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玉种田记-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改,里外都要改,要费不少时间,韩姨让和玉到床上,盖上棉被说道:“玉儿,不要站在那边,赶紧躺倒床上,盖上棉被。这棉被真是暖和,夜里热得我的脚都要流汗的,经常把脚伸出来。”

    “现在你觉得热,等到下大雪的时候,恨不得再盖几床棉被。”和玉想着下雪的时候,想像这盖着大棉被,是何等惬意。

    “光和你说闲话,今天收到泰华楼李管事的帖子,说现在不忙了,李老太太请你去京都玩玩,帖子在那边的柜子上,你自己拿着看看。”韩姨对着放请帖的地方,努着嘴巴。

    雪莲正好从外面端着茶水过来,见和玉要下床拿东西,便快步走过来,边把茶水放在桌上,便说道:“大小姐,奴婢拿给你,你就不要起来了,省得受了冷,染上风寒。”

    听雪莲这么说,和玉老老实实呆在床上。因为和玉是被中药苦怕了,没有最苦,只有更苦。躺在床上,看着雪莲拿过来的请帖,无非就是写着感谢和玉对其外孙的照顾,并且很是隐晦的表示对和玉弄出的新东西棉花很感兴趣,要是能有合作的地方,尽管开口,条件任由和玉开。

    尽管李老太太口气这么大,其实也就看中了和玉不是贪心的人,只拿自己应得那部分,所以李老太太非常喜欢同和玉合作。从豆工坊的合作上,两家人合作很是愉快。因为京都有点远,和玉以前说是一个月去看一次账本,但是来回实在太累,和玉便说信得过李家,半年查一次帐就行。但是李老太太不这么认为,每个月月初,都会让李管事把上个月的账本副本,捎过来给和玉查看。

    离拜访的日期还有好几天呢,要好好的准备一下。李家富可敌国,什么都不缺,自己就送一点,自己家出产的东西。和玉琢磨着送四床棉被,还有几团棉花,留给他们自己随便做点什么;送了李老太太,李贵妃那边又不都能不送,反正再多带两床棉被。几袋大米,还有一车莲藕。

    就在和玉沉浸在送什么礼物的时候,韩姨叫着和玉:“玉儿,起来试试,看这次行不行?”

    和玉再次试了一下衣服,好合身,腰身的地方正好,腰细了,就显得胸部大了一点点,吼吼!和玉很是得意这一效果。

    就在雪莲惊艳得时候,门外的何喜跑进来,看到大姐穿的这一身,惊叫道:“哇哦,大姐,你好美哦。”

    围着大姐转了一圈,称赞不已,看到韩姨手里的针线,便幽怨的说道:“韩姨,你偏心,只给大姐做新衣服,不给喜儿做,你不喜欢喜儿啦。”说完双手捂着脸,手指间露出滴溜溜的黑眼珠,很有喜剧效果。

    “你大姐那一件只是试试手,韩姨这几天就给你做一套更漂亮的。”韩姨解释说道,怕何喜一个不高兴,又要缠人。

    一听说要给自己做,何喜脸上立马多云转晴,变脸比翻书还快,屋里的人看得转不开眼。

    “韩姨,这次我准备带喜儿一起去京都,之前去,都是因为有事,没带她,现在只是去玩玩,带着她,也不碍事。再说了,李老太太也见过喜儿了,带去了也不算失礼。”和玉想带着妹妹出去开开眼界,所以说道。

    韩姨虽然舍不得,但也不好拦着,再说了只是去几天,很快就回来了,便说道:“那也好,我这几天给喜儿赶出一件新衣服,你们两个穿着姐妹装,一定很好看。”

    韩姨说完,就开始给何喜量尺寸。何喜一看要给自己做新衣服,非常合作,伸胳膊伸腿,不亦乐乎。当量到何喜的腰身时,韩姨皱了皱眉,这喜儿人小,这腰都比她大姐粗了,看来做的不能同玉儿一款式,自己看看能不能在玉儿那件衣服的基础上,再改进一下。好在韩姨已经被和玉打开了思路,很快就想到给何喜做的款式。

    家里有很多布料,都不要再到外面买不布料了。何喜很是乖巧的站在一边,不再黏着韩姨,只是一会看看大姐,一会摸摸大姐的新衣服,嘴里还“啧啧”的称赞不停,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一百八十四章 说漏嘴了

    一百八十四章 说漏嘴了

    “志英,过几天,我带着喜儿去京都拜访李老太太,家里的事情,你要帮衬着韩姨,我在那边顶多四到六天,不会很长。”和玉吃完饭的时候交代何志英。

    要是以前,何志勇会吵着跟去,但现在懂事了,好好在家用功看书。最高兴的人,要数何喜了,能去传说中的京都,非常雀跃。还没去呢,便对着大家保证,会给大家带礼物的。

    韩姨熬了几个晚上,在终于把何喜的衣服早好了,有别于和玉的粉色衣服,何喜的衣服是大红色的,很喜庆,同样在领口袖口处有白白兔毛。

    和玉这几天也没闲着,给两个弟弟做了棉背心,顺便也给刘天佑做了一件。收拾妥当,赶着两辆马车,跟着泰华楼李管事一起去京都。一方面路上有个照应,另一方面有一些东西,还要李管事帮忙带一些,实在是太多了,和玉的两辆马车放不下。

    一路上,何喜的嘴巴就没停过,叽叽喳喳。直到下午,坐马车累了,开始打盹,雪莲怕何喜摔倒,便把何喜抱在怀里。才一会儿,手脚便被压得麻掉了。和玉便接过来抱一会,两人轮流抱着。

    到了京都之后,有别于和玉第一次来,这次刚到,李老太太便设下家宴款待和玉一行人。李长卿见到何喜,像是有了伙伴似的,玩的很是热火朝天。

    李长卿是家里的嫡房长孙,身份高贵,一些庶出的姐弟姊妹,平时都不敢和李长卿多说话。不是这些小孩不想巴结李长卿,而是忌惮李长卿整人的手段,真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

    何喜虽然出身农家,但从小姐姐哥哥保护的很好,所以也养成了不卑不亢的品性,见到谁都不怯场,而且整人的手段也不少,想比较李长卿的整人手法,何喜有时候更甚一筹,毕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得多了,古灵精怪的点子多着呢。两人上次见面之后,一见如故,颇有想见恨晚的势头。

    “和玉见过李老夫人。”和玉上前给李老太太行了个万福,和玉穿得是便服,没有穿韩姨给自己做得好看的衣服。毕竟款式太新颖,和玉不喜欢被人注视。

    何喜照着大姐的模样,脆生生的童音说道:“喜儿给李老夫人请安。”

    李老太太从两姐妹进门,脸上就咧开了笑容,很是慈爱地虚扶了两姊妹说道:“你们两个就是礼数太重了,以后不要这么多礼,像一家人一样。”

    话虽这么说,但和玉还是会这么礼貌,因为这是最近基本地礼节,要是随便地话,人容易落人笑柄。

    “谢谢李老夫人。”和玉浅笑着回答说道,你来我往地,聊着这段时间地趣事。

    “李老夫人,和玉送您几床棉被,又软又暖和,您老一定喜欢。”和玉聊到今年种的棉花,便想到自己带了好几床棉被,还有好几团棉花。

    “哦,早就听天佑说,棉花是个好东西,一直没有见到,今天托了玉儿姑娘的福,有幸见到,快快拿过来看看。”李老太太对棉花很感兴趣,要不然也不会再信里再三提起。

    “雪莲,去抱一床棉被过来。”和玉对着站在身后的雪莲说道,雪莲领命下去,不一会儿,就抱过来一床棉被。

    为了突出特色,和玉被面用的是上好的丝绸,被里用的是今年新织得棉布。李老太太用手仔细的摸索着,不时得用手捏一下。

    “玉儿,这真是好东西,老身这手放进去没一会,就感觉很暖和。老身今天就盖这棉被睡觉,可能都不要暖炉了。”李老太太很喜欢和玉送的棉被,老人的抵抗力不行,冬天冷的时候,床上都要好几个暖炉,只是盖着毛皮做的被子,半夜里仍会感觉很冷。

    “祖母,长卿也要,长卿也冷。”李长卿才不管是什么东西,见奶奶说好,不由分说的吵着要。

    “好,你要就给你,今天晚上就给你铺上。”李老太太抱着坐在自己旁边的孙子,爱恋地摸着李长卿的头。

    看着温情的场面,和玉轻声说道:“老夫人,这棉花还可以做成,棉袄,特别暖和。”

    “真有此事?不知道这棉袄是什么样子的?老身只穿过皮袄,披风。”李老太太显然更加好奇和玉的棉袄。

    “韩姨给玉儿和喜儿做了一身棉衣,但样式和现在的服饰有点差别,所以玉儿没好意思穿。”和玉解释说道,怕自己设计的衣服很怪异,再说了,是来做客,要是因为穿着不当,惹了笑话,那就非常失礼了。

    “对了,玉儿,明日城南有一片几十亩的梅花,现在的时节正好去赏梅,不如我们明天去看看。老身是知道,你每次来京都,都是急匆匆得来,急匆匆得回去,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看过京都的景致。”李老太太想着同和玉多相处,便推荐到外面走走。

    “我们还是后天去吧,下雪的时候赏梅,不是更有意境。”和玉认为单纯的看梅花,缺了点韵味,少了点纯净的感觉。

    李老太太看向外面虽然温度很低,但是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一点下雪的迹象都没有,李老太太很是好奇和玉为什么这么说。

    看到李老太太的闪神,和玉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真想抽自己一个嘴巴,自己干嘛多嘴,李老太太想什么是看就什么时候看,干嘛多嘴啊。以老太太的睿智,一定能从和玉的话,还有即将来临的一场大雪,推敲出和玉最不想让别人知道的“超能力”。

    “玉儿是说着玩得,哪有那么巧就下雪了。”说完这句话,和玉想抽自己两巴掌,自己干嘛多此一举得解释。

    李老太太的眼里满是笑意,和玉的眼睛都不知道看向什么地方,眼里闪烁自然躲不过李老太太的眼睛。

    “那就照玉儿说的,我们后天一起赏梅。”李老太太喝着丫鬟端上来的暖胃茶,笑眯眯地说道,好像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似的,心情很好。

一百八十五章 应验

    一百八十五章 应验

    因为赶了很长时间的路,所以李老太太同和玉聊了一会,就让姐妹两人回去休息。和玉一路抱着何喜的确有点累了,但何喜睡了一路,精神状态特别好,所以被李长卿带着何喜在府里到处乱跑,玩得不亦乐乎。

    这是在李府,和玉不担心何喜的安全问题,便回去好好的睡了一觉。晚上是在李老太太那边吃得饭,晚上搂着何喜睡觉,不劳烦雪莲,自己亲自照顾小妹。

    第二天,李老太太拆人送来豆工坊的账本,和玉除了给李老太太请安,其他时间都在看账本。但是今天的和玉心情忐忑,期盼着夜晚不要来临。

    但时间不会因为人的意念而变得缓慢,仍旧一刻不停得向前奔。中午一过,原本太阳高照的天空,逐渐变暗,慢慢把太阳遮住,屋外的风吹得枯树吱呀吱呀的响着,不时地传过来非常难听的风吼声。

    怎么办,怎么办,李老太太一定能猜得到怎么回事,和玉坐立不安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姐,你不要走来走去?喜儿被你晃得头晕。”何喜自从外面刮起风,就被和玉抓到房间里,不准出来。冬天了,小孩子容易生病,还是小心点好。

    和玉这才注意到房间里还有人,便坐下来,雪莲给和玉倒了杯水说道:“什么事情让大小姐你这么坐立不安?说出来,看看奴婢能不能为您排忧解难?”

    自己有预知天气的超能力越少人知道越好,怕雪莲起疑,和玉解释说道:“我是听外面的风这么大,心里有点不安,老感觉田里的东西没收好,要被大风吹走了。”

    和玉喝着雪莲倒得热水,慢慢的喝着,自我催眠,不管了,知道了就知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自己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不要害怕。

    倒是李老太太坐在房间的软榻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嘴角若有若无有着一丝笑容。旁边一个同李老太太差不多年龄的一个婆子问道:“小姐,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啊?”

    原来此人就是李老太太当年陪嫁丫鬟李芬,一生未嫁,一直照顾着李老太太的起居,在府里地位超然,大家都恭敬的称其为“芬姨”。

    “果真变天了,呵呵。”李老夫人没有直接回答芬姨的话,而是说着外面的天气。芬姨跟随李老太太这么多年,本身就不是笨人,转念一想,便明白什么问题,眼里的精光闪现。

    “老夫人,你的意思是和玉姑娘昨天就知道明天会下雪?”芬姨看了看外面,没有其他人,便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老太太听芬姨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远不止这些,还记得去年向阳州府发大水,清水县提前大半年就开始兴修水利,躲过了洪灾;而最先开始的,就是从何家村。何家村在清水县来说,也就是一个小村落,怎么能有此等先见之明?”

    芬姨想着也是,便又想到王知州当时是青水县的县令,而且不顾外界人的笑话,坚决兴修水利。

    “老夫人,那王知州想必也知道了和玉姑娘的特殊能力,要不然去年也不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兴修水利。”芬姨对李老太太关心的事情很是上心,所以李老太太有什么事请也不避讳芬姨。

    李老太太点点头,说道:“既然我们能发现,王蹶子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发现不了,更何况身边还有个杨文博。好在两个人都是正人君子,不会伤害玉儿,从之前的交往看来,这王蹶子同玉儿的关系不错。看来得想个法子,保护玉儿,要不然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居心叵测的人知晓,到时候就麻烦了。”

    芬姨很是赞同李老太太的话,自己无儿无女,看着玉儿这么乖巧,也非常喜欢。

    天黑之后,外面的风逐渐停下来,干冷干冷的,李老太太精神很好的坐在和玉送的棉被里,芬姨也坐在床的另一头,陪着李老太太。

    一个丫鬟急急忙忙跑进来,说道:“老夫人,外面现在下雪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好漂亮。”

    李老太太和芬姨两人对望了一眼,说道:“把窗户打开,今年的第一场雪,我可以多看看,说不定就看不到明年的雪了。”

    “老夫人,说什么话呢,不吉利。开窗,万一吹风,染上风寒就不好了。”芬姨劝阻道。

    “没事的,外面都没有风声的,倒要看看今年的鹅毛大雪。”李老太太执意要看雪,说着还要披着衣服起来。

    芬姨劝不住,也跟着穿衣,丫鬟打开窗户。李老太太,芬姨两人相携走到窗前,丫鬟们把多点了几根蜡烛,看到外面好几米远。

    只见天空中鹅毛般大雪,在空种不断的飞舞,洋洋洒洒落到地上,才一会,地上就有薄薄的一层雪。万籁俱寂,满院雪花落地时簌簌声。

    看着外面的雪花,李老太太想起年轻时的往事,便转身对着旁边的芬姨说道:“小芬啊,还记得有一年下大雪,我们两个偷偷跑出来,马车坏掉,回不了家,差点冻死在野外。”

    看来那件事情的确很难忘,芬姨一下就想起来,接着说道:“当时女婢穿的少,大小姐把自己的披风给奴婢穿,自己却冻得染上风寒,要不是萧少爷,说不定我们两个可能真的要被冻僵的。”

    一听到芬姨说道萧少爷,李老太太身子一晃,他不知道怎么样了,一晃五十年过去了。他说他会回来的,但直到自己出嫁,他仍没有回来。自己的命运,自己完全做不了主,因为一家荣辱落到自己身上,无法放任自己的感情。

    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