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明-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当万磊与明朝为了茶钢贸易而扯皮之际,朝鲜方面也派来了使团,他们不是来贸易的,而是来求救的,就在两个月前,倭国就屯兵十余万于对马岛,现在最终还是沉不住气,抢先跨海进攻朝鲜了。

    而朝鲜经历过多年的战乱,国内一片萧条,民壮十不存一,哪里是倭人的对手,半个月的时间不到,朝鲜八道就丢了三道,就连首都——汉阳所在的京畿道也陷入倭军的攻击之中。如果汉阳有失,那这个王国就算是全线崩溃了。

    面对摇尾乞怜一般的朝鲜来使,万磊却是连见都不见,直接将他们推到明使馆去,并扬言:“朝鲜并非我方藩国,又无盟约,我方没有保卫朝鲜之义务。而日本国与我方本为友好之邦,我方更不会插手日朝之争,还望朝鲜好自为之。”

第325章 心黑手狠(十二)

    万磊明言与日本是友邦,这真的是跟倭国“哥俩好”吗?非也!万磊这么说,是让倭国心安,好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在朝鲜当杀人的刀子。而暗地里,万磊找来几个精忠卫,让他们假冒走私商,暗中去找朝鲜使团,私下卖一些武器给他们。

    一边倒的朝鲜战局,是万磊不想看到了,为了让朝鲜与倭国拼得更猛烈些,万磊早就打算低价卖一些压库房的武器给朝鲜,比如说猛火油柜、机械式强弩和万人敌之类的。这些玩意儿是北平城以前守城用的,现在早就更新换代了,所以被堆到库房里。

    虽说是淘汰下来的,不过这些玩意儿都是守城的利器,更是对付那些爬墙的步兵必杀器。当然了,火炮火枪这种高级玩意,万磊是坚决不卖的。而猛火油柜、机械式强弩和万人敌之类的玩意儿只能对付步兵,挡不住北平军的。

    因为北平军攻城的时候不会用人去爬墙,而是拉上几十门钢炮,对着城头轰上一两天,任你再坚固的城楼也只有被轰塌的份。城墙一被轰开,骑兵直接列阵冲锋,那些守城的玩艺儿就成了摆设。

    另外,除了强攻之外,北平军在开打之前也会用各种手段“智取”,并派出间谍从业破坏和策反活动,任你的城墙再坚固,也可能被内部攻破。正是因为这些守城兵器挡不住北平军,万磊才放心大胆地卖。

    由于早有准备,这边的“走私商”刚刚与朝鲜来使谈好军火交易的条款,运送兵器的两艘“走私船”就出发了,而这两艘走私船直接开往朝鲜的汉江口,直接在汉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朝鲜来使见了,暗地里都直夸这些“走私商”够义气。

    如果朝鲜来使们要是知道所谓的“走私商”其实是万磊,就连这一场倭国侵朝战争,也是万磊怂恿的,恐怕他们的肺都会气炸。

    朝鲜来使或许不明实情,不过明朝驻北平的大使董伦却是人老成精,似乎已经猜出万磊的意图是引虎攻狼,好坐收渔人之利。这不,他安抚好朝鲜来使并给朝廷发了急报之后,就直奔万宅而来。

    说起朝鲜,那就是一大箩筐事。朝鲜的前身叫高丽,自洪武初年始,高丽就向明朝称臣纳贡,不过时起衅叛,后来更是悍然派兵进攻辽东,不过领军的大将李成桂还算有理智,知道自己带这些兵去跟明朝玩命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阵前倒戈,带军回国取高丽而代之,建立朝鲜国。

    朝鲜国建立之后,李成桂多次向明朝请封,都未获准,直到第三任国王李芳远继位,才从建文帝那里拿到了朝鲜国王的册封,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国,朝鲜有义务向明朝称臣纳贡,而明朝也有义务保护这个小弟。

    不过,对明朝来说,朝鲜这个小弟可以说是一个累赘,刚册封完朝鲜国王,朝鲜就被辽王朱高煦自导自演了一次“贼”乱,搞得元气大伤,两年前辽王被北平军干掉了,朝鲜这才借机复了国,现在元气未复,倭国又来,真是破鼓万人捶。

    既然作为宗主国,明朝就不能见死不救,不然其他藩国肯定兔死狐悲,明朝的名誉就得扫地,以后就不会再有什么藩国来朝拜了。可是,要想出兵救援,就要取道北平行省和辽东,北平军肯定不会给明军让道。

    陆上过不去,海上就更加没办法,因为明军水师在不久前几乎全灭,压根就没剩下几条船,派这些水师北上,说不定还没到朝鲜,就全军覆没了,要知道,北方一带海域可是北平军的地盘,万磊不点头,明水师照样不能过。

    也正是因为知道北平军有海军,也有制海权,董伦不用想也能猜出倭国侵朝其实是北平军默许的,不然倭国根本过不了海。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董伦直接来找万磊,当面鼓对面锣地谈这事。

    万宅的书房内,万磊正在检阅图书,三位胡须斑白的老者也坐在一旁抄抄写写,正忙得不亦乐乎,董伦进来了,也只能坐到一旁干瞪眼,因为那几个老者都是明朝的名儒,一个叫俞贞木,一个叫滕硕,更有一位叫刘渊然的高道,总之,人材汇聚,却都是从明朝那边挖来的。

    董伦被晾在一边足足坐了一个小时,万磊终于把手上的那本书看完,抬头看到董伦,一脸歉意地说自己太忙,怠慢了大使。董伦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明知道万磊这是有意刁难,他也只得忍了,嘴上还得客客气气地说不介意。

    “董先生此次来访,不知所为何事?”万磊明知故问。

    “本官此次是为朝鲜国战事而来。”

    “朝鲜国战事?”万磊却是一皱眉,道:“朝鲜国与我方并无邦交,又无盟约,而且还时常兴兵犯我边境,我军多方容忍克让,然跳梁者却是愈发猖狂,现日本国兴兵讨伐之,也算是替天行道。”

    万磊所说的也是事实之一,两年前,朝鲜国复国成功,就时常派兵过鸭绿江,侵犯辽东,虽然都被驻辽的北平军击杀,不过这种赤果果的挑衅行为已经激怒了万磊。

    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老子还没去打你,你就先来挑事,不弄死你真是没天理。而倭国对朝鲜垂涎已久,万磊当然要好好地利用这一把刀子,杀掉大半朝鲜人再说。

    “公子此言差矣,所谓唇亡齿寒,朝鲜国与辽东接壤,而日本国志骄且张狂,若占据朝鲜,他日必定兴兵入冦,是时,悔之晚矣。”董伦摇头道。

    “先生太过于杞人忧天,日本国与我本为友邦,双方贸易往来,各获利巨万,攻打我们,只会让他们国势衰微,智者不为。日本来使还请我们出兵朝鲜,并许诺攻据朝鲜之后,以汉江为界,以北归我方,以南归日方。不过我们不忍心加兵于朝鲜,所以才没答应。而日本国也许诺,以后仍以鸭绿江为界,并发誓以后永不过江犯境。”

    “日本向来言而无信,公子切勿信之。”

    “言而无信?不见得吧,我方与日方开展海上贸易,这几年来,日方一直信守诺言,绝无欺诈,如此诚实可信,某些自诩礼仪之邦,自号仁义的国家都比不上。”万磊一脸正色地说着,摆明了却是影射明朝全无信誉,连一个小邦都不如。

    听万磊这么一说,董伦的脸色数变,心中更是气得直炸,因为要论起奸诈,万磊如果居第二,天下间还真没人敢居第一,明着议和,暗地里却给人下套,明着说要向明朝廷收购图书,暗地里去是派人去偷。

    虽然恨得牙痒痒,董伦还是强压住胸中的怒火,沉声道:“日本倭奴善于欺诈,精于算计,今日若是放任其攻略朝鲜,以后定是追悔莫及。”

    “日本国之内情,我岂有不知,其性向来欺软怕硬,我北平军兵强马壮,他们自然要规规矩矩,不敢挑衅。不过一些小国就难说了,比如说琉球国,比如说。。。嘿嘿。”万磊嘿嘿一笑,又道:“算了,不谈也罢,反正那些国家跟我方没有邦交关系,又不来朝拜我们,我们操那份闲心干什么。”

    万磊一脸轻松的表情,不过董伦却是一脸紧张,他从万磊的口中听出来了,倭国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琉球国,而且很不巧的是,琉球也是明朝的藩国,至于嘿嘿之前的那个比如,肯定是明朝,如果倭军与北平军合力进攻明朝,那。。。

    要知道,倭冦之乱一直是明朝的海患之最,早在洪武年间,就有大批倭寇跨海袭掠江南沿海,明朝廷多次派军前去清剿,却是屡禁不止,最后只得用海禁和驻军备倭的办法来被动地防守。如果倭国举国之力跨海来犯,那。。。

    一想到这一层,董伦脸都白了,不敢再跟万磊打官腔,直言道:“万公子,我们明人不说暗话,请问万公子,如何才肯出兵助朝?”

    “不是肯不肯的问题,而是师出无名。我们与日本是友邦,跟朝鲜无邦交,你要我们背弃利益相关的友邦去帮一个不相关的国家,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而且我方也首重信誉,既然与日本有和约,我们就绝对不会率先违约。”

    万磊顿了顿,又道:“你们明朝地大物博,我们北平行省却是地峡物乏,很多物资都是靠海外贸易来补充的,如果失去了一个盟友,那就是失去了一片天。而且我们地小民穷,信守承诺是唯一可以取得他国信任法宝,你让我们先行毁约,这不是让我们失信于天下,自绝于万邦吗?”

    “这个。。。”董伦闭目沉思了一会,道:“只要北平军出兵救朝,所有损失,我大明愿意一力承担。”

    “只怕你们承担不起。”万磊还是不为所动。

    “有何要求只管明说吧。”董伦算是看出来了,万磊说这么多,无非是要借机敲竹杠。

第326章 心黑手狠(十三)

    “将山东、京师及浙江沿海辟为自由贸易区,准许我方与百姓自由贸易。朝廷不可加设关卡征收商税,不可限制商人流转与商人的流通。”一翻交谈之后,万磊终于开出了出兵助朝的条件。

    董伦听了吓了一跳,他本以为万磊会借机多要钱财,或者宫藏书籍,没想到万磊的胃口比他预想的大得多,直接就要明朝开放海禁,准许其自由贸易,而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忙道:“这个,这个条件太苛刻,我朝绝不会同意。”

    “既然你们无诚意,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要钱财可以,不过开海禁万不可行。”

    “钱财?些少钱财对我北平行省百姓有何助益?我们缺的是物资,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很多都要靠日本进品,你们既然要我们与日本开战,就得开放海禁让我们自由贸易,以补偿对日作战而引起的外贸损失。”

    “而我要求的并不高,只是开放东南沿海而已,并没有要求你们开放陆上的互市,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果这都不肯答应,那还谈什么?”万磊厉声道,很明显,这个自由贸易权他是势在必得的。

    其实,就算明朝不开放海禁,北平行省的商品也能卖到明朝去,不过是走私而已,明朝廷连一支像样的水师都没有,根本就没法禁绝海上走私贸易。万磊执意要这个贸易权,其实是另有用意,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考量。

    因为,一旦开放了沿海贸易区,与北平行省开展贸易的买办就会增多,这就是说,靠贸易发财的“买办”变多了,与北平行省的关系就紧密,以后如果朝廷出尔反尔,关闭了贸易区,那朝廷面对不只是北平军的讨伐,那些被断了财路的商人们也会齐讨明朝廷。

    因为抄书,失去了士绅阶层的拥戴;再因为开海禁海,又引起富商和沿海百姓的强烈不满,明朝廷就会向败亡之路上飞奔,不攻它都要自破。就算明朝以后信守承诺,不禁海,万磊也可以用贸易的手段,将那些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体(农民)给挤垮,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潦倒,最终还是会举起锄头击向明朝。

    “此事我要上奏朝廷批核,不过朝鲜被倭国入侵,现已危殆,还请公子出面掣肘倭国,令其暂缓攻势。”董伦又道。

    “这请恕我难以相助,反正被侵略的不是我北平行省,损失的又不是我的利益,我可以耐心地等朝廷的答复,你们也不用急,慢慢商议吧,反正朝鲜只是个藩邦,又不是同根生。”万磊一副吃定你的表情,满不在乎地说道。

    见万磊如此不在意,董伦气得脸都白了,一抱拳就告辞而去,万磊看着这个老头离去的身影,多少也有点可怜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被派来当使臣,真是难为他了。

    要知道,所谓的外交,就是用最礼貌的言行来办最“肮脏”的事,没有强壮的心脏,丰厚的脸皮是不能胜任的。而董伦都年过九十了,心脏受不了这种高负荷的工作啊,干上几个月,说不定会被气得一命呜呼。

    由于于心不忍,不过万磊是在公言公在私言私,绝对不会因为对方年纪老就妥协退让,更不会牺牲北平行省的利益。

    “万公子,刚才为何不借机索要宫藏典籍?”等董伦走远了,坐在一旁的俞贞木才低声问道。他作为总编助理,知道北平行省还是短缺一些书的。

    “不要着急,自由贸易权会有的,书也会有的,咱们慢慢来。”万磊淡然一笑,继续翻阅桌上那一堆书,这种悠闲自在的样子也感染到了其他人,他们也都纷纷把心思都放在检校图书上。

    远在朝鲜半岛的百姓就没有这一份悠闲了,其实,此次出兵征讨朝鲜一举,全系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子——足利义持一力主导。足利义持虽然名义上已经继承了大将军之位,不过掌握实权的还是他爹足利义满,而足利义满宠爱幼子足利义嗣,大有废长立幼之意。

    足利义持自然不甘心交出大权,所以就撺掇他爹发动一场侵朝战争,并假意许诺以后攻下朝鲜之后,就让弟弟足利义嗣当朝鲜国主,足利义满年老糊涂,见足利义持如此说,就信以为真,同意让他带兵侵朝。

    虽然说让弟弟当朝鲜国主这个许诺是假的,不过足利义持对朝鲜的垂涎却是真的,而他更垂涎富饶的中原,占领朝鲜,不过是他进攻中原的踏板而已。

    这不,在准备了半年之会,年轻气盛的足利义持派出亲信大将波斯义将为主帅,带领十七万步兵和六万水军渡过朝鲜海峡,并由全罗道一带登陆,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全罗庆尚和忠清三道,兵锋直指朝鲜国都——汉阳城。

    汉阳,其实又叫汉城,原名扬州,十几年前朝鲜立国之时,李成桂为表一心向汉的决心,才改名汉城。而这座城市位于汉江北岸,据“河北为阳”的理论,所以又叫汉阳。

    汉阳城作为朝鲜国都,十几年来却一直没能安宁,先是朝鲜国内自己发动了王子之争,会又被辽王派出的“贼冦”攻陷过,好不容易才复了国,城池早就破损不堪,现在还没来得修,如狼似虎的倭人又来了,朝鲜国王李芳远自料难敌,一面发布勤王令让各道军民前来助守,一面派出使臣,向明朝求救。

    不过明朝与朝鲜中间隔了个北平行省,别说明军无力救援,就是想救,也过不去。李芳远见势不妙,又往北平派出使臣,表示愿意称臣纳贡,要北平军出兵相救,不过万磊的本意不是要朝鲜称臣,而是想要朝鲜国的领土,自然不会同意出兵。

    外面的倭军不停地猛攻,而明朝的救兵来不了,北平军又不肯来,李芳远一个头两个大,只得一面派人去与倭国和谈,争取暂时停战,一面又加派两队使团,一队去催明朝出动水师,一队去求北平军出兵相救。

    如此首鼠两端,这也是因为急的,李芳远也不想当亡国之主啊。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七月匆匆而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