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陷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宴陷阱-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令人振奋的会议。

  这让左羽有了很好的开场词。

  她在曹总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在等待江尧民架设机器的时候,就以这次会议为题先和曹总聊了起来。

  “曹总,我看他们从会议室出去的时候,一个个都兴高采烈。是不是您在会上宣布了什么好消息呀?是公司的重大决策吗?可不可以透露一下?”

  “哈哈,当然是好消息!我给他们打了一记强心针,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啊!”曹元明“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摄像机对左羽说:“还没开始吧?如果还没开始,我倒不妨向你透露一下。不过这个内容,请你不要拿去做节目,不要在电视上放。可以吗?”

  “可以。老江,你机器等会儿再开。我跟曹总先聊聊。”

  “行啊!你们先聊吧!我把角度再调一调。”江尧民边摆弄着摄像机边说。

  “也应该这样。我们先聊聊,找一下感觉嘛!一上来就让那个东西对着我,哪里习惯呀?”曹元明说。

  “曹总,您说您给他们打了一支强心针,是什么意思啊?”

  曹元明狡黠地说:“你猜猜!从你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消息,对他们有强心针一样的效果呢?”

  这当然难不倒左羽。她不假思索地说:“从常理来看,能够让这些干部兴奋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有重大的利好决策,比如上新项目,和更有实力的公司合作,或者获得大笔的资金信贷;二就是跟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比如增加工资,提高奖金,或者是股票分红之类。晶富公司本身就是利好公司,而且刚刚上马了D项目,短时期内应该不会再上新项目,所以我猜您肯定是打算给他们发奖金了。对吧,曹总?”

  曹元明认真盯着左羽看了一番,直到把左羽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才把目光移向江尧民架设在三角架上的摄像机,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不简单。从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的样子上,猜到我们要发奖金,这不算什么难事。难得的是,你竟然有这样一番见识,说的还真是头头是道!”

  “曹总过奖了。您打算给他们发多少奖金啊?我听说晶富公司员工工资都很高的,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年薪都在十几万、几十万,是真的吗?”


()
  曹元明笑了,眯着他那双不太大的眼睛说:“你连这个都知道啊?看来你们记者鼻子真够灵的。这倒让我不敢说什么了。你要知道,员工的工资,特别是高管的薪水,在企业里面,是列入秘密的哩!”

  左羽不答应了,马上加大嗓门说:“曹总,你要注意形象。这样有名的大企业家,说话可不能不算数啊!”

  曹元明仰着脖子又笑了,说:“你还真会将军!其实,秘密也是相对的。我刚才说的那些,在竞争对手面前,也许算是秘密,但是到了其它人手里,也没什么用处,不过充当他们闲聊的话题罢了。”

  “是啊!我们只是好奇而已。聊天嘛!总要挑一些有趣的话题来聊,对吧?”

  “嗯!是啊!”曹元明拿起桌上的香烟,想抽,又依依不舍地放下了。

  左羽马上笑着说:“曹总还是很注意公众形象的。”

  曹元明拍着烟盒说:“嘿嘿!我这是奉公守法。市政府有禁烟令,公众场所不许抽烟。上电视,也是公众场所嘛!”

  “原来曹总这样自律啊!要是我们的干部,都像曹总这样,带头遵守法令,那就好了。对了,曹总,您兜了半天圈子,不会把该说的事情又忘了不说了吧?”

  “看来你真想知道啊?”

  “您说呢?”

  “这个事情,要到适当时间,才会向媒体公布的。今天正好让你碰上了,就先跟你聊聊吧!不过,这只能当成我们之前的闲聊,不能当成采访,你明白吗?”

  见他一副严肃的样子,左羽也收敛了笑容说:“你放心,我保证不会向社会透露。老江,你也要保密,只当没听见,行吧?”

  “我本来就没听见!”江尧民摊着两只手,装着一副傻样儿说。

  曹总笑着说:“既然这样,我就不能不说了,是吧?今天的会上,我向他们公布了高管持股方案。你大概听说过什么叫高管持股方案吧?”

  “听说过。就是公司向高级管理人员发放股票作为奖励,这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段。”

  “对啦!这个办法,对凝聚公司人气非常重要,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手段。我们公司的高管持股方案,我在北京开人大会期间,亲自向何市长做了汇报。何市长基本同意了我们的方案。所以我一回来,就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这也是他们期盼很久的了。”

  “你打算给他们每人发多少股票啊?”江尧民直截了当地问。

  “这个嘛……”曹总犹豫了。

  “再说就涉及到曹总的机密了!”左羽知道他不好说,便笑着把话题岔开了,说:“老江,你把机子开着吧!曹总,我们开始采访,好吗?”

  2

  这次采访,左羽经过了精心准备,光是采访提纲,就写了厚厚一叠纸。

  季晓文曾经告诫过她,曹元明是个相当难缠的主儿。当时她并没有把季晓文的话当回事,可是后来,她还是理性地采纳了他的意见,悄悄地多作了几手准备。

  她决定不用往常那些司空见惯的采访话题,而是努力想从他的内心深处,发掘出一些独特的、更有魅力的东西,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她一开始就向曹元明提了一个特别的问题。

  “曹总,采访您之前,我们在晶富公司已经走访过好多人了。不论是普通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在谈论到您的时候,对您都充满了敬意。从他们谈话的神情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您的这种敬意,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用十几年的时间,把过去一个一文不名的街道小厂,建成现在这样一家大型的现代化企业、上市公司,您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艺术,肯定是一流的。可是我觉得,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参观过贵公司的荣誉室。那里挂满了为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的照片,可是里面偏偏没有您自己的。我们也听不少职工说过,您对公司的感情,就像父亲对儿子一样,是血缘的感情。我想请问您,您是否也认为,您和公司之间的感情,就像父子感情一样深厚、一样血浓于水呢?”

  曹元明显然没有想到她一上来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他毕竟是百炼成钢的人物,经历过太多的场面,在谈判桌上都能够应付自如,何况是面对电视台的记者?他略加思索,便侃侃而谈道:

  “首先更正一下,晶富公司有今天的成就,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的。如果光靠我一个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么大。其次,你说大家对我有敬意,其实,这是我和员工相处的好,关系密切。当年,我们公司还是红旗石英制品厂的时候,我和工人们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这种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我和大家一起共事十几年,我的心一向都是敞开来给大家看的,公司每个员工,都可以在我的办公室里随意进出,他们有什么话都能跟我说,而且我也愿意听他们说,他们也愿意跟我说,所以我跟员工们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融洽的。”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曹元明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相当有感染力,让左羽不觉为之心动。

  接着,曹元明简单回顾了一下他从部队转业到街道当干部,然后又从街道到红旗石英制品厂当厂长,以及红旗石英制品厂转变为晶富电子公司的经历。

  在谈话过程中,他只是平静地陈述了这些事情发展的经过,并没有渲染公司取得的业绩,更没有渲染他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进行了这样一番铺垫之后,曹元明终于谈到了左羽提出的问题上来。

  “我曾经在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说过,我一直把公司当作我的儿子。因为我把公司当作儿子,所以我为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对他负责的。我记得,那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的是公司股份制改革的事。有好多职工担心,公司改制以后,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我对他们说,我跟你们一样,是晶富电子公司的一名员工,改制以前是,改制以后仍然是。虽然我们分工不同,我是公司总经理,改制以后可能改叫公司总裁,但是跟你们一样,还是为东家打工的。只是改制以后,我们的东家不同了。过去,我们的东家是国家。改成股份制以后,我们的东家换成了董事会。当然,董事会里,最大的股东还是国家,因为改制以后,公司里国有股比例还占着百分之十好几哩!晶富公司会因为改制就变了吗?如果要变的话,我第一个就不答应。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感情世界里,我早就把晶富公司当成我的儿子了!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会场上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伙都伸长了耳朵在听。我知道,当一个人站在台上的时候,只要你说真话,说心里话,大伙都爱听!烦就烦你光说大话,说空话。”



  说到这里的时候,曹元明扭头朝镜头旁边的左羽看了一眼。他大概是想看看观众对他这番话的反应吧!

  左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并且深深地点了点头。

  曹元明显然从她的微笑里受到了鼓舞,脸上更加充满了自信。

  “当时我说,晶富公司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我把人生当中最美好的岁月都奉献给他了。在这里,我倾注了十几年的心血,也结下了父子般的感情。我八四年结的婚,八五年生下了女儿蓉蓉,八六年来到红旗石英制品厂,用了四年时间,把红旗厂发展成晶富公司。怀孕四年才得一子啊!同志们,儿女都是爹娘身上的肉,我能把这么艰辛得来的儿子拱手送人吗?不可能嘛!大家听我这么说,一齐哄堂大笑起来,笑得非常开心。我知道,他们不光是因为我说了句笑话才笑起来的,是因为他们从我的话里听到了他们想听的东西。他们心里踏实了,才会笑得那么开心。”

  左羽想为他的话鼓掌,可是因为在录像,她没有拍出声音来,只是用手掌轻轻比划了两下。她没等曹元明喘息,很快就提出了新问题:“您对公司的这种情结,会影响到您的决策吗?比如说,公司遇到困难,需要出让一部分利益作为交换条件,这时候,您会舍得让他做出牺牲吗?”

  曹元明说:“我女儿去年高考之前,学校想把她保送到我们省内一所知名的大学。女儿回来征求我的意见。保送,这对学生来说,是多大的诱惑!一旦定下来,孩子后面几个月就不用再天天起早摸黑去上学,不用参加那场令人疯狂的高考了。可是,我劝她放弃了保送名额。为什么?因为从她平时的成绩,还有她的潜质来分析,她只要冲刺一下,是有可能考上更好的大学的。既然有可能,为什么不拼一下呢?她最后采纳了我的意见,在最后几个月里,做了全力冲刺。最后,功夫终于不负苦心人,她如愿考上了清华大学。毛主席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牺牲并不是可怕的事情,关键是看牺牲的值不值。如果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为了赢得更多的利益,暂时的牺牲或者局部的牺牲,都是可以接受的。”

  左羽看了一下提纲,接着提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如果现在国家对您另有重任,比如说,把您提拔到政府部门,或者让您组建一个新的公司,发展更大的事业,您会离开晶富公司吗?”

  曹元明怔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平静地说:“你提这个问题,说明你对我和晶富之间的感情,还是不很了解。”

  左羽马上说:“我知道。您刚刚说过。”

  曹元明说:“是的,我刚刚说过,我是把晶富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的,所以你知道了一点。可是你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因为你缺乏这样的经历。好多事情,特别是感情上的事情,没有相似的经历,个中滋味外人是很难体会的。这个问题,前面我已经说过很多了,在这里就简单作个回答吧!”

  他低头沉吟片刻,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好多梦。上学的时候,因为喜欢写作,我想当记者;当兵的时候,因为喜欢摆弄枪炮,我想当个军械师;转业以后,曾经想过当律师,因为我父亲是受人迫害含冤而死的,我想替他洗刷冤屈,也想将来能为更多的人伸张正义。可是命运捉弄我,让我进了企业。我这个人,喜欢折磨自己,老爱穷折腾,所以不甘心一辈子伺弄红旗厂那么大个小企业,就千方百计地把红旗做大做强。最后,终于把红旗发展成了晶富!现在,我已经不再有任何其它的梦想了。我惟一的追求,人生惟一的目标,就是把晶富发展壮大。即使在我老了以后,不能工作了,从岗位上退下来了,我还要看到晶富的发展。我的生活中,已经不能没有晶富了。也可以这么说,我就是为晶富而生的。所以,不管什么样的高官厚禄,哪怕是金山银山堆在我面前,我也决不会舍弃晶富而另谋高就!”

  “您这种情结,我想大多数观众是能够理解和认同的,因为晶富公司毕竟是您一手缔造的。客观上说,您对晶富公司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晶富公司目前的财赋,是由国家投资,由晶富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晶富公司首先是国家的财产。对吗?”

  “当然,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晶富公司是国有企业,我曹元明只是这个国有企业中的一名员工,跟其他一千多名员工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我刚才说,我把晶富当成我的儿子,那只是感情上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我把他当成儿子,就会在感情上更加投入,更关心他,更爱护他。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应该是有利的,你说对吗?”曹元明反问了左羽一句。

  “对,您这观点我同意。”左羽笑了。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反问主持人的现象并不常见。左羽觉得,凡是能在采访中提问的采访对象,往往都是非常自信的人,他们回答记者的问题游刃有余,所以才会表现得那么轻松。左羽非常欣赏这样的人。她决定要难为曹元明一下,试试他的底线。

  “从目前企业改革的趋势来看,国进民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曹总,如果晶富公司再一次进行改革,国有股退出企业,让晶富公司完全民营化,在这种情况下,您将如何进退呢?”

  曹元明盯着镜头转了一下眼珠,最后把目光盯在左羽身上说:“我可以肯定地说,晶富公司必然要走上民营化的道路。这是我国经济改革总体趋势决定的,并不是以你、或我、或晶富任何一个员工的意志为转移的。国企民营化的途径很多,特别是晶富这样的上市公司,民营化很容易实现,只要将国有股转让给私人,就彻底民营化了。目前,晶富公司的股份中,国有股只占百分之十五点二,其它股票都在民营企业或者是股民手里。只要东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晶富公司百分之十五点二的股票全部出让,晶富就成为完完全全的民营企业了。至于我,到那个时候,恐怕也没有回天之力了。从我的感情上来说,不用说,我肯定是不想让晶富在我的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