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文集:四行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巍文集:四行日记-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月二日
  整日补写日记。
  今日司令部地管处来给我们找了沿路的地形图。
  小猛子一路来总的表现还是好的。特别那天塌方受阻,他跑前跑后参加劳动是我所满意的。但是他说话顶嘴越来越严重。他对他妈妈说话没礼貌,我刚说了几句就同我吵起来,气得我不理他了。他说我一路脸色难看,他这样无礼我是不能容忍的。奇怪的是我在训斥他时,他的妈妈一声不响,现在我已感到不好办了。更重要的是他将来对人的关系,我不知会变成怎样。
  因开学在即,小猛子准备明日回京,他今日上街买了两根渔竿,也使我惊异。
  自八月十六日起,医生骆强和司机孙丁玉两人陪我走了三千公里,经过了雪山草地,保证安全完成了任务,使我内心十分感激。王副政委、文星明由马尔康送我们来到成都,也是险路,为了答谢他们,和招待所商妥多加了一些菜,还买了酒,宴请他们。但因通知得晚,王副政委到七时还未到。因伙房不能久拖,只好等到七时半开始,王未到甚感遗憾。饭后九时王才赶到,只好口头表示感谢了。
  九月三日
  继续补写日记。
  上午小猛子去游了武侯祠,下午游了杜甫草堂,因为昨晚吵嘴的事,我未去陪他。中午时我与秋华登上院里的武担山,这是成都最早的遗迹。周朝时蜀王有一个妃子是成都人,她死后蜀帝派力士从武都担了土来,筑成此墓,上盖有石镜。后人盖了一山一寺,宝镜被毁。至今只剩下一山一塔了。
  至下午五时,我将十几天的日记补写完毕。应考虑下一步的行程了。
  晚秋华与小猛子做临行前的谈话,又争吵起来,无法谈下去。我听出他有一个根本思想,就是人是有个性的,应当自由发展,不应处处受到指责,而家庭却经常指责他,使他无法忍受。我在文学上既然主张个性化,为什么在生活上反而这样呢?我处处要他服从是封建式的。我做了长时间的谈话,才算了结。
  

九月四日至六日
上午十时送猛子至车站回京。他那位亲爱的妈妈给他拿着他买的两个渔竿,甚为可笑。这代青年人把玩是看得很重的。
  下午两点,陪我们的骆医生也要回去,因陈明义副司令要谈材料,由秋华送他到车站。
  从三点起与陈详谈。他曾在四方面军总部任参谋,对卓木雕会议谈得颇详,很有用。最后,他对某些作品写到四方面军把朱总司令关起来,把总司令的马也拉走了,表示愤慨。将来的作品应当实事求是,应当有利于团结,这是一条原则。即使对犯有严重错误的人也要恰如其分。对反面人物的处理除揭露其本质外,也要合情合理。我们解放军有各个部分、各个山头,都要避免刺激他们的感情。在雪山草地这一段,对四方面军,还有藏族人民如何描写,都要极其慎重。
  晚落雨。
  九月五日
  上午阅读材料。
  盛仁学同志拿来两份材料,一份是他写的红军长征大事记,一个是有关大渡河的材料。
  下午成都军区党史办杨平、龚自德、唐绍钧同志来,杨、龚向我要字一幅,已答应。龚很热情,带我们到政协买文史资料(有关川陕根据地的和有关四川军阀的),他们已没有了,从资料室拿来两本送给我,我表示感谢。将来写长征,军阀材料不可少,因要写出一个社会。随后又到四川出版社买了一本《红军过四川》,龚费了很大气力从书堆里弄出来。
  随后去看了傅仇同志。我曾为他的《伐木声声》诗集写过序,但一直未见过面。费了好大劲才打听到他的地址,由龚干事领我去找他。他只有五十五岁,但瘦弱不堪,害着很重的哮喘病。一坐下就上气不接下气。他说他新整的诗集还要用我这篇序,问我有何意见,我表示同意。我约坐半小时,即去,祝他先弄好身体。他说八月号的《文汇月刊》,登出了王颖写我的那篇报告文学。那篇东西本来是四月号要登的,实际上是清除精神污染的一种做法。据说原先是要登刘宾雁的相片,后撤下来了,换上我的,一看清除精神污染不起劲了,又把我的撤下来,换上了一个女演员,随后又是黄宗英的。现在大概不弄不合适,为八一节做个点缀吧!
  九月六日
  连下三天雨,我们最着急的飞机票终于拿到了手,明日到昆明可以成行了。
  早饭后,与小猛子通了话,他入学的手续也办得差不多了。我说,这是你新的起点,要服从学校的组织纪律。
  秋华下午算了账,我们的房间每日二十二点二六元 在此六天,一百三十多元。赴昆明的机票五十五元,过去是三十几元,也涨了价。
  明日由龚自德干事送行。
  小孙送我们走过雪山草地有功,晚准备与他再饮几杯。
  

九月七日
晨五时起床,由一所副所长王存智和小孙两人送行至双流机场,七点零五分起飞。坐在我窗口的一个干部很有趣,他把窗口把得严严的,秋华叫我从后窗看,他又把后窗堵得严严的,他像警犬一样机灵,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服务员拿了报纸来,他也把眼瞪得圆圆的。
  经一小时十五分飞行,终于到了昆明。由昆明军区党史办黎振纲和一个王干事来接。因他们军区开会,要等一个大官来,把我们弄在一个很脏的房间里,卫生间的水流了满地,而且坐了一天冷板凳。下午我只得主动给肖健主任打了一个电话。他晚上八时来看望。
  我也到了刘炎田同志家里。
  他们答应为我作安排,让我先参观昆明周围的风景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九月八日
今晨由党史办黎振纲和王仕福同志陪同游昆明西山滇池。我觉得有点浪费人力,说只要一个人去就行了,但他们坚持要两个人去。王仕福原是团的副政委调来的,很客气,给我们提着东西。他们说,谭甫仁在“文革”中办了一件坏事,即发动几十万群众把滇池填去了一大块,名为围湖造田。我们一看,果然如此,一直上了西山,还未看到宽广的滇池。
  西山,在面湖的一面悬崖峭壁建了一些楼阁。我们费了很大气力才攀了上去。路完全是从岩石上凿出来的,险峻之极。有的地方幸亏留有一层薄薄石壁作为扶手,否则很易滑下去。这里最高巅的龙门,则是硬从石头上凿出了一个岩洞。岩洞中除石雕观音外,还刻了一些龙凤波涛等雕饰。想当年恐怕完全是悬空作业,且经过多年才能完成。我惊叹这种劳动的顽强性,当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因为游人过多,弄得没有转向的地方。大家都要在“龙门”上留一张相,必须等一人照过再挤上一个人,我们勉强在那里留了一个影。这座险崖的石洞名达天阁和“半出天”。有一副对联是:“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想当年这里滇池如海,当然气象万千,而现在因围湖造田已不觉视野宽阔矣。
  下了   岩,归路上又游了太华寺与华亭寺,特别是到了聂耳墓,一时颇有所感。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任何时候都令人热血沸腾,尤其在庄严的###上常令我泪下不已,我是永远敬重这样的战士和艺术家的。
  中午回来休息。下午又游了黑龙潭,只有寺中一株宁柏最壮观。此外尚有一株唐梅,虽已枯老不堪,但仍然活着。
  另,看了吴三桂所修的金殿,在大理石的高座上,铸了一座极大的铜的建筑物,方方正正长宽都足有丈五,确属奇物。恐中外也没这种东西。
  庙之侧有蔡锷坟,也看了看。
  陪人参观是苦差事,黎、王二人今天整整劳累了一天,也够苦了。
  晚饭前,来叫我们搬房子,所长在吃饭时露了面,说了几句客气话,搬房子是这样说的:“前些天为准备庆功会,杨副主席要来,所以只好把你们安排在这里,现在不来那么多人了,所以可以搬回去了。”一个人未到,还差一两个星期,就把房子腾出来,而已经来了的却弄在一个“一年来未曾招待过客人”的房子里。现在的事实在令人感慨,使人越来越感到无权无势的人难以活下去。
  刘炎田同志的秘书名“刘志和”,晚上又来看我们,并说希望写一幅字,他也是云南书法协会的会员。这次亏了他颇热情,否则事情很难办。
  

九月九日至十日
早饭后,与秋华正准备出去买东西,刘秘书同刘炎田同志来了。我提出星期一、二看了必要看的,星期三即准备离去。他没有挽留,我们走的决心更大了。他们临去时留下月饼一盒,苹果十余个,表达心意。我这些年总为创作奔忙,一些该看的人没有看,该请吃饭的人也没有请,今日的情况也是应得的报答。
  刘秘书给要了一辆车,去看了翠湖和大观楼。翠湖无甚可看,大观楼则颇为幽雅,楼前有长联约三百多字,据说,毛主席能背诵,有次问陈赓,陈不知道。我与秋华登至大观楼上,因围湖造田已无法看见滇池。眼前只剩一个小水池了!
  与秋华上街买了些东西,秋华因性急,本来是南屏街,她走到正义路,找不到停着的汽车了。幸而我记得南屏等几个字,才又返回。此处栗子甚大,她一下就称了四公斤,准备弄到北京去。她说我“只顾一个人”,岂不知要人捎回费多少事!
  九月十日
  今日赴安宁县昆明军区之温泉疗养院参观,行约四十公里。同行者有司机的家属和小孩。行二十公里,即觉寒气扑人。
  至温泉疗养院,游泳三十分钟,此处无其他风景,与秋华上小街买老玉米七八个,一角五一公斤,甚便宜。还买了几个橙子。
  附近有一石壁,题咏甚多,蔡锷、李烈钧等也来过此地。有个洞而已,无甚奇特。
  午后归来,休息后为刘炎田同志的秘书刘志和写字二幅,他亦为我写了两幅。
  此处的作家×××,被树为精神文明标兵,后又当人大代表,却在北海公园与一老战友的女儿胡闹,被公安局抓去。不知为何树这样的“标兵”。
  晚与家人通话后,秋华精神才安定了些。因今日为中秋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九月十一日
晨七时半出发赴石林。与沈阳军区一老同志甘××(不悉其为何职)一家同车,由服务员小戴做导游。经呈贡、汤池、宜良至石林,行程约一百二十里。沿途俱为低矮的小山,宽阔的谷地,金色的稻田,以及将要成熟的玉米。村庄多依附于山坡,房舍高低错落,多为黄泥平房,亦有两层小楼,上层两个小窗很小,不像住人的。也有些房子为土坯垒成的泥墙,很简陋。当年红军经过时,当更是如此。
  经过整整两小时才到达石林。将近时已渐渐出现一些壁立的石岩。
  我们先到小石林看了看,风景确实不凡。形形色色的壁立的石峰,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首先在阿诗玛前停住,她的脸部略略仰起,似乎要有所倾诉的样子,并带有哀悯求助的神情。当然这是加进了自己的想像。也许引起人的想像,正是石林的特殊之点。我们小游了一周,就看到有些像是老人,有的像是唐僧,有的像是背着包袱跷起腿休息的旅人。有些石柱整个像一座雄伟的高塔,而下面只有一个小小的石座。有的高大的石柱上,又像谁在那里放置了一个石锁而又将它遗忘。
  这里游人颇多,外国人占一半以上,熙熙攘攘颇为热闹。饭后,我们又到大石林去看。此处石林更为壮观,题咏也多。如“异景天开”、“南天崆峒”、“天下第一奇观”等。我们还特意登到一处高亭上,从上往下看,层层石壁如插在地上。这种奇观据说是古代的海底所形成。下了亭则又陷入石峰的空隙之间。平时看到一线天很稀奇,现在则到处都是了。有时则像钻到一个深井里。我们转来转去,最后来到剑峰池。有些峰却很像插在地上的剑,刀锋刺向青天。我们在这里留了影。有些峰很险,有些巨石落在两峰之间,刚刚被架住,像很容易就要落下来。人在下面经过,不免捏一把汗。看了三峡的水,九寨沟的湖,黄龙的池,今天又看了石林的石,这些可都谓天下之绝了。
  这里休息室据说是为外国人提供的,我没有进去。一位姑娘倒很热情地给我喝了几杯开水,真要谢谢她了!
  晚五时半回到昆明。刘炎田和他的秘书都来了,王仕福也来了,据说准备工作已做好,我们准备明日起程。
  与丁玲打了一个电话,家中人说我在兰州时陈明去了一封信,退回去了。陈明在电话中说,准备出的文学刊物已被批准,定名为《中国文学》,双月刊,主编为丁玲、舒群,副主编为雷加、牛汉、刘绍棠和我。编辑委员有秦兆阳、孙犁等多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九月十二日
晨起即落雨。饭后,王仕福同志带了一辆北京牌吉普车来,司机为一个瘦小的二十三岁的杨龙平。刘志和秘书来送行,他爱书法,要舒同和魏传统的字,并要舒同为刘炎田写一幅。
  于九日启程。在雨中行进。至宿民时,马路干干的,似乎未曾落雨。至禄劝时,雨又大起来。在武装部吃饭,我问部长贵姓,他说就是人民币那个钱,但这位姓钱的部长却是没有钱的。据他说,全国有五十个“特困县”,禄劝就是一个。他一解放就住在庙里。虽然整饬得颇整洁,但却没有新房。据他说,每年给八千元,但只能维修。今天他给弄了一只鸡和一大盆洋白菜,让大家蘸辣椒吃。
  饭后,雨益大,遂经武定,翻上长冲丫口。山上全为雨云包围,周围一片迷茫,如在天上行进。王仕福很有点担心,叫司机小杨开黄灯,我也嘱他多鸣笛,免得碰上对面的车。小杨这个年轻战士瘦而弱,看去其貌不扬,但却很有勇气,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山上车辆甚少,偶尔开过一辆也开着黄灯。山上有放羊孩子和几群羊。真是行人欲断魂的天气。这座山颇长,走了很长时间才下了山,住在元谋武装部。据说今日过的山为马头山。谈起红军情况时,他们说,四团杨成武化装奇袭,被伪县府官员误为“中央军”设宴招待的,就是禄劝。这个小城实际上像个乡村,黄泥房子,今日仅有极少楼房,看去很不协调。武装部就住在一个高坡上。
  饭后与武装部干部到元谋街上散步。据说“元谋”是飞马的意思。明末,此地傣族曾响应李自成起义,后被清兵扫灭。这里街道比较脏,但比禄劝显得堂皇一些,富一些。
   。。

九月十三日
昨晚因疲劳过度,又因灯光太弱难以看书,于九时安歇,睡觉这样早是很少有的。
  六时起床,天还不大亮。看天色还没有晴,又担心今日会下雨。
  因今日出发较早,很快就赶了六十公里到了永仁。从永仁经螃蟹箐、平地,四川境,仍为红土地带。养路工倒很努力,铺上了一层尘土,粘得汽车后轮满是泥浆。走了几公里这样的路,又上了高山。将到拉   前,当汽车开到山顶时,已可看到山那边的山谷里堆满了雪涛般的白云,白云下就是我们要过的金沙江了。但是这条神秘的江水,我们在山岭上走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看到她的容貌。我们又走了一程,仿佛从白云的空隙里看见重山之中,有一段河流在闪光。但倏忽之间,又被群山遮住看不到她了。当我们越过山口,在金沙江的南岸,才看见金沙江在深深的谷底不过是一弯细流。我们下山东行了颇长时间, 不知转过多少盘道这才来到拉
  渡口。对面是拉   村,两村相望隔着一条江水。在等待摆渡时,我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