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成为英莲 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成为英莲 完-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顿好了封氏,她踏出舱中,登上甲板眺望,只见京都那一片似锦繁华,现如今已经在清晨薄雾朦胧中若隐若现,回想这两个月来、甚至这十多年来的生活,顿觉恍若隔世,不免稍稍有些出神,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这一会子功夫,船已经行出去了好远,天光尚早,四周围的水面逐渐开阔,人烟也渐渐稀少了起来,倒显得那不久前的繁华当真如同是黄粱一梦一般了,莫名虚假的让人有些浑身发冷。

    她方在那里微微颤抖时,却忽然感觉身旁伸过来一双温热的手将一件披风给她披上,不禁微微一愣,转过头去,却见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封氏已经站在了自己身边,一面将那件披风的带子小心地系好,一面关切地问她:“怎地一个人站在这儿?可冷不冷?”

    她摇了摇头,乖乖地等着封氏照料,心中顿生一片温暖,到底还是由衷地笑了出来,一面却已反手挽了封氏的手笑道:“妈只记挂着我,自己倒是穿这么少就出来了,仔细风大,着了凉。”她恐舱外风大真把封氏吹病了,方欲扶着她重新进船舱中休息,还没迈开步子,却忽然听得船头那端传来苍凉的歌声,仔细听去,居然又是那首“好了歌”。

    然后,她便得以目视着封氏顷刻间泪流满面,跟着便如同中了魔一般跌跌撞撞地往船头跑去,她想跟着过去,偏偏不知怎地却又一步都迈不动,刚刚暖过来的手又开始发冷,一旁的媚桃急坏了,脑子都开始发懵,不知道是管封氏还是管她,末了邱凌总算撑着挤出来一句:“去看着夫人要紧,我不打紧的。”

    媚桃这才迟疑着去追封氏,邱凌缓了一会儿才过了劲儿,也匆忙跟过去时,却见船头那儿迎面过来一叶扁舟,有一老年道士撑舟而过,兴高采烈地唱着“好了歌”,两船相对而行,渐渐地近了,待到看清楚那人的面貌时,邱凌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原来这人,却正是甄士隐。

    她兀自在那里呆立,一旁的封氏却如同疯了往甲板旁边扑去,媚桃眼疾手快,扑过去一把将她拉住,才不至于出什么危险。然而封氏仍然如同忽然癫狂了一般拼命挣动,只听得她口中不住声地唤他“老爷”,然那人终于不为所动,那诡异苍凉的调子就一直没有停过,两船擦身而过时,那歌声戛然而止,他缓缓侧过身来,嘴唇翕动,似乎对封氏说了句什么话,因了逆风,邱凌竟似什么都没有听见,却眼睁睁直见到封氏如遭雷击一般瘫倒在地。

    邱凌忙挣上前去和媚桃一起扶住封氏,再转身时,却见他已然翩然而去,不由得暗自叹息,这人,到底还是留不住的,只不过,看着封氏虽然似乎深受打击,几近崩溃,但仔细看的话,她眼中的神光却未散,想来也不至于刺激过深导致疯癫,那么,这样也不错,以后,慢慢总会好的,她终究会放下这个放下了她的男人,好好地过完后半生。

    同媚桃一起安顿好了封氏,舱外的雾气已经开始慢慢散去,她叮嘱媚桃好好照顾封氏,别再让她操劳,便小心地跨出船舱想略透一口气,刚转上甲板,却见一名本不该出现在那儿的船工正背对着她站立,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奇异的预感,片刻之后,果见那人慢慢地回过身,摘下了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果然,便是余瑜。

    因他未开口,她便也静静站立不说话,未几,他终究还是不敌她的耐力,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出口的却是一句奇怪的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邱凌略想了想,方才缓缓回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来人显然没有想到她竟真得如此应答,不免有些怔忪,而邱凌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有的时候,掉书袋有掉书袋的好处,比如,有些不好说出口的话,都可以借着这些前人的警句带着暗喻说出来。这两句用在此处,当真是最恰当不过。

    想是知道了她的意思,长久的沉默之后,他终于有些撑不住,重新开口,说话已经直白的多了,只听得他缓缓地问道:“为什么我不行?”

    邱凌微笑,定定地回道:“不是你不行,是我不行。”言毕,无视他有些苍白的脸,缓缓转身:“有劳余大人远送,英莲代家母在这里谢过了,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如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她回过头,又看了一眼他的脸,复又施了一礼:“请大人多保重。”

    等到她进了船舱良久,都没有听见舱外有什么响动,她担心着封氏的状况,便也没有再对此人此事多加关注,直到午膳、晚膳都用完了,已经入夜之后,才听见舱外一声低低的“你也多保重”,跟着外弦传来一阵水响,伴着橹声渐渐远去。她这才知道,他这一回终于是走了,顿时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渐渐涌上了心头,大约,他们终究也还是缘尽于此,从此终归陌路了罢,这样,也好。

    然无论她们的心情如何,身体怎样,返程的路程依然不紧不慢,如同算过一般精确地循序进行,封氏一病不起,邱凌和媚桃衣不解带地悉心服侍,不敢稍离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封氏终究在路程过了一半的时候慢慢好转,等到行了一个多月的水路,到了姑苏的时候,她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

    到得甄家旧宅,早有众家人来接,邱凌小心服侍,直到又过了两月有余,快入秋的光景了,封氏终于完全恢复到了甚至已经开始重新为她张罗婚事的时候,她才终于鼓起勇气问了她,那日甄士隐说了什么?现下心中觉得如何了?

    她有些犹犹豫豫地问出来,方一问出口便有些后悔,却不想听得她如此发问,封氏惨白的脸上却渐渐扯出一个笑容来,缓缓地道:“这么些年来,我不过求得一个明白,现下总算是明白了,这样便好。”

    直到最后封氏也没有说那日甄士隐同她说了什么,但邱凌却仿佛渐渐有些明白了她的心思,总之,很多事儿,放下便好,比如,她本来以为,在那一条返乡的船上,会有两个人来同她话别,结果,却只来了一个,还是她以为很可能不会来的那一个。可见世事不过如同白云苍狗,认真就输了。

    日子有功,封氏终于接受了甄士隐从此不会再回家来的事实,慢慢地恢复成了最开始的温婉端庄,只是,她那热衷为邱凌物色夫婿的兴致也卷土重来了,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形势。看看地已近深秋,一晃眼就要过年了,等过了年邱凌就十九了,在这时代,已是逼近了适婚女儿的年龄底限了,邱凌终归不忍封氏难过,不好说出不想嫁人的话,而且,在这世界,她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人,以后的日子,终究还是不想一个人孤独地度过。

    既然如此,索性不如就听从封氏的安排吧,听说那一年给她说亲说了一半儿的前街的朴实敦厚的钱家少爷春天上已经娶了亲了,直把封氏悔得肠子都青了,颇有些错失良机的意思。等她去外头转悠了一圈儿,预备消消火气儿再继续时,过了两个时辰,却又喜滋滋地回来了,说那一回拉线的媒婆李妈悄悄地给她说了,这钱家少爷有个新近来投奔他家的表弟十分不错,虽然没有什么家底,但是,人家人长得标致,还接受入赘。

    接受入赘啊,这对她们孤儿寡母来说,是多么美好的事儿,据当时在场的目击证人媚桃所言,封氏先还矜持着要看看画像什么的,听了这话,只差没当场答应,幸而最后独生女儿的终身幸福还是压倒了她想当丈母娘的强烈冲动,便还是循例看了画像,又让李妈安排着见了人,最后方才终于心满意足地回来跟邱凌说,不用再想了,就定了那钱家的表公子了,人才模样,都是良配,最重要的是,人家愿意入赘。

    咦?这年头,不是说入赘的男人地位极其低下么?这样都竟然还有人愿意入赘啊?不是骗子吧?难道是那种要吃软饭的小白脸?想到此地一向民风还不算是十分彪悍,封氏虽然急着当丈母娘,但在她的事情上却也是从来都不含糊的,看来此事虽然蹊跷,但也不会是八字都没一撇的。于是邱凌就这么着稀里糊涂地被安排去了寒山寺进香,其实,她心中明镜儿似得,明白这不过是变相的相亲,封氏到底是疼她,心中再满意,还是要看看她的意思,便密密安排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看新郎”桥段,要她在进香的时候,顺便隔着后院茂密的花树丛悄悄看一眼未来的老公。

    于是就这么着,邱凌在秋日的很有些凉飕飕了的小风中坐在寒山寺后山的一丛秋海棠中间发呆,封氏和媚桃一左一右地盯着她,似乎是生怕她跳起来逃跑了一般。其实,这真的大可不必,她既然打定了主意顺着封氏的意思,对这个经过她千挑万选的夫婿自然已经有了三四分放心了,剩下的,她也有自信可以搞定两三分,有了六七成的准头,这一辈子,也就大约可以和和美美地过到头儿了,这不就挺好的了么?养养花,种种田,爬爬山,蹚蹚水,看看风景,一辈子,很快就过完了,这原本就是她理想中的生活。

    故而,那传说中的要入赘她们家的钱家的表少爷晃晃悠悠的出现在她的视线里的时候,她倒也打起了三分精神去看,嗯,身材还不错,不肥不瘦,衣服的颜色也似乎还比较中规中矩,走路也不瘸不拐,腿脚正常,至于性格什么的,相处下来总会磨合好的,她有信心。

    行了,不挑了,没有意外就这个了,她缓缓站起了身,正想跟封氏汇报这个结论,转头却不见了两人的踪影,远远地见到了封氏的褐色裙角在三丈之外的菊花从中一闪而过,知道她们竟然先行回避了。她不免有些哭笑不得,这是怕自己害羞呢,还是鼓励自己将对方扑倒呢?就没有想到她也可能会吃亏的可能性么?

    话是如此说,听得身后的脚步声近了,她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心,缓缓回过了头,然后,便被花丛中那一张熟悉的笑脸惊呆在了当场。

    想是第一次见到她如此吃瘪的表情,那人一脸满足,笑得像个小孩子,有些促狭地道:“怎么了?见到为夫如此丰神俊朗,倒把凌儿看傻了不成?”

    她缓缓地张开嘴,却发现实在是太过吃惊,竟似找不到自己的声音一般,他怎么会在这?怎么会成了钱家的表少爷,怎么会要……入赘到她们家?那么京城呢?王府呢?爵位呢?

    这许多个问题充斥在她的脑海中,争先恐后地想冲出来,却都搅在了一起,反而什么都说不出来,便在此时,她忽然见到他的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与他以往任何一次笑都不同,那是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舒缓而灿烂的微笑,连眼角都微微皱起,全部目光中都盈满了喜悦。他本就容颜出众,此刻一笑当真具有摄人心魄的美妙,她不由得有一刹那的失神,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的手已经被牢牢握住,对面那一双美丽的眼睛含着笑,有熟悉的清亮中带着些许沧桑的声音轻轻地道:“小生钱水,愿入赘甄家,为甄英莲之夫,情真意切,万望姑娘成全。”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回望进他的眼,至少这一刻,曾经的幽深昏暗全都不见,这样,便行了吧?竟然真的要入赘啊?不过数月的时间就由数一数二的王族贵胄变为村野草民,果然厉害,一不留神似乎又被摆了一道啊,不过没关系,她有那么长的时间,同他慢慢算这笔账。

    想到此处,她也浅浅一笑,轻轻回握住他的手,缓缓开口道:“好啊,要入赘也可以,不过,你可有嫁妆没有?”

正文 65、番外 一生所爱

    作为北静王府的庶子,我前二十来年的人生,过得可谓是十分地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用阿凌常常说的那句她们家乡的话来说,就是相当“狗血”。

    初时听得此词,我先是一愣,继而恍然,阿凌向来喜欢宁静的田园生活,爱的是养花种田,京都里那些浮躁华丽之事,在她看来想必是如同狗血一般令人厌恶的,于是自嘲地笑笑,不想她顺口问了我心中所想,反而大笑,说道,这词原不是这么个意思,但我这么理解原也没错。她笑得开心,我心中也是开心的,面子上却做出一副懊恼的神情,如同以前的那许多次不留神着了她的道儿一般的不甘。

    只为着这样,她会笑得眯起眼睛,我们相伴了这么许久,早已经知道彼此心中所想,她对我这种故意的狡黠,有种无奈中的欢喜,于是我便乐此不疲,为的,不过是引得她开心一笑。如此,即便被她半真半假地刺上几句,心中却也是十分高兴的,高兴过后,也偶尔会想象,如果没有阿凌,我现在,大约还是深陷在那一潭泥沼中,无法自拔罢。而她这些偶尔的戏谑,也不过是为我们平静的生活中增加些情致。我便也乐得配合,妇唱夫随,其乐融融。

    果然阿凌虽然笑了我一场,还是放下手中的活计极认真地对我道:“有什么话,如若想说说,是尽可以说的,总比闷在心里闷出病的好。”我便欣欣然抱了她的腰,大大方方地吃了她一口豆腐,缠着她沏了一壶茶,一并躲到后山园子花荫里乘凉,然后如同讲述旁人的故事般将那点子事儿原原本本地都说与她听了。

    说是讲给她听,其实也不过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说,她有一句每一句地听,因着我总感觉,这些事儿,就算我什么都不说,她也都知道,只是恰好岳母大人带了我们的女儿蓉蓉往甘府去了,家中只有我同她两人,左右无事,闲谈而已。

    花影稀疏,岁月静好,我在这午后的静谧中拥了阿凌,静静开口,那些本以为已经淡忘了的往事便缓缓浮现于脑海,如才发生的一般鲜活。

    说起来,大约是要从母亲入府开始的。母亲原本出身平凡,但偏偏姿色艳绝,叫外出江南的王爷相中,带了回府,一时宠冠后院,没多久就生了我,成了王爷最年长的庶子。想是幼时的我生的更似母亲,自然也深得王爷的喜欢,竟令母亲亲自抚养,没有依着规矩送到王妃房中教养,一时间,我们母子在北静王府风光无限,但正所谓盛极则衰,母亲生性温柔单纯,哪里懂得其中利害,还道自己这是几世修来的福分,根本没有利用这独宠的大好机会,好好谋划一番,如此而导致最后下场凄惨,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了。

    她的这种天真和无知,除了害了她自己之外,也一直在害着我。表面上看,我作为王爷最疼爱的儿子,一切本来都十分地顺遂的,但风光背后,便是丑陋,我自懂事起,便开始不断遇到各种意外,诸如在花园玩耍不慎滑入荷塘,荡秋千不慎跌落在地,就连睡着觉都能遇到毒蛇进房。幸而我命大,如此磕磕绊绊都未死,初时还哭着去找母亲说,然而她只会抱着我流泪,说与王爷听,隔天身边跟着的人就都不见了,换了一批新的,但仍然险情不断,如此再换。换走的人,从此再也没有见过。我也慢慢学会了戒备,总之除了母亲和王爷,谁都不能信,而最靠得住的,还是只有自己。

    如此艰难地活到了八九岁上,王爷又纳了几房女人,添了几个儿女,因着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妹妹的出世,王爷十分宠爱新来的甄妃,母亲虽然已经渐渐不如初时得宠了,但是因了我的缘故,也不至于完全被冷落,还是占据着王爷心中重要的位置。然而女人多了,对付我们母子的招式自然更加隐秘繁多,我到底还是年纪小,思虑不周,终于一时不查,落入圈套,被迷晕在地,醒来的时候,便已经落入了陌生的地方,面前两个人面目可憎,且一看就不是府内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