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仙府种田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木仙府种田纪事-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淘小子彻底蔫了下来,现在相信了,妈妈确实知道他们撒谎了,还在他们睡觉的时候,画了两本画册,警告他们撒谎的害处。他们哪里还敢有什么委屈,偷眼看着妈妈吃了饭后,开始倚在软榻上看书,连忙跑了过去,跪倒软榻前说道,“妈妈,辛巴错了,辛巴不该撒谎。”
  诚儿也嘟着嘴小声说道,“诚儿也错了,诚儿没有肚子疼。”
  木艾放下手里的书,清清淡淡的看了他们好半晌,冷声说道,“如果你们实话实说这几日太累了,妈妈虽然不喜欢你们做事半途而废,但是也会心疼你们年纪小,精力不足,而适当减少你们的功课,或者干脆就把铺子交给你们的哥哥去张罗。可是,你们居然选择了妈妈最不喜欢的方式,撒谎,这是妈妈不能容忍的。妈妈很疼你们,知道你们生病了,很着急,恨不得这病长在我身上才好。可是,你们呢,居然是为了睡懒觉撒谎。看着妈妈为你们着急,你们就不觉得心里愧疚吗?”木艾的声音越说越高,想起听说他们有病的那一刻,突然揪起来的心,就觉得难过,忍不住语气也严厉起来。
  辛巴和诚儿低了头,眼睛里大颗大颗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掉下来,小心眼儿里满是后悔,抽噎着说道,“妈妈,辛巴错了,辛巴再也不骗妈妈了。”
  诚儿也挪上前,抱住姑姑大腿,哭道,“姑姑,诚儿再也不睡懒觉了。”
  木艾看着最疼爱的两个孩子哭得泪人一般,早就心软了,可是,却还是不肯开口轻易原谅他们,否则他们就不会得到教训,不会改掉说谎的坏毛病。
  她硬着心肠等他们哭够了才说道,“把眼泪都擦一擦,你们是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不要动不动就像女孩子一样掉眼泪。先去吃饭吧,吃完饭以后再说。”
  小安夏至连忙出门去张罗饭食,然后伺候两位小少爷洗手洗脸,看着他们一边大口吃饭,一边怯怯看向软榻,都觉得十分不忍,可是,夫人这般严厉又是为了小少爷们好,只得低头站在一边,狠命的布菜盛粥,好似小少爷们多吃一点,就能少挨罚一点似的。
  两个淘小子心情忐忑的吃饱喝足,规规矩矩的又跪在软榻前边,木艾问道,“辛巴讲讲画本里是什么故事?”
  辛巴连忙翻开画本,一边对照着拼音,一边讲道,“有一个小男孩,躺在山坡上放羊…后来真的有一只大灰狼来了,他拼命的喊着,狼来了,可是大伙听了,却没有人再相信,谁也没有去帮他,他只好看着羊被叼走了。”
  木艾听完点了点头,又问诚儿,“诚儿说说看了画本之后,有什么想法?”
  诚儿看了辛巴一眼,说道,“好孩子不能撒谎,撒谎多了,再说话该没有人相信了。”
  “对,看样子,你们都理解故事的含义了。那你们说谎骗了妈妈,该受到什么惩罚?”
  “嗯,罚我半个月不吃糖。”辛巴连忙喊道,这是他以前不听说时,妈妈最常罚的。诚儿也眼巴巴的望着姑姑直点头。
  可惜,木艾却摇头说道,“那是你们小时候不乖,可以轻易被原谅,才罚得那么简单。可是,你们如今已经长大一岁了,不但没有更懂事,反倒犯了更大的错,这样的惩罚就太轻了。每人十戒尺,然后把故事罚抄上十遍,不抄完不准吃晚饭。”
  两个淘小子听妈妈这么一说,立刻反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屁股,又要开始掉眼泪,他们对于上次的挨打可还记忆犹新呢。
  木艾也不理他们,吩咐了小安去大禹房里拿了戒尺,每人结结实实的打了十下。上次挨打还穿着棉衣,被打得疼痛有限。现在可是夏天,两个小子都是单衣单裤,被打得也顾不得什么男子汉的尊严了,哇哇大哭,眼泪像不要钱一般,哗哗淌个不停。可惜,两个哥哥妹妹都不在家,其余丫鬟也不敢求情,他们真是求救无门。
  于是,当他们站在桌子边儿,抽咽着忍痛抄书时,幼小的心灵里都在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撒谎了,就算撒谎也绝对要避开夏天…
  晚上,大禹涛儿和幸儿回来,看到两个弟弟又光着屁股趴在床上了,别提多心疼了,两个淘小子抱怨哥哥,为什么不把戒尺藏好,妈妈没了戒尺就打不了他们了,听得大禹是哭笑不得。
  不过这顿打也算间接成全了两个淘小子的心愿,因为屁股有伤,他们一连歇了三日,不必练武,不必出门去铺子。
  这晚,吃过饭,几个小的早早睡了,大禹和涛儿却拿出账本,认真给妈妈报起了这段时间的各种花费。
  木艾心里好笑,知道他们的心思不在银钱上,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说,所以老神在在的只听着,却不多话,果然两个孩子着了急,互相挤眉弄眼了好半晌,大禹才脸色涨红说道,“妈妈,铺子里都安排好了,嗯,但是,嗯,我们没有想出好办法让人来买…”
  木艾笑了笑,伸手拿过账册翻看着,随口问问店里的布置,就是不提刚才大禹的问题,涛儿连忙帮腔,“姑姑,我们想把冰激凌卖给酒楼,可是,那些人看我们小,都不听我们说话就把我们撵了出来…”说到这儿,似乎想起来这几日受的劳累和委屈,他的眼圈儿都有些红了。
  木艾知道火候到了,再拿捏下去这次开铺子的教育意义就该打折扣了,于是伸手拉了两个孩子到身边坐好,温声说道,“大禹、涛儿不要灰心,妈妈让你们开铺子,是为了锻炼你们的组织和应变能力,平日里你们学习的课业,只是一堆死板的道理规则,需要你们灵活运用到生意中。你们以前是不是觉得开铺子很简单,是不是还说商人唯利是图?”
  大禹抿了嘴角,他虽然并不觉得读书一定要科考入仕,心里也想要为妈妈分担家业,并不排斥经商做买卖,可是心底却也固守着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并没有高看商人一眼。涛儿出声世家门第,祖上三代都是高官厚禄,骨子里与生俱来就有一股子身在高位的气势,当然更是不把商人放在眼里。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解疑
  第二百三十一章 解疑
  前一段时日,在树屋里读书,两个人讨论起这个话题,语里话外对商人多有褒贬,说他们唯利是图,满身铜臭。
  现在才知道,妈妈这次让他们开铺子,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为了矫正他们的想法。
  木艾伸出食指,点了点他们的小脑袋,“你们才多大的年纪,才读了几年书,怎么就和那些老学究一样,看不起商人。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运转就和咱们的府邸一样,像妈妈和郭管家就是士,负责决策和传达。像阿大阿二他们就是农,负责耕种以获得粮食,供全府人吃喝。清风明月会养蜂,温伯会做木工活儿,就是工。而木五、木六负责在城里采买茶业布匹,各种日用,就是商。
  没有妈妈和郭管家,谁决定今年种什么庄稼;没有阿大阿二,咱们的粮食从哪里来;没有温伯,府里的那些木器谁来做;没有木五木六,我们的日用从哪里来?所以,各行各业对于这个国家都有它的作用。
  也许妈**观点有些偏颇,其实士农工商,妈妈从心底里反倒觉得商人应该排第一。因为有了商人,我们才能喝上南方的茶叶,穿上南方的锦衣,南方人才能用上我们这里的药材,用上我们这里的毛皮。各地物资交流频繁,也就带动各地的各种服务业…”
  木艾谈兴正浓,但是看两个孩子呆愣的看她,也知道她的说法有些太颠覆传统,只得在心里叹息一声,把话题又转回来,“总之,你们现在应该多看多听多想,不要人云亦云,等你们长大了,对这个国家认识更多了,眼界也开阔了,那时候,你们心里就会有个正确的看法了。来,咱们还是说说开店的事吧。首先,妈妈要先表扬你们这段日子的辛苦努力,你们做事有条理、对待下人态度温和、不懂的地方也知道互相讨论,没有一味的坚持己见,这些都让妈妈骄傲。”
  两个小子互相对视一眼,脸上都带了笑,也不像刚刚那样拘谨了,抬头看着妈妈,说道,“谢妈妈(姑姑)夸奖”
  “谢什么,妈妈常说那句话是什么?”
  “好孩子就要给奖励”两个小子异口同声回答,又似乎觉得自己声音太大了,嬉笑着互相推搡了两下。
  “对,好孩子就要给奖励每次你们谁猜出了一休哥的问题,妈妈是不是都给奖励了,你们拿到奖励是不是也觉得特别好吃好玩,心里特别高兴”
  “嗯。”两个孩子一齐点头,虽然每次他们拿到奖励不会像弟弟妹妹那么蹦跳欢呼,但是,心里实际上也都高兴极了。
  “那就好了,我们冰激凌店的宣传计划就出来了。”木艾抬手给自己剥了个荔枝,也不打扰两个明显若有所思的孩子。待她吃到第三棵荔枝,大禹突然一脸喜色的跳起来,“妈妈,你是不是说,把一休哥的故事传出去,然后用冰激凌做猜出答案的奖品。这样别人都知道冰激凌好吃,就会来店里买?”
  涛儿本来也猜了大概出来,听大禹说了,也笑了出来,一起看着姑姑。
  木艾点点头,“大禹猜得差不多,不过,还是太笼统了。咱们先说说,一休哥的故事要怎么传出去?奖励多少冰激凌合适?别人要怎么知道店铺在哪里?”
  两个孩子被问住了,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焦躁,但是一时又都想不出办法来。
  “好了,好了,别急,做事时要冷静,因为焦躁对事情一点帮助也没有。第一个问题,一休哥的故事要怎么传出去?
  其实很简单,你们见过有些茶楼客栈里雇人讲市井段子招揽顾客吧,和老板们谈谈,每日送一个小故事过去,有答出来的就奖励冰激凌,答不出来,也替老板赚了人气,他也不会拒绝。
  当然开始几日的故事要简单些,猜出来的人多,试吃的人也就越多,名气也就传的越快。再说奖励多少冰激凌合适,都说物以稀为贵,每人奖励一大碗,人家就不觉得这是好东西了,但是奖励少少几勺,人家又会抱怨咱们小气,也不能分给同坐的朋友家人品尝,所以这个量要找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怎么让人知道店铺的地址,其实更简单,你们要懂得借势,咱家的点心铺子食为天在这城里是妇孺皆知,只要说上一句食为天斜对面儿,谁都会知道冰激凌店的具体位置了。
  另外木五不是做了保温桶回来吗,不要只拿来存放冰激凌,榨些果汁、糖浆兑上水冻成冰棍儿,去城外找些十一二岁的孩子,每日拎上一小桶,沿街叫卖,不图赚多少钱,只是用它宣传冰激凌,因为一碗冰激凌的价格会比一桶冰棍儿都要贵。富人吃到了金贵东西,满足了他们高人一等的心理,穷人也解了暑热,我们也做了好事,赚了银子。”
  两个小子越听眼睛越亮,妈妈刚说完,他们已经忍不住跑回房间去翻那些抄写下来的一休小故事了。
  木艾笑着摇摇头,吩咐小安把这几日又写的那些一休哥的稿子找出来,两个孩子总共也就抄了七八个故事,怎么可能够用呢。想了想,又叫春分去把刚才那些安排说给木五知道,春分低声应了一声,微红着脸出去了。木艾眨眨眼,回身看向偷笑的夏至,“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吗?”
  结果夏至也红了脸,支吾着说不出话来。木艾索性把她也支了出去做事,然后询问整理书稿的小安,小丫头笑嘻嘻的说道,“春分姐姐和木五哥一见了面就脸红,夏至姐姐也总喜欢交代木四哥做事。”
  哦,明白了,木艾也笑了,看样子,过不久,家里就要办喜事了,等秋天收了地就该张罗盖排房了…
  有了计划,孩子们的行动力是迅速的,第二日大禹涛儿分别带着清风和明月,分头去找生意比较兴隆的酒楼茶馆商谈,以一百文的价格买了上客最满的巳时初那一刻钟,也不再另外付钱给说书先生了,直接派了嘴皮子最利索的清风明月上场了,这两个半大孩子,平日里在家里就是最是能说笑的,最开始,木艾讲的西游记,就是他们坐在角门后听到了,然后讲给府里众人听的,两人又在点心铺子里做了几个月伙计,各色人等都打过交道,现在只是对着一群人讲上个小故事,当然不会怯场。
  大禹选了一家老字号的茶馆,叫兴庆茶馆,这里因为位置挨近城中唯一一家书院,布置风格又偏于雅致,所以,平日里多聚了一些文人书生在此小聚,吃茶闲聊,自然要比其他茶馆热闹三分。
  大禹带着清风进了茶馆,客气的到柜台给头发花白的老掌柜行了晚辈礼,然后说明了来意。老掌柜一口应了下来,这多少有些出乎大禹的意料,但他还是请了茶馆老板一起找了个角落的桌椅坐下,亲手给老板倒了茶,笑道,“多谢吴掌柜今日给我们行了方便,来,请喝茶。”
  吴掌柜连忙双手接了过来,笑道,“欧阳小哥儿客气了,再商言商,你交了银钱,我腾个地方行方便都是应该的。再说,我也对欧阳小哥儿口中所说的故事很是好奇,哈哈。”
  他在这茶馆里守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小的孩子来和他谈生意,说话有礼,行事沉稳,虽然也能看出微微有些稚嫩,但是,想想自家那小孙子也这般大,自己还要为了他和人打架,上门赔罪呢,可是人家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出门办事了。都说不比就看不出差距,这一比还真是让他心里嫉妒了。当然也更好奇,这孩子为何要用一百文钱,买这一刻钟时间讲故事了。想来想去,不论这孩子讲什么故事,也不至于对茶馆有什么影响,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大禹拱了拱手,温和一笑,“必会不让吴掌柜失望的。”说完看了看四周高谈阔论的书生们,扭头向清风点点头。
  清风恭敬躬身一礼,动手抻抻衣襟,整整腰带,然后深吸口气,压下心里的兴奋和激动,几步上了茶馆里为说书先生专门准备的小台子。
  “咳咳”微微轻咳两声,引着周边十几人看过来之后,清风露出了一个最符合他这年龄的狡黠笑意,拱手四圈儿做了揖,笑嘻嘻的说道,“各位先生,各位看客,小的在这里先给大家问好了。今日风和日丽,难得的好天气,各位先生学业繁重,整日里苦读圣贤书,小的心里十分佩服,正巧昨日小的从朋友那里听了个小故事,觉得十分有趣,但是也因为猜不出答案十分为难。所以,今日就想趁着各位先生在此小聚的大好时机,请先生们听听故事权当一乐儿,也顺道给小的解解惑,不知道先生们可愿拨冗赐教?”
  底下喝茶闲聊的书生,多是些家里小有财势,平日里也不曾认真苦读,但是又常以读书人身份自持的人,真正苦读上进之人,恨不得一日有两日那么长才好,哪有在此胡吹的闲功夫啊。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二章 茶馆里
  第二百三十二章 茶馆里
  (天啊,天啊,昨晚上传完了,居然忘记点定时发布了,实在对不起了,朋友们,我最近忙晕头了,抱歉抱歉以后绝对不会了,天啊,这错误,太恐怖了)
  他们本来也是在抱怨学院的课业繁重,先生严厉,然后小声议论一下哪个花楼的什么姑娘如何娇媚,发出几声暧昧不明的笑声。此时,见台上站了个眉目清秀的小厮,穿了一身石青色的短打衣裤,干净利索,笑嘻嘻的鞠躬作揖,一口一个先生,请他们给解惑,一时间虚荣心大涨,无不拔高了胸脯,摇头晃脑,摆起了文人的架子,其中靠近台子的一桌儿书生,因为好不容易拉了学里一位颇有才学的同窗出来玩耍。所以,自持有了难题也有人帮忙解答,于是,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