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臻璇-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是郑老太太一怔,夏湖卿和臻璇都对视了一眼。

臻璇细细想了想,倒能明白郑氏的意思。

九月半的时候,甬州这里依旧治丧,大办喜事并不妥当。若京中宅子就不用顾忌许多,风风光光办了,亦不用委屈夏湖卿。

只是京里有京里的不方便。

夏家所有亲眷都在甬州,谁替夏湖卿操持?若跟着进京,为了赶上腊月祭祖,等夏湖卿回门之后便要马不停蹄地返程,路途辛苦。而因着辈分不同孝期不同,能送夏湖卿进京的亲眷只有同样卿字辈的兄嫂。

二房那里,夏苏卿和云氏的意思暂且不论,夏颐卿和臻璇这里……

臻璇不晓得夏颐卿会怎么打算,当年老祖宗爷过世的时候,他是服丧了三年的,现在只五个月……

夏湖卿又怎么会猜不到臻璇的为难,可她作为新嫁娘,实在不能随意出主意,只能惴惴坐着。

郑老太太暗暗叹息,抬眸看向臻璇:“你问问颐卿的意思。”

臻璇应下。

这种事情,自是要避开人说的,等夜里吹灯落账,臻璇枕着手臂侧身望着夏颐卿,把郑氏的意思说了一遍。

夏颐卿看了臻璇一眼,良久长长叹了口气:“便如此吧。”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臻璇亲自去了一趟夏湖卿院子里,却见核桃一人守在屋子外头,她瞄了屋里一眼,问道:“三小姐呢?”

“小姐在屋里。”核桃正要通传一声,臻璇摇头止了,挑了帘子进屋。

夏湖卿不在外间,而是端正坐在寝房的梳妆台前,她的面前放着乌木盒子,手中一根玉簪,一瞬不瞬盯着看,许久没有动作。

过了好久,夏湖卿才留意到臻璇的到来,她红着脸把东西收了起来,羞赧着问道:“嫂嫂怎么来了?”

臻璇抿唇笑了:“我是来告诉你,我和二爷送你进京。”

夏湖卿一怔,眼中神采奕奕,不由笑了。

离出发的日子已没有多久,夏湖卿心中不安,却无人能言。

远嫁,高攀,对未知的将来,夏湖卿有她的惶恐,而能有兄嫂陪同进京,真的让她轻松了许多。

靠着臻璇,夏湖卿低声道:“嫂嫂,谢谢。”

“该谢谢你哥哥。”虽然夏湖卿极力掩饰了,臻璇依旧从她的神色里寻到了一抹犹豫和迟疑,她柔声宽慰,“不管那一位为何娶你,他既送了你簪子,你就别太担忧了。婚后的日子,是自己脚踏实地过出来的。”

夏湖卿被臻璇看穿了,不好意思地撇过了头:“不是,我就是在想他到底什么模样……”话一出口,越发觉得尴尬羞涩,匆匆抬眸看了臻璇一眼,见她笑容温和友善,心中一动,垂下眼道,“恩,我是在怕,真的怕的。

我从没有见过他,京城和甬州相距千里,在定远侯府上门提亲之前,我连京里有个定远侯都不知道,更不晓得符琰这个人,他高矮胖瘦,从未听任何人提起来过。

本来跟我都没有一丁点关联的人,突然就要娶我了,他的性情脾气,我两眼一抹黑全部不清楚。

他是送了我亲手雕刻的盒子,送了我玉簪,可我还是会怕,怕在京城没有一个亲人,怕高攀侯府被其他人小瞧……”

这些心思,从来都是深深埋在心底的,夏湖卿没有对人说过一句,与郑老太太、郑氏她不敢说,对着温姨娘更加开不了口,她只能一个人徘徊。

臻璇亦知道夏湖卿秉性,她愿意对她敞开心扉,是无比的信任她的。

搂着夏湖卿,臻璇说了一番心里话:“我明白你的这些心情,毕竟是完全陌生的人,要跟他过一辈子,怎么会不怕呢。小侯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知道的都已经告诉你了,但那些都是道听途说的,还远远不够,是要靠你自己去了解。

我比你好一些,我婚前见过二爷几次,他帮过我,但也仅仅就是这样,除了二爷的模样之外,我不了解他的性情脾气,不了解他的喜好。不单单是我,几乎全部的待嫁的小姐都不知道。三弟妹也一样,她也从没见过三叔。

京城是远,亲事是高攀了,可三妹妹你要记住,你是由祖母和母亲带大的,是郡夫人亲自教养的,祖母是怀安王爷的奶娘,她教养出来的小姐难道会没有名门气度?

他既有心与你好好相处,你也要抬起头来,不亢不卑。”

夏湖卿沉默了,她反复咀嚼着臻璇的话,久久才仰起头来:“我听嫂嫂的。”

郑老太太翻着黄历,定了九月十八日启程。

郑氏去二房问了何老太太的意思,她来回反复了几次,还是没定下是不是让夏苏卿和云氏跟着一道去。

何老太太那些小九九,家中上下谁人不知,眼瞅着日子近了,郑氏不愿和她多费唇舌,让大老爷去问了二老太爷的意思。

二老太爷是个明白人,夏湖卿从京里出嫁,即便臻璇再能干,也是头一回操持这种事体,难免分身乏术。会来吃酒的是与夏家有生意来往的人和一些姻亲,尤其是臻璇那边的亲戚,皆是贵人,若照顾不周失了礼数,夏家面子上也不好看。夏苏卿夫妻俩年轻,也没什么经验,但好歹多几个人手。二老太爷做了主,让他们一道进京。

三房、四房得了消息,少不得送些东西与夏湖卿添妆。

袁氏是很想有这样接触权贵的机会的,但三老爷孝期未过,她哪里能够远行,惋惜到了最后,竟懊恼起了没早些替夏恒卿娶了媳妇,要不然,就能让他们也进京去了。

天一院里,丫鬟婆子们收拾着行李。

常嬷嬷心里欢喜,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来,认真查看着小丫鬟们整理好的箱笼。

杏绫刚刚有了身子,臻璇让陈妈妈留在甬州好有个照应,又让高妈妈留守了天一院,便点了让常嬷嬷跟着去,她等了这么久,总算是有了机会了。

而随行的丫鬟中,一等的带去四个,留下执棋打理天一院内外事,又洙香、步月两个二等,又添了年纪最小的两个三等。

ps:

感谢书友唤潆潇的平安符,感谢书友sunflower889的香囊

正文 375章 送亲(二)二更

二更送上。

求收求订求票票呀~~

三更现码,估计晚上9点10点吧。



高妈妈端茶坐着与臻璇说话,目光时不时扫一眼院子里,笑着道:“奶奶只管放心,有奴婢和执棋姑娘在,等您从京里回来,那几个不老实的都不会在院子里扎眼了。”

高妈妈想处置她们好久了,只是孝期里随意增减人手不方便,这才忍下了。

这段日子,她和执棋也弄明白了不少底下的弯弯绕绕,正好趁着主子们进京,好好清理一番,免得她们无所畏惧又成了下一个麝香、紫媛。

臻璇颔首。

丫鬟们争宠倾轧,不是稀罕事体,但做得过了,实在让人不舒服。

“芸芙……”臻璇低低念了这个名字,问道,“妈妈如何处置?”

芸芙和步月的确是争执过的,而且还以步月退让不追究收场,高妈妈原本还很意外,后来才弄明白过来,芸芙是孙婆子的外孙女,而孙婆子曾经是郑老太太身边的一等,步月认的干娘葛妈妈从前是跟着孙婆子做事的。

步月不敢给葛妈妈惹麻烦,万事都让着芸芙一些。

平日里话不多内敛的芸芙在面对步月的时候格外强势,在与其他丫鬟相处的时候却又十分的乖巧。

水心与芸芙亲厚,芸芊、芸芍即便是提了二等,一样与芸芙无话不说,便是当初芸芙被调去伺候杜越娘的时候,也和紫媛关系亲近。

臻璇望着芸芙,偶尔会把她和臻珧重叠在一起。

高妈妈附耳与臻璇道:“狐狸总会露了尾巴的,又不是陷害她,孙妈妈不会与奴婢撕破了脸。”

步月不敢开罪孙婆子,高妈妈和执棋却不会束手束脚。真让她们抓到了芸芙的尾巴,孙婆子也没脸去求郑老太太了。

臻璇含笑看向手脚利索做事妥当的执棋,道:“高妈妈,我是越看越喜欢。若是离了身边,还真有些不习惯。”

高妈妈亦是笑了:“那就和挽琴姑娘一样,将来留在奶奶身边伺候,也是大体面哩。”

话说到这儿,也就不往下了。

几个丫鬟的婚配,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明白的。

上午时臻璇还去长生居里上了炷香,老祖宗过世之后,遣散了不少人,只留了桂嬷嬷、怡翮、湘翮看守着,并两个粗使婆子、小丫鬟打扫院子。

桂嬷嬷这段时日精神不济。怡翮日日替她煎药,湘翮整个人瘦了一整圈,见了臻璇,她有些欲言又止。

臻璇知道湘翮心思,她伺候了老祖宗那么多年。就算埋怨过老祖宗耽搁了她的年华,如今更多的也是伤心和不舍,但她也为将来迷茫。

等她替老祖宗守足了灵,到底要何去何从?

出发前一天,云氏过来坐了一会,她是头一回出远门,又没有长辈一路。事事都依赖臻璇一些。又是个爱听趣事的,听臻璇说了些路途上的见闻,期待胜过了不安。

九月十八这一日,秋高气爽。

夏湖卿由长辈领着,先到祠堂外磕头告别,又去长生居里磕头。

臻璇看着夏湖卿笔挺的背影。恍惚间想到了从前自己出嫁的时候,竟也有些唏嘘之感。

待全了礼数,临登车前,素来守规矩的温姨娘突然抱着夏湖卿失声痛哭,夏湖卿本就悲伤。叫她姨娘一招,双双哭成了泪人。

昀哥儿最听不得哭声,嘴一裂大哭起来,引得曦姐儿也一道哭上了。

又是劝又是哄,这才稳住了各人情绪,登车上轿。

云氏陪夏湖卿一辆车,臻璇带着两个孩子坐另一辆,夏颐卿和夏苏卿策马而行,后头婆子丫鬟们又是几辆马车,再往后是夏湖卿的嫁妆,众人的行李,小厮护卫围着,往码头去。

昀哥儿哭累了,缩在吴妈妈怀里睡着了,曦姐儿正是活泼时候,由臻璇抱着,小手掀了帘子一角,大眼睛东张西望。

这趟进京,时间说不得宽裕,亦没有那么紧张。

九十月的天气,北方虽日渐寒冷,河道还未结冰,船能行至京城郊外,比走陆路便捷许多。

依旧是在渡口旁宿了一夜,客船货船前后五艘,扬帆起航。

云氏头一回坐船,本是兴致极高,要与臻璇一道去顶层的花厅里看沿岸风光,谁知身子吃不消,晕得连连呕吐,只能躺在舱室里。

臻璇过去瞧她,见她白着脸整个人奄奄的,道:“我头一回跟家里进京的时候,也跟你一样,等习惯了就好了。”

云氏颔首。

趁着船上空闲,臻璇和夏颐卿商量着婚宴的事体。

臻璇从未自己操持过,吩咐执画道:“去请了廖妈妈来。”

廖妈妈是跟着他们进京的,她是宅子里的老妈妈了,无论是红白事,都有经验,郑老太太特地让她一道去,臻璇要商量也不会没个人手。

费了几日工夫,定下了要发帖子的人家名单,又细细商量了宴席上的各项事宜,这才略松了一口气。

十月十四日,船在渡口靠了岸,路上又行了一日,总算到了青花胡同。

如今守着青花胡同的是刘佩福一家,刘佩福前几年没了,刘佩福家的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儿子儿媳妇生活,知道主子们今日进城,大儿子刘天保就候在巷子口,见了车队便打千行礼。

青花胡同前后五进,三进的内院,上一回臻璇和夏颐卿住了第四进,这次也就继续住了,夏湖卿一个待嫁娘子自然是住了第五进,夏苏卿与云氏住的第三进。

挽琴是头一回来,执画熟门熟路,领着人手脚麻利地收拾妥当了。

按规矩,臻璇夫妻隔两日要去侍郎府磕头,正让人准备帖子,挽琴笑着进来道:“奶奶,舅爷来了。”

臻璇赶忙从窗口往外看去。见到臻衡,她扑哧笑了。

姐弟两人最后一次相见是曦姐儿洗三的时候,一眨眼的工夫,都快两年了。

臻衡个头又长了些。模样却和小时候无甚变化,规矩作揖,叫了声“姐姐”。

臻璇上下打量了一番,少不得问些生活学习上的事体,臻衡一一作答,言谈之间添了与年纪不相符的沉稳,臻璇虽有些心痛,更多的却是自豪。

再成长一段时日,臻衡定能与祖父、父亲一样,光宗耀祖。

“曦姐儿有这般高了吗?”臻衡弯腰比了比。

臻璇笑着点头。让奶娘把两个孩子都抱了过来。

曦姐儿好奇地看着臻衡,臻璇教她叫“舅舅”,她哈哈笑着叫了,把臻衡逗得格外高兴,抱在怀里亲了一口。曦姐儿最喜欢别人与她玩耍,干脆抱着臻衡不松手了。

昀哥儿趴在炕上,伸手去抓曦姐儿的脚丫子,够了几次没够到,呜哇一声哭了。

臻璇失笑,抱过来哄了会儿,儿子又弯着眼笑了起来。

“姐姐。大伯父说,你们匆匆进京来,办喜事要紧,侍郎府里晚些过去也无妨的。”臻衡一面逗曦姐儿,一面与臻璇道。

臻璇应了一声。

侍郎府里只何姨娘守着后院,段氏送臻琳回京之后。等五老爷和曹氏操持完臻律的婚事,一道回甬州伺候马老太太了。

按照辈分,裴家在京中的只有裴大老爷和裴七老爷两个长辈,正妻还都在甬州,余下的都是臻字辈的兄弟姐妹。倒也不用急于一时。

“你有一回在信里说,今年是要回甬州过年的吧?定了什么时日走了?”

臻衡摇了摇头:“大伯父原说让我再半个月就走,我想着不如和姐姐一道回去?”

臻璇问这话也是这个意思,臻衡年纪说大也不大,进京时还有人一道,回去的时候独身一人,她是放心不下的。反正他们也要在腊月前赶回甬州,让臻衡跟着一起,岂不是安全方便。

“是要与我们一道。”臻璇颔首,叮嘱道,“我会和二爷说一声的,定了日子我知会你。你先给家里去封信,让祖母和母亲都放心些。”

臻衡一一应了。

等青花胡同里一应都准备齐全了,定远侯府送了聘礼过府。

聘礼单子原就是看过的,但实物真的一箱一箱抬进门来,还是叫人吃惊了一番。

看着送聘礼的队伍穿街走巷,人人都在打听这将要被迎进侯府里的是哪家的小姐,而翌日里,宫里抬出来的添妆又让百姓们开了眼界。

臻璇自己是受过皇家添妆的,当时是在家中朝着正北方磕头谢了恩,但如今夏湖卿已经入了京城,是否该进宫里磕头,臻璇一时也没有底。

廖妈妈跟了郑老太太多年,禁宫里的规矩略知一二,臻璇与她商量过后,便拿了主意。

即便是进宫谢恩,也要有人领路,没有贸贸然去的道理。

惠昭仪是臻琳的婆母,由她出面再合适不过。

臻璇递了帖子去七皇子府,没多时那边就传来了消息,臻琳旁敲侧击了惠昭仪的意思,隔日里与臻璇、夏湖卿一道入宫。

入宫问安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臻璇有乡君封号,穿戴都要依封号行事,幸亏来时就做过准备,倒也不用手忙脚乱。

夏湖卿有些怯场,跟着臻琳派过来指点规矩的老嬷嬷学习了一整日,她的举止从小就是由郑老太太教导的,虽不像宫中那般严苛,却也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再由老嬷嬷指点一番,自是有模有样了。

正文 376章 送亲(三)三更

第三更。



到了入宫那一日,臻璇起了个大早,沐浴更衣,待准备妥当了,让人去夏湖卿那里问上一声。

夏湖卿也已穿戴整齐,戴着惠贵妃添妆的首饰,整个人看起来明艳了不少。

上了马车,先去了七皇子府邸。

在侧门外候了一会,臻琳的车驾才缓缓驶出,两辆马车并排。

臻琳透过车帘子露出了半张妆容精致的脸庞,笑着看向臻璇:“我啊,可是把你盼进了京城了。”

臻璇闻言,不由笑了:“哥儿呢?”

臻琳转了转眼珠子:“你不让我抱抱外甥外甥女,我才不给你抱哥儿呢。”

这般亲昵打趣,仿若还在闺中,一日都没有分开过一样。

夏湖卿向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