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几所。
但就是这样的教授,说被逮捕就被逮捕,说被批判就被批判,没人和你讲学术。
然而,学术观点不能直接影响行政官员,但在现代社会,它总能间接性的发挥作用。
尤其是与第二点结合起来的时候,前者的指导意义就变的无穷大了。
周一。
在经过几天的酝酿以后,得到了批准的北大生物系,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别开生面”是80年代的媒体常用词,至少有七八家媒体,都用了这个词。
不能怪媒体的用词太贫乏,一方面是这个词太合适,另一方面,是这个词让读者们很熟悉。
读者们一看这个大标题,就能猜到内容是什么样的,喜欢的读者说不定就因此而买报了。
而这场新闻发布会,也确实是非常的别开生面。
当然,新闻发布会本身对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来说还称不上别开生面。中苏谈判期间,外交部就多次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座的记者,许多都是参加过的。
但是,以前的新闻发布会,多数是领导讲话形式的,像是北大生物系这样子,在主席台一口气排出十几张椅子,坐上十几名“高级知识分子”的新闻发布会,确实是“别开生面”。
另外,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组成也很有特色。北大的教授出面还算正常,多位外校的教授,特别是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怀特教授的出现,着实浪费了不少的胶卷。
“中美合作实验室”,仅仅是标题,就隐含着太多太多的内容。
另外的另外,则是中粮集团和国医外贸的出席。
两大央企集团对于北京的媒体来说,其实说不上厉害,北京的官府衙门多了,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都数不到中粮集团和国医外贸。
但是,这毕竟是两家规模巨大的央企,有他们的存在,记者们笔下生花才少了顾忌。
而在这层层的“别开生面”之下,还有一层别开生面,是记者们万万没想到的。
新闻发布会之后,几名来自可口可乐的工作人员,向每名离开的记者赠送了小礼物。
小礼物是用小纸袋装起来的,美其名曰环保。
而在小纸袋内,却是一只普通包装,但满是英文字母的小盒子,以及一张兑换券。
兑换券写得很清楚,是凭券兑换6瓶可口可乐。
至于普通包装的小盒子里是什么,记者们就只好运起职业能力,四处打探了。
也就是不长时间,消息就传得满天飞。
“这是辅酶q10,老外的补药。”一名中年记者神秘兮兮的道:“就是刚才的中美实验室里的杨锐发明的。”
“不是发明的,是人家做的,有区别的吧。”另一名中年记者对前者的专业能力嗤之以鼻。
被嘲笑的也无所谓,淡定的问:“知道一瓶多钱吗?”
“你知道?”多名记者围拢了起来,大家对于中美合作实验室究竟有几十万美元并不太关心,新闻嘛,什么时候不是几十几百万的,说的好像谁见过那么多钱似的,然而,收到的礼物值多少钱,这却是实实在在的。
中年第二人轻轻的一笑的,道:“听说这一瓶,国外要卖几十上百美元,美元!”
“上百美元?不可能。”群众纷纷表示不相信,同时将袋子捏的跟紧了。
“不幸问可口可乐的人去,就是穿着红衣服的那些,其他单位的人不肯说的,要问对人才行。”
几名记者果然去问了,其他没去问的则表情异样。
“几十上百美元的东西,拿了好吗?”有人悄然问了出来。
传来消息的记者呵呵笑上两声,却道:“反正大家都拿了。”
说完,这位就飘然而去,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只有一群男人痴痴的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你为何如此的洒脱,我的心为何如此的沉重,我想随你而去,却不能斩断世俗的羁绊……哦,愿天给我一双慧眼,透过迷雾般的遮挡,看到你的心……哦,看到你的心……哦,让我随你而去……
陪着演了一出大戏的唐集中回到后台,脸上却少了新闻发布会时的笃定,担心的道:“咱们这样子送礼,不会有事吧,行不行?”
“可口可乐是赞助商,所以赠送可乐券。辅酶q10是我的产品,送给记者们试试效果,是很正常的,再说了,这些都是以怀特教授的名义做的,没人管美国教授的事,您说是不是?”杨锐笑着解释。
唐集中看他一眼:“所有人都被你调动起来了,有必要吗?”
“怎么没必要。”杨锐表情夸张的道:“15万美元不打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我要是软绵绵的和他玩太极,我不得被连皮带骨的吞了。”
“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唐集中尴尬的咳嗽两声。
“怕就怕他们把钱给我换成人民币。”杨锐哼哼两声,道:“15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是30万人民币吧,我到时候哪里说理去。”
“换了人民币,他们也没好处。”
“所以才没有立即换,再说了,我估摸着,这位张主任,或者还有谁,也是在摸我的门路呢,他们是没见过这么多钱,放过去了,觉得可惜,想咬一口,暂时还没找到下嘴的地方,您说是吧。”
怎么说都是同事,唐集中无奈地道:“你想的太深,也许就是盘账没有盘过来,你也不去问一问,就这样子愣做,哎……也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
杨锐呵呵一笑,道:“他要是没心思,我把膝盖敲下来,渎职没有这样渎的,再说了,不管他是不是渎职,都怨不得我。”
“你要换一个角度想,也是你给的诱惑太大。”
“咱们学校,每年的经费可都是翻着滚儿涨的,用不了两年,到处都是这样的诱惑,那时候怎么办?”
“给个教训就行了。”唐集中息事宁人的劝说。
杨锐笑笑没接话,一会儿道:“我签的不是一年。”
“什么?”
“联合实验室的经费,可口可乐答应给三年,每年都这么多。”
“每年15万美元的经费?”
“还有5万美元的办公经费,再加十个去美国的参观名额。”
“嘶。”唐集中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这个还真的是……”
“经费怎么用,之后再说,参观名额,我分了一个给北京林学院的梁教授,您别给他说我具体要了什么条件啊。”
“那当然。”唐集中正色道:“这个东西,谁都不能说。”
“我是这么想的,今天来帮忙的,您算一个,王永教授算一个,苏教授算一个,想去美国玩的都分一个参观名额……您再帮我合计一下,还有谁应该分一个。”
“现在就分出去?”
“夜长梦多,我拿着也没用,经费更重要,我以后有的是机会出去玩。”
唐集中诧异的道:“你自己不去?”
“下次有机会,再说了,我还有办公经费。”
唐集中知道杨锐的意思,叹口气道:“你条件这么好,随便拿一个名额出来,就能把钱要回来了……”
“每次都分一个名额给他养着?舒服死他。”杨锐也是有点小脾气的,摇摇头,道:“咱们都做到这一步了,就甭扣扣索索的了,您要是没的介绍,我就送别人了。”
唐集中沉吟片刻,道:“我倒是有个老朋友在新华社……”
……i1292
正文 第525章 说理
张建勋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僚。
给食堂做会计甚至连下僚都算不得,以前的食堂根本就没有专职的会计,这个位置,分明是给他专人而设的,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学校有学校的会计,后勤有后勤的会计,食堂的会计又摆在什么位置上?
20年前,张建勋在乡公社做会计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乡民还会称他一句“张干部”。
张建勋回想当年,反而是心情激荡。
十年蹉跎,十年奋斗,一朝成空,张建勋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找卢部长没用,他就去找管总务的副校长,找这位副校长没用,他就去找另一名副校长,若非校长出去开会了,他恨不得找到校长家里去。
而在学校里找人没用以后,张建勋又开始找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到了这个程度,就是标准的上*访了。
张建勋却是已无所谓,都到这个程度了,若是连破釜沉舟的勇气都没有,不如去食堂做会计!
然而,并不是砸了锅,凿了船,就一定能了接下来的战斗。
或者说,如果有战斗的话,还会好一些。
张建勋却是根本得不到战斗的机会。
高教司综合处的处长程裕,正是景存诚当年的老朋友,且与杨锐的关系甚好,随口吩咐两句,就让张建勋连门都进不去了。
再闯再拒绝,第三次闯的时候,门卫直接将之扭送派出所,铐在暖气片子上,让单位来领人。
眼瞅着同靠在暖气片子上,流里流气的小混混,张建勋恨的仰天长啸,:“我就不信这天底下,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
“你再喊的话,我就上手段了啊。”倚着门的警察不知是不是临时的,凶神恶煞的踹了张建勋一脚。
张建勋顿时偃旗息鼓,心里默念,好汉不吃眼前亏。
刚刚进门的卢部长却是看的一笑,他稍等了半分钟,才敲敲门,进来了,道:“我是北大总务处的卢雄,您好。”
“北京大学的?”警察看了卢雄的工作证,站了起来,批评道:“这么好的大学,怎么也出无赖,你们自己的人,管好一点嘛,要是有病就治,不要拉出来害人了,教育部这样的单位是能瞎闯的……”
不管有的没的,民警先是一顿训,然后再放人。
卢部长笑眯眯地受了,张建勋的脑袋则几乎垂到了裆里。
反而是旁边同拷在暖气片上的小混混儿,享受的对旁边人笑道:“你说读书有个卵用,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关进来。”
“下次再进来,我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民警教育了几分钟,又警告了张建勋一遍,才放开他。
张建勋忙不迟疑的离开了这混乱的环境。
卢部长默默的办好手续,跟着他出去。
“我就是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张建勋走在半路,突然又叫了起来,我就不信,天底下还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了。”
卢部长诧异的看向他。
张建勋心力憔悴的垂着头。
他以前喜欢穿的夹克灰扑扑的,显得破旧不堪。棕色皮鞋更不用说,鞋边都毛掉了,此时几乎看不出原色。
曾经喜欢抹头油的张主任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三七分的发型,依稀能看出一点样子。
“才几天,就这个样子了。哎,你这样子,究竟图个啥啊?”卢部长第三次叹气。
张建勋茫然抬头,一会儿,再次坚定道:“我不能不明不白的去食堂做会计。你们要免我的职,我认!你们要开除我,我也认!你们出红头文件,上党委会,我要堂堂正正的接收处理,不能就这么淹死在食堂的泔水里。”
“然后呢?”卢部长站住了,拉着张建勋来到路边阴凉的地方。
“我就是要个说法!”张建勋的眼神亮若星辰,浑身充满了干劲。
卢部长像是不认识他似的看着他。
继而,在张建勋明亮的眼神下,卢部长败退了。
短暂的几秒钟后,卢部长干脆拉着张建勋坐了下来,谈心似的道:“老张,你记得周教授吗?”
张建勋脸色微变,道:“你想说啥?”
“老周当年做的项目怎么样,我不清楚,那是你亲自经手调查的,是不是浪费了,够不够得上反革*命,都是你说了算,他找你说理了吗?”卢部长的话,如刀子一般的插入张建勋的胸口。
张建勋昂扬的脖子耷拉了下来,片刻后,道:“老周不是平反了吗?”
“平反的时候都65了。”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弄的。”张建勋气势一弱,又升了起来:“那时候和现在是两码事。”
卢部长没有争辩,又道:“李子宽你还记得吗?”
张建勋的脸色变了又变。
“陶伟呢?”
“卢部长,你什么意思?”
“陶伟的项目资金被你压了三个月,等项目做出来的时候,正好晚了人家两个月,三年准备,两年辛苦全白费了,他找着说理的地方了吗?”
“卢雄!”张建勋直呼其名,道:“你自己也不干净,这事儿,你不知道吗?你没落好处吗?”
“我知不知道不重要,我就想给你说,你做的了初一,别人就做得初五,你闹有什么用?你闹,你能落得好吗?”
张建勋大笑:“你怕被我拖下水,哈哈……卢雄也怕了,卢雄也怕了!”
“你不怕吗?”卢雄的声音淡淡地,道:“你连人都没见过,就到了这般田地,你不怕,你怎么不去找杨锐理论?”
张建勋的表情狰狞:“我怕什么?我都这样了……”
“刚才的派出所里,比你惨的人多了。”
张建勋一下子说不出话了,半晌,才道:“凭啥?”
“就凭你不长眼,就凭你撞上了枪口。”卢部长的声音在半空中飘:“你是张处长,你看不起人家写的论文,中国的你看不上,外国的你也看不上,反正,雁过拔毛,天皇老子写的诏书,也要给你给过过水……”
天皇老子写得诏书,也要过过水是某一次,张建勋的酒后戏言,当时引的满桌叫好声,此时说来,却是讽刺意味十足。
卢部长还在说:“你是张处长,你看不起人家的身份,助教你看不起,讲师你看不上,副教授你都不给个正眼,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你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你就不知道,人家正等着你这样的伸脖子出来,立威呢?”
张建勋喃喃自语:“杀人祭旗!”
“我怕啊。”卢部长的嗓子像是涩住了似的,道:“不见面,不传话,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这么钝刀子砍下来,一口气砍十几刀,用刀背把人的脖子骨给打断了!”
张建勋回想那天的经历,红血丝又布满眼球:“《人民教育》,《北京晚报》,《光明日报》,嗬嗬,我老张何德何能,美国驻华大使都出来了!”
卢部长拍拍张建勋的背,道:“他是生物系的宝贝疙瘩,蔡院士的心头肉,结果呢?人家既不找自个实验室的老唐,也不找系主任。你等着他过来请客吃饭谈方案,人家甩手就把刀给举起来了,你要讲什么道理?没道理可讲的,你听我的,好好的到食堂熬几年,以后找着了机会,还能翻身,总比做个刑满释放犯好,你说是不是?”
“几年?”
“四五年,最多七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