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峰上前敲开了寺庙的大门,正准备休息的僧人们一见有人冲入,忙道:“你们是何许人也?为何擅闯演福寺?”

第417章 逃逸

    第417章逃逸

    小七亮了亮手中锦衣卫的腰牌,毫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几位僧人,冷冷言道:“锦衣卫查案,有人状告你们演福寺,说寺内的某位僧人和去年临安城内的无头命案有关,立即叫你们主持允泽和所有僧人出来,本官要逐一核实。”

    为首的僧人名叫福临,是庙中的执事,约莫五十来岁,这福临看了看小七手中的官牌,也不知道来人是个什么官,不过锦衣卫的名头福临还是听说过的,那可是在临安府之上的一个神秘府衙。

    站在寺庙门前之人虽然个个都是身着便服,且大都没有携带武器,但阅历丰富的福临一眼就能看出,这群人应该不是什么打家劫舍的盗贼,这位自称查案的年轻官员官威十足,也不似作伪。福临不敢怠慢,忙道:“大人,请稍等片刻,贫僧福临这就去通知主持大师。”

    “好,快去。”

    片刻功夫后,福临慌慌张张回到小七面前,道:“大人,主持不在屋里。”

    “什么?”小七道,“福临,叫所有僧人到大殿前集合,王峰,你和众人四下搜查,每一处房间都不可放过。”

    王峰道:“是,大人。”

    “一、二。。。。。。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随着大殿前出现的僧人越来越多,小七数道。

    福临陪着笑脸道:“大人,屋里的人都在这里了。”

    “就只差允泽和一名僧人了,福临,这两人去哪里了?还有,在寺庙中挂单的那位琏真大师呢?”

    福临道:“大人,所差的一名僧人名叫做福平,中午左右就不见其踪影了,贫僧不知道他去了何处,至于主持和琏真大师贫僧同样也不知道,吃晚饭时贫僧还在主持屋里见过他俩。”

    小七道:“怎么?你们这里没有门规吗?一位僧人离寺外出,难道不用和你们打招呼吗?”

    “大人有所不知,这福平乃是主持身边之人,他的去向,一直以来都不用登记的。”

    一旁的袁棘突然说道:“福临,带我们去允泽屋里。”

    “是,大人。”福临应了一声,忙将袁棘、小七和王峰带到允泽的房间。进屋后,袁棘四下看了看,随后端起桌上的一个茶杯,只见这杯茶水隐隐约约还有一丝热气,茶杯旁边是两只空碗和一些糕点,袁棘闻了闻道:“是高度白酒,还是中华御液,福临”。

    “贫僧在。”

    “福临,你知道这演福寺内有密室吗?”

    福临道:“没啊。贫僧在此已有十年之久,从未听说过有密室存在。”

    袁棘道:“小七,去问问其他僧人,这演福寺是否有密室密道之类的,王峰,你去将姚朝辉叫来。”

    王峰速度极快,没多久,姚朝辉便随着王峰来到允泽的房间。

    “朝辉,你看看这屋里有无机关密室之内的?”

    “先生稍等,待属下仔细查看。”

    姚朝辉精于此道,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在床的旁边找到了机关的触发点,随着姚朝辉的右手按下,在门后的墙上出现了一道厚厚的暗门。

    袁棘道:“王峰,你告诉小七,我和姚朝辉进去看看。”

    “是,大人,需要多找些人进去吗?”

    “不用,姚朝辉,跟在我后面。”

    袁棘顺手拿起桌上的一盏油灯,走入暗门。在油灯微弱的灯光照耀下,只见暗门里面是一级级向下延伸的台阶,两人向下走了十数级台阶,就看见一间颇为狭窄的密室,密室中的摆设和允泽屋里几乎一样,有床、桌椅,书柜,除了进来时的一个通道口以外,四周都是土墙。姚朝辉四下探视了一番道:“这里还有一处机关。”说罢,又触动了一处机关点,果然,在进来通道的正对面墙上,又出现了一道暗门。

    这道暗门之外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很长,呈下坡状,而且高度很低,只能半躬着身子才能通过。

    “先生,从这里的机关和通道来看,似乎是盗墓贼所为。”

    “盗墓贼?莫非允泽是做此勾当的,抑或是演福寺的上代主持?”

    “都有可能,这条通道的时间至少在十年以上了。”

    两人边走边说,丝毫没有影响到前进的速度。

    也不知过了多久,姚朝辉突然小声道:“先生,小心,前面似乎有丝许亮光。”

    “恩,是月光,应该是出口了吧。”袁棘艺高人胆大,说完后加速向外走去。

    出口处是一片小树林,姚朝辉向四周看了看,道:“先生,这里和演福寺相隔很远,已经是宝石山下的黄龙洞一带了,这一片地形开阔,四通八达,很难确定他们逃走的方向。”

    袁棘想了想道:“恩,朝辉,先回去吧。”

    回到演福寺时,袁棘看见数十名身着官服的锦衣卫已经在寺内来回走动了。

    “先生,有消息吗?”在允泽屋里的小七焦急地问道。

    “人应该是从密道逃走的,只是不知逃往何处了。索无魂,你带几名善于追踪或者轻功高明者,从宝石山黄龙洞一带北向搜寻,看看有没有线索。”

    “是,先生。”

    “小七,这里交给你们锦衣卫处理了,我和君宝先回狮峰,索无极、姚朝辉,你们和龙牙之人在这里协助锦衣卫。”

    回到狮峰,已经快到子时了。

    袁棘向我汇报了前往演福寺抓捕琏真的经过。

    “公子,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当属下走出密道时,发现已在数里之外的一片树丛中了。”

    “看来这琏真的确小心,作为细作,倒是完全合格的。小七,传朕旨意,令各处关口暗中留意,一旦发现有琏真和允泽的踪迹,群起攻之,务必擒下。”

    “是,公子。”

    链真的武功高强,普通士卒一对一根本不是其敌,只能依靠人数的优势,方可有机会将其抓获。

    和我的预计相差很大,杨琏真迦离开临安后,并没有北行蒙古,而是向西北方向走去。

    走出数里地之后,允泽有些气喘嘘嘘道:“大人,我们现在去往哪里?”

    “允泽,先去方晨乾的圣公洞。”

    允泽惊道:“那不还是在宋朝境内吗?”

    “正是。”

    “大人,虽然福平已经除掉,但官府势必会发现演福寺内的密道,以属下看,还是早日北行,去往蒙古吧。”

    杨琏真迦笑道:“允泽,既然密道会被发现,那些官府之人认为我们一定会往北,所以反而是回到蒙古之路更为危险,先去圣公洞躲一躲,等风声小了再做打算。”

    允泽赞道:“大人所言有理。”

    杨琏真迦望着黝黑的天空道:“趁着夜色,快走吧。”

    进入四月份以来,天气是一天热过一天,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热天似乎提前了不少。不过,好在江南的雨季也已经准时来到,时不时地会下上一场雨,倒也给闷热的天气带来凉意。

    四月二十三日,寿和太后两次册、宝,谢道清一族的兄弟谢奕实等十五人、族侄谢在达等四十七人、族侄孙谢镛等十四人全部抵达临安,按照礼部马廷鸾的提议,各锡银十两、帛十匹,加封谢道清的谢渠伯为魏王,祖父谢深甫、曾祖谢景之都加封为王,以示皇恩。同日,皇后受册推恩,诏曰:太中大夫全清夫儒科发身,恳陈换班,靖退可尚,特授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全玖之弟全清夫以下十五人官一转,全觉以下十七人补承信郎。癸酉,美人杨氏进封淑妃。

    四月二十五日,根据临安军事大学史岩之校长的提议,我下令征诏江万里之胞弟江万载回临安担任军务院院士兼任军事大学副校长一职。

    江万载,江万里的胞弟,与兄万里、弟万顷被时人雅称为**“三古”或“三昆玉”。因自幼体格魁伟,臂力过人,其祖父江璘、父江烨对其寄以厚望,除授以家传理易之学外,还重金聘名师授以兵法武艺,万载每学皆得其精髓。十六岁时投入军中,未满十七岁即成为孟珙(当时29岁)的直接上级。后与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等人不和,遂隐居在家。

    因宋蒙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而我深感将领之不足,所以在募兵的同时,除了培养招募年轻将领外,我也开始留意起孟拱时代的老将。在史岩之的力荐之下,又加上江万里的劝说,江万载才答应朝廷重新回到军中任职。

    四月末,四川军区再上战报,张珏将军护合州春耕,战款龙溪,以状言功,诏趣上立功将士姓名。

    五月一日,大朝会。

    在商议军务、政务之前,我再一次大搞迷信活动,根据我知道的历史进程,五月份还会有一次日食现象。

    众人行礼完毕,我首先说道:“各位爱卿,昨夜朕在梦中又得到先帝启示,让朕开始准备宋蒙之战了。之后,朕问先帝,宋蒙之战的结局如何?先帝曰,上天会在本月降下昭示,如果我大宋获胜,则会再显天之异象,也即日有食之,如若不然,则不会出现日有食之之象。钦天监出列。”

第418章 天意如此

    第418章天意如此

    “臣在。”

    “方爱卿,自今日起,你们钦天监和司天监需要每日向宫中禀报天象以及你部之预判,直到日有食之天象出现为止。”

    “是,陛下,臣遵旨。”

    从殿中大臣们的眼神可以看出,和上次相比,几乎人人都不再持怀疑的态度,尽管对于先帝托梦之说不甚相信,但还有其它更好的解释吗?

    数日后,临安城的各类报纸也尽都刊登了这则消息,不少小报还针对日食之说开辟了专栏,让百姓进行有奖竞猜,一时之间,“日有食之”成为了所有临安城的百姓饭后茶余的主要话题。临安大学和皇家科学院中不少研究天文学的教授专家们也纷纷前往司天监,观察天体的运行,以期获得一手的资料。

    “哥,看来百姓对你所说的日有食之现象信任度很高啊,从各种报纸统计的数据和赌场的盘口来看,有七成以上的百姓认为,本月一定会出现日食天象。”看完一份报纸的方灵笑道。

    “这是好事,说明了我朝百姓对于公子的信赖。”袁棘接过方灵手中的报纸,看完后也笑道。

    “恩,最近两个月来,民间百姓对于朝廷以及地方官府的好感也在逐渐上升,诚威镖局去往各地时,沿途所听到的大都是正面的消息,按照我二叔的说法,这在他走镖二十年中,还属首次。”

    我点点头,满脸笑容道:“官清则水清,这是我朝中兴的大前提,朝廷有了这种公信力,就可以提高百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像本年度的募兵,才过了两个多月,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募兵人数,各地的年轻人纷纷响应朝廷的号召,希望能够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收复山河。”

    袁棘赞道:“是啊,公子,属下自从离开帝王谷以来,已近二十年,这二十年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我朝百姓如此踊跃地报名投军,不容易啊。”

    “今日之局面的确不易,要树立起朝廷和各级官府的公信力,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哥,这是何意?我看也没有什么难的啊。”

    袁棘道:“灵儿姑娘,这也正是公子之能,历朝历代,有几位帝王能做到呢?”

    方灵道:“也是,哥,那你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嘛,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变革必须从上至下,就拿惩治**,整顿朝纲来说,首先是我的态度坚决,其次是从朝中重臣开始做起,到各省、各路制置使,再到州府、县衙的官员,你们想啊,一品大员不敢贪了,二品大员还敢继续受贿吗?各地的制置使、安抚使廉洁了,那些知府事、知县还会不跟着廉洁吗?还有一点就是乱世用重刑,犯罪的成本高了,谁还敢以命相搏呢?”

    方灵道:“哥,我听浦会长说过,他最佩服的一点是哥你采用的一刀切手法,以往的明君在整治贪污**时,常常是刨根到底,反而使得贪官们拼死顽抗,结成同盟,以致那些帝王最终不得不妥协,否则真的就是满朝文武尽可杀之了。而哥的方式乃是因时制宜,实为治国之上上策也。”

    袁棘再次赞道:“是啊,公子行事,从无差错,属下也是佩服之极。”

    我笑笑,心里不由得有种满足感:“好了,准备吃饭,全一也该回来了,小四,你去把浦会长、萧天,还有林莹姑娘都叫来吧。”

    随着时间的流失,很快便到了五月下旬,不过,日食现象始终没有出现。临安城的百姓和朝中的大臣们似乎都有些急躁起来,按照我的说法,这次日食天象和即将到来的宋蒙大战有关,如果到本月底天象并未异变,那不就说明了大宋会败于蒙古之手吗?

    五月的最后几天里,赌场盘口显示的数据已经有所转向,不少人开始逆向购买,连我身边的近臣,如文天祥、陆秀夫等人也显得紧张起来,毕竟我这个赌注弄得有点大了,和国家命运连在了一起。

    三十一日,五月的最后一天,和上次出现日食的时间几乎一样,也是在临近午时(11点)之际,明亮的天空毫无征兆地突然黯淡下来,只不过,这次并不是日全食,而是日偏食,时间要短得多,只持续了大约三分钟时间,天空便渐渐恢复了原状。

    这一天正是朝歇之日,当日食发生之后,整个临安城一下沸腾了。

    “我朝胜了!”

    “上天降下了征兆,我朝必胜!”

    “皇上万岁,大宋万岁。”

    在龙牙成员有组织地鼓动下,临安城的百姓们竟然自发地走上街头,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原东康坊所在地,现在的临安广场,不少商铺还主动贡献出窜窜鞭炮,很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响彻在广场上空,现场气氛之热烈,百姓情绪之高昂,绝对是临安城自打迎来大宋皇室后的第一次。

    与此同时,在距离临安千里之外的龙虎山上。

    张天师手里拿着一张皇家大宋报,微微笑道:“道法,你说皇帝陛下会不会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精通天象之术士?”

    “应该不是吧。”道法大师的脸上同样带着笑容,摇摇头道,“据我所知,皇上一定不是什么术士。”

    “那皇上身边之人呢?”

    “皇上身边的袁棘乃是修武者,公孙小宸虽然是术士,却随军东征,而且,他还不具备这般功力,至于其他人也都是修武者。天师,要知道皇上预测这次天象异变时,还是在本月的一号,即便如你我,或者是帝王谷的术堂堂主公孙昂也难以做到。领路人,呵呵,不愧为守护者大人选中的领路人啊,陛下,神人也。”

    张天师点点头,赞道:“不错,领路人之神通的确在我等术士之上。道法,你让文璋跟随陛下,完全正确,说不定我龙虎宗今后也会出现一位大将军也。”

    道法大师哈哈笑道:“一定会的。”

    当天下午,政务院专门召开了有关日有食之的报行通报会,院长文天祥代表朝廷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做了题为《天降异象,大宋必胜》的长篇讲话。之后,临安城的大小报行全都加班加点,打算在六月一日推出一期特别增刊,以庆祝上天所显示的昭告。

    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既然天意如此,大宋岂能不胜?

    这次日食现象后,我的威望再次被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