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妃忙说:“太后娘娘挑的人一定不差。”说完,又推瑯琊王:“还不快给你母后行礼谢恩。”
瑯琊王只是不出声,太后笑着说:“小孩子家一提这事就害臊了。”
乐安公主在一旁悄悄对着瑯琊王用手羞脸,我不禁一笑。瑯琊王立刻恶狠狠的看着我,我忙移开眼睛。
大家正说笑,突然听西楼上一阵混乱,太后忙命小太监过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这小太监还没走,就见一个小太监跑了上来,跪下说:“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成王殿下刚才突然中了风,倒在地上,人事不知。”
太后似乎也吃了一惊,忙命人去传太医,扶着皇上去西楼看视。过了一会儿,我们也忙下楼去。
恰好太后从西楼下来,看见我们就说:“王太医诊视过了,现在还没什么大碍,已经让宙儿送他父王回府了。”
我心中有些疑惑,究竟是成王真的病了,还是那天太后的话有效果了。太后那天的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成王,现在莫不如看严景云和贾云光蚌鹬相争,再坐收渔人之利。
太后这样做是有考量的,太后当初交还御宝,且皇上刚刚亲政,她和成王联手,使得严贾一党不敢轻举妄动。而如今皇上已经亲政,因此太后如果再握着权力不放的话,只能让皇上不满。所以太后退了一步,太后劝成王也隔岸观火,因为没了太后和成王,严贾二人早晚会因为争夺权力而发生争执。人都是如此,有了外患,就会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可一旦外患消除,就只剩下窝里斗了。再加上太后对成王心中也是一直猜忌,如此一来成王的势力就会被削弱很多。成王也清楚,如果没有太后,单凭一己之力,很难与严贾二人抗衡,也就退一步,要坐收渔人之利。
因此成王今天很可能是装病,是当着严贾二人演得一出戏。否则怎么会那样巧,偏偏今天就病了。今天真可谓台上唱戏,台下也唱戏,看来朝局又要发生变化。
正文 第37章 臣女愿挨这一巴掌
那天的戏草草结束,太后命太医好生诊治成王。可是据说成王病得很重,每日只能躺在床上,连饮食、溺遗都需要人服侍。不只太后,据说连严景云、贾云光也都派了大夫去看了几次。看来严贾二人也怕成王装病,有什么阴谋。
可成王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装病,现在我还无法判断。不过严贾二人好像认为他是真的病了,因为没再见严贾二人派大夫去看成王。而太后的态度却又高深莫测,让我一时难以琢磨。我只知道没有了太后和成王,严贾二人一定会为了争夺权力而打得头破血流的,这朝中迟早要有大事发生。
我今天一早去服侍太后,太后笑着递给我一道旨意。我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着晋封淑嫔严氏为淑妃,晋封端嫔吕氏为端妃。太后已经动手了,看来太后不只是想让严景云和贾云光在朝中斗,甚至想让严淑嫔和贾皇后在宫中斗。晋封严淑嫔为妃,恐怕已经挑起了严淑嫔的野心,试问这宫里的女人谁不想当皇后?而且严淑嫔也知道自己一旦被立为皇后,也会巩固自己父亲的势力,贾皇后如今在宫中就会有严淑嫔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敌手。战局又拉开了,鹿死谁手,还是未知。
而太后晋封吕端嫔为妃,是太后知道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拉拢吕公公这个权倾朝野太监的重要。这无异于告诉吕公公,太后还是与他吕公公站在一起的。
而太后没有晋封大姐她们,是太后清楚所谓的物以稀为贵。人都有攀比心理,你也有我也有,就不足为奇,太后只晋封严淑嫔、吕端嫔更显得这位号的尊贵。
我忙笑着对太后说:“太后娘娘果然运筹于帷幄之中,臣女钦服不已。”
太后也微微一笑:“哀家已经让人发了下去,一会儿谢恩的想必就会来了。”我也笑了。
可没想到,谢恩的没来,我大姐倒是先来了。大姐进来请过安后,就对太后说:“太后娘娘,臣妾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女,怎么太后娘娘先封别人为妃,不肯封臣妾为妃。”语气间隐约带着一丝怒气。
太后似乎没有因为大姐的无礼而生气,只是笑着说:“正因为你是哀家的亲侄女,所以哀家才不封你为妃。”我在一旁看着大姐,心中不由觉得好笑,没忍住,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姐恰好看到了,突然走了过来,给了我一记耳光,“周水音,一定是你教唆太后娘娘,不让太后娘娘封我为妃。现在你得意了吧?”我一下子就懵了,我没想到大姐这样大胆,因为当着太后打人,就是对太后的不敬。
只听太后厉声说:“放肆。”
大姐似乎也知道自己闯祸了,忙跪了下来:“太后娘娘恕罪,臣妾一时激愤,还望太后娘娘饶恕。”说完,就磕头不已。
我也忙跪下:“太后娘娘,宁嫔娘娘是一时误会,还望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似乎叹了一口气,拉起大姐和我,“清儿,你是哀家的亲侄女,皇上又最宠爱你,已经让这些妃子们嫉妒不已了。如果哀家再封你为妃,只怕这些妃子们会联起手来欺负你,所以哀家就没封你为妃。哀家是想等一年半载你生下皇子后,再封你为贵妃,那时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了。”太后之所以会如此对待大姐,恐怕是因为大姐现在对太后而言还有用,所以太后才没治大姐的罪。
大姐哭着说:“臣妾知道错了。”太后又安慰了大姐一会儿,大姐才走。
太后拉着我的手:“水音,你受委屈了。”
我明白现在太后还不会动摇大姐的地位,因此无论大姐对我做了什么,都不会有什么作用,那么就不如做得漂亮一点,在太后心中博得一个识大体的印象,因此忙说:“为了太后,为了周家,臣女愿意挨着一巴掌。”
太后似乎有一丝感动,轻轻拍着我的手:“水音,你是个好孩子。”太后似乎陷入了沉思,我知道大姐已经让太后感到失望,看来我就要有机会作皇妃了。
果然太后看着我说:“水音,过些日子,哀家让皇上纳你为妃。”
我忙跪下:“臣女愿意留在太后娘娘身边服侍太后娘娘。”
太后拉我起来:“你做了妃子,一样可以常呆在哀家身边。”
我还要说些什么,只听小太监进来通禀:“启禀太后娘娘,严淑妃求见。”
太后看着我微微一笑,对小太监说:“宣。”
严淑妃一走进来,就跪下叩头:“臣妾谢太后娘娘天恩。”
太后拉起严淑妃:“哀家是因为你的贤孝才德,才册封你为妃的。望你今后更加小心服侍皇上,敬事皇后,才不负哀家所望。”
严淑妃忙恭敬的说道:“臣妾谨记太后娘娘教诲。”太后又和严淑妃闲谈了一会儿,严淑妃也就起身走了。
我看着严淑妃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过了一会儿,吕端妃又来谢恩,太后又和吕端妃说了一会儿闲话。吕端妃走后,太后似乎有一些疲惫,就倚在床上休息。
我笑着对太后说:“臣女想出去走走。”
太后点了点头:“你去玩一会儿,散散心,哀家也歇一会儿。”
我躬身告退出来,一个人往严淑妃的寝宫走去。严淑妃住的甘露宫在皇宫的东南角,这甘露宫本是陈太妃原先在宫中的寝宫,因为陈太妃备受先皇宠爱,因此这甘露宫装饰得极其精致。
我让小太监进去通禀,一会儿严淑妃竟亲自迎了出来,我忙跪了下来:“淑妃娘娘折杀臣女了。”
严淑妃笑着拉起我:“三小姐可是稀客,本宫怎能不亲自迎接。”
我忙说:“淑妃这话让臣女如何当得起?”
严淑妃笑着说:“我们只在这里客气个没完,一会儿太阳就要下山了,快随本宫进去坐。”说完,就拉着我的手走了进去。
到了里面,严淑妃忙命人赐坐,我告了坐。严淑妃笑着说:“三小姐今天怎么有空到本宫这里来?”
我陪笑着说:“臣女来给淑妃娘娘贺喜。”
严淑妃微微一笑:“这怎么敢当?”
我笑着说:“臣女今天不仅是来贺喜的,还有一件事要有劳淑妃娘娘呢。”
淑妃看着我:“本宫也知道,三小姐一定在太后娘娘面前没少替本宫美言,三小姐有什么事情,本宫一定尽力去办。”
我忙笑着说出了一件事情。欲知何事,请看下一章。
正文 第38章 分我一杯羹
我笑着对严淑妃说:“臣女就大胆了,臣女的表哥是前科的进士,中了进士后,吏部方要除授官职,没想到臣女的舅父不幸谢世,臣女的表哥因为丁忧,吏部也就没授予官职。如今丁忧已满,因为舅父家中贫寒,吏部一直没有补授官职。臣女想求淑妃娘娘请严大人和吏部通融一下,臣女感激涕零。”
严淑妃看我说:“三小姐的事情包在本宫身上。”
我忙跪下叩头:“淑妃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女莫齿难忘。”
严淑妃忙拉起我来:“三小姐何必客气,但凡有用到本宫的地方,本宫一定尽力就是。”我装作很感激的样子看着严淑妃,严淑妃又与我说了一会儿闲话,我才告辞。
今天严淑妃来向太后谢恩,我突然发现严淑妃对太后出乎寻常的亲热。我猛然想到:一定是严景云打算与贾云光争夺权力,因此决定拉拢太后,想借助太后的力量。那么严景云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讨好太后,而我现在是太后的红人,严景云和严淑妃一定也会讨好我。太后想借严景云与贾云光之间的争斗坐收渔人之利,我何不在这之中也分得一杯羹。而且,我求严淑妃办事,就是告诉严淑妃,我把她当作自己人,那么严淑妃对我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微妙,不光是你替别人办事是一种拉拢手段,有时你求人办事,也是一种拉拢手段。
我现在在这宫里虽然有了一定的权势,可是要想真正在这皇宫里立稳脚跟,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太后所说,武则天正是在朝中有了自己的势力,才当上皇后的。我在朝中也必须有自己的势力,将来如果有大事,才能有人为我在朝中说话,为我谋得利益。因此我借严景云要讨好太后之机,将我的表哥安插在朝中。替我在朝中培植出一股我自己的势力,一股令我有机会坐在棋桌旁下棋的势力。
等我回到长乐宫,迎面正碰上小吉祥,他笑着说:“太后娘娘正要派人去找三小姐呢。”
我笑着说:“我有顺风耳,这不就回来了。”说的小吉祥也笑了。
我走进屋去,太后一见我进来,就指着棋盘:“水音,很久没陪哀家下棋了,今日陪哀家下一盘棋。”我忙答应了,告了坐,就坐在桌旁下棋起来。
第一局,太后赢了,太后似乎很高兴。我忙借机说:“太后娘娘,臣女明日想回家去看望一下父母。”
太后点了点头:“你进宫的日子也不短了,很该回去看看,这也是人伦之本。”我忙谢了恩。
次日一早,我辞了太后,就出宫去了。到了宫门,早有奉承我的小太监准备好了车子,我在两个心腹小太监的陪同下坐上了车子,往承恩公府行去。行至半路,我命一个小太监去我舅父家里请我的表哥杨崇礼到承恩公府去。
不到半个时辰,承恩公府已经到了,我心里突然有一丝紧张,不知道母亲现在如何?下了车,早有人将我迎了进去。我给父亲和马氏行了礼,马氏对我的态度依旧冷冰冰的,但我已经无暇和她计较,就急忙回到自己与母亲住的小院。
母亲一把拉住我,不住地上下看着我,母亲的眼中含着眼泪,我的心也有些发酸,眼泪早流了下来。
我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娘,太太有没有为难你?“
母亲摇了摇头,低声说:“娘每日只在这屋子里念念经,从不出门,倒也没什么。你不用挂心娘,倒是你在宫里要小心些。“
我才稍微放下心来,心中有无数话想和母亲说,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是靠在母亲身边。
突然有小太监进来通禀:“杨公子来了。“
我忙擦干了眼泪,“有请。”
过了一会儿,我的表哥杨崇礼就走了进来。我表哥今年二十二岁,自幼天资聪颖,十八岁就中了进士,而且容貌俊秀,但是因为杨家没什么根基,因此无法论婚于豪门。我的外祖父是一个裨将,在我祖父手下当兵,因为我外祖父为人恭谨,很得我祖父欢心,所以我祖父为我父亲娶了我母亲。我的舅父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京官,已于四年前去世。当时我表哥刚考中进士,遇到父母去世,已经做官的人都要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三年。更遑论我表哥还没有官职,就只得回家守孝。守孝满后,因为舅父家中没钱打点吏部的官员,因此表哥就一直赋闲在家。
表哥一见我,忙拱手行礼:“表妹一向可好?”
我笑着说:“表哥太多礼了,应该我给表哥行礼才是。”
表哥忙说:“岂敢,岂敢,表妹现在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了,表妹没忘了我,我已经很高兴了。”
我忙说:“表哥说哪里话,做妹妹的怎么能忘了哥哥。妹妹如今已经求了严大人,让严大人给表哥安排个职事。”
表哥大喜,又对我作了一个揖,“表妹的恩德,做哥哥的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正色对表哥说道:“表哥,我们都是没有根基的人,因此要想在这朝中站稳脚跟,出人头地,只能靠我们自己。我们兄妹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有所作为,将来表哥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帮你就是帮我自己,我希望表哥也能如此待我。”
表哥看着我:“表妹放心,做哥哥的一定牢记表妹今天这些话。”
我顿了一顿:“表哥,做妹妹的还有一句话。”
表哥忙说:“妹妹请讲。”
我压低声音:“表哥虽然是因严大人而当的官,却不要与严景云走得太近,也不要卷到严景云和贾云光之间的纷争中来,无论站在哪一边,都是不讨好的事。”
表哥忙说:“表妹金玉之言,哥哥怎么会不听。”我知道表哥也是个聪明人,将来到了朝中做官,一定会将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因此我也没再多说。如果表哥是个蠢才,我也不会提拔他,人都是要用对自己有用的人的。过了一会儿,表哥就告辞了。
表哥走后,母亲一脸担忧的看着我:“水音,娘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就好,不希望你有什么大富贵。”
我搂住母亲:“娘,你放心,女儿不会妄为的。只是表哥一直呆在家里,也不是久远之计,女儿替他求了严大人,安排一个官职给他。”我如此说,只是要让母亲放心。我自己心里清楚,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的箭,我现在必须斗下去,否则等待我的只是死亡。又和母亲说了一会儿话,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家回宫去了。
我回宫后,忙去见太后,只见太后坐在那里,似乎有些忧虑,见我进来,递给我一道表章,“你看一看。”
正文 第39章 后宫三国
我忙接过表章仔细看,原来是贾皇后上表,请晋封我大姐为妃。我看过之后,又奉还给太后。
贾皇后这一手倒是很高明,她这一道表章是将了太后一军。如果太后同意册我大姐为妃,那么我大姐就领了贾皇后一个人情,以我大姐的心机,只怕对贾皇后会感恩戴德,贾皇后就将我大姐拉了过去。如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