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非,就由后人去评判吧。

    女皇以为她做的很隐秘,其实她完全可以派人送一份圣旨到房州宣旨,大可不必派内卫精锐去,如此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防止武氏诸王的别样心思,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防备武柲。快踏入坟墓的她,已经不想再杀害一个亲子了,李贤的死也让她多多少少都有些后悔,所以在后来杀邱神绩时,丝毫没有手软。

    这一日,除了魏王府诸子考试之外,武柲是十分繁忙的,但依旧推掉了永远也不会完毕的应酬,他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他绝对是一个严格的父亲。在魏王府,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进入家学,都一样需要考试,这一条明确无二地写在了家训中。

    午膳提前半个时辰,用餐完毕后,各房各院的女人们,把自己的孩子都领到了大厅,其实这大厅武柲取了个名字叫做“忠义厅”!有些江湖味道,但武柲就是喜欢这个调调。

    而武柲也一直把“忠”和“义”看做是一个人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忠义厅内,三十四个孩子吵闹成一团,女人们也都笑闹着,好不欢快,远远而来的武柲。便听到了嘈杂之声,顿时脸色微微一变,高力士察言观色,准备提前去阻止。被武柲挡住、

    不多时,随着高力士一声“殿下到!”

    忠义厅内,顿时安静了不少,但依旧嘈杂!

    武柲不理会女人们的欠身行礼,便高坐在堂上,厉声问道:“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

    顿时,忠义厅内鸦雀无声,女人们拉住了自己孩子,奴仆们更是不敢走动。

    “回父王。此处是忠义厅!”一个粉雕玉琢七岁男童躬身作答。那小模样儿足以让很多人喜爱。

    武柲一愣,这是自己孩子吗?但作为父亲,不认识自己孩子可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也是十分丢人的事儿,更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那你可知为父取名此厅‘忠义’二字。有何用意?”武柲心中喜欢这个儿子!因为从他那稚嫩而充满坚毅的脸上,武柲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只见小孩子躬身道:“回父王,儿臣以为,忠,乃忠诚之意,《论语》‘学而’篇中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义,乃义气之意,《论语》‘述而’篇中说,‘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就儿臣以为,忠义不可分。乃做人之根本,人无忠则不信,无义则不立。”

    武柲怔了怔,这是自己的孩子吗?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这个孩子是不是也是一个穿越众。

    忠义厅内,所有人都被这个孩子所吸引。他的回答有根有据,也回答得十分不错。

    “好,好一个‘人无忠则不信,无义则不立’,我要你们在场的所有人记住这句话,此处乃是我王府会客宴请重地,不是高声喧哗嬉闹之所!”

    武柲心中有些疑惑,如果不是有人教授,他如何能回答如此贴切?于是他再次点点头,看向儿子,说道:“你回答的不错,为父甚是欣慰,你这便坐座位上,考试马上开始了,你可不要让为父失望哦!”

    小孩躬身道:“儿臣定会全力以赴!”

    这小子,竟然会打太极!武柲越发怀疑。

    随即武柲吩咐一声,高力士喊道:“诸子就座,其他人等暂避,考试开始!”

    随即三十多个孩子,其中十三个女孩子便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因为每一张摆好的桌子上,都贴有名字,而女人也用肢体语言给自己的孩子加油鼓气,不多时便出了忠义厅。

    等忠义厅内变得安静之后,考卷便一一发下,西席崔融等十人也坐在一侧,观看这场魏王诸子的第一次考试。这场考试将很可能决定诸子的发展方向,也或许只是一个测试,但崔融等人都很期待,因为魏王一旦登上大宝,那么将来的皇储就很有可能在诸子中产生。他们也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代帝师,这个身份不只是光宗耀祖那么简单,那可是名传千古的荣耀!

    当书写的“沙沙”声逐渐响起,武柲起身走下高座,他从一侧一一看过,当他走过刚才那个孩子身旁时,首先便看到了那桌角的名字,“武崇秀”!这是那个娘们生的呢?自己怎么没有一点儿印象?

    武柲心中苦笑,这都是什么事儿,再看武崇秀作答,只见鹅毛笔在他的手中不停地移动,他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完了数学题和物理题,这莫非是“神童”?

    随即他便离开,继续看下去,总体都还满意,至于能做对多少,就看他们的了。随后他在高力士耳畔低语一番,高力士便出去了。

    不多时,武柲出了忠义厅,便到了偏厅中,只见一个女人拉着一个小女孩儿的手,坐于绣墩之上,一旁的高力士低声道:“殿下,就是她!”

    武柲看着那背影,总觉得有些熟悉,直到妇人感觉身后有人,便起身转头一看,却是那个日思夜想的男人。

    武柲大脑有些短路,心中苦笑一阵,脸上出现一抹歉疚之色,便说道:“柔姐,近来可好?”

    裴柔的脸上出现一抹苦涩,但依旧笑道:“臣妾见过阿郎!”随即拉住小女孩,道:“思月,快给父王请安!”

    思月看起来只有四五岁的样子,武柲顿时摆手道:“不用这么见外。思月,让爹爹抱抱!”

    思月仿佛有些害怕,但终归是见过武柲的面孔,便张开了双臂,武柲抱到怀中,亲了下。便说道:“思月真乖!”

    裴柔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悲切,但似乎强忍着悲伤,武柲便说道:“这几年苦了你了!”

    裴柔摇了摇头,道:“阿郎自有阿郎的事儿,在这府中不曾缺衣少食的。”

    自武周建立后,武柲总是征战在外,一去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多,即使回到府中,府中那么多女人根本也照顾不过来,所以本就不怎么受宠的裴柔自然就遗忘了。

    武柲缓缓说道:“你给我们教养了一个好孩儿。我要谢谢你!”

    裴柔心中顿时一喜,看来自己孩儿入了阿郎的眼了,便一扫颓丧之色,道:“妾身不过是替阿郎管教而已,这算不得什么,也是妾身应尽的义务。”

    武柲笑道:“玲珑已经出嫁,找了个好夫婿,如今崇秀让我十分欣慰。”转而亲了下思月的小脸蛋,道:“我的思月,你可要比你哥哥厉害哦!”

    思月终于断断续续得说道:“父王,父王,思月会努力的!”

    武柲大喜,随即喊道:“高力士!”

    “殿下,奴婢在!”高力士进来赶紧躬身道。

    “带着思月去买些好吃的,你也顺道去见见你姐姐,一应所需去账房支取便是!”武柲吩咐道。

    高力士大喜,谢恩之后,便牵起思月的手,走了出去。

    此时,偏厅内,只剩下了武柲和裴柔,有那么一丝尴尬。

    裴柔缓缓道:“阿郎很久没品臣妾煮的茶了吧,就让臣妾为阿郎煮一壶吧。”

    武柲微微一笑,道:“就到你那里吧,我记得柔姐你做的核桃酥很好吃。我想吃了!”
第四百零一章 庐陵王风波 (三)
    琴园,是裴柔的院子,一如年少之时,裴柔钟情于琴声,虽历经多年,却一直不曾落下。但是,此刻,传出的琴声中充满着慌乱和零碎,甚至有些不成曲调。

    房间内,温暖如春,顺着琴音,便一直来到了里间,顿时一副旖旎的画面映入眼帘。

    一对男女一丝不挂得如老树盘根一般坐于圈椅之上,而那女子更是坐于男子怀中,胸前的那抹白腻,仿佛丝瓜一般,晃荡不已,但女子的一双白皙的手却抚弄着琴弦,脸色潮红,甚至那檀口之中发出微不可闻的低吟,却依旧抚弄着琴弦。

    武柲在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后,终于双手握住了那翘臀,在以一种非常的节奏中,怒吼一声,一泄如注。

    随即,二人便紧紧地搂抱在一起,纹丝不动。

    如果说男人和女人之间,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么对男人来说,他体验的是一种征服的快乐,武柲从未想过,一个几年不曾有过床第之欢的女人竟然还是如此柔情似水。

    良久,武柲亲了下裴柔光洁的香肩,说道:“往后可别自怨自艾了,替我好好培养崇秀,知道吗?”

    裴柔羞怯得点点头,却不答话,身体稍微动了下,便轻呼一声,瘫软在了武柲的怀中。

    二人又缠绵片刻,武柲看了看天色,便问道:“此时是什么时辰呢?”

    片刻,侍女在门外答道:“回殿下,此时已经刚过未时了。”

    武柲心中对这个侍女的心思不禁一笑,便说道:“进来伺候夫人吧。”

    说罢,武柲便起身把裴柔抱到了床榻之上,自行穿起了衣服,侍女进来,便伺候裴柔穿衣,奈何裴柔如一团稀泥一般。起不了身,武柲吩咐道:“你去厨房吩咐一声,炖些补品给夫人,明白吗?”

    侍女答应一声。武柲便出了琴园,向着忠义厅走去。

    此时的忠义厅内,魏王诸子都在奋笔疾书,而唯独一人却呆坐无语,武柲缓缓踏进大厅后,便看到了这个小家伙。

    距离考试结束也不过一刻钟了,武柲便走上高座,他虽然对武崇秀感到惊喜,但并没有因此而对其有任何偏颇,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只能尽力做到一视同仁!

    当沙漏最后一缕沙漏尽之时,府中西席崔融朗声道:“时间到,考试结束!”

    顿时,诸子停下了笔,在父王面前。他们可不敢有什么失误,女孩子也是一样的,她们虽是女儿之身,可她们的母亲都不是一般的人,有的是异国王室,有的是他国的贵族,最差的也是部落的酋长的女儿。平日里这些女孩子除了在家学学知识外。还要在家中学习女红,有的还要学习琴棋书画,总之她们学的东西甚至比男孩儿都要多很多。

    当崔融等人把试卷收上来后,便呈递给了武柲,武柲点了点头,轻咳一声。大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武柲缓缓说道:“你们这便各回各处,好好想想,但不要有心理负担,为父虽然严格,但还是非常惜疼你们的。该玩的时候还是要玩,该吃的时候还是要吃,不吃如何长身体?好了,你们都散去吧。”

    随即孩子们躬身施礼道:“是,父王,孩儿告退!”

    当所有的孩子都退出大厅后,崔融等人齐身拜道:“见过殿下!”

    武柲微微一笑,道:“教授诸子,辛苦你们了。”

    崔融躬身道:“是殿下厚待我等,我等甘之如饴,能够教导王子也是我等之幸。”

    武柲不想多废话,毕竟跟这些西席说过很多次了,要不是自己忙不过来,这教授诸子的事情他就亲力亲为了。

    “你们不用客气,本王还得看看孩子们的考卷,你们就自便吧!”武柲缓缓说道。

    诸人便躬身告退。

    书房内,刘令娴一动不动呆坐着,仿佛魂飞天外,武柲进了书房后,她才惊醒过来,随即见礼,武柲搂住吻了下,而后缓缓放开,便说道:“你且跟我一起看看这些试卷,对的打钩,错的打叉,每道题五分,总共是一百分。”

    刘令娴被武柲没来由的激吻弄得魂不守舍的此时也只是一个劲儿得点头。

    武柲便分了试卷给刘令娴,他自己则快速翻看批阅起来。而整个下午,也注定他要在书房中度过,好在有个女人陪着。

    当一份份卷子从手中翻过,武柲的脸上时而高兴,时而阴沉,刘令娴却十分平静,她非常仔细而认真地批阅。

    当一份试卷出现在刘令娴手中,她已经非常熟悉每道题的答案,快速看过之后,竟然没有发现一处错误,于是她便再次浏览了一遍,确定没有错误之后,便起身道:“阿郎!”

    武柲抬头问道:“怎么呢?”

    “您看看这份试卷。”刘令娴便把试卷递给了武柲。

    武柲接过,快速浏览一遍后,便心中一顿,再看那背面的名字时,顿时露出了笑容,便说道:“没事,这小子可真聪明。你继续批阅吧。”

    刘令娴从武柲的眼中看到了喜爱,那个叫武崇秀的孩子就这样入了魏王的眼中,那往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成长经历呢?

    这次考试,虽说是魏王的一次随意考校诸子学业,但谁敢肯定不跟将来诸子的待遇挂钩呢?就是那些西席先生们都不敢确定,因为魏王的心思只有他自己才能猜透。

    不管怎样,人们总是喜欢聪明的孩子,武柲也是如此,尽管他心中总想着一碗水端平了,可喜欢这个叫武崇秀的儿子多于其他孩子也已经成为了事实。

    夜幕降临,武柲在琴园用完晚膳,并鼓励了一番武崇秀之后,看到站立不稳的裴柔,便知道自己下午用力过猛了,便只能离开琴园,回到书房,今夜答应过刘令娴,自然也不能失信。

    琴园。

    寝室内,婢女已经收拾了杯盘,裴柔小心翼翼得坐在床沿,武崇秀走到跟前,道:“娘,父王今夜为何要在家里用膳?”

    裴柔怜爱得搂住了武崇秀,说道:“因为崇秀你聪颖过人,又能勤奋苦读,所以父王便喜爱,才来这里用膳的。你喜欢不喜欢父王来?”

    武崇秀扬起一张稚嫩的脸道:“孩儿不知,不过孩儿看到,父王来了,娘最高兴了,孩儿很久没看到过娘笑过了。”

    裴柔说道:“崇秀啊,你要记住,你的父亲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男人,他顾不得太多的儿女私情,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便能明白娘今日的话,娘也没别的要求,只希望你能够有出息,这也是你父王希望的。”

    武崇秀稚嫩的脸上,似懂非懂,点头道:“孩儿记住了。”

    翌日,武柲一早公布了成绩,这一次考试除了武崇秀全部回答正确外,还有一个女孩子错了半道,她便是玉漱所出武秀儿,这个不到七岁的小女孩儿,继承了母亲玉漱的恬静,也继承了武柲的聪明。武柲也是十分喜爱的,加之其母受宠,她在所有女孩子中算是得到父爱比较多的一个。

    武柲自然乐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聪颖,虽没有去玉漱的房间,但他已经命高力士送去了话。

    但诸子中让武柲比较头疼的是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长子武崇文错了五道,他偏向文,次子武崇武更是不堪,错了十道,当然武柲也知道武崇武的武艺也不错,三子武崇元错了五道,四子武崇勇错了九道,武柲知道武崇勇武艺也是了得,至于其他诸子,错误的题数在十道以下。统计这些孩子答对了哪些题目的任务交给了刘令娴。

    等刘令娴统计出来,武柲将为这些孩子们制定一个偏科的发展方向。如此培养,也是武柲的希望,说不定会出一些特别偏科的人才,当然这也是武柲的痴想。不过话又说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

    即使是如今位高权重的魏王,也依然免不了俗。

    房州。

    位于房县西北竹山一带,有个村子,这个村子人们叫做庐陵村,十多年来,那个小村子便成为了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