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我军疲累,且兵士伤亡两万余,应该休整一番出兵才是。”刘季说道,“如若项兄弟不愿,可前去攻打外黄,我听闻外黄那里粮草众多,如能攻下,便可得粮草矣。”

    狄风听刘季建议项羽去攻打外黄,心想起历史上项羽和刘季去攻打外黄,他们却没有攻下,然后又去攻打陈留,而攻打陈留时项梁中了章邯的计死的,既然我知道这事,我不能不管,应该建议他们前往定陶才对。

    想到这里,狄风便朝项羽建议道:“如今我们应回师定陶为上,只要在定陶打败章邯,则秦军再无主力。”

    狄风说这话的意思本是想去救助项梁,以免项梁在定陶兵败被杀,但项羽却朝狄风说道:“此前已攻定陶不下,折损了不少兵力,如回师再攻仍不下,岂不让我军徒劳辛苦。”

    “项兄弟所言甚是,攻外黄才是上策,攻下外黄,便可挥师拿下陈留。况项公已派人来告,他已率大军自东阿出发西进,去攻定陶,凭项公之能,定会击败章邯,何劳我等费心。”刘季这时插话道。

    狄风看了一眼刘季,心想这个流氓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盼着项梁死吗?

    见狄风似乎再想着什么,项羽朝狄风说道:“狄兄弟,不妨我等在此分兵,你可率本部人马前往定陶,我与刘兄弟则去攻打外黄,不知可否?”

    狄风在心中权衡了一下,觉得自己率领黄旗军回师定陶,也是他最好的选择,于是回答道:“可以,我现在就率军前往定陶,以助叔父。”

    一切似乎没有了任何分歧,狄风也准备率军启程前往定陶时,此刻刘季却在一旁对项羽说道:“项兄弟,现我率之军损兵较重,应让狄兄弟留下一军归我指挥才对,其余可前往定陶为上。”

    狄风没料到刘季会提出这样要求,心想刘季这不明摆着要拆自己的台吗?不对,他这是在为自己打算盘,往自己手中揽人马,看来刘季这小子没安什么好心。狄风正想着时,就听项羽说道:“刘兄弟所言甚是,此前我等攻定陶不下,皆因兵力不足所致。而今攻克雍丘,又斩杀了李由,全仰仗狄兄弟率军来助。”项羽一边说着,转身对狄风又道,“狄兄弟,并非我项籍要分你军,刘兄弟那军的确死伤严重。”

    “项兄,如此黄旗军编制必会打乱,况有有一军主责粮草,实无战力,如何能分出一军给刘将军呢?”狄风只好找理由拒绝。

    项羽看了一眼狄风,又看了一眼刘季,之后对狄风说道:“负责粮草如何用得一军,狄兄弟乃知兵之人,道理还用我明说吗?”

    眼见项羽同狄风又要起纷争,刘季笑笑地假意劝解道:“大敌当前,还不是纷争的时候,项兄弟,既然狄兄弟不愿就算了,你可将这里的情况告知项公,请他来定夺。”

    “也罢,我这就派人禀告叔父,且将雍丘被克李由被杀之事,也一同禀告了。”

    项羽说完,便派两个亲兵充当信使,即刻前去禀告项梁。等两个送信的亲兵骑快马走后,项羽便对狄风说道:“狄兄弟,既然你反对分兵,那就暂且不分,明日我同刘兄弟前去攻打外黄,你可率军前往定陶,去助叔父,如叔父令你分军,再拨一军于刘兄弟也不迟。”

    狄风看见刘季咧了咧嘴,知道刘季有些不满意项羽这样安排,便在心里暗想:“只要见到了项梁,我自会有办法建议不分军,刘季,你这个老小子就继续做梦吧!”

    “项兄弟,你要三思啊。”刘季眼见项羽采纳了狄风的想法,很有些不甘心,再一次请求道:“出来是我军五万人马,我们号称十万,目的是想以此迷惑秦军,令他们胆寒。然如今五万仅剩三万,已与黄旗军类同,此去攻打外黄,恐怕难以攻下啊!”

    项羽默起脸,斟酌着刘季的话。过了半晌,项羽用商量的口吻对狄风说道:“刘兄弟说的也有道理,不如暂分五千归刘兄弟指挥,想必狄兄弟不会反对吧?”

    这回轮到狄风沉默了。历史上说项羽有时优柔寡断,看来史书上还真不是瞎掰,就这么点儿事,他也拿不定主意,刚刚说好的事情,转眼又变卦了,如今后跟这种人混下去,明摆着最后得天下肯定就是刘季这小子。

    现在狄风感到很麻烦,因为他虽然知道刘季是怎样一个人,也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但此前因为提醒项羽已经碰过壁,他不想再自讨没趣。但就在这时,狄风发现副将方鸣在朝他递眼色,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因此借故说要解手,便从项羽的帐中走了出来。

    来到一个僻静处,还没等狄风站定,方鸣就从后面赶了上来,开口说道:“上将军,如此跟他们争执下去也不是办法,既然项羽让分五千人马给刘季,不妨我率五千人马过去。”

    狄风对方鸣的话感到吃惊,心想不是自己的人,还真是有些靠不住,因此朝方鸣问道:“你难道不愿跟随我吗?”

    “上将军说哪里话,别看我刚到此,但方鸣眼睛没瞎,这个刘季似乎有意挑拨你与项羽不和,难道上将军没看出来吗?”

    “当然看出来了,然同是弟兄,项羽却与刘季交情更好,我又能怎么办?”狄风装出无奈的样子。

    “只要让我率领黄旗军的弟兄过去,事情就好办了!”

    “什么意思?方将军你是说……”此时狄风突然想起了齐耿,只把话说了半截,便打住了。

    “看来上将军明白属下意思了。”方鸣轻笑着说道。

    “当然明白了。”狄风也轻笑着说道。

    ',!'

 ;。。。 ;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卧底
    狄风先回到项羽大帐,见帐中气氛很沉闷,于是没等项羽说问分兵的事情,狄风便朝项羽说道:“刚才出去方便之时,我也思谋了一下,既然我等皆为楚国之军,当以大局为重。”然后把脸转向刘季又道:“承蒙刘将军看得起黄旗军,那就分五千人马出来,归刘将军辖制。”

    狄风这句话出口,立刻改变了大帐中的气氛,众人都笑着议论起来。

    项羽这般的季布、于英等人,朝狄风直点头,刘季那边的曹参、雍齿等人,也像狄风投来赞许的目光,只有樊哙似乎对狄风还是不怎么友好,投过来的是一种嘲讽的眼神。

    狄风清楚樊哙就是这个德性,此刻也懒得理樊哙,心想只要时机成熟,不等刘季同项羽翻脸闹僵,我就会想办法将樊哙这头猪杀了,免得日后给我添乱。

    定下分五千人马给刘季之事,方鸣才从外面走进来。这时狄风像受到了启发一样,对刘季说道:“刘将军,我所分出的五千人马,可让方将军跟随统领,只可惜我手下却要少了一位将军!”

    “狄兄弟,不要什么刘将军张将军称呼我刘季了,这样感觉有些生分,不如就叫我刘兄或者沛公吧。”

    沛公?还沛母呢,就你这样的也配称公吗?无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但狄风也清楚,现在气氛刚变得和谐,不能再闹出不愉快。反正他在外面已经同方鸣商量好,分五千兵马分给刘季是真,但让方鸣去刘季军中作卧底也不是假的。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要方鸣在刘季身边卧下去,也许日后会派上大用场。

    权衡利弊,这回虽然分给了刘季五千人马,但狄风感觉自己这回是赚了。好,沛公就沛公吧,我也让刘季这小子高兴高兴。可刚想要称刘季为沛公,狄风又感到刘季实不该给自称什么沛公,沛公——配公,怎么给人感觉像种马的名字呢?

    这感觉是忽然产生的,狄风忍不住自语道:“有意思,有点儿意思!”

    众人谁也不知狄风为何要说出这样一句话,求其项羽和刘季,以为狄风要反悔刚才的应允,不再分给刘季那五千人马。

    “狄兄弟,应允之事已定,不要反悔才是!”刘季朝狄风一抱拳说道。

    看刘季的样子,狄风知道刘季是误会了,因此扫一眼众人,之后大声说道:“有诸位将军在此,我如何会说话反悔,倘若反悔,岂不惹诸位将军笑耳!”

    “狄兄弟说得极是,这一点甚投我的脾气,刘兄弟就放宽心吧!”项羽哈哈笑道。

    听项羽这样说,狄风觉得项羽有些没心没肺,难怪历史上他总被刘季玩得团团转,认为自己够义气,也认为别人也会够义气。

    看来再这样在项羽的大帐中再待下去,可能彼此间没有什么要议,下面的时间也就是扯皮了。狄风不打算再跟项羽和刘邦闲扯,便换过楚全胜吩咐道:“楚都尉,送李由回乡安葬之事你去办吧,可即刻启程,然后到定陶找我。”

    “是,我即刻启程。”楚全胜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接着又道:“可是……可是我走之后,谁来统领亲兵啊?”

    “这个你不用管,我自会统领,等你回来再交与你。”

    显然楚全胜不愿去安葬李由,但他知道狄风这样安排可能也是信任他。而一个能够获得上司信任的人,日后等待的就是提拔,因此楚全胜当即便离开项羽的大帐,率一队亲军兵士送李由回上蔡去了。

    楚全胜离去后,项羽吩咐摆酒庆功,众人一听,都不在严肃,一个个说笑起来。但项羽一说摆酒庆功,却提醒了狄风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因为他又想到了项梁。历史上项梁如果不是贪杯饮酒夜里睡得沉,估计也不会被章邯偷袭成功砍了他的的脑袋。

    此时狄风心中一阵激动,决定不能再停留了,还是办正事要紧,即使项羽不管项梁的死活,他不能不管,无论怎么说,只因有了项梁,自己才会在秦末有今天。

    “项兄,我也打算即刻率军启程,前往定陶与叔父回合。除了方鸣率五千人马留下,其余人马我全部带走,庆功酒我就不喝了。”

    “狄兄弟你急什么?现天已过午,走不出几里便要扎营,明日再走也不迟。”

    “如今我们虽然小胜多次,然现在章邯所率秦军兵锋正劲,不可有半分懈怠。况叔父派我去运粮草,我却未回吴中,当以速见叔父解释才是。”狄风说出了自己即刻要走的理由。

    项羽知道留不住狄风,因此点头说道:“这样也好,我对叔父也有些担心,如今你去我也就放心了!”项羽说着将狄风送出大帐,后面跟着的,则是狄风手下的将领。

    带着这些将领走出二十几步远之后,姚猛却有些嘟囔道:“兄弟,放着酒不喝真是可惜了,再说我们也得吃饭吧?”

    这事如果放在以往,狄风肯定会训斥姚猛,但现在姚猛已被升为将军,在家现在就这么一个铁杆朋友,别弄得跟自己也离了心,可就不好办了。

    “不要着急,有你们好好喝酒的时候,只是不是现在。”狄风对姚猛说道。

    说过了,狄风感觉自己在忽悠姚猛,也在忽悠其他将领,对自己自责了一回,觉得还是应该让大伙吃过饭再走。于是命令一位亲兵骑马先行回营传令,让后勤火头军造反,然后趁着夜色赶路。

    夜里临走,狄风把副将方鸣叫到他的帐中单独谈话,狄风这边说,方鸣那边便点头。最后方鸣对狄风说道:“上将军放心,我方鸣虽是武人,然我应允将军之事,便不负将军。”

    方鸣在说这话的时候,狄风感觉自己谁没有与方鸣深交,但他认为方鸣却要比姚猛还可交,便提出要与方鸣结拜。以狄风的想法,自己身为上将军,提出跟下属结拜,下手定然会高兴万分。然而当狄风提要结拜时,方鸣却哈哈笑道:“哥们间倘若真情意,不在乎结拜不结拜!如果无真情意,就是整天在一起兄长弟短的叫,结拜时将头都磕破了,最后为己之利还不是要举刀相向吗?”

    狄风没想到方鸣会说出这样的话,想这个方鸣还真是不简单,看来此前他吃过好朋友的亏,否则不会说得这么经典。

    “既然这样,那方将军多多保重,后会有期!”

    “上将军也保重,后会有期!”

    ',!'

 ;。。。 ;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非常无语
    “今夜行军我们必会辛苦,但项公已率军前往定陶,我等不可迟误,弟兄们都听见没有?

    黄旗军要出发之前,狄风认为有必要先做一下动员,给已不到两万人的黄旗军鼓鼓劲,打打气。毕竟这是一次抢时间的急行军,又是晚上启程,不动员一下,难免不出现拖后腿的,甚至出现骂娘的。

    当然这种方式狄风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一部抗日剧中学来了,不过修改一下台词罢了。

    “一切谨遵上将军号令……一切谨遵上将军号令……”上万人齐声高呼,声震环宇,狄风还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场面。

    狄风心情很激动,感觉往下再说任何话都多余,便命令大队人马出发,听不见扎营的号令不得扎营。其实狄风这样安排,自有他的道理。因为他知道走夜路要比白日走得快,同时也防止秦军的侦骑获知他们的行军路线,半路受到秦军的阻击。

    由于楚全胜送李由的遗体去了上蔡,亲兵队临时只好让一个千夫长统领。这个千夫长平时不苟言笑,给狄风的印象很深,问过了姓名,才知此人名叫韩有心。当时狄风一听这个名字,不但想起在给项梁站岗放哨的韩信,还感到这个名字听来感觉很舒服,因此指定韩有心暂代替楚全胜率领亲兵。

    亲兵们除了楚全胜带走五十人外,差不多还有六百人,而这六百人也算是狄风真正的嫡系。另外,别看这些人有一半曾当过山贼,可这些人自从跟随狄风以后,从来没有再出过乱子,甚至要比姚猛当初所率的那些所谓的正规兵士,还更维护狄风的利益。

    谁说一日为匪,终身是匪?关键得看跟着什么样的人。环境最能造就人也能影响人,如果一个文明人总是跟一些痞子在一起,早晚也会变成痞子!

    秦二世二年九月十二日,狄风率领黄旗军抵达定陶,还好没有来晚,此时的定陶附近还不见楚军的半点影子。狄风没敢让队伍太靠近定陶城,在距离定陶十里远的地方驻扎了下来。驻扎下来之后,狄风立刻派出侦骑,前去打探项梁的消息,同时又下达他原先所拟定的约法三章制度,不许黄旗军出营扰民。

    等忙完了这些,已是下午四时,有两个侦骑回来禀报说,项梁所率楚军距定陶还有五十里,明日便可抵达。同时侦骑还告诉狄风,他们半路上抓住秦军一个细作,已绑在大帐外的拴马桩上,问狄风如何处置。

    “细作?”狄风不知秦军还有细作,出于好奇,便走出大帐来看。但没等狄风走到跟前,这个被抓来的细作便朝狄风大声呼叫道:“狄谋士快救我,狄谋士快救我,我是齐耿啊!”

    看守的亲兵见齐耿朝狄风大喊大叫,一个亲兵呵斥道:“你老实点,再喊小心爷爷我割了你的舌头。”

    狄风走到近前,见被绑在马桩上的这个人果然是齐耿,来不及问话,就吩咐亲兵给齐耿松绑。

    齐耿获得了自由,朝狄风一躬在地道:“狄谋士,寻得你好苦啊,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