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骑-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看那草!”

    丁寒山再仔细看那草,还是没发现什么,杨涿接口道:“北庭的草,就快长成了!”丁寒山这才若有所悟!

    杨易说道:“契丹人并不是等冰雪解冻之后,才开始出发的,他们是计算着抵达这里时,北庭的第一批青草刚好长成,那样他们闯入这片土地之后,羊马就可以在这里繁殖生息,他们就可以因粮于本地!”

    慕容旸接口道:“而如果他们等到青草长成才西进的话,那时候北庭早已成为我天策骑兵的天下,相反,如果我们等到青草长成才出发东来拒敌,说不定根本就到不了这里,在半路上就遇到契丹人了!”

    “不过他们却提前来了,而我们也一样!”杨易道:“这大概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哈哈,这场仗,值得我来打!”

 第九章 小金山

    这里已经是草原的尽头,最慢的赤丁到达的时候,杨易麾下的鹰扬骑兵已经各占要地,三千多骑兵既不是围绕着某座山头,也不是扼守着某个山岭缺口因为这次杨易要的其实不是防守!

    许多山头稀稀散散地矗立着一些帐篷,帐篷之外必有骑兵瞭望,三千多骑兵分为小纵队,围绕着某个地点扇形地活动着。赤丁早已听说契丹前锋的骑兵已经逼近,但却不明白,为什么军队的中心是在这个既不险要,又非交通要冲的地方!

    直到赤丁到了这里才晓得:因为这里有水!

    这是全世界最远离海洋的土地之一了,附近方圆数百里的戈壁,哪怕在零下数十度也没法形成雪原,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土,夏天,是热燥的风,冬天,便是干冷的风。天山的融雪河流,除了盛夏水量最丰沛的二十天外,都没法蜿蜒到这个地方来,至于现在,在广阔的地面也就只剩下这座不知名的山下的这一眼泉水了。

    地广人稀的北庭,到处都是不知名的山峰与河流,但由于这一眼泉水的存在,杨易为提刀在石头上刻了“小金山”三个字,后世多事的学者有人解释说,这是杨将军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取“金生水”之意命名,但在杨易心目中,他却有另外一个用意!

    “今天,是小金山,明天,就是金山!”

    金山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金山后面的乌山后面的漠北的心脏!

    “今天,在小金山却敌,明天,便跨过这些山河,将天策军大大旗插在狼居胥山上!”

    在天策军诸上将之中,也许薛复是最狠的,但杨易却是侵略性最强的。他的目光从来不肯看到目下,他的目光总是放眼于更远的未来!

    赤丁到达的时候,天色是阴沉沉的,西北的狂风也显得尤其暴躁,如果不是那呼呼作响的狂响,已经没有沙粒了的土地上是看不出风云变幻的迹象的。

    在小金山与泉水之间,隐藏着天策军的精锐部队陌刀战斧部!而三千多鹰扬骑兵也分散各地,仿佛在各处放牧一般。

    “都督,羊群马匹已经押到!此外,沿途我还收拢了五百多名前来归附的牧民。”

    北庭地方好大,慕容春华的那一把大火并不能真的烧绝整个北庭盆地的每一寸土地,在某些地方,还是有一些部落几十人或者百来人地存活着,这些人在毗伽时代也是很边缘化的人,眼看唐军势大,有一部分人便依附了过来,赤丁行军缓慢,便沿途收拢部勒,顺便用棉衣换取他们的羔羊,也算是一种聊胜于无的补充。

    “好!”杨易道:“把羊群和牧民都交给慕容旸吧。”

    “啊?”赤丁不懂了,他掌管的牧骑,战斗力不算太强,本来是帮鹰扬骑兵料理后勤的,北沼黑头乌护的故乡,和这一带纬度差不多,慕容春华调他来掌管羊群放牧,其作用类似于汉家土地在作战的同时进行屯田以减缓前线军粮的消耗。可是,将羊群和牧民交给慕容旸?那是什么意思呢?“都督是要让我会折罗漫山么?”

    “不是,”杨易说道:“我要你去打契丹!”

    杨易交给赤丁的任务,赤丁有些不明白,如果这时他带领的是一府精锐他会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但现在他所带领的却只是三百老兵加上一千二百新编的杂色牧民所组成的牧骑,用的兵器也是杂色兵器,所受的训练也只有不到六十天。契丹人去年面对慕容春华时所展现的战斗力,赤亭是听说过的,他觉得自己所带的这支部队只怕不是对手。现在杨易放着鹰扬骑兵与陌刀战斧步兵阵不用,却派他去,自然让他感到不解,可杨易还是很确定地对他说:“你没听错,我就是要你去攻打契丹!”

    “是,末将领命!”不理解归不理解,但命令既下,就只有光荣地接受。

    小金山再过去,不断地窜伏着敌人的先锋骑兵。

    这些骑兵行动十分灵动,甚至可以用狡猾来形容,他们时进时退,显然在试探着天策军的反应,但是杨易对此却没什么反应,甚至一反常态,在慕容旸请战之后竟然否定了他,反而命各方谨守阵地,不要轻易迎战。直到赤丁抵达,他才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这些人的后面,还有一支大概二千多人的部队。”杨易说:“我敢肯定,这二千人后面,一定还有更多的兵马,不过现在来说,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给我狠狠地痛击这二千人!”

    对着已经相处了两个多月的手下们一招呼,一千多人冲了出去,围困向最靠近的一伙敌军。

    一员牧骑叫道:“啊!那不是契丹人,那是……是回纥人!”

    回纥人?毗伽?

    见到天策军方面有人来迎,这伙人退了开去,他们只有几十人,赤丁都还没有找到杨易所说的“两千多人”,自然不肯轻易放弃,而且背后就有大援,他也不怕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兄弟们,快快拍马赶上!”赤丁叫道:“谁直到阻截契丹第一功,竟然落在我们头上!”

    千余骑踩着风岩地面,迅疾地突前,跑出五里之后,终于咬住了敌人的尾巴!

    前面的轻骑兵犹豫地放慢了脚步,似乎在等待什么一般。赤丁想起见到杨易以来的种种异常,心里不免有些不安,就在这时,两边巨岩后各自涌出千余兵马,一左一右向赤丁冲来。

    赤丁吃了一惊:“有埋伏!”

    原本单调的沙砾地上,马上就变得热闹了起来,赤丁所率领的千余牧骑,毕竟不能与天策军正规府兵相比,就是比之在温宿接受杨易长期间训练的那七千牧骑也远远不如,在忽然遇到敌军的时候,有的人转头向左,有的人转头向右,慕容旸在小金山上凭着千里镜望见,叹道:“不行,赤丁手下的这批士兵还不行。”他放下千里镜,说:“都督,让我去接他们回来吧。”

    杨易却道:“不行,这是一个陷阱,你若是去了,这次的陷阱就不灵了!”

    这时候,赤丁前面的敌人则干脆掉头,挥动着兵器随时要作战。

    “这是个陷阱!”赤丁恍然大悟,不过他毕竟从岭西一路跟来的人,不是个愿意轻易服输的将领,想起杨易的嘱咐“他们有两千多人”,看看左右,刚好够数,赤丁呼唤了起来:“将士们,契丹人来送死,就让我们成全他们吧!”

    这是张迈的台词,赤丁偷改了几个字大声呼唤,他的嗓门比张迈还大,牧骑中有一百多人齐声响应,可更多的人却有些骚动,其中一队人马更是乱成一团,张迈的多少次激励之所以有效,可不是靠他的嗓门大。

    “不行了,”赤丁口中虽然叫出激励的言语,心里却觉得:“只怕打不过!”

    但小金山上,杨都督可能正在看着自己,北沼黑头乌护较高级的将领,现在在北庭的就自己一个人,怎么也不能丢了北沼黑头乌护一系的脸!

    “死就死吧!就算死在这里,至少也拖几个人下水!”赤丁向左边一指:“迎敌!”

    马对马,骑兵对骑兵,刀对刀!

    经过上万年的风吹,这片土地上细粒的沙子都已经被刮到东方,在百里之外形成了一个沙漠,这时三千多骑兵践踏着没有尘土的沙砾与龟裂了的岩石,赤丁希望能够在右边的敌军抵达之前将左边的来军击溃,或者冲垮。牧骑中老兵们的反应十分敏捷,但那些牧骑却明显还跟不上节奏。这些人的资质在西域也并非第一流的,去年冬天杨易对所管辖领地的军队也是侧重于整编而不是训练,所以当赤丁冲入敌军左军的时候,明显感到压力很大,他想冲垮对方,但真正接锋之后却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幸好,对方的战斗力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赤丁的兵力,比对方多出了四五百人,在敌军右翼尚未抵达之前,赤丁占据了上风,可是这种上风虽然明显,却无法有效地杀伤敌人。这一支牧骑若是遇到北庭的其他部落,在数量上差不多的情况下,这支牧骑是可以赢的,但面对组织相对较为严密的敌人,就没法轻易取胜了。

    眼看敌军右翼随时都要围上,赤丁的副将叫道:“都尉,快撤兵吧!”

    “什么?”

    “快撤兵!我们斗不过!”

    赤丁犹豫着,主将的犹豫,反应在军队上便是一种迟钝感。

    在更远处,远得连杨易的千里镜都找不到的地方,一个身着契丹服饰、年纪甚大的将领冷冷道:“这就是将耶律朔古逼退的什么天策唐军?”

    “这……看服饰,好像是的。”在这个契丹人身边,一个回纥人说道:“不过可能不是主力。”

    “不怎么样么,”那个契丹人冷冷道:“如果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就能横行西域,那么西域也未免太弱了。”

    “是,是,”那个回纥人道:“不过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主力都屯聚在北轮台城,也许在这里的只是一支戍守边土的部队。”

    “嗯,听起来有理,”那契丹将领道:“不过朔古说的这伙唐人这么厉害,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且就看看这场仗会是什么结局再说。”

    小金山上,慕容旸对杨易道:“那两千多人,不全是回纥,里头也混杂着漠北骑兵,等他们两军一合,赤丁就会落下风,都督,请让我带兵去救他。我不需要太多兵马,两个营就够了!”

    杨易却摇头:“不。”顿了顿,道:“赤丁的反应不算快,不过跟着我们从岭西一路杀过来的人,没那么容易死掉的!且看看再说!”

 第十章 契丹国舅

    在远处望着战况的契丹将领叫述律者莫耶,是回纥述律部的顶梁柱,同时也是契丹太后述律平的幼弟,述律部虽属回纥,但融入契丹政权已久,自族人虽未忘记源自回纥,但也常以身为契丹国人为傲。

    去年毗伽逃到漠北,在述律平的示意下,这部来自北庭的回纥人便纳入到漠北回纥之下,今春契丹西侵,仍然以耶律朔古为大军统帅,述律者莫耶作为副将,以三千兵马驱毗伽余部作为前锋。

    正如杨易所料,契丹人冒着冬寒余威西行,路上缺乏补给,不但对粮食的耗损极大,在某些区域连食水都有困难,因此大军是次第出发,并未一涌而至,述律者莫耶所部八千众,抵达小金山附近的只有不到三千人,而且多是北庭回纥,但即便前锋也分批而行,他们走到这附近的时候冬寒渐退,这日述律者莫耶听说所部前军遇到巡哨的汉骑,便率领百骑赶到附近观战。

    这时赤丁向左冲突没法击垮对方,麾下的牧骑都显得有些慌张了,这些人是从伊州的牧民和北庭难附的牧民里面选出来的,骑术精湛,战场武艺却是一般,队列训练也还不足,一般来说,生手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武艺,一般只能是平时训练的一二成,陡然遇到强敌,都是进行本能的马上械斗。

    眼看没法在契丹右路兵马赶到之前击溃左路,契丹军右路的兵马又已经赶到,赤丁知道此战必败无疑了,心中忽然想:“都督为什么按住其它兵力不用,却派我来?”看看周围士兵都很慌张的脸孔,他下了决定,将核心部属二百余人集结起来,“其他人,退!”

    千余牧民哄然而走,向小金山方向逃去,赤丁带领二百余人浴血奋战,且战且退,两部契丹兵马一合,数量比他多出十倍,但竟然还是没能围困住他。

    杨易在小金山上望见,对杨涿道:“这部兵马,没春华说的那么厉害啊。”

    杨涿道:“对,这批军马不像契丹军,倒像当日北庭回纥的兵马。”

    旁边慕容旸道:“那多半就是北庭回纥到了漠北接受契丹人的整编。”

    杨易道:“多半是了。”

    看看赤丁已经逃到附近,杨涿道:“我去接应他回来。”

    杨易道:“不,只用箭将敌人射退就好。”

    赤丁这时已经杀得精疲力竭,眼看离小金山不远,叫道:“兄弟们,生路就在眼前了,冲啊!”

    奋力一冲冲到小金山脚,山上埋伏着的唐军忽然齐齐现身,千箭齐发向山下射击,契丹军大叫:“有埋伏,有埋伏!”

    两边唐军一起敲锣打鼓,大摇军旗,契丹将领眼看山上人数不下二三千人,若让赤丁重整旗鼓,再加上山上的人马,他们就讨不了好去,当下引兵退去了。

    赤丁逃到山上,抹着满脸的血迹,叫道:“都督,赤丁回来了,我没能歼灭敌人,特来请罪!”

    杨易淡淡说道:“敌众我寡,你能平安杀回来,不算有罪。”

    赤丁道:“既然都督知道敌众我寡,为什么却又派我们去送死?营内这么多的精锐兵将不用,却用我们这些本来打算来帮忙料理后勤杂物的牧骑?”

    杨易道:“你这是在向我问罪么?”

    赤丁道:“不敢。”

    “既然不敢,就下去好好准备。”杨易道:“小金山扼守西进要道,契丹人要想经过,除非向北迂回千里,现在北面冰雪尚未解封,山路难行,他们也就只有此道才可通。我的兵马暂不行动,七日之内,凡属出击迎敌的功夫,都由你所部来负责。”

    赤丁听得怔了,杨易道:“怎么,不领命么?”赤丁忙道:“不敢。”领了命令下去了。

    此后两日契丹人又发起了两回攻击,却都被唐军以弓箭射退,其中一部人马走山道要迂回包抄,赤丁便纵骑兵出击拦截,双方一攻一守,互有死伤。

    远处述律者莫耶遥望这一战的经过,道:“所谓天策唐骑,不过如此。”

    一个北庭回纥的将领道:“国舅爷,不能轻敌啊,这伙唐骑狡猾得很。”

    述律者莫耶道:“狡猾算不上,不过是汉人守土的旧伎俩罢了。”

    那将领便上前请教,述律者莫耶道:“汉人善守不善攻,遇到我漠北骑兵南下攻击,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选择高耸险要之地,筑城立营,他们的弩箭确实厉害,扼山而守,急切之间攻拔不下,我们若要绕过据点深入,他们就可以随时断我们的后路。现在才是开春,北庭的草都还没长长,这帮汉人选择了这个地方扼守,就是要堵得我们粮绝而退。只有拔除了这颗钉子,进入草原地带,我们的羊马有了草吃,之后便可长驱直入了。”

    那个北庭回纥的将领道:“我也听过西域传说唐军善守,不过他们的野战也很厉害的,焉耆一战,我们就都没占到便宜。将军还是小心点好。”

    述律者莫耶笑道:“骑兵?他们的骑兵质素如何,这两天你们还没看明白么?放在西域虽然也算不错,不过等我本部兵马大至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就算他们军中真有精锐骑兵,应该也没派到这里,否则这两天早出现了,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