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壶边谈笑用兵
看到胡以晃挡住了向家兵的冲击,麦轲心中大定,只要这条防线不出问题,就可以等待全部安排就绪,打好收官之战了。
有了闲暇,他再次腾空而起,从高处最后俯瞰一下这次“围壶”战役的格局。
麦轲可以看到所有的敌我双方军事力量,以及各自的位置,但是看不到那些军营帐幕中都有谁,都在干什么。
在众多的敌人营帐中,在刚才胡以晃渡河的那个桥头北面有一座,规模和形状和其他帐幕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里面的人就不是普通士兵了。
经过辛苦赶路,几个巨头又一次重新聚在一起,这次聚集的目的只有一个——最后完成营救两光总督徐广缙!
一想到这个,几个人都是心头郁闷,这和开头的目的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命运太会捉弄人了!
李鸿章是主管钦差,代表皇上,自然高人一等;左宗棠同为钦差,但是有专门责任,对营救总督只能起辅助作用;但是二人,只能是起原则领导作用,不负责具体事务。
劳崇光本来是在徐广缙之下,但是现在一把手成了被营救的对象,自身难保,当然对这个领导责任鞭长莫及;不但这个具体事情,就是对今后他的晋级,也有非常大的不良影响。
不说他被围住以后的举止不当,就说他自陷危境本身,也是一个致命的污点:自己都不能保护自己。他的智慧怎么能适应保护两个行省的要求?更别提高升了!
因此,顺理成章地,劳崇光就代表了地方,主要负责具体事务;由此,营救徐广缙的责任就落在了劳崇光的头上。
军事上,本来张青云和向荣并驾齐驱,都是一省的提督,在两光总督麾下负责各自一省的军务,同时接受本身巡抚的督责,但是现在张青云还在路上。虽然离这里已经不远。因此他不能参与这个高级联席会议。
话说回来,即使张青云能参加,也还是要以向荣为主,因为这是在向军门的地头!有道是。强宾不压主。
因此。虽然不是什么正式的场合。还是让劳崇光作了主席,李鸿章当了主宾,由向荣给大家做汇报。
“我来讲讲形势。”向荣当仁不让。大局的现状,没有一个人比他了解得更清楚。
“大家都知道,柳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从西面拐到南面,然后拐到东面,再从东面继续拐,一致到北面,基本和西面往南拐的地方对齐,形成了一个壶状区域,正好把柳北地区和珋州俯衙都拐在壶里面。
“这个战役的起头是由于总督不慎……,咳,不对,是由于麦轲太狡猾,阴险地把总督诱进了圈套……”
向荣是个军人,当然是由什么说什么,本来就是总督不慎嘛!
可是他说道此处的时候,还是看了一样自己的搭档劳崇光,看到老劳似乎被人捏住了嗓子呼吸不畅的样子,猛然觉得不妥。
“不慎”云云是二人交谈时用词,有点指责的意思,意识到不妥,赶紧换了词,这一下,搞得老向也有点呼吸不畅了。
“危机之中,总督为了脱险,径直给各辖下武官发令,让他们紧急救援。由于事情紧急,没有来得及统一组织,因此开初的时候有些零乱。
“后经各位大人全力弥补,通力合作,终于挽回了被动局面。
“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七万多人从各地前来,参与了这个会战;我们不但在壶口集中了四路大军,层层包围了敌人,还在壶边,也就是柳江这个壶形拐弯的外围,集中了三万大军,把整个壶形拐弯层层包围。
“目前正在分路突进,作最后的努力,营救被困的总督!只要能坚持到天黑,我们就一定能救他出来,那时,我们从光东赶来的大军即使再慢,怎么也该到了。”
向荣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对光东军队的抱怨,殊不知这个被谈论的对象,正在往包围圈了钻呢。
劳崇光还是四平八稳,朗声说:“看来万事就绪,总督今天晚上即可转危为安,重新领导我们这次反清剿了!真是可喜可贺!”
话虽然表面上没有毛病,可是李鸿章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嘲讽,其他人也无不觉得有点不对味。
左宗棠和谁都没有纠葛,打了一个哈哈:“好,总算有惊无险,值得浮一大白!”同时,他有轻描淡写地提醒大家:“大家也都打起精神,别到了最后再出现什么令人不快的变故。”
李鸿章心里明镜一般清楚,这向荣不仅对徐广缙不满,对那个什么曾国荃更是对立,偏巧这二人还都不争气,一个被困,搞得大家都非常被动;另一个被俘,许多做法都不得不因此而调整,到底谁对谁错,谁也说不清楚,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他对这个无能为力,只是强调了一句:“大家各自努力,为皇上分忧。”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别的补充,回头我就命令大家发起总攻了,宜早不宜迟,免得总督那里坚持不住。”
这时还在高空的麦轲已经把各处情况都看了一遍,一副完整的图画浮现在脑际。
引发这次会战的钓饵、两光总督徐广缙依然被围,石达开已经悄悄地把他以前派出的人手又调了回来,只等这个鱼饵的作用失效,他就起网,把这条鱼饵收了!
壶口的战局看似层层叠叠,一团乱麻,麦轲实际上一直揪着那个线头不放,而且他还有一把快刀,到最后的时候,快刀一闪,一切完事大吉。
现在这把快刀就在壶口不远,正在逼近乱麻!
最后,就是三面的壶身外围,看似满清的大军已经团团包围,但是,麦轲从金田附近根据地调来的几个团已经到达了指定地点,只要一声令下,满清包围壶身的外围军队,就会全部陷入包围之中!
届时,不管是壶内,还是壶外,所有欲图围壶欢宴的满清官员和兵将,将会被层层设防的天**队全部包了饺子,然后会被一壶煮了饺子!
万能的神设置了这个巨大的水壶,然后让我们来包饺子、煮饺子,岂不妙哉?
我最喜欢吃饺子了。
。(未完待续。。)
第615章 强虏烟消灰灭
跨过柳江、通往府衙的两座桥梁,一直是双方争夺的要点,石达开最早派守在这里的两千人,牢牢钉在桥梁的两头,誓死不让敌人越雷池一步!
其中东部的桥梁曾经有一段时间丢掉了外桥头,正好胡以晃的骑兵要从这里借路,顺势又夺了回来;从那时起,外桥头就再也没有丢失过。
保住桥梁不失的代价也是分为高昂,两个千人队现在都只剩下了二百人不到,其余的非死即伤,桥面都是血浆凝成的红色泥泞。
也幸亏是桥面宽度有限,敌人就是再多,在一定时期也只能上来百八十个人,其余的就是想上,也被自己人给挡住了。
现在守桥的士兵终于苦尽甘来,天国的援军到了!
西面桥前,来的是杨秀清团,他们已经由最早的六千多人,扩展到现在的差不多一万人,而且这一段时间一直养精蓄锐,士气达到爆棚程度。
虽然经过一天多的强行军,他们竟然不见疲态,现在一见到以前只是观念上的敌人,立刻就如同饿了八天,见到丰盛的宴席一样,飞快地扑了上来!
这些清兵,也是赶了很长时间的路,才到达这里的,来了以后一刻也没有休息,立刻被催逼拼死夺桥,虽然不是都能同时上,但是所有不上的人,都在那里做预备队,必须随叫随到!
所以他们哪怕本身没有上去,神经也是一直绷紧。没有片刻轻松。
现在突然被生龙活虎一般的杨家兵突击,马上就显出不是敌手!
桥上的士兵见到大批援军到来,又是那样生猛,一照面就把敌人的气焰压了下去,不仅大喜,顿时欢呼震天,喜不自禁,不少人跳了起来!
结果由于太过疲劳,想着跳高,却腿一软。跌坐在地。
杨秀清和杨休倾并驾而来。见到自己一方守桥的士兵疲劳倒地,立即派出两个两队上桥,接替了他们,然后坚守在桥头。
万无一失以后。就派出一千人。前去支援北面壶口的兄弟。
东面桥头的战斗也已经打响。来得部队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石达开的两个重装兵的一个团,就是巨斧团。第二个部分是萧朝贵的萧家军,这两个团虽然没有了创建者与之同来,但是都有相应的继承人,支持其中的事务。
他们到了自己的制定地点,面对满清士兵,立即发起冲击!
只见大斧队的一千人,人人手挥大斧,每只都有六七十斤,一片如花似锦般的斧刃,闪烁着一团一团的白光,向敌军头上飘去!
前面的几个懵懂的士兵不知道厉害,还想往前阻拦,却被斧光一闪,连人带兵器霎时切成两半!
这几个人虽然懵懂,但是战力绝对是名列前茅,却不是这些大斧凶神一合之将,我们这个更差的上去,岂不是白白送死?这样的傻事没有肯干!
于是,前面挡路的清兵呼啦一声散得一天二净!
大斧队脚步不停,一直走到桥头,和那些守桥士兵接上头,顺便也把守桥任务承接下来,一边一个小队长斧兵,持斧而立,甚是威武!
其余的人都去帮助萧朝贵团,他们正在和其余的敌人紧紧缠斗;因为没有突出的优势,所以双方基本上打了个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可是大斧队一上去,情况立刻改变,任何人也挡不住一斧之威!
因此,大斧队以缓慢的步伐,决定性地推展了战斗的进程,他们走到了哪里,哪里的战斗就一边倒地解决,天**胜!
满清兵遇到大斧队,唯有投降可以保命,否则大斧一落,立刻身死命消,绝无例外!
萧朝贵团的士兵也很快总结出了经验,只是上去把满清兵缠住就行,大斧队一上来,立即就解决了战斗!
而且越来越快,只要大斧一向他走来,立刻投降!
造成这个效果,是因为有两个满清兵已经表示了投降,可惜晚了一点,就丢掉了脑袋。
其实也不是真晚,而是大斧兵讲的是效率,而不是速度,他们不能用常规的时间改变动作,所以要投降,需要早说,等大斧启动斩杀程序再说,就为时已晚!
两座桥的战斗都被天**队控制住了局面,基本上没有逆转的可能,最后解决战斗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和西面的大桥一样,萧家军也派出一千人从里面去支援壶口,而且二队同时到达!
援军的到达,点燃了反击的信号,吹响反守为攻的号角,前线指挥的刘大伟立刻发出了攻击的号令!
于是,杨文化、丁光烨二人,加上两路援军,兵分四路,一举突破了敌人的防线,把对面的敌人分割成几块,分别予以绞杀!
见到第一线的满清军队陷入重围,很快就会降下灭亡的命运,其他的满清军不由升起兔死狐悲的感觉,心中第一线崩溃以后,同样的命运马上就会轮到自己,于是又鼓起勇力,向自己面对的天**队防线,再次发起攻击!
这最后的时刻,天国将士岂能在自己这一环掉链子?立即对垂死挣扎的敌人予以迎头痛击,可惜自己的士气高涨,体力也是消耗殆尽,打起来只能是以命换命,才保护住自己的防线不失。
这一来,就有不少天国将士在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就这样上方都在以命换命的拼死缠斗中,终于重到了最后一道满清障碍,向家骑兵面前!
向兴本来知道大哥没死,战斗的热情基本消退净尽,现在一看敌人以碾压得方式粉碎了层层防线,知道大势已去,这时正好前一道防线的塔齐布、罗泽南一起逃了过来,就知道只有逃跑一个选择了!
于是他大声命令:“全体都有,撤!”
众人纷纷掉头,正和胡以晃骑兵打斗的也赶紧脱离战斗,一起向北方跑去!
可是最后转头刚跑几步,就发觉前面的骑兵不动了。
顺着缝隙看去,只见前面二丈处,整齐地排列着一队重装兵——人人手持狼牙棒,人人身穿厚重的盔甲,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令人发冷的森森寒光。
石达开的另一个重装兵团出现在这里,截住了向家骑兵的退路!
。(未完待续。。)
第616章 向兴要见向欣
只见石达开重装兵重棒队,一字儿排开,人人手持狼牙棒,每只重量至少六十斤开外,那些当军官的,手中的狼牙棒随着官职的提高,重量也成正比增长。
向兴的骑兵,挡不住胡以晃的骑兵,不但人不行,马也不行。
胡以晃的马,是他的家族用贩马世家的经验,用麦轲供应的没有限制的银子,精挑细选而来的,所以是最好的马!
所以,壶口决定性的一战,向家军不敌,只好掉转马头,避而远之。
可是他们的运气不好,简直是糟透了!
因为碰上了麦轲!麦轲的战术思想,和后代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非常近似——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麦轲只是有一个小小的调整——只要有机会,我就把你十指全断掉!
更加运气不好的时候,他们逃跑的时间有些不对,如果在重装队来之前,估计他们也就跑成功了;毕竟重装队打阵地战、攻坚战拿手,打运动战、追击战就力有不逮了。
这几个事情一凑巧,向家军悲剧了,而且相当彻底!
跑在最前面的十几个骑兵愣头青一样,撞了上去;可是刚到了拦阻者跟前,就听到连续十几声“扑哧”“扑哧”,连人带马,全部倒地!
七八个是狼牙棒打在马头上,砸得稀烂!
五六个是连人带马,一起砸扁在地上!
一来本身悍勇,二来急着逃命。更大的一群向家骑士冲了上去,眼看和第一批人同样下场临到他们头上,麦轲赶紧大喊:“打马留人!”
正要往来骑人马一起招呼的重棒队,闻听麦轲的号令,赶紧控制狼牙棒,收回半尺,又都敲在马头上!
坚硬的马头,如同破瓢一样,“啪啦”一声裂开,分成数十小块。四散漂零。
向兴处在第三梯队。第二线的人上去以后,他就作好了准备,一旦突破,立即跟进!
看到家族这些精壮骑兵。在对方的狼牙棒下。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他只好迅速消除了自己心中突围的**!
现打倒这些当道的?想都别想了!向兴亲眼见到自己的一个侄子,膂力特别强大那种,抡起他那五十多斤重的板门大刀。砍在他前面的人身上,结果连个印痕都没有留下,可知他们的重甲该有多么变态了。
在他的评价中,看似厉害的狼牙棒,远不如那身重甲来的贵重。
别说他们还以逸待劳主动进攻,就是站在那里被动挨打,恐怕向家军也无计可施。
前面的重甲兵山一样挡住去路,右面的胡以晃也围了上来,尤其是胡家五虎,简直就是按耐不住,马上就要冲过来捉马捆人一样。
而其他各道防线的清兵,被胡家骑兵一冲,方向也告破碎;他们本来一直是作着进攻的安排,一心想冲进去营救总督,没有想到被胡以晃马队这样以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都破碎不堪了。
因此,他们也都跟着胡家马队跑了过来,而且基本上都在中心大道跑,因为左边和右边都被天**队给占领了。
就这样他们一边逃跑,一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