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奇书全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奇书全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教简介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宗教。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体制化的宗教,道教不仅有其观念形态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和活动仪式,而且还有其宗教团体、科戒制度和宗教活动场所(宫观)。这种成熟的、完整意义上的道教,经历了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历史与教派道教从东汉中叶开始形成。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正式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最初形成的教团组织,主要有沛人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流传于西南巴蜀地区;巨鹿人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遍布中原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皆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民众。从其教义和方术来看,属于民间原始宗教团体。这两个道团在汉末魏晋时期常组织发动下层民众起义造反,严重威胁统治阶级利益,因而受到官方的镇压和限制。魏晋以后,道教开始向体制化的官方正统宗教发展。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一书中,对战国秦汉以来社会上流行的神仙信仰和各种方术加以系统的总结,从理论上阐述了修道成仙的可能性,提出以服食金丹大药为主,兼行其他方术的修仙途径。他还猛烈抨击早期民间道教的活动,提出以道为内,以儒为外,使神仙方术与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的教义,从而为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从东晋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由门阀士族道教徒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代表人物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道教的经典、教义、教规和教派组织得到改造和充实发展,以重视经典科教和神仙方术为主要宗旨的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楼观道等新兴道派相继出现,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新兴道派得到官方统治者的承认,为后来儒释道三教鼎立并盛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隋唐北宋时期,官方道教兴盛发达。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道士女冠隶属宗正寺管理,有名的道士受到朝廷礼遇厚赏。又下令两京及全国各地大建宫观,供奉老君,并屡次托称老君降临,传授祥瑞之物。北宋真宗、徽宗尊奉道教神赵玄朗为王室始祖,屡次加封玉皇大帝尊号,建立宫观供奉。由于唐宋统治者的尊崇扶持,道教在当时极为兴盛。唐代和北宋还由官方主持多次编修《道藏》,研究道经和教义、科仪的学者纷纷涌现,对道教学术文化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晚唐北宋以后,道教教义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兼融儒释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钟吕金丹派开始在道教中兴起。五代宋初华山道士陈抟、北宋道士张伯端,吸取儒家《易》学和佛教禅宗理论,使之与道家思想和早期道教炼丹、养生方术结合,论述了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到了南宋金元对峙时期,道教内部发生重大变革,新兴道派纷纷涌现。在北方有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南方有金丹派南宗、清微派、神霄派、净明道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等旧道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新的变化。这些道派在教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倡导三教合一,鼓吹儒释道教同源一致。三教所共同探讨的心性问题成为这一时期道教哲学的中心课题。儒家理学的天道观和伦理道德、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修持方法,都被道教吸收融合。全真道和金丹派南宗都是专主内丹修炼,倡导性命双修的教团,并在修炼次第上形成了先性后命与先命后性两派。南方其他符箓道派也受内丹术影响,融合内丹与符箓道法,倡导“内丹外用”,“内道外法”,以内丹修炼作为施行符箓咒术之本。道教符箓道法也更加完备成熟。元朝统一之后,南北各道派重新组合,形成以内丹为主的全真道和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两大派系,流传至今。
  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渐下降。道教教义、教制总的说来虽无大发展,但道教思想却进一步通俗化,流传于广大社会。被道士们加以通俗解释的内丹术,传向社会各界,在儒士中影响尤深。一批道教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等,经官僚文士的倡导,作为一种宣传封建伦理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于民间。各种大大小小的道教神庙,受到官绅士民的普遍崇拜。扶乩降仙、斋醮超度之风,在社会上盛行。道教的神仙信仰、金丹修炼说,渗透于这一时代的大量文学作品中。这一时期纷纷出现的大批下层民间秘密宗教结社,亦多吸收道教思想。其中有些教门,如罗教、黄天道、红阳教等,其教义、方术和组织制度,都深受道教影响。至清末民国时期,道教虽已非常衰微,但作为一种传统宗教信仰,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仍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信仰与方术道教以信奉道而得名,其教义思想和神仙方术皆发源于此。道原本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哲学观念。老子和庄子都以道作为天地万物产生的神秘本原,也是超越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最高法则。东汉时开始形成的道教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并且更加突出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性,把它神化为具有无限威力的宗教崇拜偶像。道教认为:“大道”不仅在先天浑沌之时化生了天地万物,而且还在后世,不断变化其身形名号,降临人世,辅佐帝王,救助危难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太上老君(即老子本人)便是大道降世传教时的化身。最早的道团五斗米道,便奉大道为最高神,以太上老君为教祖。东晋南北朝以后,道教崇拜的神有所变化,形成了以三清尊神为首的多神崇拜体系。“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化生宇宙、总统天地,传经说教的最高神灵。三清之下有四御、五方帝君、三十二天帝、日月星辰之神、五岳四海河渎之神,以及阴曹地府之神等等,也都是道教尊奉的尊神。这些大神又各自统辖众多天曹官吏、神兵神将和供其役使的青童御女、御夫仪仗等等。这个等级有序的庞大神灵系统,实即封建社会以皇帝为首的官僚等级制度在上天的投影。
  神仙是道教信奉的另一类神灵。与上述天地自然之神不同,神仙主要指经过修炼而得道的神人、真人。他们居住天宫琼楼、仙山洞府或海岛神洲,有各种神奇本领,能隐身遁形,造物变化,来去自由。道书仙传中记载的神仙极多,有传说的古代仙真,有历代帝王将相、杰出的文化人物,也有道教史上的道师术士,如张天师、吕洞宾、张三丰等等。道教供奉一些民间崇拜的俗神,如门神、灶神、财神、三官、土地、城隍、妈祖、东岳大帝等等。神仙和俗神崇拜使道教对下层民众更有吸引力,成为他们日常生产娱乐活动和生活风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道教相信人类通过修炼养生能够战胜疾病死亡,得道成仙。因此而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宗教修持理论和方术。这些方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是源于古代神仙家的服食术,包括服用采集的天然动植物药和人工炼制的金丹大药(外丹)。目的在于借助药物力量强固自身,延年祛病,长生不死。第二类是源于古代养生家的炼养方术,包括思神守一、吐纳胎息、房中固精、屈伸导引、辟谷食气及咽液、叩齿、按摩、梳洗等各种卫生保健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自身精神、形体的锻炼调养,达到强身健体,安定精神,延年益寿。这两种外服丹药,内炼形神的方术融合发展,又形成了道教后期的内丹术。第三类方术是源于古代巫师术士的法术,如画符念咒、斋醮祈祷、跪拜首过等等。目的在于召神驱鬼,辟除妖邪侵害,祛病消灾。这类方术较多迷信成分,但在医巫不分的古代,也被认为有治病卫生的功效。此外还有许多道教杂术,如卜筮相面、算命求签、观星望气、堪舆风角之术,以及变化分形、造雾吐火、呼风唤雨、隐遁、雷法等等。这类魔术表演虽然也为江湖道士所常用,但与长生成仙已无关系。
  道教徒修炼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最早称作庐或静室,南北朝时称作道馆,隋唐以后称作宫观或庵堂。历代宫观形式和规模不尽相同,但大多为宫殿式,一般有三清、玉皇、吕祖、灵官等殿堂。唐宋以后,道教宫观遍布各地城乡山林。道教日常宗教活动有诵经礼忏功课、节日的祭神祝祷,以及为信徒作道场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等等。道教内部拜师、授经、传度法箓、日常生活起居、出外云游、修炼打坐等等,皆有复杂的科仪戒律。
  作者: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鬼谷子卷上
  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揵第三抵巇第四
  捭阖第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