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法绝自会小心,那帝王谷不是有人一直在宋廷中吗?”
“那袁棘啊,他只是帝王谷外殿之武堂中人,虽说其武功已至超凡境地,但毕竟无法增添南朝命星之光芒,本尊顾忌的是帝王谷外殿之术堂中人。”
法绝想了想道:“外殿之人尚且这般厉害,那帝王谷内殿中人不是所向无敌了?”
“的确如此。”印天涯道,“帝王谷内殿中人高深莫测,远非我等之辈可想,不过,其内殿中人从不出谷,是以不用担心。”
法绝问道:“这是何故?”
印天涯摇摇头:“具体何故本尊也不知晓,只是曾听教中前辈提及,似乎同轩辕黄帝的誓言有关吧。”
伯颜惊叹道:“轩辕黄帝?上古人物啊。”
印天涯道:“也只是传说而已,我们不必理会之,总之,数千年来,那内殿中人从未出过帝王谷。对了,伯颜,大汗那里,搬迁燕京一事准备得如何了?”
“师尊,已基本妥当,预计三月一日即可搬迁。”
“很好,燕京乃风水宝地,可以为我朝命星添色不少。”
######黑衣人的刀势渗透到我体内各处,引发我周身经脉巨痛。
稍远处的全玖已经被吓得哭不出声来,腿脚发软,若非旁边的宫女扶住,连站立都无法做到。
眼看弯刀就要落下,就连袁棘也觉得失去了希望,袁棘已经看出,黑衣人这最后一击正是印天涯的绝技之一“凌空霹雳”。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我丹田中突然冒出一股热气,沿着经脉流向四处,瞬间遍布四肢,那黑衣人刀势带来的疼痛一下散去,我全身充满劲力,就似满弦上的羽箭,只需手轻轻一放,便能一飞冲天。
霎那间,我的双手情不自禁地伸开,似乎不由我控制,以一种无人能料到的速度闪电般地夹住了黑衣人劈来的弯刀。
黑衣人一愣,急忙手臂用力,意图抽刀再劈,却发现被我的双手夹得紧紧的,根本无法抽出。
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被从后赶到的袁棘抓住,只见袁棘右掌毫无花哨地击在黑衣人背上,那黑衣人来不及躲闪,惨叫一声,喷出大口鲜血,如同断线的风筝,飞出数米,倒在了地上,眼见不活。
我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何故,一下愣住。我见到黑衣人被袁棘震飞,发觉自己身体摇摇欲坠,旁边的文天祥陆秀夫也愣在原地,没有意识到过来扶我,幸得文璋及时来到我身边,将我扶住。
“文璋,小七,你们先扶陛下上车休息。”袁棘欣喜若狂地说道,随即又对着远处的蓝羽恶狠狠地叫道,“不得放过任何一人。”
以袁棘的修为,兴奋,恼怒之情竟然至此,足见其胸中之波澜澎湃。
那些还在战斗的黑衣人见到这边的情形,全都停止了搏斗,调转刀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尽而亡,竟是没有半分犹豫。
袁棘哼了一声,环顾四周,便转身上了马车。
我坐在马车上,依旧惊魂未定,旁边的全玖正忙着给我擦着汗水和黑衣人留下的血迹。
“陛下无恙?”袁棘上车后急忙问道。
“朕没事,外面情形如何?”
袁棘见我无事,也踹了口气道:“回陛下,黑衣人全部自尽,蓝羽沈墨正在打扫战场,希望能够留下一两个活口。”
我喝了口冷茶对小七道:“传令下去,仔细搜身查验。”
小七下车后,文璋说道:“陛下,您这最后一招夹击之式是何招式?真是太厉害了,即便是臣也无法做到,先生您说是吗?”
袁棘呵呵一笑,也不回答,突然右手一挥,抓住了我的手腕,道:“陛下,臣得罪了。”
这下变故十分突然,我根本没有防备,不过,以袁棘之身手,即使我有准备,也是万万躲不开的。
旁边的文璋也是一惊,毫无准备下同样无从阻拦,何况其武功本就和袁棘差得很远,至于不会武功的全玖更加不可能阻挡。
一时之间,我和全玖,文璋均是愕然其中。
第46章 龙息
第46章龙息袁棘也不说话,右手仍然搭在我的腕上,脸上时而露出兴奋之色,时而又紧皱眉头。
我感觉到体内有一股微弱的气息自我手腕起在缓缓流动,逐渐达到全身各处,此时我已经从惊愕中缓过神来,袁棘想要害我,有无数次机会,根本不必等到现在。我一向认为袁棘就是我以前所看武侠小说中的那些高人,一是因为袁棘的出身,帝王谷,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高人隐居之所,二是因为袁棘是先帝为赵禥所钦定的教授,所以对其十分信任。
我全身放松,任凭这股微弱的气息在体内流动,只是再也没能出现刚刚那种强大的气息了。
又过了片刻,袁棘才放开我的手腕道:“陛下,臣有事,容臣单独禀报。”
我笑笑,毫不迟疑地道:“恩,全妃,文璋你们先下去吧。”
文璋似乎还没从刚刚的愕然中缓过神来,道:“陛下,袁先生这是。。。。。。”
“无妨,文璋,去将那三名黑衣人弄到一起,朕一会过去看看。”
“是,陛下。”
全玖,文璋走后,我指了指对面道:“先生坐下说话。”
袁棘坐下后有些兴奋道:“刚才陛下用手去夹住那黑夜人的弯刀时,体内感觉有何变化?”
“朕当时觉得丹田中一股热气涌出,随即遍布全身,然后就下意识地伸手夹住了弯刀。”
袁棘微微点头道:“陛下先听臣说段故事。”
“先生说吧。”
“前朝开国初期,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东征西战,所向披靡,消灭了大部分割据势力,山河日渐统一。但是始终有一人,却让李世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对付,这人就是风尘三侠里的老大髯须客张仲坚。那张仲坚出生时便具异相,其父不喜,欲杀之,得其师救,长大后学得一身好本事,与李靖夫妇结为好友,欲与李家争夺天下。后来,张仲坚在碧波亭内和李世民手谈(下棋)一局,以棋局胜负定天下,最终不敌李世民,言道,世民,真天子也,而后远走海外,将其所有资产赠与李靖夫妇,嘱其助李世民一臂之力,以安天下。”
“这故事朕也听过。”
“陛下,那张仲坚师从昆仑奴,乃昆仑派的嫡传弟子,昆仑派和我帝王谷的历史一样悠久,也是几乎不出世。张仲坚天资极佳,年纪虽轻,武功却已臻化境,而那李世民修炼的是天子之剑,武功一道却是平常,远远不是张仲坚之敌,两人在亭内手谈时,张仲坚浑身上下所发出的气势惊人,就连李世民的那些侍卫也根本无法靠近三米之内,这种无形之势刚刚陛下应该从黑衣人那里体会到了吧,而李世民却能安然无恙,始终专注棋盘,最后获胜。如果臣猜测不差,当日情景便和今日陛下所遇有相似之处。李世民体内有护体气息相随,才能抵御张仲坚之势。据臣祖上袁天罡留言,那李世民体内流淌着龙之息。”
“袁天罡,龙之息?”
“回陛下,袁天罡乃是臣之先祖,也是出自帝王谷,和其师弟李淳风都是帝王谷外殿之术堂中人,这龙息呢,乃是一种十分玄妙的气息,只会存在于极少数的真龙天子体内,上古时代的轩辕黄帝体内也具有这种气息,而轩辕黄帝体内的龙息被当时的练气士广成子大师开启后,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这才无敌于天下。只是这种气息极难捉摸,即便是自身也无法知晓,更谈不上开启了,当日那李世民体内之龙息也是受到张仲坚气势的牵引,方才出现,据说,李世民的龙息终其一生也只出现过两次而已。”
“两次,那还有一次呢?”我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即位后,民间有个关于唐太宗,泾河龙王,魏征的传说,陛下听过吗?”
“听过,是魏征梦斩龙王的传说吧。”
“就是那次,魏征梦里斩龙后,那泾河龙王魂魄前来找太宗索命,在梦中,太宗皇帝体内之龙息再度爆发,并以此龙息迫走了龙王,得以避过一劫,后来才会有秦叔宝尉迟恭守门一说。”
我问道:“先生之意是说朕体内也有这种龙息?”
袁棘略微迟疑道:“陛下,臣刚刚用内息探视陛下体内经络,陛下体内经络中的气息似有似无,以臣之能耐还无法牵引,所以臣目前不能确认,也许在生死之间才能使龙息现形吧。陛下莫急,待机缘一到,陛下随臣去趟帝王谷,请谷中术堂中人为陛下解惑。”
我点点头道:“也好,外面该差不多了,去看看那些黑衣人。”
“是,陛下请。”袁棘拉开门道。
文天祥,全玖等人见我下车,急忙围上前来。
全玖道:“官家安好?”
我笑笑:“朕安好,君实,查过了吧,是蒙古人吗?”
陆秀夫道:“回皇上,这些黑衣人并无任何身份凭证,但从其外貌看,的确是蒙古人,而且是蒙古军士,只是没能留下活口。”
“恩,去看看那最后三名黑衣人吧,全妃,你就不要去了,上车休息。”
文璋在三名黑衣人的尸体前守候着,见我前来,说道:“陛下,这三人身上什么都没有。”
袁棘上前看了看:“这最后一名黑衣人所施展的武功应该是出自印天涯,依照这人的能耐,在天涯里应该是地位不低,这人之武功当在蓝羽之上,臣判断这几人很可能是天涯之人。”
我随便看了下地上的黑衣人,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便叫道:“蓝羽,沈墨。”
“臣在。”
“我方伤亡如何?”
“回陛下,战马死伤二十八匹,侍卫伤三十二人,死亡十一人。”
“恩,你等留下十人善后,等待地方官府之人前来处理,受伤之人好生医治,阵亡侍卫回去后重重抚恤,其他人稍事休息,半个时辰后继续前进。”
“臣等遵旨。”
蒙古天涯,等着吧,今日之事朕一定会连本带利收回的。
过了山林,前方道路平坦,虽然说不上一望无际,却也地势开阔。从道路的另一端望去,这片山林面积极广,纵深不下数十公里,昨夜蓝羽等也就搜寻了靠近路前的几公里范围,这群黑衣蒙古人也真是了得,竟然躲在如此深的密林里。
路上,我开始想着这龙息之事,不过龙息一说也太过玄妙了,但如果不是龙息,我体内突然爆发出的又是什么呢?我突然想到在少帝陵前的那位黑衣老人,难道我体内的龙息是他给的?是了,老人最后在我背上拍了一掌,我的力气就变得很大,难道那位老人是神仙?
前些日子道法来信也言及我是什么命星闪耀,看来我真的是真龙天子了,呵呵,我飘飘然起来。
穿越之后的我似乎也变成有神论者了。
不过,我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清明,仅靠那神秘的龙息,我只能被动地等待,那是绝对不行的。我更加希望火枪能够早日研制成功,当时我手里有枪的话,还会怕这黑衣人的弯刀吗?
我伸手做了个开枪的动作。
第47章 沈括后人
第47章沈括后**宋的情报机构也太无能了吧,一百多号蒙古人潜入我朝境内,躲藏在京城附近,竟然没有半分察觉,难道边关有人通敌?还是朝中有人接应?
这个时代消息传播得很慢,蒙古人是如何知道我要来会稽的?又是何时知道的?如果从临安到蒙古境内,再返回临安,即便有信鸽传送信息,这一来一往怎么都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吧,那也就是说在去年十二月初至十二月中就有人往蒙古传递消息了,而这个时候只有宫中之人和朝中大臣才知道此事。
无论如何,龙牙的情报部得加紧了。
没有情报的战争就好像瞎子打仗,只会是有败无胜。
中午时分我们绕过会稽城,直接向全玖家的山庄驶去。吃完中饭我便躺在车上好好地睡了一觉,毕竟早上被黑衣人折腾得够呛。
临近傍晚,我们一众数十人赶到了山庄,比计划中的时间晚了近半天。
据说全姓这一姓氏出自远古时期的周朝,当时设有一种官职叫作泉府官,专门管理钱币,而泉府也就是专门管理货币的机构。泉府官的后代有的以泉作为姓氏,后来演变成全,成为今天全姓的起源。
全姓人数极少,大都集中在江南一带,会稽的全姓人氏自称是三国东吴名将全琮的后代。
会稽全福镇可以说是全姓人氏最大的集中地了。
全玖的家就在全福镇的最北端。
此时正值新年,全福镇也是一派喜气洋洋。
同汉唐相比,宋朝对外赔款金额巨大,但在很长时间里却仍然十分富裕,足以见得宋朝经济之发达了,只是到了南宋末年,贪官污吏横行,才开始变得国穷民贫,加上北方汉人家破人亡,不断南下,也使得各地流民日增,衰败之景四处可见。
这全福镇可能是因为太子妃全玖之故,会稽城中的官吏倒不敢过分乱来,看上去还算富足和谐,而且不似其它城镇,少有乞丐流民。
我同镇中耆老们稍事寒暄,便走到全玖家前。
全玖家的院落虽然很大,却显得十分陈旧,尽管贵为太子妃,但全玖却一向低调,洁身自好,不愿用其身份为家人谋私利。
山庄门前的横匾是全玖之父生前所写,“求全山庄”。
全玖之父在做官时也屡次说道,为官者须事事尽责,事事求全,这“求全”应该就是其座右铭了吧。
我回头看了看全玖,见其正盯着门匾发愣,我知道全玖是在思念其父,便拉着其手一起走了进去。
求全山庄分前后两院,虽说陈旧,倒也干净,山庄后面就是全玖所言的后山了。
山庄目前当家的乃是全玖之弟全觉,全玖的直系亲属也就只有全觉一人不愿赴京,而是选择留在会稽老家,家里有老管家全立福领着十多名家丁佣人,后山上还有几十名长工,因大都是丘陵山地,所以良田很少,这些长工以养殖业为主,饲养了不少猪牛鸡等畜生以及稍带维护山林。
全玖一到家便东问问西问问,左晃晃右晃晃,显得十分兴奋,我见全玖开心,也不去管她,随她到处走动。
蓝羽安排好侍卫住宿后说道:“陛下,这山庄真够大,几十名侍卫安顿后完全不显拥挤。”
“听全妃讲,后面还要大呢,明天一起上山去看看,今夜你们都早些歇息。”
“是,陛下,臣安排好防卫后便去歇息。”
吃罢晚饭,我在客厅召见了全觉和其老师沈逸秋。
本来,我到求全山庄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考察新军基地,看看这里是否可行,后来听全玖提及全觉,沈逸秋,又增加了招揽人才的目的。
这全觉长相斯文,同全玖貌似,也是眉清目秀,而沈逸秋也是精神矍铄,看来全玖家的山庄养人啊。
我看着两人十分拘束,也就先开金口道:“全觉,你和你姐姐长得真像,一表人才啊。”
全觉起身答道:“陛下过奖,呵呵。”
“坐下说话即可,这是在家里,不用拘束。”我笑笑又对沈逸秋道,“沈先生也是容光焕发,一看便是宝刀未老,先生今年贵庚?”
沈逸秋听我称他做先生,心里也是十分高兴:“回皇上,老朽今年六十有二了。”
“恩,老当益壮啊。朕听全妃讲,你是沈括后人?”
“正是。”
“沈括沈大人乃我朝英才,朕打算过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