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浅谈写作-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还有莫泊桑的《项链》

  《项链》构思十分精巧。项链原是赝品直到最后才通过路瓦栽的女友道破,不仅使女主人公大吃一惊,而且读者也会感到意外。其实仔细想想,看来似在意料之外的事情,却也在情理之中,十分可信。因为在描写中作者已作了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一处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是当路瓦栽夫人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说明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首饰。当路瓦栽夫人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薄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也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这样描写就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深思。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布局与谋篇(13)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项链》的结尾是这样的;

  伏来士洁太太停住了脚步:

  “你可是说从前买了一串金刚钻项链来赔偿我的那一串?”

  “对呀,你从前简直没有看出来,是吗?那两串东西原是完全相同的。”说完,她用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伏来士洁太太很受感动了,抓住了她两只手:“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

  《竞选州长》抓住被收买的资产阶级报刊专事造谣诽谤这一典型特征,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挖苦了资产阶级的“*选举”。小说艺术夸张极为泼辣大胆、尖锐有力,但却令人信服,做到了在艺术的夸张中再现生活的真实。

  它的结尾是这样的:

  我放弃了竞选。我降下旗帜投降。我不够竞选纽约州州长运动所要求的条件,所以,我呈递上退出候选人的声明,并怀着痛苦的心情签上我的名字:

  “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伪证犯、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贿赂犯和讹诈犯的马克&;#8226;吐温。”

  (1)结尾既要新奇,又要合理

  如影片《骆驼祥子》

  (2)旧的矛盾的结束,新的矛盾开端

  如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

  莫泊桑的《羊脂球》都是旧的矛盾的结束,新的矛盾开端的结尾艺术。

  《羊脂球》简介: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在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羊脂球》的结尾简单明快,耐人寻味。它的结尾是这样的:

  路上的雪冻成比较坚硬的,车子走得比较快了,经过旅行中的好些惨淡的钟点,在傍晚的时候颠簸晃动个不停,再后些时,车子里变成了黑暗世界,一直走到吉艾卜为止,戈尔弩兑始终用一种猛烈的不屈不挠态度吹着他这种复仇意味的单调口哨,强迫那些疲倦而且生气的头脑从头到尾地倾听他的歌唱,去记忆每一句被他们注意节奏的歌词。

  羊脂球始终哭着,并且不时还有一声忍不住的呜咽,在两段歌词的间歇中间在黑暗世界里传出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1)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一、描写

  描写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具体描绘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往往同叙述紧密结合在一起,叙述着重在一般情况、过程的交代,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刻划、把真实情景栩栩儒生的描绘出来,有声有色,如临其境。

  举个叙述与描写的例子:如:

  他的鼻子冻红了。(是叙述)

  他的鼻子冻的像个胡萝卜。(是描写)

  (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运用技巧生动形象的刻划人物,对人物的相貌、外观、个性、内心世界、语言进行描绘。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起到传神的作用。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人物的外面有两个方面:相貌和装束。对相貌和装束的描写。常常结合在一起运用,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刻划人物的内在特征。

  肖像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衣着打扮。比如人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高有低。一言一行要和人物的心理身份、精神面貌相符合,不能相互矛盾。

  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用白描的手法对孔乙己进行了传神的描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还有果戈理的《死魂灵》

  《死魂灵》简介: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察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对地主泼留希金的一段肖像描写;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特色来。和普通的瘦削(xue)的老头子,是不大有什么两样的;不过下巴凸出些,并且常常眼着手帕,免得被唾液所沾湿。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只小耗子。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者顽皮的孩子,猜疑的嗅着空气,那衣服更加有意思。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气;袖子和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象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裾,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

  这段肖像描写,先是相貌,后是写装束,两者结合,目的一致。

  欣赏一段鲁迅先生在的《故乡》中对闰土的肖像描写;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2)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就是写人物“怎样说”,“言为心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摘出各人的有特点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看书锁记(一)》

  人物语言表达有两种方式:独白和对话。说话的内容能体现思想、性格。学生有学生腔,市民有市民腔。读书人说话和妓院小混混说也话截然不同。

  独白,就是自言自语,一个人讲话。戏剧中常用,自报家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观众。小说中也有,但不常用。因为,可以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方式让读者知道。

  小说常用对话的方式,二到三个以上的人对某一话题议论。用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态度反应,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性格及精神面貌。

  先举一个独白的例子: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段独白。

  “奶奶--”小女孩激动得热泪盈眶,扑进了奶奶的怀抱。“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全文: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天气冷得可怕。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打着许多补丁,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她还是又冷又饿,风吹得她瑟瑟发抖。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又有谁会理她呢?

  快到中午了,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哪个好心人给过她一个钱。

  她走着走着,在一幢楼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内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哟,屋里的圣诞树多美呀,那两个孩子手里的糖果纸真漂亮。

  看着人家幸福的表情,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妈妈和死去的奶奶,伤心地哭了。哭有什么用呢?小女孩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走去。

  “卖火柴呀,卖火柴呀!叔叔,阿姨,买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们买完节日礼物,都急匆匆地赶回家去,谁也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长头发上,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着走着,一辆马车飞奔过来,她吓得赶快逃开,大拖鞋跑掉了。马车过去后,她赶紧找鞋。那是妈妈的拖鞋呀,妈妈还躺在床上呢。可是,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当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路,寒冷的雪将她的小脚冻得又红又肿。

  天渐渐黑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了。街边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灯光,窗子里还传出了笑声。食品铺里飘出了烤鹅的香味,小女孩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没卖掉一根火柴,她那什么钱去给妈妈买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没吃没喝,实在走不动了,她在一个墙角里坐下来。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小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她敢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呀!她仿佛觉得自己坐在火炉旁,那里面火烧得多旺啊。小女孩刚想伸出脚暖和一下,火苗熄灭了,火炉不见了,只剩下烧过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窜了出来,发出亮亮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一只肚子里填满苹果和梅子的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然而就在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墙。

  小女孩舍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冻得浑身直抖。无奈之下,她又擦了一根,哧!一朵光明的火焰花开了出来。哗!多么美丽的圣诞树呀,这是她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圣诞树。圣诞树上挂着许多彩色的圣诞卡,那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画。树上还点着几千支蜡烛,一闪一闪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问好。小姑娘把手伸过去,唉,火柴又熄灭了,周围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烛光升了起来,变成了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火丝。所有的星星也跟着落下来了,就像彩虹一样从天上一直挂到地上。“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因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曾经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现了。奶奶朝着她微笑着,那么温柔,那么慈祥。“奶奶--”小女孩激动得热泪盈眶,扑进了奶奶的怀抱。“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小女孩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来。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还要亮。奶奶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美丽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3)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再举一个用对话表达方式的例子: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吞食了,她死时,人们是这样议论的:

  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这里面的“我”和短工的的对话是不一样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这句话表现出短工对祥林嫂的死麻木不仁,漠不关心,也表民明短工忌讳,生活得很累。“我”的对话相比短工就是关心,好奇,没有忌讳,对于祥林嫂死感到意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