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知运看到如此美人儿进来,不禁看呆了。
“将军,让奴为您把盏吧。”武茗儿声音柔软如蜜汁一般灌进了郭知运的心中,他机械式地点了点头。
在场的诸女看到郭知运这副样子,不禁偷笑起来。久在花丛中的武清轻咳一声,说道:“茗儿啊,这就回房吧。”
武茗儿轻笑一声,便欠身,低声答道:“是,姐夫。”
随着武茗儿这么一出,让郭知运有些魂不守舍,武清这才问道:“逢时啊,你觉得茗儿可堪为妻?”
“我怕我配不上。。。。。。”
第 317 章 秋官尚书
半月后,郭知运在洛水北岸的清化坊置办了宅子,请了媒婆上了武家说媒。六礼也算是走了一道,在一月后,总算是热热闹闹地把武茗儿给迎娶进了郭府。
也是这段时间,延安大长公主的儿子郑克义迎娶了武承嗣的女儿武芙蓉,名为芙蓉,自然长相也是不差的,更何况武承嗣本就相貌英俊,何况子嗣呢。
郑克义和武芙蓉的婚礼用的是周礼,这让百官感到了一股不详的征兆,因为周礼中礼服是黑色的,所以两个新人穿着黑衣拜了堂,成了夫妻,总觉得有些奇怪。报纸上更是对这次婚礼进行了吹捧,虽不及当年太平公主的婚礼之盛,但肯定是近年来的大盛事。
武承嗣更是广邀亲朋好友,就连一向不对付的武清都收到了请帖,本来都为同族,有没有请帖是应该去的,但意外地收到了请帖,这就意味着武承嗣没有把武清当成是同族。武清苦笑一声,本来就不喜欢热闹的他,这样一来,也就不去了。于是便让太平公主一人去便是了。
可太平公主因为千金公主改姓武的原因,也是不愿意去的。推来推去,便推到了宇文素娥的身上,如今府中的二夫人!
宇文素娥见公主和武清都不愿意去,便只好答应了。宇文素娥的美貌在武氏贵妇圈中那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宇文素娥进了延安大长公主府后,受到了欢迎,一群贵妇们便开始谈论起女人们的事情。
上得了场面的酷吏们,如周兴、来俊臣、邱神绩、万国俊等人都在被邀请之列,而且酷吏们也并不是抱成一团,而是各有各的圈子。特别是来俊臣,他就像一匹孤狼一样,他虽然很给面子地来到了公主府,可他依旧是一人而已。本来与他交好的万国俊也不想在众人面前显露出他跟来俊臣有多亲密。所以来俊臣便独自游览公主府中景致。顺便再看看有无美妇。
没错,来俊臣就喜欢美妇。按他的思维来说,就是别人的,才是最好的。
来俊臣摇着把折扇,一边走着一边搜寻着。直到一个美妇从他身边款款走过,顿时,他的心狂跳不已,只是斜眼一撇,他便浑身发热,喉咙发痒,喘息粗重。惊鸿一瞥中,他看到了那美妇眼中的憎恶。
但是,来俊臣就是喜欢这个调调!曾记得那个小县城里富户王家的美妾吗,最初对自己那么不屑。还不是被自己强掳淫辱之后,最后死心塌地地跟了自己?所以再高傲的女人,被睡了,就没什么了。而且征服高傲的女人,不是更有挑战性?征服别人家的高傲女人,不啻于按鞫一场制狱,他喜欢看囚犯从对他的不屑到跪地求饶,就如同他喜欢看着一个贞洁烈女在他的身下变成了**荡妇!
他,来俊臣,喜欢惊险,喜欢挑战,喜欢刺激,更喜欢征服!
看着那婀娜的身姿,来俊臣不禁痴了。
“来御史是否看上了那美人啊?”
来俊臣一愣,转身看去,却不是武懿宗是谁呢,对于注重相貌的大唐来说,武懿宗不仅相貌丑陋,而且还驼着背,身材短小,如此之人,要不是武太后大权在握,还会有官做?如今更是身为左金吾将军。
不管怎样,武懿宗是太后的亲眷,来俊臣都不能从脸面上表现出来任何一丝一毫的憎恶,而是很潇洒地说道:“如此美人,要是睡上一夜,就是死了也值得了。”
武懿宗嘿嘿一笑,说道:“来御史果真风流人物也,不过,来御史就别想了,你可知她是谁家的吗?”
来俊臣突然来了兴趣,便问道:“将军就别卖关子了。”
武懿宗左右看了眼,低声说道:“有一府,府中可有三美,一娥、一玉、一牡丹,你看到的这位便是一娥,如何,月宫中的嫦娥,恐怕也就这个样子吧。”
来俊臣一愣,而后惊呼道:“莫不是大将军府?他不是有公主吗?”
“呸,可惜了我那表妹了,一朵牡丹花就插在了牛粪上,刚才过去的,可是他的二夫人,宇文素娥,也不知道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仙子。”武懿宗本来就很不爽武清,能够给武清制造点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百官谁不知道这来俊臣好色如命,曾自喻堪比石勒,如今武清也不过是一个千骑中郎将而已,如果能被这来俊臣弄死了,说不得他还可以分享下他的娇妻美妾呢。
果然,来俊臣听到是武清的二夫人后,深深地看了眼亭中跟家眷嬉戏的宇文素娥,便连喜宴也等不及,便回丽景门去了,因为最近他的推事院建成,他几乎都住在里面了。
他要诬告,他要罗织,反正一个小小的中郎将能来我何?
宇文素娥还不知道,自己因为太美,而给武清惹来了麻烦。依旧跟一些相熟的武氏贵妇们说着话,传授那些让男人欲仙欲死的技巧。不多时,便打成了一片。
武清最近很郁闷,他晚上驻守玄武门,白天在府中休息,生活有些不规律,这不是他想要的。说真的,他巴不得武太后把自己的官职一撸到底,这样无牵无挂,到琉球做个逍遥王去,也好过这里受气还要提心吊胆,揣摩上意。
如果大唐真的混乱了,再招兵买马,依靠自己的积攒下钱财和粮食,还怕成不了事情吗?
武清这段时间很不舒服,武太后准备了这么久还不革命,她到底还在等什么?祥瑞,明堂,天堂,净光天女下凡,弥勒佛下世,河图,瑞石等等,宗室也是诛杀的诛杀,流放的流放,还有什么顾虑的?
这一夜,武清不用值守,五个朗将,都是换着来的,他也不是机器,所以每十天都会有一天休息。为旬休。
宇文素娥回来的很早,毕竟那里也没有多少相熟之人,便直接来到了梧桐院,看到武清依旧在奋笔疾书。便走近一看。知道他还在写《三国演义》。
武清抬起头,便看到宇文素娥站立着。便站起身,说道:“师姐,可玩得开心?”
宇文素娥埋怨道:“都是一帮色女怨妇,尽说些害臊的话。我算明白了,什么贵妇,全是欲求不满的母狗。”
武清看着宇文素娥,笑道:“欲求不满?师姐,我们去洗个鸳鸯浴吧。”
“嗯!”宇文素娥点了点头,其实她今晚被那帮妇人撩拨得厉害,所以一来便来到了这里。
前世的时候。武清非常羡慕那些鸳鸯共浴的画面,如今亲身经历过后,也终于深谙其中真谛。
有人说,水是万物之源。是生命之母,这一点,武清深以为然。所以这一次鸳鸯浴整整洗了一个时辰!
而武清最喜欢的就是看着那只草丛中的蝴蝶,一张一翕间便溪水潺潺,把他带入了灵魂快乐的巅峰。
数日之后,诬告武清的奏疏如雪片一般呈到了武太后的龙案上,这一次武太后有些难以决断,武清谋反?谁信?这帮狗子,怎么能乱咬武氏之人呢?真的是该打打屁股了。
上官婉儿此刻也是心惊胆战的,跟武清那次欢好后,她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那个男人了。她怎么不担心呢?
“婉儿!”
“奴婢在!”
“拟旨,封武清为秋官尚书,检校左羽林卫大将军。”武太后缓缓说道,而后把那一堆奏疏扔进了废纸篓中。
上官婉儿赶紧答应一声,便拟旨了。
武清自是不知道他曾差点被诬告,当拜武清为秋官尚书,检校左羽林卫大将军的时候,来俊臣瞬间嗅到了味道,随即便蜷缩起爪子,把目光盯向了宗室和宰相以下的大臣,终于,让他找到了目标,段简,段简的发妻,太原王氏的嫡女。
武清封秋官尚书,让百官看到了希望,而秋官侍郎周兴顿时感到了压力如山大。
武清不知道武太后的意思,数日后便到了秋官大院。秋官,早先年间叫刑部,执掌天下刑狱,审理案犯,批复死刑等职责。所以秋官尚书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为秋官最高长官。
所以武清到任的 第 317 章 了秋官所有官员。秋官有侍郎一人,就是周兴,有司刑、司仆、司计、司关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两人,令史四十八人,书令史九十人,司刑亭长六人,掌固二十二人,司计计史一人。
这些全都是刑部的官吏,武清也没一个认识的,武清知道,这刑部几年来被周兴和武承嗣等人把持,这里面几乎全部是武承嗣的亲信或者说投靠了武承嗣。在这样一个地方为长官,可以想见是多么地悲哀。
所以这些人在见了了武清后,便各忙各的,武清在官舍中从开始到放班,连一个人影也没见着。他明白这是武承嗣和周兴准备架空他,准备让他自觉没趣主动辞官。
但是,武清能让他们如愿吗,如果就这样窝囊地离开,他还是武清吗?
第 317 章 谋反,不久,二人先后自杀身亡,并牵连其子以及党羽数百人斩首。
不久南安郡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谋反被诛杀,家眷全部籍没流放岭南,当然让太平公主伤心的是鞭杀了李贤的两名子嗣。为了安抚太平公主的心情,把太平公主的食邑累加到了三千五百户,可以说自有皇朝以来,公主食邑最多的也就太平公主了。
整治了秋官官吏,至少武清还能够把工作开展下去,所以当再次被起复的魏元忠来到武清的官舍时,武清并没有感到厌恶,毕竟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魏元忠也没说什么,其实二人心里都明白,以前的纷争,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还有什么能够比合作起来治治酷吏的嚣张气焰更好的事情呢。
徐有功官场沉浮多年,也跟武太后对抗过两次,但依旧是一个很不错的官,本来武清推荐的是姚元崇或者萧嵩,但最终武太后却派了徐有功。
武清知道徐有功,在蒲州曾为司法参军,审案从不用刑,故而有一绰号,叫“徐无杖”,应该说徐有功更加适合司刑郎中。但武太后如此安排,显然是想让武清治治秋官的不良风气,但又不愿意让武清彻底把酷吏的路给封死了,所以让不善于刑狱的魏元忠来做司刑郎中,让极善于刑狱的徐有功做了司仆郎中,不要让他妨碍司刑寺的审案。
如此一来,司刑寺几乎成了来俊臣的天下,再加上司刑判官万国俊等数十个走狗。司刑中丞更是敢怒不敢言,原本有徐有功和杜景俭还可以秉公处理,如今徐有功一走,杜景俭也是独木难支。
故而处斩李唐宗室的案子更是审得又快又有效率,不过一个多月,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
武清、魏元忠、徐有功三人加快了审理案件,他们也只能处理些这些案子。像诸王、朝臣谋反的案子,不是到了例竟门就是进了推事院,根本不会到刑部,所以三人也没奈何。
故而,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这位武太后曾经的亲家被诬陷谋反直接斩杀在了长安,不久尚书左丞张行廉进了推事院,又是牵连一批,依旧诛杀,家眷籍没。
刑部虽然继续运转,也似乎每日有审不完的案子,但所有的案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是张家的鸡被偷了,就是李家的媳妇儿跟别人好上了,总之竟是些破事儿。
武太后检校左羽林卫的事情也拖到了八月十五!
按照武清的操演手册,八千左羽林卫将士和千骑将士已经操演无比熟练。因为刑部那些破事儿有魏元忠和徐有功负责,所以武清便大多数时间留在了千骑和左羽林卫。
武清首先向武太后申请了三千匹战马,其中一千匹重甲战马,他是知道在夏官的仓库中有储备的重甲,那曾是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还申请了一千长弓,一千长枪,一千刀盾,一千把旗帜,一千副水靠,一千光明铠和一千把陌刀,还有三百床弩、三百投石车、三百运粮车。
武太后也不知道武清这是要做什么,但还是一一答应,因为这些都是战略储备,仓库中多的是。
武清命两名朗将带领士兵跟随长史把东西一一运来。准备真正的训练了。
当然武清的准备不只是九个方阵,还有武技表演,这武技都是好看不中用的,练习了半年也是非常熟练了。武清分为拳脚、刀、枪三种套路,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三千人,所以气势是相当宏大的,最后武清还让人扎了九千朵大红花和九千朵大黄花,准备摆出“神皇万岁”四个字来。这也算是为武太后革命助威。不管怎样,武太后革命对武清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第 318 章 阅兵
八月的神都依旧炎热无比,薛怀义、法明等和尚编纂的《大云经》献到了武太后的案前,言神皇乃弥勒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之主,在佛经中,阎浮提为“人间”的意思。
武太后大悦,颁行《大云经》于天下,天下僧侣修习此经。
与此同时,端门检阅左羽林卫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武太后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震慑效果,昭告天下!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在端门前,便已经有右羽林卫的兵卒围起了场子,并按照武清的要求,在端门前广场上,用石灰画了线,清晰地标明用途,还有百姓的观看区域等等,总之武清的思路就是让这一次检阅让武太后吃一颗定心丸,别再瞻前顾后了。
而且武清已经准备好了烟火表演,足足半个时辰的烟火表演,应该可以让武太后和神都百姓乐呵乐呵,当然这些钱都是让武太后出的。武清县的烟火工场也狠狠地赚了一笔。
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下午未时一刻,秋风渐起,端门城头上彩旗招展,一身盛装的武太后在百官簇拥下高坐在了端门城楼上,在她的身边有太平公主,有皇帝李旦以及李旦的子嗣都在一侧,而武承嗣等人则站立身后。
对于武清这次搞的检阅左羽林卫事情,他本想破坏来着,可他很清楚后果,再者武清可不是善茬,思虑再三,故而便隐忍了下来。如今看到这个阵仗,不禁有些后悔,如此一来,武清在姑母的心中的地位又要提高不少了。
武太后眯着眼往城下望去,只见城下人山人海。那些百姓也似乎握着彩旗不断地摇动,对于这种事情,她这位老人家还真是头一次看到。
武清见武太后及百官坐好,便往端门前那无比广阔的空地上打马飞奔而去。
武太后看到空地上一个银盔银甲的大将胯下汗血宝马。飞驰而来。不禁赞道:“好,好一员虎将!”
太平公主看着那矫健的一人一骑飞奔而来。多少有些激动,但这是为母亲增加人望,所以也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