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千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杀破千军-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佩德叹了口气,这正是最棘手的地方。
  葛州奔豕军号称五万,就算打个折扣,没有四万都有三万五。堰州曲家的青鹰军号称二万,实际大概只有一万五,且堰州没有铁产,青鹰军的战力远在奔豕军之下。如果罗世雄真的投入二万兵力攻打堰州的话,恐怕一年之内,堰州就就将易主。
  从根本上讲,杨佩德不相信罗世雄有胆子一次性投入奔豕军一半以上的兵力攻打堰州。葛州地处中部地区的西边,并不是中部地区最强大的州,奔豕军也不是最强大的军队。这么多年来,罗世雄一直在攻伐邻近各州,与其他州积怨很深,如果奔豕军不顾老巢安危,恐怕罗世雄在南丰也当不了几天节治使。
  按照杨佩德的猜测,罗世雄最多出动一万兵马攻打堰州。这不足以消灭堰州曲家,不然的话,罗世雄早就出兵了,根本就不需等到现在。
  罗世雄现在借长子之死攻伐堰州,名正言顺,除了要求晖州出兵之外,肯定还会邀请堰州附近的其他几个州出兵。如果这几个州能够集结一万兵力,堰州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继续深入分析后,杨佩德觉得在堰州周围的五个州里,恐怕只有建州不会出兵。因为建州与邢州一直结盟对付晖州,这次对付罗瑞丰邢州也有份。就算建州不会出兵,再除掉晖州,另外的肃州、贺州与黔州会不会出兵呢?
  如果会,将出多少兵?
  考虑了半天,杨佩德也没有得出一个定论。
  “军师可有妙计?”朱仕珲一直在关注着杨佩德的神色变化。
  “主公,微臣认为,现在只能观望。”
  “可是,罗世雄已经派人送来书信,奔豕军年底之前就将集结完毕,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表示的话……”
  “主公可命左营进驻潜龙关,响应罗世雄的号召。”杨佩德又叹了口气,好像他自己都觉得不太妥当一样。“只是……”
  朱仕珲也感到有点头痛,实际上他也乱了分寸。
  “不然,主公以罗瑞丰‘岳父’之名答应罗世雄的要求,但不提及出多少兵攻打堰州。”杨佩德摸了摸下巴,“暂时只让左营全数进驻潜龙关,到时候不管是出兵,还是不出兵,我们都可以进退自入。”
  朱仕珲沉思了一阵。“如此甚好,那我立即修书,让罗世雄的使节带回去……”
  “主公应单独派遣一位使节,这次罗世雄大动刀戈,如果我们不积极一点的话……”
  朱仕珲没有再提别的想法,现在可不是与罗世雄翻脸的时候。
  “除此事之外,微臣认为,当务之急还是抓紧虎啸军的备战工作。”
  “军师的意思是……”
  “以微臣看,就算罗世雄发兵攻打堰州,恐怕也得等到来年开春之后。”杨佩德能在虎啸军当二十多年的军师,辅佐朱仕珲应付各方威胁,本事绝不是吹出来的。“今年,永盛军并未受到重创,基本上全身而退,按照往年的情况,开春之后,永盛军恐怕将再次入寇。如果罗世雄决心攻打堰州,唇亡齿寒,项文龙绝不会袖手旁观,到时候必然出兵骚扰边界,就算血狼军难以迅速恢复元气,总是一个威胁。如果再考虑到这两年甘州那边的动静,明年的形势不容乐观啊。”
  “军师说的正啊,如果到时候建邢甘三州都出兵入寇,虎啸军也抽调不出兵力去攻打堰州了。”朱仕珲长叹一声。现在他都是泥菩萨过河,哪还有精力去为那个没进门的“女婿”复仇呢?
  “微臣认为,虎啸军军务才是重点,为应对明年春季可能出现的情况,虎啸军的部署也要调整。”
  朱仕珲微微皱了下眉毛。“那军师有何高见?”
  杨佩德沉思了一阵,才把大概的想法说了出来。
  守大渡口与浪沧河防线的仍然是前营与下营。因为朱孝仁没有统军征战的能力,所以前营一直由杨佩德代为指挥。乾县与魏县的防御不变,这是晖州主要的小麦、苜蓿、与铁矿产区。原本驻扎施县的左营全数移防潜龙关,不管是出兵攻打堰州,还只是做做样子,都得让左营前往潜龙关。剩下的问题就严重了,左营调走之后,施县以及晖州东南防线完全空虚。
  “可以命亲军骑兵驻扎施县,不管是南下虎口关,还是前往潜龙关,随同左营出征,都可做策应。另外,骑兵从施县到大渡口,也不过一天一夜的路程而已,如果血狼军敢再次来犯,亲军骑兵也能迅速到达。”
  “南面就只有荆县的少营了,可是……”朱仕珲揉了揉太阳穴。“少营要年底才成军,现在都未招募到足够的兵员,到了明年开春的时候,不见得能够形成战力,仅凭少营守卫整个南面防线,这……”
  “主公,南面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永盛军,永盛军只能从卧虎道过来,唯一需要守的就是虎口关,其他地点问题都不大。”
  “可是,左营调到了潜龙关,谁去守虎口关?总不能让亲军骑兵去守关隘吧?”
  杨佩德迟疑了一下,说道:“少营甲队可当此任。”
  “少营甲队!?”朱仕珲以为自己听错了,接着就笑了起来,“军师莫非在开玩笑吧,这李洪涛是个什么角色,军师心里也应该有数。甲队就算已经成军一月,可建制并不完整,训练也不到位,报上来的总兵力是二百五十名官兵,可实际上,恐怕也就百余人而已,这么一支部队,能守住虎口关?”
  “主公不是想知道李洪涛究竟有多少能耐吗?”
  被杨佩德反问一句后,朱仕珲立即明白了过来。“军师的意思莫非是……”
  杨佩德也不再多说,既然朱仕珲已经明白了,他再多言就显得有点自作聪明,这可是做人臣的大忌。
  第十四章 特权(五)
  因为朱孝信还没有拿到制造军械的特权,所以李洪涛只能到节治府暂时借用一个探矿师,铁匠与炼铁工匠要等到搞定特权之后才能前去雇佣。
  跟随李洪涛一道返回百市集的那人叫穆友宣。
  一路上,穆友宣神采飞扬,不断的讲着他的探矿经验,可李洪涛并没有多少兴趣。
  作为节治府最普通的文员,穆友宣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坐办公室”,泡一碗茶,打发掉一天的时光。每月,穆友宣只有五十斤米面与二十五钱的俸禄,这点钱粮,平常勉强够他与母亲过上温饱生活。如遇灾荒或者兵乱,物价上涨,连肚子都填不饱了。
  这次李洪涛答应给他每月五十钱的额外工钱,并且管吃管住,干得好,还有特别奖赏。穆友宣自然激动异常。出门的时候,他就打了个小算盘,如能在李洪涛手下干满一年,他就能讨上老婆了。对二十一岁的穆友宣来说,这是他做梦都在想的事情。
  李洪涛并不厌烦喋喋不休的穆友宣,只是穆友宣“透露”的那些消息让他感到有点绝望。
  “穆先生,你是说,百市集附近根本就没有矿藏?”李洪涛忍不住问了出来。
  “这个……”穆友宣有点迟疑了,如果没有矿藏,要他这个探矿师有何用?
  “穆先生尽可实说,既然李某已经答应给雇佣先生一年,每月给五十钱的工钱,李某自然不会食言。”李洪涛早就看出这个衣着寒酸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实在不敢瞒着将军,数十年来,数位主公都曾组织人员到伏牛山寻找矿藏,可是……”穆友宣叹了口气,又说道,“十四岁那年,小的也跟父亲与另外几位探矿师到山里找了半年有余,也无所收获。”
  穆友宣这类探矿师都是世代相传的,都是被节治府养着的,目的就是不让探矿技术外传,避免铁矿被他人所用。
  “只是,当时并没有彻底走完整个伏牛山,所以……”
  “如果需要彻底勘探伏牛山的话,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李洪涛也懒得罗嗦,直接问了重点。
  “这个……”穆友宣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只有小的一人的话,大概得十年八年吧。”
  李洪涛翻了下白眼。“那么,仅勘探百市集南部一带山区,先生需要多少时间?”
  穆友宣迟疑了一下,说道:“怎么也得半年以上,也许得一年。”
  “穆先生,我再给你安排五个助手,他们都是山里的猎人,对山里的情况很了解。这需要多少时间?”
  “这……”穆友宣有点犹豫,可还是说道,“至少得三个月。”
  “那我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再增加人手。如果你能在这一个月内,将百市集南部五十里范围内的山区都探明,我额外给你二两银子的工钱。如果有所发现,另有奖赏,怎么样?”
  “这个……这个……”穆友宣一下没有回过神来,接着就喜露于表,“将军太客气了,这工钱……”
  “工钱不是白拿的,我有几个要求。”李洪涛可不会养只吃饭不做事的人,“第一,要将寻找到的矿石,不管是什么样的矿石都带一份样品回来,并且标明发现的地点。”
  “这是当然。”穆友宣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这属于探矿师的本质工作。
  “第二,除了寻找铁矿之外,还要寻找石炭,先生可知石炭为何物?”
  穆友宣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个小的听说过,好像是一种黑色的,能够燃烧的,比铁矿略轻的矿石。”
  “对,就是这个。”李洪涛也打听过,所谓的“石炭”,很有可能是他所熟悉的煤炭。“第三……先生可懂绘图?”
  “绘图?”
  “就是绘制山区的地图。”
  “小的略通一点。”
  “那么,先生在探矿的时候,要将所经地区的所有情况,包括山川,河流,道路,还有附近的地质情况全都绘制下来,这个没有问题吧?”
  穆友宣咬了咬牙,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洪涛也没有多说,实际上现在他也挺郁闷的。
  除了在百市集找到铁矿的希望极为渺茫之外,李洪涛也隐约感觉到,在晖州找到煤矿的希望也极为渺茫。
  最让李洪涛郁闷的还不是矿藏,是他在这方面的知识极为匮乏。不仅仅是探矿与矿物学,还有冶金与金属加工。这些都是李洪涛所不了解的工矿业知识,他前世没有当过工人,自学的那几年也主要学的是历史与社会学,而不是理工学。
  在穆友宣滔滔不绝的讲着那些探矿的事情时,李洪涛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搞不明白。
  当他想到自己对炼铁,炼钢,以及武器铸造等等方面的知识都非常不了解的时候,他就更郁闷了。
  如果早知道的话,当初就去学理工科了!李洪涛不免暗自叹息。可真要早知道的话,还有现在这么多的烦恼吗?
  ——
  送走了李洪涛之后,朱孝信没有急着去找他老爸,先带着一个平常打扮的亲兵到城里的几个铁匠铺打听了一番,证实了李洪涛提供的那些军械价格。
  回到节治府之后,朱孝信先去见了那几个才调到少营的军官,安排了另外四个队的事情。吃过晚饭后,他才去了书房。
  “听说,你见了蔡弘山他们几个?”
  “孩儿下午与蔡将军他们谈过了,并且安排了他们的军职。”
  朱仕珲微微点了点头。“不错嘛,这么快就知道该怎么当统帅了,你觉得他们如何?”
  “都乃虎将。”朱孝信这话是在拍他老子的马屁。蔡弘山那四个新上任的典军尉都是从中营分出来的,以前是朱仕珲的直系手下,能说他们差吗?
  “孝信啊,你怎么学你大哥呢?”朱仕珲笑着摇了摇头,“蔡弘山他们确实有一些本事,可算不上是虎将。不说别的,比起你二哥左营的那几个典军尉,他们就差多了。只是为父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帮你到左营去挖你二哥的墙角吧?”
  “父亲笑话了,孩儿并无此想法,只是……”朱孝信迟疑了一下,“只是孩儿觉得父亲不公平。”
  “哦!?”朱仕珲一下就来了兴趣,“是为父待你太差了?”
  “不,是父亲对孩儿太好了,比对另外四个兄长都要好。”
  朱仕珲一愣,苦笑着摇了摇头。“难道,这不好吗?”
  “父亲,孩儿不想搞特殊,更不想让四个兄长都觉得父亲偏袒孩儿。”
  朱仕珲摸了摸下巴,说道:“那么,你觉得为父哪里又偏袒了你呢?”
  “四个兄长都已独立发展,父亲却仍然照顾着孩儿,所以孩儿觉得父亲偏袒孩儿。”
  “这个……”朱仕珲摸了下额角,他都搞不清楚朱孝信要说什么。“你不是还没有成为少营统帅吗?等你成了少营统帅,那就……”
  “即使孩儿成了少营统帅,父亲仍然在偏袒孩儿。”
  朱仕珲苦笑了一下,说道:“你是说,为父让你将少营司部设在崮梁吧?可你大哥的前营也不照样将司部设在崮梁吗?”
  “孩儿所说并非此事。”
  “好吧,好吧。那你说说,到底为父在哪里偏袒了你呢?”
  朱孝信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少营司部将设在崮梁,但是绝大部分兵力都将驻扎在荆县,以孩儿所见,实际上少营的驻地是荆县,父亲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朱仕珲思考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下营向少营移防之后,少营就是荆县的驻军了。”
  “左营驻施县,右营驻魏县,后营驻乾县,三营都可自造军械。前营驻崮梁,也可以直接在崮梁获得军械。唯独孩儿不需要为军械考虑,万事可向父亲伸手讨要。父亲,这是不是在偏袒孩儿呢?”
  朱仕珲愣了一阵,突然大笑了起来。“好啊,孝信,你现在都学会绕着圈子把为父套进来,不错,不错,这么快就学会耍手腕了。”
  朱孝信也嘿嘿的笑了起来,听得出来,朱仕珲并没有发怒,甚至还有赞许的意思。
  “你找为父就是为了要制造军械的特权?”
  “正是如此。兄长都未给父亲增添麻烦,孩儿也不想给父亲增添麻烦。”
  朱仕珲笑着摇了摇头,朱孝信这话明显是反着说的。“只是,现在少营还未成军,且短期之内并不需要太多的军械,这制造军械的特权……”
  “父亲,军械乃军队头等大事,如果现在不做准备,等少营成立之后再做准备,恐怕就要耽搁更多的时间了。”
  “说得也对,好吧,为父就给你这个特权。”朱仕珲本来就有这个想法。“另外,你应该多跟你三哥接触,你们两兄弟从小就很要好,有什么事,你三哥都肯帮你,这次你可别放不下面子。”
  “孩儿明白!”
  朱孝信哪有不清楚的,晖州唯一的铁矿就在朱孝礼驻守的魏县。没有铁矿,有军械制造特权又有何用?
  第十五章 山民进城(一)
  派了十个猎人随同穆友宣进山寻矿之后,李洪涛花了很多的时间整理他前世那少得可怜的理工知识。
  搞了好几天,李洪涛能够回想起来的只有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包括一些炼铁的基础知识,其他的则一无所获。
  在他感到极为沮丧的时候,朱孝信答应帮他请的铁匠与炼铁工匠来到了百市集。
  铁匠叫傅凯伦,一个四十五岁左右的中年人。与穆友宣一样,傅凯伦也是子承父业,当了铁匠,有二十多年的铸剑经验。
  炼铁工匠来了三个,一个师傅,两个学徒。师傅叫高子贵,年纪约莫四十五岁,也是子承父业,有二十多年的炼铁经验。两个学徒是他的大儿子高宗群与二儿子高宗芳,两人分别跟父亲学艺六年与四年。
  一番攀谈之后,李洪涛对荒原大陆上的“冶金技术”以及钢铁生产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所有懂得炼铁炼钢与打造“军火”的工匠都是节治府重点“照顾”的对象,全都编名注册,不得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