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烈明-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廷大员,着实令焦憨危难不已。

    但没有法子,焦憨和手下仅有的几个驿卒商量了一下,将驿站内的房舍重新打扫了一通,烧伤热水。接下来不仅是吃食,就是连被褥、茶叶等用物都成了问题,没奈何,焦憨舍出一张老脸到街上的几家商铺讨要了一些,看着这少的可怜的用物,焦憨便确定此次是要被责罚了,搞不好,连这来之不易的差事都要丢掉。

    就在一众人长吁短叹的时候,一行车马已经来到了驿站门前。没办法,焦憨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去。

    固安知县一众官吏看来是在城门处接到了这一行人。送到了驿站。躬身行礼闲叙了片刻,叮嘱焦憨之后,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焦憨心中暗骂,这县衙中不富裕。却将这烫手山芋推给了驿站。这县尊打的还真是好主意。

    焦憨走到近前。一看这一行人,顿时苦了脸。这一行人,共有五十多匹马。还有一辆马车,小小的驿站哪里装的下哟!

    为首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白色文士袍,头戴网巾,只是网巾上还系着一条孝带,眼见着是在孝期,却不知怎么会在这时候进京。脸庞消瘦,不怒自威,身后跟着的几十条大汉,大眼一瞧,便知是些兵爷,身上的杀伐之气岂是一身的便装能够遮掩的。

    那中年人却是似乎没有看到焦憨,转身吩咐着手下将马车安顿好,接着便有两人从车上扶下来一名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还带着抹额,容颜略有些憔悴,像是大病初愈,脚步都有些虚浮。

    此时,一名大汉却走到那中年人面前拱手说道:“大人,这固安县未免有些太慢待了吧,这小小的驿站,仅有一个院子,如何能住下咱们这如许多的人!”

    焦憨心头一颤,连忙作揖拱手,“启禀大人,小的便是这固城驿的驿丞。还请大人容小的仔细回话,确实是不知大人的车驾会有这么多人,固城驿初建未久,如今就是这么大的规模,确实是慢待了众位上官……!”

    焦憨说到这里,不住的看向那中年人,那中年人却没说什么,反倒是一旁的病容少年开了口,“大人,这驿站委实住不下咱们这么多人,我看这街角巷尾便有一家客栈,不如包下那家客栈,让兄弟们暂且在那里住下。”

    中年人点点头,病容少年便扭头吩咐道:“金发,快去将那家客栈包下来,如今京畿刚刚平静,料想出门的客商也不多,如果有住宿的人,便多给些银子,好言相劝,请他们离开,勿要起了争执!”

    “那大爷您?”一旁的汉子问道。

    “我与卢督师和杨大人便在这里住下,有驿卒在此伺候便可,你们也一路劳顿,今天便好好休息下!”

    焦憨闻听“卢督师”三个字,双腿一软,径直便跪在了当面,颤着声音问道:“敢问大人可是宣大的卢督师?”

    卢象昇微微一笑,“正是本官,驿丞有何见教?”

    焦憨身后的集合驿卒也是一阵惊呼,不等中间人反应过来,便是齐齐的跪在了焦憨的身后,不容分说,和焦憨便是一起磕了几个响头。

    卢象昇一惊,连忙搀扶,“驿丞何故行如此大礼?”

    焦憨却硬是连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恭恭敬敬的站起,“督师言重了,如今北直隶京师一带谁不知督师的威名,与鞑子大战数月,连斩鞑子数十员大将,将其逐出京师。督师如今在我等百姓心中,那才是真正的万家生佛啊!要不是督师率军血战,我直隶百姓不知要被鞑子荼毒多久啊!”

    一番话说的卢象昇也有些动容。身后的朱平安却是满意的点点头,对身边搀扶着自己的曹无伤小声说道:“看来阴世纲这造势的差事办得不错啊!”

    曹无伤一笑:“还不是少爷慧眼识人嘛!”

    当下,焦憨顿时忙碌起来,忙不迭的将卢象昇等人让道正堂用茶,不多时的功夫,四周街巷的百姓都知道了卢象昇来到固安,顿时将驿站挤得水泄不通,成篮子的鸡蛋、肉蔬、糕点流水一般的送了进来,不要还不成,弄的卢象昇两眼微红,出来当面致谢了好几次,等到华灯初上,百姓们这才渐渐散去。

    而朱平安则是在曹无伤的搀扶下看了看驿站的设施,看过之后,什么也没说,便吩咐下人去采购了一应用具,直接送进各人的住处,将焦憨弄的老大的不好意思,在朱平安的面前谢了又谢。

    巨鹿战后,朱平安病倒,这一病却是来势汹汹,来日的疲劳、心中挤压的悲伤也导致了这病来如山倒。整整昏睡了三天,这才悠悠醒转,卢象昇等人却是个吓得不轻,遍请名医研治,又调养了月余,这才见好,但身子却还是有些虚弱。

    无奈已经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而且听说洪承畴和孙传庭也要进京,总不能一直耽搁下去。于是,卢象昇便准备了马车,由曹无伤等人随车服侍,这样便启程进京。

    而虎大威和杨国柱因为要整军回归,则要晚上一两天,也约好在这顺天府的固安县会面然后一起赶赴京师。

    而朱平安仅存的五百兵马则在岳锦峰的带领下赶回凤阳。战死士卒的遗体已经整敛完毕,朱平安不惜代价的征调了临近府城的大车,将能找到的士卒遗体全部运回凤阳,这也让卢象昇等人感慨不已。历来战事,战死士卒的尸身无不是就地掩埋,像朱平安这样自己出钱雇车将士卒棺木运回家乡还真是绝无仅有,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士卒的爱护和体恤之心,仅此一项作为,便可以尽收军心民心。

    吃完了晚饭,卢象昇亦是睡不着,便叫上杨廷麟径直来到朱平安的房间,这距离京师越来越近,卢象昇的心中也是越来越不安,总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也有些事情要征询一下朱平安的看法。

    说起来,卢象昇自己的都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戎马半生,年已不惑,却要向一个少年问计,但心里却是觉得理所应当,实在是与朱平安在这段时间的相处当中,越来越发现此子非同凡响,胸中藏有锦绣啊!

    朱平安倒也没有休息,张二狗战死之后,辅兵营伤亡也不小。于是便将瞎子抽到了身边做亲卫,瞎子倒也不是没名没姓,直接报上了一个“沈恪”的名字,而李如靖则没了下落。

    当初替朱平安挡了一箭之后,便被送往城中救治。就在朱平安病倒的那段时间,李如靖却又神秘的失踪了。

    朱平安总算想起了他的真正身份,虽然心中极力想将其招致麾下,但朱平安也知道,以李如靖的身份和经历,短时间之内未必会有太大的效果,但既然已经知道了他的存在,朱平安便有信心将其给挖过来。毕竟,李如靖是替自己挡了一箭,这就说明,他内心中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做法,招揽只是时间和时机的问题了。

    王金发送来了热茶,三个人便不咸不淡的扯着闲话。卢象昇正不知如何开口时,杨廷麟却对此次京师执行显得有些兴奋。

    “督帅!此次巨鹿大捷,朝廷倍加褒奖,正是我等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啊!听闻京中已有传言,说督帅此次可能执掌兵部啊!”

    卢象昇讪讪的笑了笑:“一些传言而已,本官倒不在乎这些,只盼圣上能看到我大明军心尚可一用,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哪!”

    听着两人的话语,朱平安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让王金发拿过一个匣子,从中取出一份信笺来,递给二人。“督帅,杨大人,这是京师传来的消息,确凿无误,两位先看看吧!”

    卢象昇接过来一看,脸上顿时便了颜色。

    杨廷麟也赶忙看了看,却不由得惊呼出声,“什么?洪承畴就任蓟辽总督,总督关外军事,孙传庭总督山东、河南、河北兵马,主剿贼事宜!”(未完待续。。)

    ps:  本章应为第二卷第一章,因上传错误无法删除,因此只能置于第一卷,请大家见谅!

第二章 急流勇退

    杨廷麟呆呆的一松手,纸签无声的滑落下来,“这将督帅置于何地?”

    朱平安起身,将纸签捡起来,又放回到匣子中。“朝廷的意思,抑或说是杨嗣昌之流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他们把持的朝堂上绝对不会有督帅的位置!”

    “可陛下一定会封赏……!”杨廷麟猛然间感觉都自己的辩解是多么的苍白,说到一半,便闭口不言。

    朱平安看向卢象昇,最后的决定还要他自己来下。如果估计不错的话,崇祯或许会给他一个荣耀的虚衔,但掌兵已经是万万不可能了。现在就看卢象昇自己的决定,是万般无奈的留在朝堂忍气吞声,还是选择一条另外的路。朱平安很希望卢象昇能选择离开朝堂,这样的话,到了十七年那个天下大乱的日子,至少要拿下卢象昇便易如反掌。

    果然,卢象昇没有辜负朱平安的期许。

    他自嘲般的笑了笑,“既是这般,那本官留在朝堂还有什么意思。本官还在孝期,朝廷的差使办完了,自当回到家乡继续为老夫守孝,平白留在京师遭受别人的白眼不说,也免得哪一天弄不好又遭了无妄之灾。”

    卢象昇的果断让朱平安很是高兴。忙站起身来一拱手,“督帅英明!”

    巨鹿之战让朱平安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绝对不能让别的人掌握主动权。巨鹿一战,朱平安最初的设想是没有错误的。但却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其中的过程,只是出了那么一丁点的偏差,不过是一两天的时间,却造成了麾下部队的巨大伤亡,这对于朱平安来讲便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损失。也就是从二狗力战殉国的那一天开始,朱平安暗暗发誓,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今后无论如何不能再受制于人,将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等于是降低了成功的几率。

    就拿卢象昇来说。对于这样一个统帅级别的人才。虽然在性格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说,他是一个难得的帅才。历史上他的不幸,源于性格。但抛开这一点。如果让朱平安来作为他的上级来使用他。朱平安肯定会扬长避短。

    如今的朝堂,朱平安和周延儒有着一点共识。这一点,在巨鹿之战结束后。从阴世纲的来信中便可以发现。那就是,现在的朝廷中枢,杨嗣昌的地位暂时还无法动摇,卢象昇与其顶着一个虚衔跻身于朝堂,倒不如隐身于乡间,倒是能躲过几年后的那场不知道会不会上演的灾难,这样也便于朱平安的拉拢。

    ……

    京师,对于朱平安来说并不陌生,至少在前世,他便不止一次的到过这里。巍峨的城墙,繁华的坊市,入流的人织,都证明了这座大明帝国之都的兴盛。

    抵京之后,卢象昇和杨廷麟都邀请朱平安到其府上暂住,但被他一一婉拒了。阴世纲早就在京师购置了宅院,朱平安倒是不必为住处发愁。

    朱平安的身子还未大好,加之在京师中的名声不显,所以正好利用等待召见的这段时间静心休养,阴世纲早已请来了京师的名医为朱平安诊脉。

    大夫开完了药方,阴世纲吩咐下人打赏了银子将其送走,而曹无伤却是坚持要亲自抓药熬制,于是屋中便只剩下了阴世纲和朱平安两人。

    谈起巨鹿之战的惨烈和张二狗的身亡,两人都是唏嘘不已。

    阴世纲劝慰了几句,便将话题有意无意的转到目前的朝局上。巨鹿大胜的消息传到京师,让朝野为之动容该,谁也没有想到,卢象昇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竟然能力挽狂澜,歼灭两万多满清精锐,而高启潜的救援则更是让朝堂震动。高启潜和杨嗣昌结盟,这是公开的秘密,说也没有想到,高启潜竟然违背了盟友,救援巨鹿,成就了卢象昇的功业。

    朱平安不由得有些感叹,再三感谢了阴世纲。期间要不是曹无伤以一份资料要挟到高启潜,恐怕就算巨鹿沦陷,援兵也会迟迟未到。

    阴世纲笑着摇摇头,“大人误会了,此事阴某不敢居功。这件秘闻还是周阁老临出京时托人转送到我的手中,也是曹爷临时要到军中,阴某灵机一动,这才将这份秘闻交给曹爷,以防高启潜坚持不出兵。”

    朱平安一愣。这份秘闻他听曹无伤提起过,还是关于当年山东孔有德叛乱时的事情。崇祯五年,毛文龙部将孔有德、李九成在山东发动叛乱,接连攻克临邑、商河、新城,最后竟然拿下了登莱巡抚孙元化的治所——登州,就连孙元化都差点成了阶下囚。而后朝廷调集大军平叛,孔有德却在成功兵败之后,带领着一批手下成功的由盖州投奔满清。

    大军环绕之下,贼首却轻易的逃脱,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但周延儒却查到,当年孔有德轻易逃走,便是高启潜从中施以援手。结果孔有德的降清也使得满清获得了一批铸造火炮的好手,这件事情令崇祯皇帝耿耿于怀。

    也就是因为这样,高启潜才不得不捏着鼻子,出兵救援巨鹿。如果不是周延儒送来这份消息,恐怕高启潜未必能这么痛快的出兵救援,巨鹿之战也就难以获得胜利。

    看来这周延儒的确在暗中下了不少的功夫啊!至少现在杨嗣昌最强有力的盟友已经被他牢牢的握在了手心。

    正说着话,外边的王金发来报,周勉来了。

    周勉如今是春风得意,巨鹿大胜,杨嗣昌一党吃了挂落,连带着田弘遇也收敛了不少。自家主子嘉定伯周奎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进宫时也得到了周皇后的夸奖。主子一高兴,身为左右手的周勉自然是办差有功,得了奖赏不说,周奎还特意准许周勉的次子进族学读书。

    这样一来,周勉自然是对朱平安感恩戴德,认定了朱平安是自己命中的贵人。

    进了房,看到朱平安要起身下床,周勉赶忙快走几步,拦住朱平安,“莫起身,都是自家兄弟,哪来的那么多俗礼。更何况,这眼见着兄弟马上便要平步青云,到时候,还要仰仗兄弟多多提携呢?”

    “这些日子劳烦周兄在京中奔走,还未登门拜访,今日却是兄长来小弟这寒舍,实在是失礼了!”朱平安笑着说道。

    阴世纲搬来一把椅子,请周勉坐下,看看朱平安,从怀中摸出一个信封来拿在手上。

    朱平安会意,马上说道:“周兄的情意小弟记在心上,因为兵事紧急,小弟这也是病倒之后才有歇息的时间,临来时,准备了不少河北的特产,这次进京便顺道带了过来,有周兄的一份,更有呈给老伯爷的。劳烦周兄转交,并请转告伯爷,等着身体康复些,立刻登门感谢!”

    周勉大笑着接过阴世纲递来的礼单,又摆摆手,“咱家伯爷还真是料事如神,知道兄弟你是个规矩人,必定会登门拜访,因此特意命我提前过来知会一声,登门拜访就不必了,如今京师中人多眼杂,又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兄弟你贸然登门,反倒会招来些闲话。日子长得很,往后有的是机会把臂言欢!”

    周勉又说道:“不满兄弟,伯爷这也是以防万一。这次杨嗣昌折了面子,这一个月,嘉定伯府四周便多了些来路不明的人。周阁老匆匆离京也是为了这个!今晚愚兄来,还是背过了那些耳目,转了好几个弯,这才登门的!”

    朱平安点点头,“还是伯爷考虑的周全,小弟恭敬不如从命了!”

    周勉一拍脑袋,将礼单匆匆的装进怀中,“看我这记性,伯爷吩咐我来,还有件大事要与兄弟商量!”

    随即,周勉压低了声音,“确切消息,谷城的张献忠还有罗汝才等人,又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