用手搓了搓。“但是我只有这一块地离肖家院子近一些,我可不想住得太远。发生了事都不方便!”请老大看风水的人说。           

  “倘若你真的要在这儿建房的话,就要先坎一部分树,并且还要挖一条深沟排水。二个月后再建房。那样基本上就没问题了。树不能都砍了,那样也不好。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俗语就可窥知树的避暑功效,所以屋前得留几棵树。具体留哪些,我可以根据你建房的要求确定。”老大对那人说。                                         

  “我可不想两个月没地方住。我现在就要建房。你说要砍树,我偏不砍,你说要排水,我偏不排。倘若我哪天住不下去了,证明我输了,我再给你钱。怎样,这个赌敢不敢打?”那人向老大挑衅。“好啊!到时候别忘了来找我。”       

  老大离开那个地方,走了没多远,听见两家人在争吵。“不是你偷的,还有谁?我家的鸡围在篱笆里的,又飞不出去。我家的狗又没叫,除了我家里的人还有你家的人,别的到了这里他都会叫个不停的。”丢鸡的那家女人说。刚说完,狗就叫起来了,原来是听见了叶望的脚步声。                      

  “你凭啥认为是我家的人,我告诉你,不是!你有证据吗?没有!简直睁眼瞎,净说瞎话。你看见我家的人去偷了的吗?你在我家看见你家的鸡了吗?还胡扯!”另一个妇女反驳。                                               

  “这不是叶望吗?来,来!你给我们评评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