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纪晓岚全传-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想以后要少在皇帝面前卖弄才学,否则不知那天让皇上难住,下不了场事小,弄不好得个罪名可就吃消不弃啦。
  人怕出名猪怕壮,纪晓岚在这时想有所收敛也来不及了,不但皇上有和他唱和的兴趣,就是京城百官也都听说纪才子文思敏捷,从来没有被人难住过,个个兴趣盎然,争相为他出题,请他题诗,成为一时乐事。皇上本是个喜欢显示才学的性格,更是兴致勃勃,常想出个题难倒他,以表明天子的高明。
  这天,乾隆皇帝把纪晓岚召进宫中,看着他含笑不语,一时间让纪晓岚摸不清原由。
  纪晓岚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向皇上请奏:“微臣纪晓岚,斗胆叩请圣上,圣心为何这般喜悦?”乾隆笑道:“朕今天十分高兴,是因新得一喜,特召你进宫来吟诗志喜。”早在上朝的路上,纪晓岚就心里琢磨着,可能是圣上闲来无事,又召他进宫吟诗取乐,没想到是新得了皇子,在这种时候,一定得小心侍候。他脱口吟出一句: “我主今日降真龙,”皇上听了一笑,说道:“爱卿猜错了,不是皇子,是位公主。”纪晓岚听了这话,心里有些吃惊,心想自己太急切了,没有问明情况就急着说话,于是赶忙转了弯: “月里嫦娥降九重。”乾隆双眉一皱,做出似很伤心的样子说道:“可惜没有成人啊!”晓岚赶忙顺水推舟: “想必人间留不祝”乾隆想他下一句就要说上天宫了,颇与他为难,说道:“掉进井里淹死啦。”纪晓岚这下恍然大悟:刚生下来的公主,怎么会掉进井里?这不是圣上又和我开玩笑吗!于是随口吟道: “翻身跳进水晶宫。”乾隆笑了起来:“爱卿真会随机应变啊!赐汝起身。”纪晓岚看皇帝高兴了,自己也更加高兴,站起身来恭请圣上有何面谕。
  “朕宣你进宫,代朕撰一副科场匾文,要将朕垂爱贤才,考官为国选拔贤能,并且鼓励举子读书上进的三重命意,一并蕴涵其中。”纪晓岚当即应诺,随口拟出几句,皇上听了摇摇头,都不满意。这下可好,纪晓岚在皇上面前急出了一身汗。他又接着搜肠刮肚地思索,想来想去,没有自己满意的,若说出来,岂不更让皇上驳回,于是汗珠从额上滚落下来。
  皇上看一向对答如流的河间才子,今日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坐在那里窃笑不已,故作怒色说道:“好吧,你先回去,朕命你思考一日,明日复旨,若不堪任用,朕要将你削官为民。”这可把这位名冠当时、恃才放狂的才子惊呆了。他唯唯诺诺地退出朝来,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一头扎进书房,搬书查典,一古脑开列几十条匾词。但仔细审视,却没有一条满意的,向来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一条好语,他急得连茶饭也不进口了。
  子夜已过,他仍在书房忙碌。马夫人见他夜餐未进,定有什么忧愁之事,心里惦记着,几次打发丫环过来探望,回说老爷愁容满面,焦躁异常。马月芳猜测定有非常之事,便让丫环备了饭菜,亲自到书房探望,询问丈夫缘由。
  纪晓岚哀叹一声,将今天的事情告诉夫人,马夫人听完,咯咯咯笑起来,随即说道:“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现成之语,为何不用呢?”纪晓岚茫然不解,赶快请教夫人。
  马月芳说:“‘天子重英豪’啊,岂不恰切无比?”“咳——”纪晓岚喜出望外,在自己头上轻轻一拍,“我尚且不如一位女裙衩!”
  夫妇俩相视而笑,这时他的肚子也觉得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下五斤熟牛肉,躺到床上,一觉酣睡到天明。
  纪晓岚上朝,信心十足地将“天子重英豪”一句,献与皇上,乾隆果然喜欢。原来这是人们熟知的一首诗中的句子,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用了这头一句,下面这三句之意,自然就联想起来。皇上所限之意,也尽在其中,乾隆皇上问道:“爱卿向以文思敏捷,应对从容而名满朝野。昨日不能撰词,朕想一定是被难住了。今日回奏上来,确实很好。这其中有些什么缘故吗?”纪晓岚便将昨日着急,越着急越思想不出的感受,以及昨晚夫人提醒他的情况,回明皇上。皇上听着有趣,便接着说道:“爱卿学识超群,全在你勤学好问,得益于众多师友,朕早已知晓。只是今日方才晓得,爱卿还是夫人马氏一门生啊!呵呵呵——”纪晓岚的脸,一下红到颈项,自我解嘲说:“古人云: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呵呵呵呵——”转眼之间,纪晓岚选进翰林院,已是第三年了。这年夏初的一天,忽然接到朝廷的御旨,命他侍驾去热河行宫。原来,乾隆皇帝畏暑热,到了夏季,便去热河行宫避暑。同时一些大臣也跟随前往,朝中大事,也转到那处理。纪晓岚到内宫行走一年多,由于他机智幽默,为皇上增添了许多乐趣,这次皇上又去热河,却舍不得将他留在京城了。
  纪晓岚随着大队人马,逶迤行至牛栏山,这里山岭环抱,连绵不绝,青黛一色,宛如画中美景,文武大臣们不由得驻足观赏起来。在山路的一侧,离他们不过几十丈远的地方,有一座马神庙。青翠环秀,香烟缭绕,身处此地,俨然降临仙境。
  从正面望去,两扇庙门一开一闭,上面的一句门联看得很清楚,写得是:左手牵来千里马。
  一位大臣站在纪晓岚近处,看过对联,向纪晓岚说道:“纪大人,那门联你可看到?”“看到啦。”“你猜下联该为何语?”纪晓岚略一思忖,语气坚定地说,“下联定是'前身终是九方皋。'”“你敢断定?”“非此莫属。”另外几位大臣也赞同纪晓岚的判断。问话的大臣却意存犹疑,说未必如是。于是几人来了兴致,一同走到庙前,验证一下判断的对误。到门前一看,却出乎纪晓岚意料,另一扇门上写的是:右手牵来千里驹。
  一帮人又好气又好笑,那位大臣笑道:“看来世上之事,不可妄下断语,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时候啊!”纪晓岚没有猜对,触动很深,上马之后,仍想着刚才的情景。怎么会是“右手牵来千里驹”呢?自己过于自信,在一帮老臣面前,未免太失体面了。
  车马行至古北口,山路狭窄,一时拥塞在隘口前,纪晓岚随人到客店中小憩。他见墙壁上写有残诗一首,已剥落过半,只有三句四句一联,尚能分辩清楚: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
  纪晓岚心上一喜,心想这两句很好,简直可以同古人的“云中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两句相姣美,只可惜其他几句分辩不出,又不清楚作者为谁。同来的人看了,也觉得两句诗意境非凡。有人提意由晓岚补上所缺句子,纪晓岚这回不愿轻举妄动了,赶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他自己想道,若非前次经历了马神庙联一事,真说不定借着兴浓,给它凑上几句,果然如此,那就要出大笑话了。
  整个夏天,晓岚扈从皇帝在热河行宫度过。每日里他小心谨慎,恭恭敬敬,唯恐稍有不慎,忤怒圣上,牵连了自己的前程。闲来无事,便和同僚们各处转转,欣赏那碧波荡漾、洲岛错落、亭榭掩映,宛似江南水乡的湖区美景;绿草如茵、麋鹿成群的草原风光;峰峦起伏、溪流淙淙、松涛阵阵的山林秀色,给他赶走了往年难耐的酷热和都市中嘈杂的喧闹。但是,思念妻妾儿女的心情,与日俱增,有时感到日长如年,好不容易到了金菊盛开的季节,才离归期不晚了,心中也稍稍有些安定。
  这天他侍从皇帝出了离官,到野外观赏山林秋色,满山遍野,连绵不断,簇簇野菊,娇黄可爱。
  乾隆兴致盎然,漫山的美景触发了情思,想出一句联语,要和大臣们对对儿为戏,乾隆吟道: “塞外黄花,似金钉钉地:”大臣们听完,都积极思考起来。几位大臣奏上对句,乾隆都不太满意。人们不约而同地注视纪晓岚。以往逢此情况,都是他独占风流,今天沉思不语,不知为何。
  几日来纪晓岚思念妻儿,情绪不振,今日不愿抢先说话。
  再说他看皇上的出句儿,两个“钉”字连用,读音不同,意也有别,对上此联,绝非易事,况且,以往总是跑在前头,不免招人嫉妒,今日等群臣对过之后,他再讲话,拿定主意,他静静地等着。
  没有皇上满意的对句,大臣们急得皱眉搔首,乾隆看看后面的纪晓岚,朗声说道:“纪爱卿,为何缄口不语?”皇上指名点将,他不能不回答了,便向皇上奏道:“微臣想出一句,虽然可同圣上的一句属成一联,但同圣上一句相比,逊色许多。”
  “你且说来,朕倒要听听。”乾隆看出他在卖关子。
  “为臣对的是,'京中白塔,如玉钻钻天'。”在场的人听了,立刻叫好。上下两联,对仗工整,浑然天成,读来更是抑扬顿挫,铿锵有致,确实高人一筹。
  乾隆点头赞成,但没有开口说话,炯炯有神的双目,在晓岚身上看来看去。大臣们不知圣上何意,住口等待皇上说话。纪晓岚见乾隆神态非同以往,心中忐忑不安。
  皇上声音平和,语气关切地说:“纪爱卿,你面有犹疑之色,必有心事在怀。朕来替你猜猜,你看如何”?
  “陛下请猜。”纪晓岚心中忧惧。
  “朕出'塞外'一言,你对'京中'一语,依朕看来,你定是——'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啊?”纪晓岚暗吃一惊。皇上看透了自己的思想。但听语气,又没有责怪之意,噢,明白了,皇上又给他出了一个上联,等他来对呢。对上这个联,在纪晓岚来说,是很容易的,但他为使乾隆高兴,立刻跪在了地上,低头奏道:“圣心明鉴,臣确有心事。连夜来辗转反侧,未曾安眠。
  如蒙陛下恩准,微臣早日还京省亲,纪昀恭谢圣上隆恩。为臣是——'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恭祝吾皇万岁,万万岁!“几句话说得十分得体,又巧妙地回答了下联,乾隆听得欢喜,当即说道:”离家日久,思念妻儿,本是人之常情。朕准你提前回京,回家省亲去吧!“这样,晓岚叩谢皇帝以后,提前月余,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纪晓岚一回到北京,那些文友们便闻讯找上门来,围着他问这问那。晓岚拨弄簧舌,把四面云山、梨花伴月、北枕双峰等行宫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镜湖泛舟、澄湖赏月、梨树峪观花诸多经历,更讲得让人艳羡不已。
  钱大昕听完讲述,漫不经心,兴味索然地叹了一口气,面目间流露忧郁的神色。纪晓岚问道:“何事使你哀声叹气?”“说来话长。……”钱大昕打开话匣子,一古脑把要说的话全倒了出来。
  原来,自从去年刘墉受父亲牵连,身陷囹圄,文社的活动便由纪晓岚主持。自从纪晓岚去了热河,这文社便群龙无首。失去了往日的生趣,渐渐地,参加聚会的少了下来。钱大昕、卢文弨等人尽力维持,但仍无济于事,昔日一个个朝逢勃的青年,如今颓唐沮丧,有人热衷于寻仙访道,有人迷恋于妓馆酒楼,有的奔波于投机钻营,有的则肆意狂欢、醉生梦死。看到此种境况,钱卢等人怅惋不已。
  钱大昕一本正经地说:“有几位朋友,本来很有前途,这期间却闹出许多荒唐事体,一时传遍京城。”“那位张某很可笑,常出入于戏馆。一天夜里,他从戏馆出来,在街上遇见一位少妇。借着皎洁的月光,看那少妇生得妍丽姣美。
  “张某见她在路口徘徊,好像在等什么人。张某若无其事地走到她近旁,感到衣香撩人,髻影拨心,楚楚可爱,他以为她是走散了伴侣的游女,便上前挑逗。少妇只是笑而不答。
  又问她姓氏住处,还是笑而不语。他便怀疑是和情郎密约幽会,意中人尚未来到。
  “张某心怀不轨,约那少妇到家中小憩。少妇辞谢不肯同行,张某便上前拉住少妇的胳膊,强拉硬扯地,把她拉到了自己家里。吩咐仆人摆下酒宴,让妹妹同那少妇联袂共饮。
  “开始少妇十分腼腆,几杯过后,少妇红光满面,媚态横生,与张妹互有调谑,竟然和相交已久的熟人一样,张某和妹妹交替劝酬,少妇渐渐地露出醉意。
  “张某高兴得有些发狂了,他把她留住在家中。奈于妻子之面,当夜不敢同宿一室,只好由妹妹陪伴。
  “次日天亮,张某早早起身,到妹妹房中探望,早没有了少妇的影子。再看妹妹,倦容满面,如残花败柳。问起她时,脸上红云乍起,羞涩不语。再三追问,才知昨夜拉来的,哪是什么少妇?而是社会秋歌队中的男扮女妆的拉花。天还未明,就叫开门逃之夭夭了。
  “张某不知羞耻,慨叹不如妹妹有福。”钱大昕说完,纪晓岚乐得难以名状。
  接着,卢文弨又讲了一段刘某、于某的故事——刘某和于某,先后相隔一个月,各纳一名侍妾,遂退出文社。
  刘某纳妾时,妾家索要的聘礼很轻,只是说,她母亲很疼爱女儿,每月要十五天伴丈夫,十五天归家陪伴母亲。
  刘某喜欢那小姬长得非常水灵,而且聘礼低廉,竟也曲意相从,娶回家中。
  一月之后,于某在纳妾时也遇到了同样的要求。起初于某不肯,小姬却举出刘某为例,于某去向刘某询问,果然如此,便也曲从而纳之。
  过月余,刘某、于某相见,刘某问起于某:“你家'阿娇'归家,是上半月,还是下半月?”于某答说:“下半月。”刘某似恍然大悟,急忙将于某叫到家中,进内室一看,两人娶的是同一名女子。“晓岚听到这里,超然一笑,说道:”文社之事,就由它去吧!即使文社不存,诸位同年同样可互相往还,切磋学问,诸位意下如何?“钱大昕、卢文弨惋惜一阵,遂也打消了恢复文社的想法。
  此后,钱、卢、纪等几位挚友,依旧十分相合,诗词唱和,往还不断,直到他们晚年。
  纪晓岚任庶吉士满期,擢为散馆一等,授翰林院编修,此后更加受上司的赏识,连续几年被举荐充任乡试的正考官或同考官,选拔了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人才,声誉越来越好。
  这期间不得不说的一件事,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皇上五十圣寿,纪晓岚寿联一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这年八月,文武百官为恭贺乾隆五十万寿,纷纷撰联赋诗,颂扬天子。整个京城沸沸扬扬的,家家户户都贴上了“万寿无疆”之类的门贴。
  万民庆寿的场面,乾隆看了非常高兴,便叫几位大臣伴驾,一一检阅宫内上寿的诗、联。走到经坛,看到一副对联,气象宏阔,设想奇伟,意境新颖而对仗工稳,与寻常对联相比,确是独辟蹊径,迥然不同。联语是: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乾隆仔细琢磨起来,越看越想越高兴。自大清入关、定都北京以后,逐步统一全国,版图之大,历史上从未有过:西起葱岭,北至萨彦岭,东北到外兴安岭,东濒大海,南达南海,西南抵帕米尔高原,纵横均为四万里,此联颂扬清帝国强盛至极,实可称妙语无双。五十圣寿,再加上九千九百五十年,正是一万岁啊,这样敬祝万岁,新意顿生,更觉意味深长。
  乾隆听说献联人正是纪晓岚时,更是喜不胜收,当即传旨行赏,并将纪晓岚擢为京察一等,以道府记名。
  这天纪晓岚领到赏赐物品,合家欢乐,同僚及亲友也前来祝贺,晚宴持续到深夜,宾客们才慢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