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神-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嗖!

    下一刻,他已飞身掠了出去,身影如一道青烟。

    城隍庙,正殿一尊神像,本来木雕泥塑的眼珠子骤然转动了一下,有飘渺不入凡听的声音传出:

    “飞剑,当街杀人……”

    “娘亲,城隍爷显灵啦!”

    恰好一位孩童见到神像眼珠子的转动,不禁大叫起来。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震惊

    身首异处,血溅长街。周围的人跑之一空,只两边街道的民宅缝隙处瞄出亮晶晶的眼睛来,往外面探望……

    豢养得熟的骏马“照夜玉狮子”倒没有脱缰跑掉,而是站立在楚三郎的半截尸身边上,低鸣不已,间或还俯下头去,拱一拱,似乎还想将主人唤醒过来。

    只可惜,斯人永逝,魂魄皆灭。

    嗖!

    灰影闪出,臭和尚就出现在现场。他来得快,猛地现身,惊吓得照夜玉狮子一个嘶叫,差点要撒开四蹄走掉。

    臭和尚目光如炬,眼光扫下,片刻已了然,合十念一声佛号“阿尼陀佛”,神态无悲无喜,喃喃道:“飞剑斩首,魂神皆灭,断绝轮回;雷霆一击,好手段啊。”

    说完,若有所觉,抬起头来,就见到旁边一间屋檐之下,正栖落着一只麻雀,小小的个子,羽毛淡然无奇,但它的眼神,却十分拟人化地流露出一种思索的沉思之色。

    “冀州城隍?他也来了……”

    臭和尚本非凡人,一见之下,顿时明白。乃是冀州城隍的一缕神念附身上这只麻雀体内,前来观望。

    显然,麻雀也感受到臭和尚的目光,转头过来,与其对视,微微一颌首,示意心照。

    臭和尚朝它一稽首,心道:无奈来得迟了,那飞剑早飞遁得无影无踪,对方下手干脆利索,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哪怕他们掌握多种善于追寻的术法神通,都难以搜索,甚至连驭剑是否身在冀州,都不好确定。

    略一沉吟,他不再逗留,嗖的一闪。身子凭空消失。

    有目击者见到,眼睛都看直了,无不以为见到了传说中的“陆地神仙。”

    臭和尚离去,屋檐下的麻雀随后也振翅一飞,扑腾腾朝着城隍庙而去。

    又过了一刻多钟,楚三郎的两名健仆才迈着疾步跟过来,见到街道上空落落,大感奇怪,但当见到流连现场的照夜玉狮子,以及满地鲜血。和那身首异处的尸骸时,顿时叫起苦来。

    其中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差些的,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完了,完了,少爷被害了……”

    另一个也是魂飞魄散,脑子一片空白:少爷死了。他们作为跟班,如何承受得住老爷的雷霆之怒?死了,这次死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闻讯而来的大批衙役,封锁了整条街道,开始搜集人证物证;再后来。一脸死灰色的楚知州带着数以百计的亲兵赶到,当见到被白布蒙住的楚三郎尸体惨状时,几乎要一口老血喷出去。摇摇欲坠,幸而旁边亲信及时扶携住,才没有摔倒……

    “白发人送黑发人,天让吾绝后呀。”

    心底一声哀叹,两行浊泪从楚知州眼角流出。瞬间似乎老了五岁。

    ……

    记得在后世,有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不该必须等到决战的时候才收拾对手。在过道的时候,我也会顺手干掉几个……”

    如上,正符合叶君生的心情。

    他现在坐在书院的大食堂内,正津津有味地对付一块好肉,直吃得满嘴油腻。但毫无疑问,书院食堂的伙食水平比起妹妹叶君生所亲手烹调的,实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叶君眉的厨艺造诣简直就和叶君生的书法水准一样,依然每天都在进步,这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在她身上,套用那一句“烹饪之道,一个字谓‘心’”最为恰当不过。即使只是煮一碗非常简单的鸡汤面,都是煞费苦心,人吃起来的时候,自然嫩滑可口,齿颊留香。

    有些东西,真心要讲天赋。

    或者以前穷怕了,苦怵了,对于食物,叶君眉总有一种近乎虔诚的对待心态,这让叶君生总是满怀感叹。

    当然,以叶君生的身世来历,他对于饮食的要求并不高,美味佳肴吃得痛快,一般饮食也能下口裹腹。“何不食肉糜”那般的事情,恐怕只有帝王之家才会出现吧。

    “君生,你还有心情吃肉?”

    黄超之的声音,他与刘天辰快步过来,额头有汗水潸然,仿佛找了叶君生许久的样子。

    叶君生扒一口饭进嘴里,道:“一人之计在于食,肚子饿了,自然需要吃饭。”

    “君生,你倒好淡定,之前那楚衙内气冲冲奔出书院,只怕要立意对付你,早晚会下手。”

    刘天辰急道——楚三郎长街溅血之事,此时还没有传回书院来。

    叶君生叹了口气,很无奈地道:“天辰,超之,楚衙内为人你们应该颇有了解,他成心要跟我过不去,我能作甚?”

    这话倒反问得两人哑口无言:对呀,如果楚三郎执意要对付叶君生,以两人的家境身份对比,相差如此悬殊,叶君生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石头要砸鸡蛋,鸡蛋奈何?

    至于让叶君生奴颜婢膝地去求楚三郎高抬贵手,可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叶君生哪里会低这个头颅?

    黄超之道:“君生,你得顾学政青睐,不妨请他出现斡旋一二。”

    叶君生面露苦笑:“超之,顾大人位居高位,事务繁忙,又岂是我等随求随见,有求必应?”

    对呀,官场中事,牵一发动全身,人情并不好拿的

    黄超之面色一紧,狠狠一跺脚:“那该如何是好?难道只能等楚衙内杀上门来?”

    叶君生笑道:“我幼年时曾遇见一游方道士,算得一命,说‘我命格硬朗,祸福相依’,不会那么容易被害的。”

    黄超之与刘天辰面面相觑,真心无语:这时候,叶君生居然搬出算命之说……但话说回来,在听天由命的时刻,或者只能以此自我安慰吧。

    “不好了不好了!”

    就在这时候,一生员疾步奔入食堂内,因为跑得急得缘故。甚至头巾都歪到了一边。

    这一声嚷,顿时吸引住所有的目光注视,齐刷刷落在他身上,瞧他会说出些什么来。

    “楚三郎被人暗杀了,身首异处,横死街头!”

    此言一出,偌大的食堂氛围顿时死一般沉默,瞬间爆发一声巨大的惊叹,随即又是沉默……

    楚三郎被杀了,怎么可能?

    谁敢杀他!

    天啊。这个世界要疯狂了吗?

    这一下,冀州岂不是要闹得天翻地覆了……

    众人被这个消息震惊得无以复加,顿时丧失了谈论的兴致。

    ……

    砰!

    一张书案被巨力掀翻。诸多的文房四宝摔得到处都是:

    “饭桶,全是饭桶!”

    楚知州咆哮的声音如雷贯耳,在府衙大堂中久久回应着。大堂之下,黑压压跪满一地人,都是冀州各大小官员。

    “当街杀人。众目睽睽之下,你们居然说没有任何人见到凶手凶器,真当本大人是死的吗?”

    楚知州没办法不怒,丧子之痛,本已入心。现如今数以百计的捕快,衙役。官兵出动,竟然没有在现场有任何发现,问了几十个目击者。他们的口径更是没头没脑,说见到一点阳光闪过,楚三郎的头便断了……

    什么时候,光芒也能杀人了?

    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般逆天胆量。能下得如此狠辣手段?

    该杀!

    真该杀呀!

    一口闷气郁结在心腹之间,楚知州的面色变得铁青。最后还是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来。

    “大人!”

    “大人你怎么啦?”

    “大人节哀顺变……”

    一些非常套路化的关切之言传入耳朵之中,噪噪杂杂,不但没有让心情好些,反而增添了几分郁闷憋屈。

    楚知州挥挥手,有气无力地道:“你们继续查……”说着,由侍卫扶住,转入后堂休息。

    他走之后,一众大小官员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异口同声一叹息。废话少说,拱拱手,各散东西,各司其职去了:楚三郎身死,知州大人绝后,在冀州城而言,委实是天崩下来的大事。

    顷刻之间,各个部门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起来,效率高得惊人——四面城门早早就关闭住,重兵把守,苍蝇都飞不出一只……一骑骑快马加鞭,暴风雨般奔走于城中大小街道之上,缉捕追查的风声一阵比一阵紧……

    知州府上,楚知州刚喝过一杯参茶,补一补精神。他的头突然间很痛,无数的头绪犹如浪潮翻腾,时涨时落的,理不分明——

    一点光芒飞过,儿子就被害了,怎么可能?

    又难道说,那一点光芒竟不是凡人手段?

    骤然间,楚知州想到这么一个可能性,心中凛然。长吸一口气,几十年为官之道所养出来的养气功夫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从而让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住:儿子死了,已是不争的事实,被砍下了头颅,就算大罗神仙在,都无法再接回去,复活重生……

    那么,自家眼下最应该做的,便是抓住凶人,千刀万剐,替儿子报仇雪恨,方慰儿子在天之灵。

    不同寻常的光芒,非凡人手段……

    几个片段在脑海闪过,楚知州猛地想起一人来:对,就是他,要找臭和尚问个明白。之前不是有口供说过,这人事后曾出现在街道上吗?

    (各位看官喜欢南朝写的书的话,不妨去老书《穿入聊斋》订阅一二,捧捧场,应该也会喜欢的——好吧,其实我是想拉拉老书的订阅数据,看能否有资格参加年会,觐见大神们!请大家满足南朝这个自私的愿望吧!拜谢。)

    ps:

    感谢书友“渺凌风雨”、“书友120712191355123”、“泡发胖大海”的慷慨打赏;感谢“无法回答”两个1888,成为《人神》第一位护法,谢谢!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拿下

    孤空寺,兵甲如云。

    楚知州来找臭和尚,可绝非孤身一人,或者只带几名贴身侍卫。今时不同往日,楚三郎刚被杀害,如果有人来杀他楚知州,那是一点都不意外。故而出行之际,足足带上三百兵甲,全副武装地环卫左右,簇拥着他来到孤云寺中。

    到了孤云寺,兵甲散开,将这一座寺庙围得水泄不通,刀枪剑戟,森然有寒光迸射。

    这些兵甲,皆为精锐,个个身形彪悍,手头上都沾染了性命的。其中顶上灵光,除了旺盛的血气之外,还有煞气缭绕。

    人多了,两种气息声势更大,隐隐压在半空之上。

    外围有百姓见状,无不躲得远远的,隐藏起来偷看,心里以为是臭和尚犯了事。

    楚知州带着十名贴身侍卫迈步进去寺院内,就见到臭和尚站在内门处,似乎在欢迎他们一般。

    进入内院,坐落。

    楚知州开口:“大师乃世外高人,小侄遇害之事,你应该知晓了吧?”

    臭和尚点点头。

    楚知州目光熠熠,开门见山:“本大人来找大师,还请大师给个答案。”

    臭和尚面露一丝苦笑,合十道:“大人,贫僧心中无答案。”

    楚知州霍然而起:“那你去现场看过,总该知道些什么?”

    臭和尚叹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端有飞剑来斩首。”

    “飞剑?”

    楚知州眉毛一扬,他博览群书,在某些志异志怪小说中曾接触过这么一个名词,隐约知道是某种了不得的法宝,张口吐出,能于千里之外取敌首级,非常神奇。

    但小说是小说。传闻是传闻,楚知州可不曾真正当真过。熟料经年之后,一把飞剑凭空出现,就斩下了儿子的头颅。

    当如此玄乎之事,活生生血淋淋地发生在自家人身上,这一下,不信也得信了。

    “大师,你是说有人驭使飞剑,杀了老夫侄子?”

    臭和尚道:“不错。”

    楚知州眉头紧锁,问:“为什么?”

    臭和尚苦笑更甚:“这就是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之处。楚公子为俗子凡人,怎么可能会招惹得飞剑出手,取其性命?实在奇怪。”

    一般而言。能练就拥有一把飞剑的术士,本身修为必然不浅,足以成为世外高人。

    如此人物,怎会无缘无故一剑飞来,斩杀楚三郎?

    若说心血来潮。那是瞎扯淡,所以说其中必然有不可告人的深层原因存在。

    臭和尚想了想,道:“楚大人,依贫僧看,此事大有蹊跷呀!”

    楚知州差点又一口老血喷出,都这般境况了。傻子都知道有蹊跷,当下道:“大师,老夫请你仔细想想。必然有蛛丝马迹留下。”

    臭和尚叹了口气:“飞剑斩首,来去无踪,人或在城内,或在千里之外某处,哪里寻觅得着?”

    心想:在冀州城内。那大城隍出身蜀山,飞剑之术最为奥妙。倒算是个嫌疑人。不过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不可能是他出的手。

    身为一州城隍,有玉符敕命约束,本就不能恣意扰民,更何况杀人。尤其杀这个还是知州的血亲,关系重大。

    楚知州失望之色毫无掩饰:“大师,真得就没任何破绽吗?”

    臭和尚想了想,问:“楚公子近日可有得罪人来?”只能从这方面入手,看能否顺藤摸瓜,察觉到端倪。

    要知道世上因果种种,有果必有因。

    楚知州干咳一声:“小侄自幼宠爱,难免性格有些跋扈。但他也就是喜欢纵马闹市,奔驰往来而已。”

    确实,这些劣迹对于他而言,真不算什么大事。普天之下,纨绔不知几许,其中欺男霸女之事屡有发生。相比下来,楚三郎这般行径算轻的了。

    因此一直以来,楚知州对于楚三郎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曾真正意义的管教过。

    臭和尚问道:“仅此而已?”

    楚知州顿时不悦:“大师,本大人说话何须隐瞒?”

    臭和尚忙道:“不敢……不过话说回来,楚公子只在城中活动,按道理不可能得罪招惹到术士……唉,贫僧真无法想象。”

    即使楚三郎纵马闹事,骄横跋扈,得罪许多人。但那些都是平头百姓,手无寸铁,更无杀人的胆量,怎么可能杀得了楚三郎?

    难道是有术士因此看不惯,行侠仗义以平民怨?

    刹那之间,臭和尚便想到这个可能性,越想越有可能。再联想先前斩马首的事端,可以看做是一种告诫——然而楚三郎被自己治好之后,劣迹不改,再度纵马出来,这才招致杀身之祸!

    对了,该当如是也。

    他的思路进一步拓展开来,甚至都能把范围定小下来:会不会是他出的手?蜀山第一剑,一向脾性任侠,意气用事,那一剑飞来,果然有几分他的风范。

    想到此处,臭和尚心有戚戚然:闻名三十年,不得一见,遗憾之极……

    楚知州察言观色,忽问:“大师是否有头绪?”

    闻言臭和尚道:“想不到。”固然觉得自己的猜测很有道理,八、九分接近,但这等言语怎可能告诉楚知州。

    楚知州忽而暴躁起来:“岂有此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岂能让尔等逞凶杀人?难道还要将本大人也杀了!”

    臭和尚合十道:“大人有官气护身,却是无惧。”

    楚知州双眼一眯,灼灼地盯着他,忽道:“大师来历飘忽,却也蹊跷,不如跟随本大人回府衙一趟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