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仁赶紧说道:“回父亲,斥候还没有来,要不要令大军停下来歇息,也好等斥候探报。”
论钦陵顿了顿,说道:“我看还是快速通过这罗汉谷,若周兵追来,正好在此谷设伏。传令诸军。快速通过罗汉谷!”
吐蕃大军绵延二里地,传令之后,便瞬间加快了步子。
而于此同时,大周以数倍的斥候干掉了吐蕃斥候后。也加紧了步伐。几乎是紧随其后,距离不过十里!
干掉了吐蕃斥候。论钦陵便不知道身后发生了何事,而且他急于通过罗汉谷,所以也不顾身后是否有大周兵追击而来。
当吐蕃最后一名士兵进入罗汉谷后,武柲带领着两万大周精锐也来到了罗汉谷口。武柲望了望素罗汗山,没有发出什么感慨,他的眼中只有一抹平静,因为就在今日,他收到了朝廷邸报,契丹和奚族反了。
原因是因为营州刺史赵文翙没有赈济契丹和奚族百姓,加之赵文翙平日里就敲诈勒索。对待契丹族人如同奴隶,致使积怨深厚,契丹酋长李尽忠攻下营州,杀了赵文翙。
武柲很无奈。如此一来,东突厥默咄一定会领兵南下,要么是凉州,要么是灵州。但随即一想,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尽快执掌这个帝国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让女皇向突厥和吐蕃妥协而集中兵力平叛。
如果是后一种,武柲倒希望李尽忠能够多坚持一会儿。甚至把河北给打下来,再进攻河东!到那时,打到洛阳都有可能。
有时候战争也是机遇,就好比前世米国以战争刺激经济,他可以利用战争来获得权力。
命令大军休整半个时辰再进谷,而此时,斥候也从积石军中传来了消息,积石军已经完全准备妥当。
论钦陵踏进罗汉谷的时候,总感到有些不舒服,他摇了摇头,把这归结于这段时间没有睡好的原因,年纪大了,精力没有年轻人旺盛,要是睡不好,便精神不振,容易臆想些东西。就是昨夜在迷糊中,他还在以为他回到了年轻时在赞普的王宫里跟那名宫女偷欢呢。当他醒来时,却发觉这只不过是一场春梦而已。
罗汉谷足有十里地,谷中只有一条小道,所以行军不快,将近十万人都几乎绵延五六里地了。
突然,前方大军一阵骚动。论钦陵一惊,而后问道:“去问问,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片刻,前方传来消息,一个传令兵大声道:“禀大相,前方出现了几道深壕,像是有人故意挖掘的。”
论钦陵顿时一愣,而后仰头望天,只见太阳已经西斜,山谷被遮下一片黑影,他回头看了看绵延不尽的大军,命令道:“快抢修,打通道路,迅速出谷!”
“杀!”
突然,山谷之上传来了呐喊之声。顿时,巨石、滚木抛下,望着那滚滚而下的巨石、滚木,吐蕃士兵顷刻间陷入了混乱,而巨石和滚木气势汹汹地砸入了谷中的吐蕃士兵的身上。转眼间,几名吐蕃兵躲闪不及,被一块巨石碾成了肉饼,两名吐蕃士兵奔跑不及,被滚木砸中,顿时脑浆迸裂。山谷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论钦陵知道往后退只能更加混乱,只有冲出去,他刚要下达命令。
弓仁从前方大喊道:“父亲,前面谷口堵住了!”
而此时,箭矢纷纷落下,吐蕃大军不过片刻便伤亡惨重,暴戾的吐蕃士兵向着山上射箭,但射不出多远,箭矢无力地落在了半山腰。
也是与此同时,吐蕃大军后军一阵混乱。只见武柲一身银盔银甲一马当先地杀进了山谷,所过之处,皆是一具具尸体。
论钦陵双目一凝,大喝道:“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退出谷去!”
但是后队的传令兵带来坏消息,“禀大相,周兵杀进了谷口,我们抵挡不住了!”
听到此消息,论钦陵差点没背过气去,但还是大声说道:“命令诸军,不惜一切代价杀出谷去,只有杀出去才有活命的机会!”
轰!
一声巨响,从聚集最多的吐蕃士兵中间炸响,只见那里的吐蕃兵像是被掀开了仿佛一朵花一般,吐蕃兵的尸体由内而外冲击开来。与此同时,高高的尘土飞扬,顿时形成了奇特的一幕。
论钦陵愣了愣,问道:“这是什么?打雷呢?”
靠近炸点的吐蕃兵跪在了地上,叽哩哇啦得祷告着什么。
而在山谷之上,武黑不禁大笑,“这太过瘾了!”随即便大吼道:“给我狠狠地扔下去,往吐蕃狗人多的地方扔!”
武攸绪也在一旁,山谷上虽然听到的声音不大,但看到那扬起的烟尘和弄死了一片吐蕃兵,就知道这神秘武器的威力,他的内心深处十分震撼。但也产生了疑问,魏王到底从哪儿弄到的这些疙瘩玩意儿呢?
赵宽看着一颗颗一百贯钱扔下去,小心脏则是一抽一抽的,差点没抽过去。就这么会,三颗便扔了下去,那可是三百贯啊。
听到了震天雷的响声,武柲则是一笑,武黑真的是不心疼啊,他的银子啊,那可真的是在砸钱啊。
但到了此时,只有消灭吐蕃大军,让吐蕃人知道入侵大周的后果。他相信,这一次,就让吐蕃明白,大周的将士不是泥捏的,他武柲有一天会把吐蕃变成吐蕃的一个州!
山上有积石军砸下的巨石滚木,是不是得有一两颗神秘玩意儿在人群中爆炸,巨大的响声,战马也受到了惊吓,狂奔不止。而在谷口的另一端,有大周的精锐士卒缓缓推进,所有可活动的吐蕃人都倒在了横刀和箭矢之下,他们在血与火中挣扎着!
屠杀,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轰!
又是一声巨响,那打雷的玩意儿在论钦陵数丈之外炸响,巨大的响声和微微浮动的气浪,让论钦陵感受到了那玩意儿的巨大威力。
顿时,一块碎肉飞溅到乐论钦陵的脸上,论钦陵用手一摸,刚要下令。
弓仁和几名将领来到了身边,说道:“族长,快躲起来吧,我们中埋伏了,只要您在,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父亲,快躲下吧。”
论钦陵大怒,“你们还是我葛尔部落的勇士吗?”
但是弓仁和几位将领二话不说,便冲到论钦陵跟前,架起论钦陵躲进了山洞,以免遭受那雷声一般的神秘玩意儿的伤害。
大周士兵的横刀砍钝了,便拾起了吐蕃人的弯刀继续砍,箭矢射完了,捡起吐蕃人的箭矢继续射,长枪挑断了,便拔出了长剑继续砍。
总之,整个山谷在厮杀,在流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厮杀整整持续到了深夜,当大周士兵累趴下的时候,终于再也提不起刀的时候,武柲也下达了两军在谷口安营扎寨的命令,等待第二日搜山。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各方压力
翌日,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罗汉谷的时候,罗汉谷升腾起了一片浓浓的血雾,谷中不可视物。
魏王武柲站立谷外,看着这血红色的浓雾,不可置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出现了如此诡异的浓雾。但无论从前世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也解释不通,这太不科学了。
于此同时,诸将士逐渐从疲惫中醒来,看着谷中的血雾,面容露出了神秘的表情,议论纷纷。
“传令下去,埋锅造饭,等雾气散去,进谷清理尸体!”武柲下达了命令。
诸将赶紧到各营传令,并督促己军将士。
当日上三竿之时,血雾渐渐散去。武柲无法解释血雾为何会出现,但雾终究是雾,无法在阳光下持续多久的。随即一声令下,便开始清理山谷,顺便搜寻下有无漏网的大鱼。
昨日数个时辰在谷中厮杀,没有留俘虏,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没有多余的兵力,但躲入山中岩洞的吐蕃士兵还是有一些,若昨夜没有逃走,那么肯定还在哪个山洞里躲藏着。
三日后,山谷终于清理完毕,战损也统计了出来,杀死吐蕃士兵四万余人,其余全部逃跑,而大周死亡士兵只有三千,重伤和轻伤则有五千。算是难得的大胜,战斗减员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比例。
但武柲并没有高兴起来,因为没有找到论钦陵这条大鱼,即使是吐蕃的高级将领,万夫长之流也只不过找到了两具尸体。这说明昨夜鏖战,论钦陵带走至少上万人的精锐。
“能够逃走的,铁定是精锐中的精锐。”武柲自言自语。
这个时候,有传信兵飞马而来。
武柲远远看到。来人所骑是驿站的马匹。不多时,传信兵下马把信件交给了亲卫,武柲接过信件后,打开一看。却是娄师德的信。
信中讲述了吐蕃久攻鄯州城不下。便抢掠四地,但据探子密报。东突厥默咄听说契丹李尽忠反叛后,加之陇右战事未平,便提兵二十万,朝凉州而来。
武柲看完此信后。便立刻走进了营帐,而后疾书一封,让送信兵吃饱喝足后,带着信上路。
等送信兵走后,武柲便开始给女皇写捷报,但言明,吐蕃大军逃走大部。论钦陵领兵北上与论赞婆汇合,鄯州城恐怕难以保住,但此时千万不能动安西四镇之兵,不然吐蕃很有可能趁虚而入。武柲的最后策略是。只须坚守,便可拖垮吐蕃兵。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数日后,仓惶北窜的论钦陵领着一万余残兵败将跟论赞婆汇合后,便商议着若东突厥默咄攻打凉州,那么大周那个女人很可能会调集安西四镇之兵来抵挡东突厥,如此,他们便可领兵长驱直入安西四镇,再把葛尔部落迁移到安西四镇或者吐谷浑,特别是吐谷浑故地,经过多年的经营,葛尔家族也有一定的势力,那些小部落也几乎归顺葛尔部落了。
神都,洛阳。
因为军情紧急,女皇也不敢在上阳宫纳凉享受了,拖着老态龙钟的身体,带着两个小宠儿张易之和张昌宗搬到了太初宫。
如今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本来是每月初一十五进宫伺候,如今几乎是天天伺候,二人相貌唇红齿白;十分俊美,更是颇有才艺,哄得女皇整日里乐呵呵的。
但不论女皇表面如何高兴,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慌。大周北方诸州大旱,南方洪涝。大旱必然伴随着蝗灾,洪涝必然伴随着瘟疫。这让她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十分担忧,面容也有些憔悴。
而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就是皇储的问题,如今她每日收到的密奏不知道有多少,有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有请立武三思为太子的,也有请立立庐陵王为太子的。但就是没有请立立武柲为太子的,由此可见,有些人是着急了。
大周到底该交到谁的手上呢?在女皇的心中虽偏向于武柲,但李尽忠打着“武周暴政,还我庐陵王”的口号。这让她不得不考虑,李唐如今人望还在,她是该延续自己创建的武周大统呢,还是传位给亲子。总之,由于北方战乱,使得女皇再一次在立储君面前犹豫起来。
但不管怎样,女皇开始提拔理学人才,而且这些官员也都在地方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宋璟迁为凤阁舍人,贺知章为天官郎中,萧嵩迁为侍御史等等。
当武柲的在临州的捷报传来后,女皇内心深处是非常高兴的,但北边战事依旧让她心乱如麻,更何况吐蕃还没有彻底赶出去。看完了武柲的奏疏,本来打算调遣王孝杰平叛契丹的念头也打消了。但是若曹仁师不能平叛,自己还能派谁呢?
如果重新启用狄仁杰等人,那么本来朝中偏向李氏的大臣会增多,那么将来,她若立武柲为太子,那么必将受到更多的阻挠。若不召回,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朝中之臣,还真没有几个能够顶缸之辈。
想了一会儿,女皇对上官婉儿说道:“迁姚元崇为夏官侍郎,徐有功为秋官侍郎,李昭德为监察御史,魏元忠为侍御史,狄仁杰为魏州刺史。”
上官婉儿听到女皇吩咐,素手捏笔,赶紧疾书,而后便出了大殿,如今对男女之事熟知的她,实在不想看到张昌宗和张易之那两张脸,更何况,这张易之野心不小,竟然还想勾引她。虽然她许久不曾有过那事儿,可她也不是随便让一个男人碰的,更何况这可是皇宫。他张易之不想活,自己还想活呢。
当然,最主要原因是她对小白脸没什么兴趣。
如今的上官婉儿,身为大周内相,身份尊贵,而且才华横溢,名满天下,不说那身份。就是女皇赏赐的财富也足以让其富足地生活几辈子了。
母亲郑氏也脱了奴籍住进了大宅院里,如今她什么都不担忧,只担忧女儿的婚事该怎么办。而且身为女皇身边的人,这辈子恐怕没人敢娶吧。
但女儿的眉毛早已开合。臀部也圆润挺立。这无不说明,女儿已经有了男人。但这男人是谁呢?她不希望女儿偷汉子,可也不希望女儿孤老一生。
郑氏犯愁,上官婉儿又何尝不是呢?如今的她就想要个孩子,享受下天伦之乐。可是若武柲不能继承大统,那么他们还能够在一起吗?这段时间,虽有契丹反叛,吐蕃侵扰,东突厥不安分,并要求归河西降户,但这些都与她一个女子有什么关系呢?
上官婉儿很快就到了凤阁。如今政事堂自裴炎迁往中书后,便一直在此,并设置了各部官署,宰相们也都在此。
进了凤阁。便直接把条子交给了凤阁舍人宋璟,宋璟升任凤阁舍人没有多久,但却是理学之士,他也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宣扬理学,在自己的治所,理学学校也办得有声有色,治理地方也很有政绩,故此被升为凤阁舍人。
凡天下理学之士都知道上官婉儿和魏王武柲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宋璟不敢怠慢,接过之后,便送往内史豆卢钦望过目,然后由他草拟制书,再由鸾台审查,审查通过之后,才能下发到天官,再发往目的地。
合理的步骤是这样的,但这是皇帝封官,所以一切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宋璟一接触后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也得心应手,没几天便深得内史豆卢钦望的信任,要不是宋璟已经娶妻生子,他还想把自己的小孙女嫁给他呢。
办完了这一件事情,上官婉儿则去史馆转转,如今她的主要任务是撰写武周的历史,以及有关皇帝的起居录等等,都要一一分门别类,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任务。但好在有刘知几等颇通历史的官员,不然她一介女流之辈实在难以下笔。
但她又不愿意去史馆,因为史馆有新来的著作郎崔湜总含情脉脉地看她,这让她实在受不了。因为崔湜容貌俊美,而且诗文颇佳,是去岁进士及第,其本家为博陵崔氏,属于真正的名门望族,而她上官氏只是没落的关陇贵族而已。
但不管崔湜如何,她是知道他的目的,如今年过三十的她,可不会被一个年轻公子所勾引。
踏进史馆,远远地便看到了崔湜出了官舍,看到上官婉儿,崔湜几乎是小跑而来,躬身行礼,“小生见过待制。”
上官婉儿撇开崔湜侵略性的目光,而后淡淡地说道:“著作郎今日之事可是做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