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抗日军-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但他知道绝对不会只是吃饭那么简单。
  楚云飞端起茶杯轻酌了两口,环视了下面前二人,楚云飞此时心里想的是如何能够从张明宇口中探出点口风,很显然他是受了阎锡山的指令前来太原,至于为什么要找李云龙一起,那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带上李云龙,那他们就是以“故友”的身份前来,如果他单独来就不一样了。
  而李云龙之所以主动提出要来太原,那当然也是为了当“外交官”来的,可以说俩人是各怀心事。
  最后还是李云龙率先开口,他憨笑着道:“张老弟,首先我代表八路军三三团对你部取得收复太原的辉煌胜利表示感谢,另外还要感谢你对我们八路军的帮助。”
  张明宇微笑了道:“多谢,至于那些事情,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旁边的楚云飞见二人你来我往的说的好不热闹,尤其李云龙恭喜张明宇占太原,更是让他脸色一阵铁青,但是他此时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出来,也强颜欢笑得向张明宇表示感谢。
  很快饭菜做好了,伙房的几名伙夫将香喷喷的饭菜端了上来,几人喝了几个来回之后,都略有醉意,楚云飞率先开口道:“明宇老弟,请问太原是不是山西省的治所所在?”
  “当然是这个问题,三晋父老人人皆知啊”张明宇不假思索的回答说。
  “那山西又隶属于国民  军哪个战区?”楚云飞接着酒劲继续问道。
  “陕西部分地区和山西全境都属第二战区之辖区。”张明宇反问道:“怎么有什么疑问?”
  “那太原城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是不是该由第二战区长官部接管呢?”楚云飞一语道破道。
  PS:有事,这章就两千多字吧,大家先看着,明天多更新一章。求大家给点打赏吧,这两周一毛钱的打赏都没有,有钱的大大多少赏点吧,好看,要不然多尴尬。伏地跪谢了。
  第231章 “家破人亡!”(第一更)
  楚云飞此话一出,坐在旁边的李云龙脸色一阵变化,他有些替楚云飞担心的看向张明宇,好在张明宇脸色还算平静。
  不过张明宇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一直坐在一旁默默陪酒的张彪和凌天豹却不愿意了,张彪当即作色道:“楚团长此话说的就有点不对了,不错太原是隶属第二战区闫长官的管辖之内,但是请阁下不要忘了,第二战区也是隶属国民政府的,而我们独立军和晋绥军一样同样是国民政府下辖之军队,谁人规定我们独立军就不能驻扎在太原?”
  “就是,但凡中  队,都有权利驻扎在自己的国土上任何地域。”凌天豹也不会好意的跟着道。
  这时张明宇咳嗽两声道:“张彪,天豹,不得无理。”随即端起酒杯道:“来、云龙兄,云飞兄,今日咱们只续旧情,不谈政治。”言罢,仰头一饮而尽。
  李云龙也连忙笑着端起了酒杯,打圆场道:“来来楚兄,兄弟我先干为敬啊”说完仰起脖子也一饮而尽。
  楚云飞无奈,也只能轻叹一口气,端起酒杯,一干到底。
  送走李云龙和楚云飞后,时间已经是将近傍晚,张明宇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此时头脑仍然十分的清醒,他带着铁牛坐上吉普车,驱车来到了正在修建的东山战俘营附近,下了车之后,张明宇在铁牛和几名战士的簇拥下大步来到了战俘营外面。
  由于此时战俘营尚未修好,所以所有的鬼子俘虏全部是住在临时用树木和枯草搭建起来的草棚中,而看押他们的战士则是住在环境稍好的帐篷里。
  此时所有的鬼子俘虏包括伤兵在内,全部都被独立军战士赶上了施工的工地,有的鬼子在搬石头,有的鬼子在凿石挖洞。
  几名走的稍微慢一点的鬼子伤兵顿时被跟在后面的独立军士兵抡起手中的皮鞭“啪啪”狠抽了起来,边抽边骂道:“   ,快点干活,想要偷懒打死你   ”
  虽然那名伤兵全是是伤,行动不便,但是监管的独立军战士没有丝毫的同情,一直用皮鞭狠狠的抽着躺在地上的畜生,直到把他抽的奄奄一息了,一名低级军官一挥手道:“来人,把他丢到后山喂狗别他娘的脏了咱们的土地”
  “是”四名如狼似虎的战士欣然领命,拖起那名鬼子就走。
  这时一名看样子时军官的鬼子兵站了出来,他用生硬的汉语道:“慢着,他已经快要死了,你们不能这样对他,我们是战俘,不是奴隶,你们不能这样对我们。这样是违反日内瓦公约的。”
  那名军官听了顿时恼火,抬起穿着大皮靴的右脚,狠狠的踹在那名鬼子军官胸口上,骂道:“去你     小鬼子,老子告诉你们,从你们被俘那天起,你们就已经不是人了,你们全是我们中国人的奴隶,你们要为你们所做的孽,还债,告诉你好好的给老子干活,这样你们就能保住你们的狗命,不然他就是你们的楷模”说着值了值被扔到山崖后面的哪个鬼子伤兵。
  那些鬼子俘虏里,虽然有人不服,咬牙怒目,但是无一人敢站出来反抗,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也是人,是人就有求生的  ,当他们被人拿着刺刀顶着,他们也只能选择屈服。
  张明宇看完这一幕后,带着警卫们径直朝牛田贵的指挥所走去。
  大老远,张明宇就看见一顶十分显然的大帐篷,不用说这肯定是牛田贵的指挥部了,张明宇大步走了过去,走到门口时,两名负责站岗的战士齐刷刷的敬礼道:“军座。”
  “嗯”张明宇回礼后,不做停留,直接走进大帐,已经听到动静的牛田贵刚好站了起来,见张明宇进来,啪地立正敬礼道:“军座您来了。”
  “嗯”张明宇走进帐篷中间的火炉子旁边坐下,笑着道:“你小子挺会享受,这火炉烧得比军部还要暖和。
  “嘿嘿。”牛田贵挠了挠头,憨笑道:“这都是参谋那小子搞得,这山上比太原城内可冷多了,不升火炉实在受不。”
  “嗯。”张明宇点点头道:“战俘营修建的怎么样了?”
  “四座战俘营已经选好地址,很快就能开始动工,只是现在天气寒冷,石头和泥土都十分难挖,那些鬼子战俘在严寒气温下有些人已经冻成了伤残,您看要不要给他们发点棉衣等御寒衣物,这样也好让他们不至于冻死,他们冻死了不值钱,但是他们死了,就没有人给咱们当苦力了。”
  张明宇一想也是,这么冷的天,想要从老百姓家里招募壮力恐怕也很难招到,毕竟这么冷的天气,而且还快要过年了,一些人家都想团团圆圆的过个年。而且张明宇也不想去请百姓帮工,倒不是不舍得给工钱,而是张明宇能够希望他们每一家人都能过一个团员美满的春节。
  想到这,张明宇欣然道:“嗯,这个我同意,回头我让后勤部给送过来,给那些鬼子战俘每人一套棉衣,另外这么冷的天把他们的伙食也稍微给好点,多给他们点御寒的食物吃,比如辣椒啥的,毕竟咱们暂时还需要这些苦力,等明年开了春,就不怕了,到时候俘虏会越来越多,所以现在非常时期就非常对待吧。”
  “是”
  “对了,田贵,这些战俘的安保工作一定做好了,不能让他们逃了或者出现其他一些情况,一旦发现有人逃跑,立即格杀勿论,以儆效尤”张明宇嘱咐道。
  “是,军座放心,卑职一定小心谨慎安排。”牛田贵道。
  当张明宇从战俘营工地返回太原城呢,此时的太原城已经是灯火通明,由于春节临近,加上日本人被赶走了,太原百姓显得格外开心,城内的各行各业也开始逐渐恢复了营业,整个太原城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欣欣向荣。
  晋商自古以来就是自古就有海内之最富之说法,说起晋商,还得追溯到隋唐时期的武士貜,隋末,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在当时作为木材商人的武士貜倾尽家财相助,李氏父子就是凭借当初甲雄于天下之精兵和武家的钱财大力支持从此开始了一统河山的千秋伟业。
  由此可以想象,当时李渊从武士貜哪里得到了多少财产,当然武士貜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唐建国之后,封其为国公,地位与秦琼、程咬金等相等。其后武士貜还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晋商的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但是晋商的辉煌只持续到了明清,到了清末和民国后期晋商渐渐的衰落,而晋商文化也因长年军阀混战导致没有得以保存下来,以至于山西在21世纪在全国范围来说还是落后状态。
  但是如今历史不一样了,太原比原先的历史提前被收复,日本人被赶跑,太原乃至山西的晋商们又可以大肆的发展商业了,历史不会重演,不光太原将要改变,这里将会成为日后中国最大的集商业化,轻重工业等众多高科技于一体的发达先进城市。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经过城中心的时候,张明宇让司机停下了车,然后带着铁牛和三名警卫沿着主大街一直朝里面走去。
  虽然张明宇他们身穿军服荷枪实弹,但是并没有吓到周围的太原百姓,反而有些年轻的汉子不由自主的以不标准的姿势向张明宇他们肃然敬礼,太原百姓不怕当兵的,并不代表他们胆大,而是他们知道,这支部队是中  队中国人何惧于自己的军队。
  有句话说的好,他们就是人民子弟兵,个个皆是保家卫国的真英雄,百姓对他们除了尊敬就是佩服,他们这支部队是一支和其他  都不相同的部队,虽然晋绥军当初对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也还行,但是当官的有官架子,当兵的有兵痞,欺负普通百姓的事情也不时发生。
  但是眼前这支部队不一样,他们从不扰民,而且只要百姓有事,这支部队的官兵们只要知道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忙,尔后连口水都不喝悄悄的离去。
  套用太原百姓的话,就是,这支部队是值得咱们拥护的部队,那些小伙子们都像咱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张明宇等人走着走着,来到一个相当于菜市场的地段,由于此时已经是傍晚,一些菜贩子全部都收摊回家了,整条街道显得空空荡荡的,张明宇走了一会,远远的看见两道消瘦的身影,带众人走近看清楚了,这是一个身上背着破箩筐衣着破烂的老奶奶身边还跟着一个大约三岁大的小孩,她一只手牵着哪个小男孩,一边弯着腰从地上捡起别人扔掉已经不能吃的坏掉了的剩菜渣滓。
  那名老奶奶一边捡着一边喃喃道:“小宝乖,今晚奶奶给你煮菜汤喝。”
  那名叫小宝的男孩用清脆的声音问道:“奶奶,我爹和二叔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那名奶奶用慈祥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孩子,轻轻摸着孩子的头道:“孩子,你爹和你二叔都去当兵去了,他们要去打日本人,等打完了日本人就会回来。”
  “奶奶,咱们邻居小胖说我爹和二叔是汉奸,不是好人,是真的吗?”小宝一脸天真的问道。
  “胡说小宝要记住,你爹和你二叔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大英雄他们绝不会是汉奸明白吗?”老奶奶微微动容道。
  “嗯”小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即拉着老奶奶如枯叶般的左手道:“奶奶,走咱们回家吧,我饿了。”
  “好好…咱们这就回家,奶奶给你做饭。让小宝吃个饱。”那名老奶奶说罢牵着小宝的手朝家的方向走去。
  “奶奶小宝要多吃点,小宝要快快长大,长大了以后我要去参军,我也要去大日本人,我也要当大英雄……………”孩子和老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只是他们谁都没有发觉,老奶奶那浑浊的双目里早已经湿润了,泪水顺着老人消瘦的脸庞悄无声息的溜了下来。
  她的两个儿子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分别参加了晋绥军和中央军,小宝爸爸和叔叔早已在忻口中壮烈牺牲。老人早就收到国民政府的阵亡通知书。
  当她收到两个儿子双双为国捐躯时的噩耗,老人悲痛欲绝,从小丧夫的她含辛茹苦将两个儿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但是此时他二人却双双阵亡,死于国难。老人强忍悲痛,看着才不到一岁的孙子,眼眸早已经被雾水弥漫。
  如今唯一能够给老人生存下去的勇气,那就是这个孙子,老人现在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将孙子抚养成 人,长大以后继续打日本人,继续他父辈没有完成的使命——保家卫国。
  在老人走后,张明宇冷然对铁牛道:“派人给这位老大娘送五百块大洋。”
  “是”铁牛挺身立正道。
  张明宇叹了一口气道:“不知道天下还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孤儿寡母,战争致使太多的人家破人亡,太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了,但是作为被侵略方,中  民只有拿起武器奋起抵抗。
  而作为战争挑起国日本,张明宇则暗暗发誓,定然让你们血债血偿
  …………………………………………
  汾阳,第二战区司令部。
  楚云飞如实的向阎锡山汇报了此次太原之行的结果,听完之后阎锡山连连叹气道:“这个张明宇,真是个难缠的主啊,软硬不吃,真是气煞我伯川了。”
  “司令,卑职认为,太原之事实在不宜操之过急,太原城我们是只能静待时机,不可强求。”楚云飞劝道。
  “哎呀,这得等到什么时候,他张明宇在太原待的越久,我们想要回太原就难上一分”阎锡山眉头紧锁道。
  “司令莫急,卑职猜想,以张明宇的为人,日后必然北上攻略平津,到时候独立军主力北移,也许就是我们的机会。”楚云飞眸子里透着一丝凶狠道。
  PS:伏地跪求订阅,求打赏跪谢了
  第232章 石原莞尔访美!(第二更)
  民国二十九年,腊月三十日。
  由于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张明宇早早就起来,并且召集了独立军一师二师的营级以上军官准备一起过年。
  一上午整个独立军军部此时是热闹非凡,各级军官纷纷到齐,整个大厅里摆放了六张柳木大圆桌,众军官围着桌子全部坐下,整个大厅内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军座到”一声嘹亮的喊声响起“一声嘹亮的喊声响起。原本喧闹如菜市场一般的大厅,顿时变得安静起来,众人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只见张明宇身着一套崭新的中奖军装,脚蹬擦得锃亮的大头皮靴在李刚和铁牛的簇拥下大步走了进来。
  张明宇大步走到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环视了在场众人后:“弟兄们,今天是40年的最后一天,明宇很荣幸能与各位弟兄一起过年,各位弟兄今天就敞开了吃,敞开了喝,所有酒水管够”
  “好…”众人齐声欢呼道。
  “好了,开始上菜”张明宇大手一挥道。
  ………………………
  宁夏,红柳沟镇马鞍山区,独立军根据地。
  参谋长刘诚已经带着二师三团于昨日傍晚赶到了根据地兵工厂所在地,此时刘诚也组织了苏德两国的技术人员和一些从德国被迫来到中国的犹太工人过了一场中国式的春节。
  整个独立军包括独立军所辖之地区百姓和各部队官兵都尽情的享受这短暂的快乐时光。
  而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德国不来梅海港边一艘不起眼的小船里,两名身穿普通平民服装的德国人用德语交谈着。
  只听其中一人问道:“阿尔伯特,你真的打算去中国?”
  被称为阿尔伯特的那人点了点头道:“是的,史蒂夫,我要先乘船去英国,然后在哪里搭乘去中国的货轮。”
  “阿尔伯特,我真的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国,要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个非常糟糕的地方,哪里正在打仗,正在和日本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