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即号角声又再次悲凉地响起,仿佛争斗失败的公牛的怒吼。弓仁不甘心地大喝一声,“撤。。。。。。快撤!”

    武清在望远镜中看得真切,大喝道:“王孝杰,出击!”

    就在吐蕃兵拨转马头后撤的时候,大周的弓弩也停了下来,但随即一员红脸大将领兵冲向了吐蕃兵,速度之快,丝毫不比吐蕃兵差。

    论钦陵一惊,没想到对方把时机把握得如此之好,难道武清是沙场宿将?他赶紧再次下了命令,“原地待命,准备迎敌!”

    已经撤退的吐蕃兵再次拨转马头,整个阵地一片慌乱!

    王孝杰带领的武威军不过十个呼吸的时间,便追上了吐蕃兵 第 326 章 率部族五千人联合乌质勒部落攻取碎叶城。他则带领大军准备在龟兹休整三日后,扑向了疏勒。

    按照时间,即使吐蕃援兵每日快马加鞭没有个二十来天也休想到达西域。与此同时他向河源军经略使娄师德发去了偷袭拉萨城的命令。当然如果娄师德依旧还是固守而不听调遣的话,武清也是丝毫没有办法,因为他虽为统兵大都督,但还得女皇发号施令。于是在给娄师德发去命令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想法上表给了女皇。

    大军在龟兹城休整三日,龟兹王白素稽献上了刚刚年满十六岁的小女儿白伊娜,本来白伊娜是要献给吐蕃赞普的,可是大周如此之快便打下了龟兹,故而只能献给武清。

    武清也没有拒绝,毕竟要让这些西域王室安心,还是得占点他们的便宜才行,不然总以为要灭其口。

    看着白伊娜进了武清的大帐,白素稽年老黑红而粗糙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他的长子,则露出了愤怒。

    白素稽把长子白苏尼拉进陈旧的宫殿中,教训道:“此大周魏王,你小心些,他收了你妹妹,便不会对我王室赶尽杀绝,你往后要尊重你妹妹,明白吗?何况大周跟大唐一样,不会对我臣民横征暴敛,归附大周也是我等子孙之福。”

    白苏尼也知道这些道理,可就是他有些憋屈,而且妹妹那么漂亮,就向雪山上的雪莲花一般纯洁无暇,却要落入一个恶魔手中。他可以想见,那恶魔淫笑欺负着妹妹,但他什么也做不了,于是他怒吼一声,钻进了寝殿,把自己锁进了房间。

    大帐内,武清看着这个名叫白伊娜的少女,她有着一双淡蓝色的宝石一般的眼睛,肌肤洁白就如同天山的雪一般,长发如瀑布一般自然垂落,她鼻梁高挺,有些像前世的西方人,据说长这样鼻子的女人,一般**很强大。

    所以,武清决定收了,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十六岁的少女身体散发着一种诱人的毒素,让武清不得不缓缓解开她的长裙,而后在缓缓地亲吻过她的每一寸肌肤,直到水到渠成,自然而入。。。。。。
第 327 章  再置安西四镇
    三日后,武清命龟兹王处理好城中政务,留下将近一千的伤兵修养并协助龟兹王守城。他则率大军向疏勒开拔,疏勒一下,安西四镇大半尽归手中,至于于阗城,他已上奏女皇封逃难在大周的已故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之子尉迟瑕为于阗王,尽快前来于阗主持政务。

    武清不知道的是,如今女皇改元如意,禁止天下狩猎捕鱼,天下百姓饿死者甚众。而这个馊主意乃是女皇的面首薛怀义所献,认为女皇崇尚佛教,以佛立国,而佛禁杀生。正此时日有食之,女皇以为天谴,遂改元如意,希望万事如意,便禁天下百姓狩猎捕鱼。

    而且改元没有多久,她便得到了武清大破吐蕃的消息,这令她感到冥冥中自有天意。本来不怎么沾荤腥的她更是每餐吃素,令宫中苦不堪言。

    魏王府的生意也因为没有肉食,而缩减了大半,好在每当夜晚降临,诸女还能定期尝些肉味。总之,女皇的这一决定,使得天下饥寒,民生凋敝,民怨沸腾。

    女皇自在深宫中却不自知,不过唯一的改变就是,女皇对告密日渐厌烦,一些祥瑞也开始不予采信。于是便让右肃政台监察御史严善思重新查阅案宗,半月后便查出告密不实伏罪者八百五十余人,来俊臣等党羽暗恨,怕查到自己头上,便使人诬告严善思。女皇知道这些伏罪之人都是酷吏所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的纵容,于是便把严善思流放瓘州。

    至此,来俊臣等人更加嚣张,虽使人罗织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司农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谋反。于是女皇大怒。把这些宰相全部下了制狱,进了丽景门内的推事院。

    当夜来俊臣便审理这些人,他首先把各式五花八门的刑具在诸人面前亮了一遍,说道:“认罪伏法。少些皮肉之苦。”

    魏元忠大怒。大骂不止,于是来俊臣便命侯思止专审魏元忠。

    侯思止此人曾以买饼为业。生活穷困,便在渤海高元礼家做奴仆,后来见天下告密者皆授予游击将军,高元礼怕奴仆诬告自己。便让侯思止密告舒王李元名谋反,被授为游击将军。侯思止入朝,高元礼引为上座,称侯思止为侯大。

    “国家用人以不次,若言侯大不识字,即奏云:‘獬豸兽亦不识字,而能触邪。’侯大必能得到青睐。”

    侯思止不识字不通文墨。连连点头,当女皇问起侯思止,他依言回答,果然女皇龙颜大悦。授侯思止左肃政台御史。

    自此侯思止对高元礼是引为上宾,每每谈论,都不醉不归。

    高元礼便教侯思止,说道:“他日女皇赏赐侯大你宅院时,切不可接受。”

    侯思止一愣,说真的,能在神都有一处宅院那是祖坟冒烟的事情,如今让自己不要接受,便挑眉问道:“这是为何?”

    高元礼说道:“侯大不要问为何,今上知侯大无宅,倘以诸役官宅见借,可辞谢而不受。今上必问缘由,侯大可奏曰:‘诸反逆人,臣恶其名,不愿坐其宅。’今上定为大悦,侯大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也。”

    果然,没多久,女皇想赐宅给侯思止,侯思止依言对答,女皇心情大喜,赏赐侯思止金珠珍宝,并授朝散大夫、左肃政台侍御史。自此侯思止便春风得意,开始骄傲起来。

    如今按鞫魏元忠,这个同僚,如何不痛快?先把魏元忠手脚绑缚在一起,而后大声道:“急认白司马,不然,即吃我孟青棒!”

    魏元忠大怒,骂道:“侯思止,你不过一卖饼贱奴,如今身为侍御史,不明察秋毫,不为朝廷尽忠,却刑罚朝廷命官,你可知罪!”

    侯思止大怒,命人把魏元忠吊了起来,来了个倒挂金钩。

    魏元忠大笑,“我薄命,如乘恶驴坠,脚为镫所挂,被拖曳。”

    侯思止见魏元忠竟然还有如许力气,便叫人再拽高点,狞声道:“魏元忠,你捍拒制使,当斩之!”

    魏元忠也是性格刚毅,丝毫不惧,而且他也清楚,让这帮酷吏按鞫,十有**是要被斩首的,于是便更加不放在心上,大怒道:“侯思止,汝今为朝廷御史,须识礼数轻重。如必取我魏元忠之头,何不以刀锯截了,无为抑我承反。奈何尔佩服朱紫,亲衔天命,不行正直之事,乃言白司马、孟青棒,是何言也!非魏元忠,无人抑教。”

    侯思止快活了几年,察颜观色还是学了些,见魏元忠丝毫不惧,而且指出“白司马,孟青棒”,可见也不似欺他,于是赶紧命人把魏元忠给放了下来。

    魏元忠安坐矮榻之上,侯思止躬身行礼道:“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教授。”

    此事被另一侍御史霍献可传了出去,成为了百官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日却被宫人告知女皇,女皇传唤霍献可,霍献可据实以表,原来这白司马就是北邙山的白司马坡,孟青棒乃棒杀琅琊王李冲的孟青棒。女皇听后,也不禁抚胸大笑。

    来俊臣见狄仁杰等人死不认账,便说道:“认罪可免死,尔等宰相还等什么?”

    狄仁杰知道来俊臣凶狠,便说道:“来中丞是想用刑吗?”说罢,便用头撞向了木栏,顿时头破血流,来俊臣大怒,把宰相们分开关押,负气而去。虽然他杀过的宰相也不在少数,可如今女皇明显厌烦了告密,如果用刑,那不正好被人抓住了把柄?

    王德真是一个狱卒,吃的是祖传铁饭碗,他想更进一步,于是经过几天的挣扎之后,便来到了狄仁杰的牢房前。

    “狄公,狄公,小的给您送酒肉来了。”

    狄仁杰发丝有些凌乱,年纪大了精神也有些不济,抬起头。睁开眼睛,却看到了这几日一直鬼鬼祟祟的狱卒,看到那狱卒放进了酒肉,不禁问道:“说吧。你想做什么?”

    狄仁杰走到跟前。取过酒水和肉食,大口吃了起来。

    王德真低声说道:“狄公。小的,知道您是冤枉的,可您也知道,进了这例竞门。还有出去的可能吗?所以小的想求狄公给小的一件富贵,就承认谋反了吧。”

    狄仁杰差点怒斥一顿,可脑中灵光一闪,于是便说道:“你明日来取便是。”

    王德真一乐,便赶紧退去,“狄公,您慢用。”

    狄仁杰看到角落里的笔墨纸砚。这是来俊臣让诸位大臣自诬准备的,如今倒是用上了。于是他趁狱卒不注意,便快速写下了小纸条,放入了被褥中。

     第 327 章 事乐思晦在被杀后,其子充入司农寺,如今司农卿崔宣礼被下制狱,平日里他多受照顾,于是便给崔宣礼鸣冤。

    女皇召见后,便终于明白其中另有隐情,但是女皇真不知道来俊臣冤杀的大臣吗?

    此时狄仁杰已经承认谋反,也就一句话,“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来俊臣得到之后,便与万国俊等人商量,觉得这样交给女皇,一定会引起怀疑,于是便把“唐室旧臣”和“反是实”剪下来,装裱之后,才递给了女皇。

    女皇看到之后,便有些奇怪,这谢死表还用得着装裱吗,但既然承认了谋反,不管怎样,还是得召见一次。

    于是狄仁杰戴枷上殿,见礼之后。

    女皇问道:“你为何承认谋反?”

    狄仁杰躬身道:“臣若不承认谋反,已经死于酷刑了。”

    “那你为何又写了谢死表?”女皇疑惑地问道。

    狄仁杰叩首道:“臣从未写过谢死表。”

    女皇大怒,便命人拿出谢死表,上面只写着,“唐室旧臣,反是实”七个字。

    狄仁杰怒斥道:“微臣曾写过‘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却不是只有七个字的谢死表,请圣上明察。”

    到了这里,大殿之中谁还不知道来俊臣作假呢。来俊臣匍匐在地上,不发一言,仿佛等待女皇的裁决,他知道这个时候求饶,一定会被斩首,只有任由女皇发落,他才会有一线生机。

    女皇看着殿中诸人,顿时明白了,这些个宰相啊,不论自己怎么提拔,都依旧顾念大唐,依旧不是忠心于大周。来俊臣欺瞒自己是有罪,可这些个位高权重者,着实可恨,拿着大周的薪俸,却怀念着大唐!

    女皇感到一阵疲惫,满朝重臣竟然都怀念着大唐,他这个大周竟然不能笼住朝臣的心。而且武承嗣和武三思为了太子之位依旧是每隔一段时间来烦她。前不久她听了夏官尚书李昭德的“武承嗣权力太重,不利于圣上”,遂罢免了武承嗣的文昌左相,让其退出了权力中心。而且李昭德之言,又何尝不是为了李氏江山呢?

    这个时候,女皇想到了武清的建言。或许真的从下而上换上一茬新人才会忠于大周吧。

    于是,数日之后,贬任知古为江夏县令,狄仁杰为彭泽县令。崔宣礼为夷陵县令。魏元忠为涪陵县令,卢献为西乡县令。裴行本和李嗣真流放岭南。

    西域,疏勒城外。

    武清命大军把疏勒城团团围住,叫论钦陵投降,论钦陵是吐蕃大相。如何会投降,坚持了三日后,终于来了个突然突围,武清愣是没有挡住,结果让论钦陵给跑了。好在疏勒没有多费伤亡攻下了。疏勒王献上了王族中的美女,武清却是没要,而是命其子嗣暂代民政。让他自己去到神都向女皇请罪,让论钦陵跑了,武清一肚子火,只有给这个疏勒王找找罪受了。

    武清命大军休息半日。而后向于阗开拔,拿下于阗,要是碎叶已经拿下,那么安西四镇重归大周,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了。

    于阗王在吐蕃进攻之时,因兵马不济,逃往神都,算是非常亲唐的一镇,这也是武清愿意看到的。所以打于阗,武清一点都不担心,而且吐蕃在于阗的统治一点都不得民心,多有造反,故而于阗的平常的兵力都要达到一万人。

    但在武清看来,吐蕃赞普的援兵没有到达之前,于阗的吐蕃兵只是土鸡瓦狗一般。

    八日后,武清大军来到了于阗城外,便看到于阗城头升起了大周赤旗,而且城中于阗百姓开门迎候,武清颇为怪异,但还是走进了于阗城,走在沙土铺成的大街上,他总感觉到有些古怪,便命人四处查探,并命斥候放出三十里。

    夜幕降临,武清右眼皮狂跳不止,他看着大街上火把照映下的墙角,竟然堆着不少草堆。他走下城头,来到了草堆前,竟然是一堆堆干草,他踢动了下干草,嘭一声,仿佛踢到了什么物件,于是拨开干草,便看到三只木桶,武清拔出长剑,一剑劈开木桶,一股黑色的汁液流了出来。随即一股刺鼻的味道钻进了武清的鼻中。

    这个味道对于前世而来的武清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石油!

    有向导看到了那黑色的液体,立马说道:“大都督,这是火油,遇火便燃。”

    顿时,武清大喝道:“命令所有军队,一刻钟之内,列队出城!若遇袭击,一切格杀勿论!”

    将士们不知道武清为何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但对于军令,这些人都是非常严谨地执行,所以,顿时哨声鼓声大作,很快列队开始出城了。

    就在最后一队大周士兵出城,并疏散城中百姓的时候,从城中的角落里涌出了大量的吐蕃兵,他们四处放火,四处杀人!城内不过片刻,便燃起了熊熊大火,哭喊之声不绝于耳,火光烧红了半边天。

    诸将也是浑身冷汗,这要是耽搁片刻,他们也会葬身火海。

    武清随即下令,“全军安营扎寨,等待天明!”

    吐蕃兵在放火烧城的同时,自己也被烧死在了里面。

    翌日,武清带着诸将进了于阗城后,看到城中一片白地,一股股焦臭布满整个城池,不禁对吐蕃兵的残忍深为憎恶。

    而武清一阵后怕,这论钦陵不愧是敢作敢为之人,若自己撤出时间稍微晚上半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说不得,等吐蕃援兵一到,安西四镇再次落于敌手。那么自己的声望将会降低到一个低点。看来不论何时,即使面对弱小的对手,都应该冷静对待。

    “大都督,已经统计出来了,烧毁房屋店铺一万余家,烧死杀死百姓将近三千人。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