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绣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绣娘-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婆子一掂量,不敢收。
  “这荷包是我求姑娘做的,送你孙子的满月礼,你可不能拒绝。”章嬷嬷笑道。
  孙婆子稀罕的收到怀里,用胳膊亲昵的撞了一下章婆子,“好姐妹,难为你有心。”
  章嬷嬷笑了笑,“我在宁家那头也忙,没得机会出来。这会子送晚了些,你别介意。”
  孙婆子忙推脱,表示不会介意。
  “得亏你是厨房的买办,能在后门通行。不然今儿个我还见不着你呢。”章嬷嬷感慨道。
  孙婆子笑嘻嘻的应承,表示以后有空会去瞧章嬷嬷。俩人都是奴才,各自要伺候主子,聊了几句,便各自告辞了。
  章嬷嬷从王府后门出来,便立马拉下脸,晃悠悠的奏折,整个人看起来很沉郁。直至她低着头上了车,章嬷嬷方恢复到原来的神态。
  小厮见章嬷嬷从王府出来了,估摸事儿办完了,飞快的骑马先回府禀告大太太。
  周氏一再问询小厮确认。
  小厮直点头:“去了好一会儿才出来,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好,走路颤颤巍巍的,一准儿挨骂了。”
  周氏闻得此言,方安下心来。
  章嬷嬷颇觉得这一行的危险,她回来立马跟江清月讨主意。
  “那件衣服又不是我的事,如何解释?既是她推我去挡箭,我敷衍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若有胆子找高公公说话,就不会难为我了。”大太太是官眷,高公公则一直贴身伺候晋阳王。她俩就算得机会见面,碍于场合也不会把话明说。这事儿钱氏显然是她自己没法子了,必是想要瞒着宁大老爷。
  江清月住在宁家,预料到自己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人不可能做到永久的万无一失。她这次再回理国公府,一旦挖出二太太钱氏的秘密,就会速战速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江清月在宁家住满一月了,多少有了收获。在她和章嬷嬷、问秋各方打听之下,打听到了一个钱氏很奇怪的‘习惯’。
  钱氏每隔两月的初一便会去相国寺上香。十五年来,除却生女儿那次,她几乎从未间断过。她每次去庙里都要带上儿子宁开远,母子二人会在庙内斋戒诵经三日,对外宣称是为了给家中长辈祈福。
  江清月不管别人信不信这个祈福,她是不信。
  
  ☆、第33章
  
  转眼快到的三月初一,便是钱氏携儿子去相国寺的日子。
  江清月觉得这次机会不容错过,再等就要三月后了。时间越久变数越大,故而这次机会她不容有失,一定要想法子跟着钱氏去相国寺。
  一个多月以来,江清月尽心教授宁婉蓉刺绣。
  宁婉蓉誓要做一件能过得了晋阳王法眼的衣裳,故而十分肯下苦功夫学习。她除却学会了女人们平常绣的梅、兰、竹、菊等花,连飞鸟亦可以绣成形。虽说绣出的图案没那么灵动,但好歹能看顺眼,不至于叫人瞧着别扭不舒服。这对别的同龄女子或许没什么,但对于宁婉蓉来说,可谓是一大进步。
  宁婉蓉将她的月季飞鸟图收尾,高兴地拿来跟江清月显摆。“江姐姐,你凭你的眼光看,我绣的是不是很好看了?”
  江清月扫一眼布上的图案,就忍不住挑处几种错来,断不敢再看第二眼。江清月瞧宁婉蓉高兴的样儿,猜测她肯定要把这副绣作拿给钱氏看。那自己说话就要严谨些了,作为女红师傅她若是全夸好,回头宁婉蓉学给别人听,在碰见个人说不好,钱氏一准把罪过都怪在她身上。
  “飞鸟的肚子有些发胖,略显笨重。有些地地方针脚乱了些,但不碍于整体观瞻,还算是一幅很好看的绣画。”江清月评价道。
  宁婉蓉惊讶的扬眉,心里略微有些不好受,不过江清月素来对她严格,她也习惯了。宁婉蓉回头仔细看自己的作品,还是觉得美。
  “江姐姐好严格,不过能过你的法眼,该是不错的了。芙蓉,你说呢?”宁婉蓉转身问身边的丫鬟芙蓉。
  芙蓉激动地都快掉眼泪了,直门点头说好看。江姑娘是御封的绣娘要求自然高了些,她是不知她家小姐原来绣的那叫一个丑。而今能有模有样的,真是谢天谢地了。
  宁婉蓉得到了鼓励,高兴地表示要拿给母亲钱氏看。
  江清月笑道:“我听说太太明儿个要去相国寺礼佛呢。”
  “噢,对,险些把这事儿给忘了。我这就去见母亲!”宁婉蓉笑了笑,起身意欲走。
  江清月反问宁婉蓉:“难道明日三姑娘不与太太一同去?”
  “我?”宁婉蓉愣了下,笑答,“一般都是母亲和五哥去的。”
  “既是礼佛祈福,三姑娘何不一遭儿去?回头抄些佛经来奉给老太君,不失为一种孝敬。”江清月顿了一下,忽然想到什么,双眸闪亮的看向宁婉蓉,“若是把佛经绣制出来,倒也新鲜。”
  “绣出佛经,”宁婉蓉跟着念叨一句,突然俩眼放光,立马拍手称好,“江姐姐,你果然是我的福星。我若真绣出一副经文来献给老祖宗,不仅显出我女红的技艺来,还能讨好她老人家礼佛的喜好。老祖宗必定会夸我孝顺!好,就这么办,我去求母亲带我一块去相国寺。不过我怕我一个人未必能绣好,江姐姐您可要陪我一块去。”
  “这……太太带你们去礼佛,我在跟着去不大好吧。”江清月客气的推辞。为免引起怀疑,她必要让宁婉蓉几番主动邀请才行。
  “好姐姐,你就遂我的意思吧。再说,母亲怎么就不能带你去了,你忘了,你是母亲的养女。”宁婉蓉说罢,就拉着江清月一遭儿去见钱氏,把她的想法说了。
  钱氏闻言顿然蹙眉,脸上略有难色。
  “母亲,您就让我去嘛。等我绣好了经书,献给老祖宗,您也长脸不是?”
  钱氏迟疑了下,心想带两个姑娘去也没什么,她二人也不过是躲在房间里绣花。况且婉蓉难得有孝心她不能拦着,老太君那边她也正愁没机会讨好。上次崔嬷嬷的事儿老太君虽然放过她一马,也不过是看在她姨母是太妃的面子上,老太太的心里头肯定对她还是不满。钱氏如此一想,便点头应承了宁婉蓉。
  宁婉蓉高兴地抱住钱氏,撅嘴道:“您看您总是偏心五哥。五哥每每跟着您去,您都没意见。我要去一回,您还得思虑这半天。母亲,我心里吃味了哦。”
  钱氏用手稀罕的摩挲宁婉蓉的脸蛋,笑骂她不懂事。“姑娘家是金枝玉叶,要仔细地养着,我就怕你磕了碰了的。寺庙那地儿哪是你能玩的地方,怕你待在那里烦闷,故才不带你去的,娘就是要偏心也是偏着你。瞧瞧你,娘的一片好心都被你当成了驴肝肺了。”
  “好嘛,女儿知错了。”宁婉蓉娇憨的在钱氏怀里蹭了蹭。
  钱氏想想自己的一双儿女都懂事孝顺,倒也该知足了。她若是再搬倒了大房,以后的日子便只有顺心了。钱氏想想自己最近的挫败,着实有些不甘心。不然,去求一求那个人?他素来重情义,该会帮她的。
  钱氏突然怀念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她二八年华时,也是个娇俏可人的美丽女子,论风华气度比女儿婉蓉有过之而无不及。
  母女俩亲昵了一会子,钱氏才想起来江清月还在。她心中一紧,抬头看向江清月。只见她淡笑着坐在原处,脸上丝毫没有介怀之色。
  钱氏转念一想,也对,她是个养女哪有资格有什么情绪。做娘的自然是要更喜欢亲生女儿一些。
  江清月还算是个识时务的,端得清自己几斤几两。钱氏觉得既然江清月这样懂事省心,她倒是可以对她宽容些。
  钱氏也把江清月叫道跟前,拉着她的手放在宁婉蓉的手上,“你妹妹不懂事,你是做姐姐的,多担待些。回头去相国寺,你照应着她一些。”
  江清月不动声色的抽回手,假意行礼致谢,而后笑着对钱氏和宁婉蓉道:“这是自然,太太见外了,不必和我客气。”
  “就是,母亲,她是您的养女了,哪用这么客气。”宁婉蓉撇嘴,自是不把江清月看在眼里。
  钱氏唬她一下,转而笑对江清月道:“算一算你年纪不小了,我打算来年出一些嫁资给你,将来必定会为你找个良配。”
  “太太瞧您,说到哪里去了。”江清月心里厌烦这件事,却还得装娇羞的低头闪躲。钱氏帮她找人家,必定没什么好结果。上次钱氏想把她配给仇正文,还以为她不知道?仇正文此人且不说身份怎样,他那一肚子的猥琐下流便叫人恶心透了。如果这样的人就是钱氏所谓的‘良配’,江清月真快要恶心吐了。
  钱氏心里盘算得好,施恩于江清月,回头再把江清月配给能助益二房的人家,以后便让他们夫妻俩辅佐二房一辈子。
  江清月观察钱氏似乎在脑子乱想什么,笑着跟宁婉蓉道:“四姑娘,咱们既要明日走,是不是该提早回去准备一下?”
  宁婉蓉点头,寺庙那种苦哈哈的地方,她得备点吃食和乐子去。宁婉蓉赶紧起身告辞,与江清月有说有笑的回院儿。
  邹嬷嬷见状,随口夸一嘴:“三姑娘跟江姑娘相处的蛮好的。”
  钱氏抬眼扫一下邹嬷嬷,倒把对方吓得噤声低头了。
  “啧啧,瞧你这点胆量。你也是我身边的老人了,我念旧情,把你提拔到身边来,不是看你怎么无能的。”
  邹嬷嬷吓得周身冒冷汗,谨小慎微的跟钱氏赔不是。
  钱氏瞧她这样更生气,打发快滚。邹嬷嬷慌慌张张的磕头赔罪,弓着腰退了出去。
  钱氏瞧她那副不争气的样儿,心更烦。若非她现在身边没个真正可靠人选,她才不会把这个蠢老婆子提拔到身边来。
  钱氏心中莫名的不安,她喝了两口茶,极力自我安慰。
  没事的,一切都跟平常一样。
  ……
  三月初一,春暖花开,晴空万里。
  春风好似一夜之间吹绿山野、复苏万物。
  江清月与宁婉蓉共乘马车,随钱氏和宁开远前往京郊相国寺。
  一行人到了寺里,自有和尚为钱氏清理佛殿,请她们一家人先上炷香。钱氏送香完毕,便有小和尚为其领路至客房。相国寺是香火鼎盛的大寺院,建设周全,自有专门为达官贵人礼佛准备的院落。钱氏等人被安排到寺院东侧的两间小套院,钱氏带宁开远住在最东面,宁婉蓉和江清月则住在西侧的这边。
  江清月和宁婉蓉刚刚安顿好一切,钱氏便来嘱咐宁婉蓉:“你从此刻起便用心刺绣经文。”
  宁婉蓉一一答应。
  待到了晌午时分,有小和尚来送斋饭。宁婉蓉见桌上只有两碗饭,便笑着吩咐小和尚把她的饭菜摆到隔壁院去,她要和母亲、大哥一块用饭。
  江清月发现小和尚表情异样,在一边看着她们没说话。
  小和尚为难地挠头道:“施主的母亲和大哥并不在院中。”
  “不在院中,那她们去哪儿了?”宁婉蓉奇怪道。
  小和尚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宁婉蓉作势要去找人。江清月忙拉住她:“三姑娘,你忘了才刚太太的怎么吩咐你的?”
  宁婉蓉愣了下,声音萎靡道:“好好绣花。”
  “咱们在寺庙,二太太和五爷能去哪儿,许是和方丈大师说佛呢。三姑娘此刻去,岂不是……”
  宁婉蓉想想有道理,她若真打搅母亲礼佛,一准要被挨骂的。罢了,她本来就是来着绣花讨好祖母的,何必操心其它。
  宁婉蓉叹口气,安心坐下来吃饭。
  江清月使眼色给章嬷嬷和问秋,随即也跟着宁婉蓉坐下来。
  问秋赶忙笑着上前,与芙蓉一起伺候两位姑娘用饭。章嬷嬷则悄悄退了下去,出院仔细打探一番。
  
  ☆、第34章
  
  卿侯府的大太太夏氏是位极好礼佛的人,平日在家时,她几乎佛珠不离手。每月初一十五,必要到庙里烧香拜佛,其虔诚之心在相国寺内颇有名气。
  钱氏也常来寺庙,二人相识不算偶然。平日里官眷应酬,钱氏和夏氏便曾打过照面,这些年上香礼佛总时常碰见,俩人的身份又同是续弦的继室,感同身受有话可讲,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便处成了好姐妹。
  今天夏氏再见钱氏自然高兴,硬留钱氏在她房里一起用饭。
  饭毕,夏氏与钱氏喝茶闲聊,忽听说钱氏的女儿宁婉蓉也跟来了,笑着要见一见。
  钱氏忙摆手道:“没什么可见,还是那般顽劣刁蛮,我都不爱理她。”
  “姐姐诶说笑了,我没姐姐有福气,儿女双全。瞧我家的那两个,那才不省心呢。”
  “妹妹太谦虚了。你家大哥儿聪敏捷达,学问好;三哥儿虽年小,却比同年的孩子安静沉稳,自不一般。俩孩子玉树芝兰,将来必能为你们江家光宗耀祖,这哪里是姑娘能比得了的。”
  夏氏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调笑道:“好姐姐,你才好呢。一双儿女正凑成了‘好’,儿子才貌兼备,为你挣荣华;女儿绝代风华,将来再为你钓个金龟婿。我都羡慕到心坎里了!”
  钱氏笑逐颜开,拉住夏氏的手。“数你嘴巴甜!行,我说不过你,那我就厚脸皮的借你吉言。”
  “一定要。”夏氏乐道。
  俩人笑够了,喝会儿子茶。夏氏抬头瞧眼门口,见守门的嬷嬷没给她使眼色,估摸是老爷还未回来。
  “也不知老爷把你家老五领哪里去了,这会子还不回来吃饭。”
  钱氏笑:“爷们都不爱诵经念佛,保不齐他俩背着咱们偷偷下山去了。”
  夏氏又笑:“还真说不准。姐姐,你这回来打算念哪本经?”夏氏问话后,见钱氏半晌没回,便纳闷的瞧向她。只见钱氏微微颔首,淡笑挂在嘴角,似乎想什么出神儿。
  夏氏突然轻推了她一下,倒真把钱氏吓了一跳。
  钱氏“哎呦”叫一声,用手拍着胸口自我安慰。
  夏氏笑:“姐姐这是怎么了?怕我是鬼不成?”
  “你呀。”钱氏尴尬的脸上一闪而过,被灿烂的笑颜所替代。她起身,理了理衣角,笑着对夏氏道,“蓉儿头次来相国寺,我担心这丫头不适应。好妹妹,我先回去瞧瞧她,五哥儿这里?”
  “姐姐放心吧,回头他跟老爷回来,我会转告他。也怪了,老爷平日对家里那俩儿亲生的都是爱答不理的,每每说话也是教训他们,弄得俩孩子都怕他。倒是对你家五哥儿欣赏极了,前些日子还跟我夸赞他会做诗呢。姐姐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回头好好跟我说说,我也跟你取点经。”
  钱氏愣了下,她赶紧反手抓住夏氏,解释道:“这就叫‘远香近臭’。人放眼跟前巴巴的看着,便什么都是错了。五哥儿他父亲也是如此,什么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到自己儿子跟前,好的全瞧不见,尽剩下错了。”
  夏氏一听这话,笑了,点点头表示在理。她亲自送钱氏到门口,方转身回房坐下。
  王妈妈凑上前,弓着腰跟夏氏道:“大太太?”
  夏氏冷下脸来,搓了搓手里的佛珠。她垂着眸子,压根儿没看王妈妈一眼。
  “我今儿个怎么觉着她有些不对呢。”
  “有点。”王妈妈附和道。
  夏氏冷静思考了一会儿,不得解,索性不想了,转而抬头看王妈妈:“先前你说钱氏还带了个绣娘来,是那个皇上去年御封的江绣娘么?”
  王妈妈点头称是。
  夏氏勾起嘴角,皮笑肉不笑的叹一句:“好好地,她收个下贱女做养女干什么。”
  “想来这位江绣娘不一般。奴婢听说松山郡主也极为喜欢她,连晋阳王都对她的绣技青眼呢。”王妈妈赞叹道。
  夏氏瞟眼王妈妈,冷笑:“不过绣个花儿罢了,怎么绣也是针线勾出来的简单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