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踏进了一处富户宅院,随即便有一个奴仆打扮的人赶紧头前带路,那奴仆正是那影字一号。等到了堂屋之后,武清这才见到堂屋中已经有十余人。
“见过主上!”众人单膝跪地,拱手行礼。
武清坐定之后,说道:“都起来吧。”
“谢主上!”众人齐齐回答,而后起身分列两边。
武清凝视片刻,沉声道:“先给我说说武承嗣和武三思这二人的情况。”
影字一号拱手道:“武承嗣已经升迁为礼部尚书,武三思为右卫将军。如今武氏五成的族人都依附在武承嗣门下,三成依附在武三思门下,两成依附在主上门下。”
武清问道:“没有其他消息?”
“暂时没有传出。”
武清顿了顿,武承嗣为礼部尚书,这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说不得过不了多久,便能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如此一来,那么就更有实力了。而自己也不过是得了一个吏部侍郎的实缺,外加一个可以随时取消的检校左羽林卫大将军。就官职来说,自己是没法比的,但好在自己有周国公的爵位,是正统,可是自己散官品阶太低,让武清很无奈,宣义郎,只是一个从七品下的文散官。所以官职和散官品阶是完全不对等的。
但自己也没办法,天后武媚娘不会只提拔一个武氏族人,所以这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天后似乎在准备着什么。
武清说道:“快过年了,给影字卫和烟字卫的双倍例钱发下去没有?”
那奴仆道:“就等主上亲临了。”
武清顿了顿。说道:“你给他们发了便是,如今不是时候。你在这几日当中挑选出二十人来,我要他们进入羽林卫,记住要把他们的身世身份都要造好。切不可马虎!”
“属下遵命。属下一定办到。”影字一号躬身道。
“好了,我今日不可多留。你们辛苦了,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武清说罢,站起身。向外走去。
“恭送主上!”
武清临近府门时,感到有人跟随,于是转身进了小巷,片刻,一个身着黄色襦裙的少女缓缓走了进来,武清一笑,便现出了身。
那少女大喜。欠身道:“如玉见过老师。”
武清盯着少女看了看,笑道:“真的是长漂亮了,让老师抱抱!”
那少女俏脸一红,还是举起了手臂。武清拦腰一抱,说道:“果然长大了不少。”
少女嗔道:“老师,人家十五岁了。”
武清感叹一声,说道:“如玉,怎么来到洛阳呢?”
“都来好几天了,我在府外等了好几日,却不见老师回来。”少女说道。
武清放下颜如玉,问道:“关陇贵族和山东世家查得怎么样呢?”而后又想了想,不能在这里谈。
于是二人便转了几条巷子,进了一处酒楼,叫了几个热菜,二人边吃边聊。
颜如玉的脸很精美,果如玉一般,但一双眼睛却有着几分狐媚,她双眼看向武清,说道:“如今大唐境内,除了边远之地外,都已经布下情报站。都是师弟和师妹们负责,单线联系,我居中负责,在我手中已经收集了不少情报,但还是不全,他们都在努力当中,请老师责罚。”
“责罚?你想要让我怎么责罚你?往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吧,你这狐媚的样子,可不能表现出来,公主可是心细如发得很。”武清看向这个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欣慰。
代号为金陵十三钗和江南七剑的几名弟子都已经逐渐成长,若再有个五年的时间,那么他们将发挥出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武清很期待,到那个时候,商业帝国已成,谁还能撼动自己呢?只要不跟皇权硬碰硬,相信那时的自己将会进则出将入相,退则笑傲民间。
不久,积善坊新开张了一家酒楼。
当武清回到府中的时候,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等候在书房中。
武清走进书房,竟然是张说,此时张说已经几乎长成了大人,见武清进来。
张说大礼参拜,说道:“学生张说见过老师。”
武清很遗憾,这个少年曾经非常聪颖,但没能收为弟子,虽执弟子礼,却实实在在的不是师生。
武清问道:“张说,今日来府中是所为何事?”武清不想遛弯儿,他已经有些累了。
张说拱手道:“老师,学生想参加来年的春闱,不知是否能登及。”
武清心中郁闷,能不能考上,他怎么能知道呢,但还是说道:“你若自信,参加便是,若没自信,不若过几年再考。”
张说脸上有些失望,本来他是想走走武清的门路,但看来武清并不想给他开路,于是跪了下来,说道:“学生想拜老师为师,请老师收我为徒。”
武清一愣,若是早几年,他完全愿意收徒,可如今,他有些犹豫,但又想到,若此时拒绝,说不得将来会树立一个敌人。这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少年,心中虽不喜欢,但若利用好此人,未尝不能作出一番事业。沉思片刻,便说道:“你可知成为我之弟子,第一条便是什么?”
张说一愣,说道:“不得忤逆!”
“你可能做到?”武清问道。
张说大礼一拜,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当对老师如敬父亲,学生做得到。”
“好,来人,焚香沐浴,设香案!”武清笑道。
不过片刻,武清一身儒衫,张说亦是一身儒衫。在太平等府中家丁的见证下,二人先拜了孔圣,而后武清高坐,张说叩首参拜后,奉上香茗,武清饮了口便放下,拜师之礼已成。
武清说道:“你为我门中第五弟子,望你能发扬吾之学说,使我理学能发扬光大。”
张说有些激动,说道:“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好了,今日就在府中饮宴,等元日后,你几位师兄都要过来,到那时,你也来,我再来介绍。”武清说道。
第 194 章 帝王之路
“婉儿!”
“清哥!”
武清震惊中,缓缓扶起上官婉儿,心中顿时升起无限柔情,多少次梦牵魂萦,多少次曾梦想着和“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第一次遇到她,他就已经认定是自己媳妇,可世事难料,让他们早早地分隔开来,但即便相隔万里,都无时不刻思念着这个少女。武清柔声问道:“刚才没弄疼你吧。”
上官婉儿看着武清,眼神有些躲闪,低声道:“没事,清哥,快放开我,要是被宫人看到了,那就遭殃了。”
武清一愣,狠狠地把上官婉儿搂住,说道:“看到又如何?我偏要让他们看到!”
上官婉儿气道:“你可别忘记了,我可是才人,是二十七世妇之一。你这样不仅害了你,还害了老夫人。”
武清愣了愣,啵一声亲了口,说道:“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嫁给我,你等着。”
说罢,便放开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苦笑道:“或许那一天,就是我和你死的时候。”
“不会的,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武清信誓旦旦地说道。
上官婉儿叹息一声,说道:“除非是帝王,还有谁敢娶我?”
上官婉儿的叹息,就像是一根针一般,刺进了武清的心头,让他有些心痛,武清再次握住了上官婉儿的手,说道:“婉儿,你看着我的眼睛,我发誓。”
上官婉儿伸手捂住武清的嘴唇,说道:“清哥的心,你知我知,不用誓言,此身此心永远属于清哥。若有来生。愿伴君左右,哪怕是支笔,一根草,一棵树。奴都愿意。”
武清喝了些酒。有些晕乎乎的感觉,他只想此刻把上官婉儿搂入怀中。
“上官姐姐。你们?”
忽然一个惊呼声传到了二人耳中,武清连忙说道:“上官才人,没撞伤你就是千幸了,真的是对不住。”
上官婉儿是何等聪明。说道:“将军巡夜辛苦了,妾身没什么大碍。”
武清说道:“那我就放心了。”松开了上官婉儿的手臂。
那宫女又说道:“上官姐姐,尚食局王姐姐叫您过去呢?”
上官婉儿说道:“嗯,过来扶我下。”
那宫女虽觉得奇怪,但走过来搀扶起上官婉儿的手臂,向着尚食局走去。
武清看着上官婉儿的背影,想着上官婉儿的话。“除非是帝王,谁敢娶我!”
没错,以上官婉儿才人的身份,若李治死后。没有生养的她,那么唯一一条出路就是到皇家寺庙或者是道观出家。当年的武媚娘就是这种结局,太宗皇帝死后,她便在感业寺出家为尼,要不是武媚娘遇到了李治,那么她的一生只能在青灯古佛下度过。
武清是臣子,怎么可能娶到上官婉儿,更何况武清还是驸马。纵使高宗死后,武媚娘革命,以周代唐,武则天也是不会把上官婉儿赐给武清的,一者为了女儿太平公主,二者武则天也不会让夫皇的妃子嫁给自己的外甥。
那么除非武清成为皇帝!但这可能吗?
武清怀着复杂的心情又回到了丽春殿,跟几位大臣痛饮一番,不多时便醉了,于是武清便被太平和武氏送回了家。
等一早醒来,身边躺着太平,武清心中有些歉疚,便轻身下了床,也不洗漱,直接到院中练起枪术。
时隔多年,枪术一直没有突破到第八式,这让武清非常遗憾,所以这几年,若无大事,武清都会勤修苦练,期待突破到第八式。但除了身体力量缓慢增加之外,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如今身体力量达到了一百五十石,相当于前世的一万八千斤,这个力量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武清以前在五十石的时候打不死一头牛,那么现在,武清一拳就可以让一头牛直接报废。
什么是猛将,这就是猛将!
但要突破身体力量极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武清要想突破第八式,那么身体力量至少要突破三百石,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古来猛将有几人能够突破三百石?
自从昨夜见了上官婉儿后,那一番话,让他大受刺激,他真想拉一票人马揭竿起义。可惜,这是大唐,不论是士大夫还是平头百姓,大都安居乐业,大唐禁军战斗力依旧强悍,自己揭竿起义,那只有一个结局,死了被人鞭尸一百次,不说遗臭万年,估计自己都要背上时代骂名。何况如今的自己可算是拖家带口了,怎么可能去造反呢?
武清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武则天最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把皇位又还给了李唐。可惜,他不是历史专业出身,不然也好有个准备。若到最后李唐复辟,那自己肯定是要被斩尽杀绝的。
想到这里,他不禁寒毛直竖。
没错,纵使往后武则天以周代唐,自己铁定是要被封王的,那么最后又让李唐复辟,那结果只有一个,自己必须得死,不然李氏如何容忍自己这个异性王?纵使做个平民都不可能。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允许一切危害皇权的事情出现。
想到这里,武清彻底明白,自从武则天是自己亲族之后,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一条路的尽头,要么是辉煌的帝王之路,要么就是悲惨的死亡之道。
武清不知道武周为何让李唐复辟,但他明白,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他必须积蓄自己的实力,不论是在朝中还是民间,都必须积蓄,因为他还不想死,即使死也不应该是被人杀死,祸延子孙后代。
“阿郎,要沐浴吗?”
身后传来太平公主的声音。
武清收枪而立,给太平一个微笑,而后把长枪插入兵器架,说道:“你还想让凝香和凝秋伺候我吗?”
太平想起武清那奇妙的招式,不禁脸色绯红,说道:“你就喜欢那调调,你若喜欢,她们两个随时都是你的。”
武清笑道:“随时吗?我怎么听着醋味很浓呢?”
太平笑道:“你昨夜去了哪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可得小心宫中人多眼杂,你那心肝儿会过早地被摧残了。”
武清一愣,脸色微沉,说道:“你监视我?”
太平脸色微变,说道:“你不也监视我?府中那些人,别以为我不知道!”
第 195 章 太平生了
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二人久久对视。
武清心中苦笑,他太嫩了,太平自幼跟随在天后武媚娘身边,学到的本事,岂是自己轻易能够哄骗的。自己那些东西也只能是自欺欺人罢了。
“你发现呢?”武清还是低声问道,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无惊无喜,无喜无悲。
太平说道:“从你那么急着往府中收人,我怎能不怀疑,不过,清者自清,我李令月是李令月,我不是高阳公主,我也不是兰陵公主,更不是千金公主之流。我不说破,我也不去驱赶,我就是要让你知道,我太平既然嫁给你,我这一生一世都是你的人。”
武清心中苦笑一声,要不是你在历史上那么出名,我怎么可能监视你?但此刻的太平,绝对如贞洁烈女一般,她的身体似乎散发着一种纯洁的光芒。
“好了,你说完了,我们先进去,我说说我,你,还有我们。”
既然被发觉了,那么就需要把话说清楚了,武清也不想和公主冷战下去,这样对谁不好,不说如今公主掌家,就是捅到天皇李治那里,自己都有可能人头落地,太平可是最受宠爱的公主。
太平挺着大肚子,有些吃力,武清上前搂住,说道:“你我即是夫妻,当以诚相待,你也别生气。”
太平苦笑一声,说道:“我生气?我为何要生气。”
扶着太平坐于床头,让她斜靠在自己身上,武清伸手摸了摸太平的小腹,说道:“大唐的公主,哪个是省油的灯啊,除了今上那两位公主外。哪个不找男人?”
太平气道:“你就是担心这个?”
武清说道:“我不习惯头上戴绿帽子!那是我身为男人的尊严,即使你是公主也不行!这一点,你即使说给你父皇和母后,也是一样。我就是我。我就是武清!”
太平被武清的表情吓了一跳,但却抓住了字眼。问道:“什么绿帽子?你说清楚!”
武清便搂着太平公主,便讲了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一对商人夫妻,丈夫经常到他乡行商。故而留下了妻子在家中独守空房,家门口正好有一个卖布的青年,一来二去,这妻子便与这卖布的媾和到了一起,每每男人出去行商,便有这卖布青年来填房。有一日,卖布的看到男人出去了。便以为是出去行商了,他便迫不及待地溜进了商人家中,正要媾和之时,商人回来。那卖布的吓个半死,在床下躲藏了一个晚上。后来妻子让卖布的给块青布,给那丈夫作了个绿色帽子。叫卖布的见到丈夫戴着绿色帽子出去,便来欢好,若没戴就不要来。从此往后,卖布的每每见到男人戴着绿色帽子出去后,就跑到家中跟女人快活,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