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玉种田记-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哥哥会给喜儿买好吃的,你会吗?”何喜想了想,歪着个脑袋问道。

    刘天佑看着何喜圆滚滚的身材,终于知道是为什么了,太喜欢吃了,体重能不超标嘛。对于全家的小公主,刘天佑不敢怠慢,笑着回答道:“当然了,我家可是在京都,比清水县好吃的东西多多了,等下次有人回去,我让人给你带。”

    “好啊,拉钩。”何喜同刘天佑拉钩,不百年不许变,吃不到现成的,何喜只好向刘天佑寻求多点保证。

一百四十五章男人间的对话

    一百四十五章男人间的对话

    “志勇,有没有好一点啊?”刘天佑终于哄住了何喜,便对何志勇说道。

    “刘公子,已经好多了,没什么大碍,谢谢你经常来看我。”何志勇拱手给刘天佑行礼,最忌说着客气话。

    “不要生分了,叫天佑大哥就行了,和我还见外。”刘天佑拍拍何志勇的肩膀说道,何志勇略显害羞的点点头。

    “志勇,你大哥已经放弃考攻名了,家里只剩下你一个读书人,你要好好努力,只要你足够强大,别人就不敢惹你。类似于这样的绑架事件就不会出现,你是一个男子汉,将来也要撑起这个家的。”刘天佑想给何志勇来个男人间的对话,给何志勇指条明路。家里有钱还不行,还要有权。

    “天佑大哥,我知道了,我一定要努力强大,保护亲人。“何志勇暗自下决心说道。

    刘天佑点点头,孺子可教,以后自己在关照一下他,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和玉从外面进来,进屋子离得气氛很是凝重,小心问道:“聊什么呢,这么严肃?”

    何志勇摇头晃脑,慢吞吞的说道:“我们在进行男人间的话题,大姐,你是不会感兴趣的。”

    “哎呦,男人间的话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哪不要整天给我惹乱子我就阿弥陀佛了。”和玉看着两个乳臭味干的小毛孩,很是鄙视,才不相信他们能聊一些建设性的话题。

    “刘天佑,你可不能带坏我弟弟,要不然,看我怎么教训你。”一想到这刘天佑是一肚子的坏水,还小心点好。外面的妹妹何喜,现在叫着“天佑哥哥,天佑哥哥”,比叫自己亲哥哥还甜,真不知道这刘天佑使了什么魔法。

    “玉儿,你就放心,我怎么会带坏志勇,我只是和志勇随便聊聊学业上的事情,没有其他的,不信你问志勇。”刘天佑看到和玉那不信任的小眼神,解释说道。

    “那是最好,吃晚饭了,一起去吧,志勇你没问题吧。”和玉关切的问道,上前扶着何志勇。

    “大姐,没事的,我已经好多了。”说完就要挣扎自己起来。和玉还是不放手,扶着何志勇。

    到了饭厅,现在的何志勇可以吃一些荤菜,身体的伤好了大部分,所以要开始补身体。不说其他的,就刘天佑三天两头往和玉家跑,每次都不空手,送了很多补品,吃不完。再加上族人们送来的东西,虽然不是很贵重,但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三钱也喜欢上这一家人,很温暖,不造作。吃饭不仅仅是为了不饿,更是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大家边吃边聊,很是畅快。眼看着三皇子对和玉姑娘家越来越勤,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担忧。

    那天听李坤那小子私下汇报,这和玉的气场不要太强大,居然会在那个张家家奴仆赵全的腿上扎了一刀。这何志勇只是受伤,要是何志勇没了性命,三钱完全相信和玉真能让凶手以命相抵。这样的烈女子,三钱很为三皇子担忧,那天和玉发火,连自己都下了一跳,就像是看到了年轻版的李老太太。三皇子居然还很听话,甘之如饴。

    吃过晚饭之后,刘天佑又磨蹭了一会,才慢吞吞地离开,三钱真想捂着脸闪人,实在不好意思待在这边。

    杨师爷做事的效率真是高,让和玉自叹不如。明日在清水县泰华楼举行筹款活动。本来不是在泰华楼,但泰华楼李管事听说了之后,亲自找到王知州,杨师爷谈论这个问题,泰华楼可以免费提供酒水食物,还捐献一千两白银为以答谢清水县的百姓一直以来的关照。

    正愁原来的地方不怎么大,有人免费提供,不利用起来不是太傻了嘛,杨师爷欣然接受。

    一大早和玉起来,难得穿戴整齐,出门的时候,当然要穿的正式一点,头上戴的首饰也是去年在京都买的。大热天,整这些东西,真是活受罪。和玉非常怀念前世的短袖,裙子,好凉快。虽然自己箱底有几件连衣裙,但是和玉根本就不敢穿。这要是被人看到,有伤风化是小事,说不定会被浸猪笼。

    和玉带着何志英一起来的,现在何志英逐渐能独当一面,一般情况下,和玉不讲话,都是何志英在处理事情。

    和玉来的比较早,非常重视这件事。和玉找一个靠边的桌子坐下,由于和玉是泰华楼的常客,所以小二对和玉很是熟悉,很勤快的给和玉姐弟两人倒水。何志英拿出一点碎银子打赏小二,引得小二连连道谢。

    雪莲和小七分别站在和玉,何志英的后面。和玉说道:“站着挺累的,都坐下吧,一时半会这个弄不完,要是一直站着,腿脚哪受得了啊。”

    和玉待下人特别好,所以不像以前那么拘谨,很是随意得坐下来。一些富人,大户,陆陆续续地来了,泰华楼原本很空荡的大厅,越来越拥挤。

    等大家差不多到齐了,王知州,杨师爷在侍卫的陪同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

    王知州清理下喉咙,对着下面的众人说道:“今天王某请大家来此一聚,只要是为了解决清水县的孤寡老人和孤儿这个问题。老夫前不久去了趟京都,一些老友都羡慕清水县的良好状况,王某甚感欣慰。”

    下面的孙员外就是卷了一座宅子的富户,站起来说道:“要不是大人您爱民如子,哪有清水县的今天,尤其是去年,大人您能未卜先知,防患于未然,让我们清水县免于受灾,我等在此也要好好谢谢王大人您啊”

    “就是,就是,我们也听说了王大人您在清水县推行新政策,我等受大人恩泽,定全力支持,再说了,也是做好事,我们既然能出点微薄之力,一定不会推辞。”另一个富户站起来接着说道。

    下面的人七嘴八舌开始议论开来,大部分人都表示愿意出资。张家也是清水县有名的大户,张家老爷左右逢源的和周围相熟的人高谈阔论,很是慷慨,准备大捐一笔,弥补之前寥寥无几的声誉。

一百四十六章募捐较劲

    一百四十六章募捐较劲

    “王某同杨师爷制定了一份计划书,大家看一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协商,寻求最好的方法。”王知州示意侍卫把事先誊抄好的计划书分发给大家。

    众人拿到手之后,纷纷打开来看看,前面就是每个人捐献以后,都会有记录,装订成册,给后人瞻仰,对于不间断的做善事的人,名字会被写在所捐赠的养老院或者孤儿院的门口的碑文上,流芳百世;同时对于捐献一些家具,物件之类的,在不影响使用和美观的基础上,捐赠者可以在上面书名,例如,李某捐献了是把椅子,可以把名字刻在椅子上。

    大家越翻感觉越有意思,原本只是做做善事,像以前一样只能被人记住一会,但现在可以命名权,那就可以长久留名,很划算啊。每个人都在心里打着小算盘,连原本一小部分的吝啬鬼也开始蠢蠢****。

    “王大人,您真是为我们考虑的太多了,里面写的很全面,我孙某愿意献绵薄之力,白银五百两,小麦十担,桌子十个,椅子十把。”孙员外带头说道,脑子比较活络,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好处。

    旁边的杨师爷示意侍从们开始记录,然后孙员外在上面签上大名,按上手指印。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的逐渐放开,大家出钱出物,纷纷慷慨解囊。

    和玉见这么多人捐款,原本准备捐五万两,现在准备陆续的捐款。为了不引起别人的猜忌,和玉只捐了五千两,另外又捐了五千两的东西。剩下的钱,准备陆陆续续的捐出去,一旦养老院,孤儿院缺少钱,自己就可以立即补上,防止资金断裂。

    张家老爷迟迟不捐,就在等和玉捐过,自己一定要争口气,不能输掉阵势。一听和玉捐了这么多,自己脑子一发热,捐了六千两白银,六千两物品,一跃成为捐献最多的人。张家老爷很是享受大家羡慕,仰慕的眼神。这种感觉只维持到捐赠大会结束,张家老爷才清醒过来,自己一转眼就花出一万两千两,越想越是肉疼。但是黑纸白字写着,反悔也晚了。要是自己的承诺备有兑现,估计会成为清水县第一大笑柄。

    清水县第一届慈善大会圆满结束,居然收到了将近五万银两,还有很多物品和粮食。按照现在的市价,最起码够清水县所有孤寡老人和孤儿生活了。王知州,杨师爷,和玉,刘天佑等人,非常激动,就好像胜利就在眼前。

    “文博,明天就开始准备把第一批孤寡老人安置在孙员外捐献的宅子,天气太热,宁可速度慢点,也不要毛毛糙糙,节外生枝,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天气状况,温度太高,以防中暑,一定要督促大家多喝水。”王知州吩咐杨师爷说道,其实这些事情杨师爷都会想到,王知州再重复一遍,只是自己现在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没有意识到。

    “大人,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安排的妥妥地。”杨师爷保证说道。

    见大家已经离开,和玉便向王知州,杨师爷告辞,因为之前答应李管事摘了黄瓜,要送给他一些,现在正好是下午,回去正好干活,不怎么热。既然是给李管事的,刘天佑当然要参与,所以就跟着和玉一起回家。

    “王伯伯,杨师爷,今天真是成功。本来和玉要捐五万两的,但是怕其他人看了不舒服,所以只捐了这么点。玉儿在这里保证,只要养老院,孤儿院缺钱,第一时间来找我,有玉儿一口饭吃,就不会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孩子挨饿。”和玉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尽管王知州,杨师爷不会说什么,但是自己要是不说的话,心里特别不舒服。

    “好,我们可记下了玉儿你今天的话,到时候可不能假装记不起了。”杨师爷心情特好,开着和玉玩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玉儿虽是一介女子,但也是讲信用的人。”和玉顺着杨师爷饿话说到,再次表明自己的心意。

    “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玉儿,再贴切不过,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王知州就喜欢和玉这豪爽的性格,夸奖说道。

    “王伯伯,杨伯伯过奖了。玉儿下午还有事,先行回去,要是有事用的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和玉定当鼎力相助。”和玉告辞说道。

    “恩,那玉儿你先行回去吧。对了,你那边还有黄瓜的话,再送一包,那玩意吃了真是爽口。”王知州突然想起杨师爷从和玉那带来的黄瓜,咽了口水说道。

    “您这么爱吃,今天就给你送过去。现在就回去摘黄瓜”和玉笑着说道。

    “那先谢谢玉儿了。”王知州像是在回味黄瓜的味道,爽朗的说道。

    和玉回去之后,回房换了件粗布衣服,麻布的,透气凉快,和玉非常喜欢。头上的首饰也拿掉了,因为和玉怕自己会弄丢,可惜。

    刘天佑才不管身上的衣服,反正自己的衣服多的是,跟在和玉后面就跟着进去摘黄瓜。和玉把手里的篮子递给刘天佑说道:“你拿着篮子,我摘,摘完再吃,中间不可以偷吃。”

    “知道了,什么都听你的。”刘天佑很是听话的应是,和玉本来还想挑刘天佑的刺,没想到这人现在锻炼的很是圆滑,和玉有着不知从那边下口的感觉。

    和玉走在前面,因为之前搭的架子是很高,而且中间隔的很大,完全合一容下一个人从里面走过。这一个人是指像和玉这样的个子,像刘天佑的个头,要想不被划到脸,就要稍微弯一下腰。和玉把新摘下的黄瓜整齐的放在篮子里,一趟还没走完,一个篮子就装满了。刘天佑拎出去,又拿过来一个篮子。

    和玉很是小心翼翼,因为架子上还有很多黄瓜花,一不小心碰到的话,那就是以后的黄瓜,可不能浪费。一个园子摘完,整整摘了六篮子子黄瓜。和玉吩咐何诚赶着马车,把两篮黄瓜送给王知州,杨师爷;剩下的四个篮子,送到泰华楼,李管事带回京都。和玉交代何诚,告诉李管事,运输的过程中黄瓜上面要经常洒水,要不然运到京都,就不新鲜了。

    何诚临走的时候,李管事从泰华楼厨房拿了好些新鲜的东西,让何诚带回去。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何诚也不推辞,放在车里,赶回家。

一百四十七章美容爱好者

    一百四十七章美容爱好者

    就在泰华楼搬运东西的时候,何诚多了一句嘴:“这黄瓜可是刘公子和我们大小姐亲手摘得,刚摘好就让小的送回来了。”何诚把和玉交代的事情椅一字不落的告诉李管事,李管事记上心来。

    一路上赶着马车,盛放黄瓜的篮子,几经换成大框,下面放了了很多麦秸,就怕路上颠簸,碰坏了。到了京都,直接去见李老太太。

    “老夫人,小的给你带好东西了。”李管事一进门就让人洗出十几根黄瓜,丫鬟们很是迅速的端过来。

    “这可是和玉姑娘亲自种的黄瓜,三皇子亲手摘得,您尝尝。”李管事解释说道。

    李老太太拿起一根黄瓜,仔细观看,小口的咬了一口,细细品味。倒是长在旁边的李长卿等不住了,拿起一个刚先吃,看到母亲也在,就先递给母亲,自己才拿起一根吃起来。

    好吃,真好吃,李长卿像个小兔子似的,“咔嚓咔嚓”吃得非常快,一转眼,两根黄瓜下肚。

    李老太拍掉李长卿伸过来那黄瓜的小手,嗔道:“你这个小鬼头,这东西不能吃得太多,说不定会闹肚子。”

    “李管事,这黄瓜有多少啊?”李老太太吃完一根黄瓜,接过丫鬟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嘴巴问道。 “总共带过来四篮子,临来的时候,三皇子交代送一篮子给李贵妃,还写了用着黄瓜美容的法子。老夫人,您请过目。”李管事呈上刘天佑写给李贵妃的书信。

    “既然是给贵妃娘娘的,那就安排几个可靠的人,把黄瓜和信送到宫里。”李老太太对着旁边的贴身丫鬟说道。

    “是老****,奴婢马上全排。”李老太太的其中一个贴身丫鬟冬雪领命下去安排。

    “这玉儿的弟弟,何志勇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李老太太问起何志勇,因为不久前,李管事已经把何志勇被绑架的事情前前后后通过书信,告知李老太太。所以今天一见到李管事便问道。

    “受的是皮外伤,小的猜测,这是绝对和张家有关,一个奴才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去抢劫,当劫匪;再说了,和玉姑娘同张家的过节,清水县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李管事说出自己的想法。

    “就是有些小人不安分,这张家主要是做什么的?”李老太太慢腾腾的问道。

    “家有薄田,主要收入是经商所得。”李管事已经把张家的所有事情已经摸清了,就直道以后绝对能用得到。

    “哦?经商,待会给刘管事是说一下,给他的生意来点刺激,不能让他们这么顺心。”丫鬟们去请刘管事。李老太太心里很是气愤,这张家真不是东西,居然这样对付父母早亡的和玉一家,不给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