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铁奴道:“这是我打下来的以后我们就在这里驻扎下来不要回会宁去了如何?”
杨应麒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不行。”
萧铁奴道:“为何不行?”
杨应麒道:“你是想要自立?现在还太早了!我们实力还太弱再说这座宾州城虽然比汉村大些可也大不了多少布局不行物产不行!所处地理位置又不好阿骨打就是把它赏给我我也不要。还是交还给完颜部吧。”
萧铁奴叹了一口气道:“好不容易打下来的……”
杨应麒道:“不要急。只要我们有实力东西来得越迟便越好!迟早总有自己的一块地盘的!”
萧铁奴转憾为喜道:“你心中是不是有主意了?”
杨应麒微笑道:“佛曰:不可说!”( )
折彦冲见杨应麒来宾州问道:“阿虎怎么样?”
杨应麒道:“一切都好。”
折彦冲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我们的俘虏是一批批的往汉村送那边的事情想必是千头万绪你怎么还有空过来?”
杨应麒笑道:“经过上次收服俘虏的事情后汉村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如何安定人心如何挑选人才如何让他们融入汉部自有一个运作的套路在。我只负责创制琐碎的事情就尽量让下面的人去理会吧我又何必操太多的心!地不过十里户不足千家这点地方人口就怕我会忙得焦头烂额也未免太小看我了。”
曹广弼道:“然则我们的钱粮还够用么?”
杨应麒道:“这些事情在开战前我早有准备。何况这次大胜开远哥送过来的胜利品数量十分可观。赵观、刘从等见我们形势大好也都变着法子给我们输送紧要物资。我将契丹、奚族的俘虏去和女真人交换汉族、渤海俘虏又将珍宝器玩通过阿虎嫂子都分赠给了女真豪强的家人。只留下了粮食、衣布。如今东村已经住满了千来人第一批的人已能帮忙开矿打铁牧马放羊。人口虽繁但只要挨过了这一年一切就都如意了。周胜说明年第一个收成季节到来我们靠自己的产粮养个万把人完全可以。到了第二个收成季节到来便是养个三五万人也没什么问题。而且随着投入的人手越来越多我们的粮食情况会越来越好。”
折彦冲道:“人手我们是多了可土地……”
杨应麒道:“还记得我们从那个无名山谷中带来的东大6作物么?那些东西需要的土地和传统作物需要的土地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在女真人不要的荒地上种植暂时也没起什么矛盾。”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听起来汉村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嘛那你跑这里来干什么?”
杨应麒笑道:“我那边的事情大体如意却不知你们这边如何?”
狄喻把战况、战俘、新兵等事说了。
杨应麒听完点头道:“好。我就怕你们把兵力扩张得太快。大哥现在是猛安八百人的队伍完全配称得起。不过宾州城小地狭不宜久居。这个地方还是留给完颜宗室镇守我们这就回去吧。”
折彦冲一怔道:“回去?现在?需要这么快么?”
杨应麒道:“大嫂在家苦等这里的将士在汉村有家室的也不少。辽人虽败一定不肯善罢甘休趁着辽军还没有大动作让大家回汉村休养吧。那边的条件毕竟比这里好多了。”
狄喻与曹广弼都听出杨应麒话中有话知道他心里一定另有打算否则不会丢下汉村特地跑来。
曹广弼见周围没有外人单刀直入问道:“应麒你是要避嫌么?我看女真人待我们并无罅隙特别是大哥完婚以后双方更无猜忌。你这样是不是太小心了?”
杨应麒道:“等到有了罅隙再想弥补就难了。眼下我们的力量不足以自立还是呆在完颜部眼皮底下老老实实过生活比较好。我来之前已经请示了都勃极烈说汉部男儿多思家园他已经允许我们回会宁了。明天斡鲁赛就会过来接手宾州。”
折彦冲沉默半晌不再反对让狄喻帅四百军守宾州阿鲁蛮为副只等完颜部派人来交接。自己和曹广弼、杨应麒、杨开远、萧铁奴尽起四百骑兵、五百工兵向会宁进。杨应麒看着那工兵的行伍说道:“我们的主战兵力才八百人工兵却有五百汉村还有两百这个比例也太不对劲了吧。”
杨开远笑道:“有什么办法一路上他们筛下一些人来又不好重新塞回俘虏营便都归我统领。”
折彦冲想了想道:“这些人素质其实不错可以抽出一半来作后备!”
此战汉部共俘虏了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六百人编入行伍其余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工兵后备。琉璃屋与锻造室一时用不了那么多人杨应麒便都让他们去开矿运煤、搬石建村。
路上杨应麒道:“我们汉村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男多女少。这次东路、东南路军掳掠了不少渤海女子看得汉村的光棍个个流口水。”
折彦冲道:“然后呢?”
杨应麒笑道:“许多人当然想方设法要去买一个来解火。我当即定下条例:汉村不容奴隶就算是买来的女人也只能做老婆不能做女奴。要买老婆的钱不够可以到我这里来借。”
折彦冲笑道:“若是这样汉村现在一定热闹得紧。”
杨应麒道:“是啊我出之前已经有三百多个光棍来借钱办婚书。”
折彦冲奇道:“婚书?”
杨应麒道:“也是新定下的条例我们是文明人成婚不能野合要到村长那里领了婚书才能成亲。嘿!这三百人用来买老婆用的都是茶他们的婚事可把我手里的茶叶掏空了。”
折彦冲笑道:“有家有室这对安稳汉部的人心大有好处。不过我们新村的房子不是五六个人一间的么?娶了老婆如何过活?”
杨应麒道:“那是半军用的房子。每个村我都留了地皮打了房坯。娶了老婆仍然可以买砖头石料把一个小家盖起来——嗯当然还是得来汉村借钱。”他指了一下后面说道:“这几百人里头有老婆的也就几十个吧。等他们都回去那些没娶妻的看见民部的光棍个个娶老婆估计也会大大眼红那时肯定又是一轮娶亲热!不过他们好这场仗打下来多半也得了不少奖赏买老婆盖房子不用到村里来借钱。”
折彦冲回到会宁汉村的时候除了本村以外周围另有三个村子炊烟飘起诸村错落一派热闹。
杨应麒道:“我们汉部本村坐西北而朝东南经过扩建后可容三千人此外有八村环绕因其所在方向分别是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每村可容两千人。将来若把九个村子连成一气可以构成一个容纳五万人的小城。不过这大概要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曹广弼道:“那我们汉部现在共有多少人?”
杨应麒道:“确切的数字暂时连我也说不清。大概是三千了吧。除了战俘和部民刚刚买来家眷还有不少逃奴——你知道的我们汉部无奴隶女真豪强的许多奴隶忍受不了就多往我们这边跑。不过我也只收会说汉话的。”
曹广弼道:“我年中见你大兴土木便觉奇怪不过现在看来倒像你早就算准今天情形一般要不然不会在那时候就给这几个村子打下坯子。老七你不是真会什么武侯神算之类的本事能知过去未来吧?”
杨应麒笑道:“我说我有你信么?”
曹广弼笑道:“不信!”
杨应麒道:“辽人甚是失策!这几次调兵遣将每一次都透露出中枢决策者的无能!若他们一开始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压来只怕我们现在早被碾成粉碎了。可他们倒好军队是一点一点地派败仗是一个一个地打人力财力一点一点地往这边送简直不像来杀敌而是来资敌!就像现山间出现幼虎却先派一头猪来被吃了;再派一匹马来也被吃了;再派一条猎狗来还是被吃了。等到他们醒悟过来要全力出击的时候幼虎已经变成猛虎了!”( )
众人一边谈论着忽然阿鲁蛮指着远处道:“是嫂子!”
折彦冲望见连忙飞马过去跳下来扶住妻子道:“你怎么跑这么远来!动了胎气怎么办?”
完颜虎笑了笑指了指背后原来她背后还跟着几十个女人都是来迎接丈夫回家的。其中有几个和完颜虎一样也是肚子挺起或尖或圆。
行伍中的丈夫们早看见自己的爱人了却都忍着不敢动。杨应麒心道:“这个队伍看来是训练出来了!狄、曹练兵的本事果然了得!”
曹广弼一招手道:“好了就此解散!去见亲人吧!”
几十个成家了的立即欢呼着冲了出去另外三百多人却愣着不动。
杨应麒道:“新来的战士都安排在左村。没成家的男儿们领你们的同袍到村里去!顾大嫂在那里等着呢!”
杨应麒回头见曹广弼看着各携家眷回去的属下呆笑道:“哎哟大冬天的二哥却猫儿春了!”
曹广弼啐了他一声道:“胡说八道!”
杨应麒道:“知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情何必掩饰?说起来二哥你也二十了是时候成家了。”
曹广弼摇头道:“我不想在这里成家。”
杨应麒奇道:“那你要到哪里去?”
曹广弼道:“如果有可能我想回中原……”随即长长叹了一口气道:“但这个梦未免也太遥远了。”
说话间两人的马已经走近村口但闻村口一阵喧闹几个人在吵闹些什么。
杨应麒见那群人中心有一个竟然是帮自己打理文书事务的胡茂不由得有些奇怪跳下马来道:“怎么回事?”
周围的人看见他来都纷纷道:“好了好了小杨领来了。”
杨应麒见围在这里的都是手底下的文员心中不由得又添了两分讶异。他一直重视文事只是北鄙之地通文识字的已经不多说到学识渊博汉村到现在为止更是一个没有。这些人都是粗通文墨之徒杨应麒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培养起来构成了初步的文吏系统。因此这些人也算是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下属了。
这时胡茂见到他竟然两眼一眨流下泪来。杨应麒惊道:“你这是干什么!男儿有泪不当流!你虽然干的是文书工作但我汉部人人都要能上马挎刀!怎么能轻易哭呢?莫非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胡茂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一个人好久才憋出一句:“他……他欺负人!”
杨应麒闻言看去却见是个中年眉目清朗虽然衣冠多有残破但整理得十分齐整心中暗暗称奇:“这样的人若是出现在江南汴京那是毫不奇怪这塞北苦寒之地怎么也有这样的衣冠人物。”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旁边一个伶俐的人便把事情的本末说了。
原来杨应麒临走前曾和完颜各豪强有个协议凡是汉族俘虏都归汉部会说汉话的渤海人也算在内。汉部也不是平白无故地要人而会拿折彦冲等俘虏到的契丹、奚族、熟女真等族的俘虏来交换。后来汉部的外族俘虏交换完了杨应麒又让胡茂拿了钱财去赎。胡茂等人在赎人之后都会问对方擅长什么是否识字等等如果识字以后便会编入文员队伍。
女真豪强和汉部的关系很好杨应麒“不愿同胞为奴隶”的理由又光明正大这件事情本来进行得十分顺利但到了眼前这个中年人身上却是奇峰突起。
这人是铁州人士因战乱被误俘来到此地。他自称识字胡茂把他带回汉村本村后便考了他几个问题又让他写了几个字见他的字写得漂亮十分高兴就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帮忙。胡茂是杨应麒的副手在村里地位颇高别人见“胡秀才”让这个中年人给他打下手都替这个人高兴。
谁知道这个中年人听了没半点高兴的样子反而提了些问题考起胡茂来。一开始胡茂随口应付谁知道这中年人越问越深由孔孟旧章考到王安石的新义句句引经据典没一句平白话。到最后胡茂连听都听不懂更别说回答了只是在那里干瞪眼。
杨应麒听到这里心道:“这中年能活活把胡茂给问哭看来书读得不少就不知道他的学问主要是辞章还是实学。”
胡茂指着那中年对杨应麒道:“小杨相公他太欺负人了!他居然说我的学问给他提鞋都不配!还说他如果来汉部就得由他来总管一切事务让我给他打下手!我……他……”显然刚才他被那中年人问得窘迫异常这时忍不住又哽咽起来。
杨应麒对胡茂笑道:“学问不成以后愤苦读也就是了哭什么哭!”指着那中年道:“你这个狂生叫什么名字?”
那中年也指着他道:“你这个孺子叫什么名字?”
杨应麒不过“十四五岁”但在汉部中地位奇特周围的人见这中年对杨应麒也如此无礼无不愤怒胡茂大声道:“杨朴这是我们汉部最有学问的小杨公子!你休得无礼!”
杨应麒微微一笑道:“杨朴?原来我们也算是本家。”
杨朴却冷笑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竟然敢号称‘最有学问’。哈哈北鄙之地果然是文荒。你们村就连个知书达理的大人都没有了么?”
胡茂等就要作杨应麒却挥手让他们静下来对这杨朴道:“这么说来你倒是有学问的了。为何却流落至此?”
杨朴嘿了一声笑道:“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孔子犹有陈蔡之厄何况我辈!”
杨应麒笑道:“圣人不是我辈该胡乱攀比的。嗯我经书读得不熟也不和你比着掉书袋。刚才你是不是说如果你来汉部则一切事务都要由你来管?”
杨朴淡淡道:“若我愿意留下居此位自然理所当然。”
杨应麒笑道:“这汉村的俗务我早就想脱手了。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几千人的生计可不是会作几歪诗、背几章《礼记》就能治理好的。”
杨朴冷笑道:“十里之地千户小邑致平也不过反手间事。”
杨应麒听了这句似曾相识的话笑道:“哦?那你倒试着说说我部的好坏。”
杨朴道:“我听说这子母村的建制都出你手想来你也有些学问。若论农牧工虞也颇有可称道之处。你们才不过二三千人你却又预先打下这八个子村的坯子则对将来之事想来也有意料之能。”
杨应麒听得眉毛一轩道:“说下去。”
杨朴道:“可惜你所能意料也不过一二年、两三年胸中没有十年之规划更无百年之眼光。所以你这汉村的建制放诸一二年间则处处高明。放诸五六年间则颇见破绽。放诸百十年间便显出建村者全无远见!”
杨应麒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来来来到我住处来前些天我才得了二两好茶乃是雨前龙井塞外难求。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
杨朴虽有几分狂气却不是一个纯粹的狂生。他见杨应麒不过十几岁年纪面对自己的挑衅居然毫不动怒不由得暗暗称奇。来到杨应麒房中见屋内一个书架约有三百余卷图书却都是善本。
杨应麒注意到了他的眼光笑道:“塞外好书难求。我搜刮经年也不过是这点家当却是贻笑大方了。”
杨朴却道:“不然女真人便是识字的人也不多你身处其间而能如此已属难得。”说起话来已比在外边平静多了。
杨应麒点头称是说道:“在这里多有英雄豪杰而几无文人学士。能谈论点风雅的也就我族兄杨开远等寥寥数人。”
杨朴见他烧炭煮水不用煮而用泡颇感奇怪。然而见他手法熟练稳重展现出来的气度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所应有心中再不敢对杨应麒等闲视之心道:“茶道功夫能见学养底蕴。此地虽属蛮荒但这少年大有来历不能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