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术天下-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推托了此事。后来听说皇上令兵部侍郎夏端本管理此事,看来这个人十有八九是夏端本。

    就听夏端本说:“微臣启奏陛下,如今军中冒领军饷之风甚为盛行。每营实不过三四百人,却往往虚报四五百人的军饷。尤以边关为最。边关每每二三百人冒领五百余人的军饷。微臣以为此事实为国之大害,将领侵吞银粮不说,有些将领为了多侵吞士卒的军饷。往往士卒战死而不上报。长此以往岂不是国无御敌之兵?还望陛下明察。”

    听到这里我才听明白,皇上他们商议的是军中虚报士卒人数,虚领军饷的事。实际上这件事情在军中是司空见惯地事情,所有的军营都是如此。

    兵部每年按各地呈报上来的花名册,发给军饷。但由于兵部每年发放军饷时常有克扣,各地的将领为了让士卒都能领到军饷,所以往往多报一些人数,多领一些军饷。这样兵部的人既有油水可捞。各地也能领到足够地军饷,大家也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士卒难免有逃亡病死的,所以报上来的人数要较实际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将领为了冒领军饷而多报人数,贪墨多报的这部分军饷的。

    边关虚报地就更为严重了,这是因为军粮军饷每年运到边关都极不容易。不仅路途遥远,加之沿途层层克扣。因此军粮真正运到边关的不足十之五六。边关守将为了让士卒不至于断粮,每每虚报更多。加上边关战事频繁,战死的士卒很多。而送到兵部地花名册,又都是前一年的,所以边关的军饷最是一笔糊涂帐。

    我有些明白了,这件事情本是朝中上上下下都知道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大事了。此时却有人特意向皇上上奏本,当做一件新文来说,看来这件事绝不简单。

    而且听夏端本的话,似乎处处针对边关。看来是贾云光动手了,贾云光是要借空饷案来对萧家父子下手,为自己的儿子争夺边关守将一职。上次太后告诉我有人举荐贾云光的儿子,我的心里就一直很不安,只是没想到贾云光会从这里下手。

    就听皇上又问:“杨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我竟然听到了我表哥地声音:“臣启陛下,微臣以为此事还是需稳妥起见,各地实情不同,且士卒难免会有逃亡,还是核查明白再做处置较为妥当。如果虚报人数不多,倒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虚报人数过多,陛下再严惩也不为迟。”

    只听皇上说:“杨爱卿所言甚是。”

    正在这时,突然听有人说:“三小姐在这里做什么呢?”

    我忙转过身来,是吕公公。我忙陪笑说:“吕总管这一向可好?”吕公公点了点头:“多谢三小姐惦念着,咱家这一向还好。”

    我见吕公公只是盯着我,忙说:“万岁爷的赤箭朱快吃完了,太后娘娘让我给万岁爷送一瓶来。我来的时候万岁爷正在召见大臣,不便于进去打扰,因此就在这间屋子里等着。如今见到吕总管最好,这个就交给吕总管了。”说完,我就把一个小瓶子递给吕公公。

    吕公公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就说:“三小姐慢走,外面下雨路滑,咱家叫个小太监送三小姐回去。”

    我忙说:“有劳吕总管费心了。”

    就有一个小太监陪着我往外走,我回头看了一眼吕公公,吕公公也在看着我。我越加疑惑,难道吕公公也卷到这件事情当中不成?看来边关的事情越加复杂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93章 圣意难测

    我只是看着严淑妃不说话。有两个小太监跑了进来,齐声说:“奴才听淑妃娘娘示下。”

    严淑妃说:“快把棋盘摆好,本宫要和三小姐下一盘棋。”

    我和严淑妃在棋盘边坐下,严淑妃落下一子,“三小姐刚才有没有害怕?”

    我跟着落下一子:“淑妃娘娘是个聪明人,臣女为什么要害怕?”

    我轻轻的拨着盒子里的棋子:“淑妃娘娘,江南茶政一案虽然令贾大人元气大伤,但贾大人绝不会如此就善罢甘休,因此臣女以为贾大人一直在静待时机。如今机会来了,据臣女所知贾大人是武将出身,在军中自有自己的心腹。加之如今萧老将军病重,萧少将军论资历恐怕不会让那些老将心服,所以贾大人才想借着空饷案来谋得边关守将一职。”

    严淑妃也不说话,只是慢慢落下一子,我笑着说:“淑妃娘娘把子落在这里,是要点臣女的眼。”

    严淑妃笑着看着我,我接着说:“淑妃娘娘,当初费尽心力才翦除贾大人一翼。如今如果贾大人得了军权,只怕势力更胜于当初,那么再想扳倒贾大人就难了。而且江南茶政一案,严大人已经和贾大人反目,万一贾大人得势的话,严大人倒是前途堪忧。即使退一步讲,贾大人念及亲戚之情不计旧怨,但贾大人一直想大权独揽,怎么会容下严大人?”

    严淑妃停住手看着我:“三小姐要本宫怎么做?”

    我低声说:“万岁爷让林尚书去查空饷案,只要林尚书设法把事情拖在那里,看看万岁爷的态度再决定下步棋如何走也不迟。”

    严淑妃点了点头,“三小姐说得有理。”

    我落下一子,笑着说:“这盘棋竟是臣女赢了。”

    严淑妃也笑了,“本宫很喜欢三小姐直来直去的脾气,本宫今日虽然和三小姐同坐一条船。只怕将来就是吴越。”

    我笑着说:“这宫里就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所以臣女谁都不相信,臣女只是看怎么做对臣女最有利。”

    严淑妃看了我一会儿,不由笑了:“三小姐说得好。”

    我站起身来:“臣女要告退了。”

    严淑妃只是点了点头。我行过了礼就退了出去。

    我深知严景云是个聪明人,不会不看透贾云光的居心的。因此严景云一定会设法阻止贾云光的。但我必须拉严景云上萧元策这条船,只有萧元策掌握了边关地军权,将来求皇上放我出宫,皇上才会答应。

    可如何让严景云帮萧元策呢,如果我直接说出来。只怕严家父女会疑心我有别的企图,这样只会令事情更加棘手。我知道严淑妃已经知道了太后打算让皇上纳我为妃,于是就从这里下手。我告诉严淑妃我之所以会想阻止贾云光是因为一旦贾云光得了兵权,贾皇后的地位会更加稳固,而我不只想做皇妃。还想做皇后,所以我必须阻止贾云光,这样我才有机会做上皇后。对她严淑妃也是如此。如果不阻止贾云光,我和她都没有机会。只有阻止了贾云光,我和她才有机会,至于将来我和她谁会当皇后,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

    严淑妃一定会对此深信不疑,将来水到渠成,我再将萧元策拉上船,严家父女一定不会疑

    可是这样做我也将自己置于危地。严淑妃以为我想和她争夺皇后的位子,虽然现在严淑妃要借助我在太后那里的势力,不得不和我联手,但一有机会她一定会想法设法暗算我的。

    我轻叹了一口气,只要萧元策平安无事就好了。昨晚我一直梦到他带着镣铐被押着去处斩。现在想起来还心惊肉跳。至于我,我倒是很想和严淑妃斗一斗法。

    回到长乐宫。守门地小太监低声告诉我皇上来了。我忙走了进去,就见太后正在和皇上说话,我忙请了安。

    皇上看着我笑着说:“昨天下雨还让表妹跑一趟,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今天送来也是一样的。”

    我忙陪笑说:“万岁爷,太后娘娘早就吩咐臣女送去的,只是臣女忘了,一直到昨天臣女才想起来。”

    皇上刚要说话,却轻轻咳嗽了几声。

    太后忙说:“如今天也冷了,皇上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我忙倒了一杯茶奉给皇上,皇上接过来,喝了一口才说:“母后说的是,儿臣没什么,可能是刚才来地时候受了风,喝口热茶就好了。”

    太后和皇上又说了几句闲话,只是绝口不提边关的事情,我有些着急,却又不敢开口。

    太后看着皇上:“三元寿诞也快到了,哀家想那天和皇后她们去三清观打醮祈福。”

    皇上忙说:“儿臣本应陪母后去的,只是儿臣最近国事繁忙,还望母后恕罪。”

    太后笑着说:“哀家不过是在宫里待闷了,想出去走走,也不是什么大事,皇上还是应以国事为重。”

    太后停了一下才说:“哀家昨天派冯成去看了一下萧将军,据冯成回来说只怕是不能好了。边关的事情该怎么办,皇上倒是应该早些决断。此事非同小可,北朝无一日不在虎视眈眈,只怕他们也知道萧将军病重的事。万一他们趁此机会犯边,边关没有主帅,群龙无首,颇有些令人忧虑。”

    皇上沉思了一会儿,“母后说地是,儿臣也一直在想这件事。表哥资历尚浅,恐怕难以驾驭那些老将。儿臣打算召见一下贾大人的儿子贾兴国,看看这个人怎么样。”

    我大吃一惊,难道皇上打算任用贾兴国为边关的守将?如此一来,只怕萧元策必死无疑。萧家父子镇守边关多年,边关多是萧氏父子地心腹。贾兴国如果接任边关守将一职,必然大开杀戒,将萧氏父子的心腹铲除干净,以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旦贾兴国铲除干净萧氏父子的心腹,就会对萧元策下手,好自己大权独揽。

    我只觉得眼前有些发黑,等我回过神来,皇上已经走了,太后正坐在一旁沉思。看来太后也在想这件事情。

    到了晚上,崔连贵来告诉我皇上下午就召见了贾兴国,不过也没说些什么,只是例行问了几句而已。

    我越发的疑惑,皇上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呢?

网友上传章节 第94章 再见傅倚楼

    次日皇上下旨,诏萧元策代其父职镇守边关,又任命李伯和和贾兴国为副将,协助萧元策共同镇守边关。

    听到这个旨意,我虽然松了一口气,却有淡淡的忧虑。贾家父子绝不会就这样收手的,在朝中贾云光抓住空饷案想置萧家父子于死地。如今贾兴国又去了边关,只怕还会有针对萧元策的阴谋诡计。想到这里,我长出了一口气。据说这个贾兴国阴险狡诈,不知他会想出什么样的毒计来暗害萧元策。

    不过皇上的态度也令我费解不已,皇上难道不知道如果贾云光有了兵权,会更加难以控制。那么皇上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正在思索对策,就见严淑妃的心腹小太监走了进来,“三小姐,淑妃娘娘请三小姐过去一趟。”

    我随着那个小太监去了严淑妃那里,严淑妃一见我忙摒退了服侍的宫女太监,低声问我:“三小姐知道万岁爷今天早朝的旨意了吗?”

    我笑着说:“臣女正为此事而来。”

    严淑妃忙问:“三小姐有什么好主意?”

    我低声说:“淑妃娘娘,与其正面和贾大人父子交手,不如退到幕后。”

    严淑妃一挑秀眉,“三小姐这句话怎么讲?”

    我看着严淑妃:“淑妃娘娘,既然我们得不到,也就不能让贾家父子得到。因此如今我们不如帮萧将军除掉贾将军,这样也是削弱贾家父子地好办法。”

    严淑妃沉思良久,“三小姐这倒也是一个办法。”

    我笑着说:“如今只有此计可行,萧家父子与朝中大臣素无往来,严大人如果暗中帮助萧将军,万岁爷绝不会怀疑。萧将军得到兵权,一定会感念严大人的。而且如此一来,贾大人也占不到丝毫好处。”

    严淑妃也笑着说:“三小姐果然高明。帮敌人的对手一把就是帮自己一把。”

    我也笑了,我终于把严景云拉上了萧元策这条船。只是该如何破坏贾家父子的阴谋呢?虽然我让严景云将空饷案拖住,但久拖不决也不是办法。又该如何除掉贾兴国呢?边关与朝堂不同,那里每天都在经历生死,纵使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被人陷害,也落得自刎身亡的下场。因此贾兴国多在边关呆一天,萧元策的危险就多一分。

    我匆匆告辞,心中焦急万分。但我却不敢当着严淑妃流露出半分。严淑妃一旦知道我对这件事是束手无策,严淑妃一定不会再与我联手,那么萧元策就将失去严景云这个最有力的帮手。

    宫里这些天都在为太后出宫打醮做准备,朝中自从贾兴国去了边关。倒也是平静异常。

    今天是十月十五,三元寿诞。一早吃过早膳,小喜就忙着替太后换出门地衣服。李太妃和乐安公主,贾皇后和妃子们都来了,这些宫里的女人难得出宫一趟。因此都很高兴。大家说说笑笑。

    冯成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车驾都已经准备了。”

    太后点了点头,扶着小喜往出走,众人都跟在后面。到了宫门口。手机小说站//cN太后和贾皇后各自上了凤辇,李太妃、乐安公主和妃子们一律都是八抬宫轿,我坐上了一乘四人小轿,宫女们都坐着车子跟在后面。前面有禁军开道,太监们都骑着马护卫在两旁,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三清观。

    行了三里多路,就到了三清观。这三清观是圣祖皇帝敕造的皇家道观,观主玄通真人是先皇的替身,因此常有后妃公主等人到此祈福打醮。

    玄通真人早带着弟子们迎了出来,一见太后,玄通真人忙说:“贫道这厢有礼了。”

    太后笑着说:“老神仙不必多礼。”

    玄通真人在前面引着太后往里面走去,这三清观果然是皇家道观,建得与寻常道观不同,只见碧瓦雕檐,殿宇巍峨。

    上了青石台阶,进了大门就是大殿。只见大殿正中供奉着三清的圣像,大殿上香烟缭绕,有道士在廊下击鼓敲钟。

    太后拈了香,行过了礼,贾皇后等人也拈了香。

    玄通真人忙说:“太后娘娘,圣祖爷御笔亲书的《道德经》现在后殿,不知太后娘娘是否一观?”

    太后忙说:“如此烦劳老神仙带哀家去看一看。”太后令宫女和太监们在前殿等着,只带着李太妃、贾皇后、乐安公主、妃子们和我。

    玄通真人引着众人往里面走,转过了几重殿宇,两边廊下都是一间间静室。

    我跟在后面,突然有人拉我的衣袖,我扭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只见傅倚楼正站在一间静室的门口对我微笑。

    我趁人不备随傅倚楼进了静室。傅倚楼穿着一件灰布道袍,头上簪着一根竹簪,虽是寻常地道士打扮,傅倚楼看起来却是飘飘有神仙之表。

    我不由笑了:“先生别来无恙?”

    傅倚楼坐在窗下,用蒲扇煽着茶炉,“傅某寄情山水,倒也逍遥自在。”

    我笑着说:“先生当初不肯要水音为先生准备的度牒,如今怎么当起道士来了?”

    傅倚楼看着我:“傅某知道太后要来此打醮,因此特意如此打扮,为的就是见三小姐一面。”我看着傅倚楼的神情,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傅倚楼突然极其认真地对我说:“傅某一直在让人打造海船,想去海外诸国游历一番。不知三小姐想不想随傅某去看一看海外地风土人情?”

    茶水开了,傅倚楼倒了一杯茶递给我。

    我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好久没喝到如此好茶了。”

    傅倚楼只是看着我,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在等我的回答,因此我轻声说:“只怕水音不能随先生去海外游历,水音可能过些日子就要去边关了。”

    傅倚楼了然一笑:“傅某很想认识一下这个能让三小姐甘心放弃天下的人。”

    我也笑了:“他也很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