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栖特种兵-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卿奔波劳累,看座!”

    那个小太监这次不用吩咐,立刻给曾国藩包裹了一个锦墩;曾国藩谢恩后坐下。

    咸丰看了一眼这个陌生人,觉得有些妖异色彩,不由问道:“你不跪拜本君吗?”

    摄灵心中冷笑一声,跪你?你跪我才是该当之义!

    懒洋洋应道:“当然不跪!我的出手,可以免除你和你的子孙对别人的跪拜,你看好吧!”说着妖异的眼神对咸丰闪了几闪,看得咸丰一阵恍惚,对这个“没有跪拜”大不敬问题竟然放了过去。

    这时候,因为御前会议已经开了一段时间,所有的大臣都不再跪着,而是站立在御案之前。

    只有特殊恩赐的两位可以坐着。

    “曾爱卿,现在你把战报上罗列的那些东西,逐一做出解释说明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的局势到底如何?怎么给我的感觉是原来形势一片大好,现在突然不可收拾了?”咸丰敦促道。

    众大臣一听,心里一紧,这皇上的意思是说,根据他的感觉,大清皇朝顶不住劲儿了?

    曾国藩心里也是一惊,冷汗流了下来,果然情况非常糟糕。

    于是赶紧打点精神,从战报第一部分的各个战场开始,逐一予以解说。

    “第一个战场尚海,收回了租界,这件事情。对于满清递过来说,是好事!在列强中毕竟满清帝国获胜!

    “至于林大人当了市长,这也对大清有利,谁都知道他是民族英雄,他现在也不是为外国人服务!这且不说,时机合适的时候,我有把握让林大人依然归回朝廷,而且带着尚海的一切!

    “第二个战场,光西的诸城,实际上早已经糜烂。飞是最近的发展。而他们进入湘西,也不过占领了一个大庸州城而已!湘勇依然在做准备,把它争夺回来。

    “辅建小刀会,他们也确实在那里制造了许多麻烦。虽然他们这个战报说的大获全胜。实际上双方依然处于拉锯局面。天军没有取得一处重要的城市,邰湾也依然在我们的控制下。

    “青藏高原那一路比较麻烦,他们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根基。就是横跨奇马拉雅山脉,然后从那里高屋建瓴,顺流东下,几乎是横扫了满清西北边陲,剑指北经皇城!

    “我们在那条防线上兵力比较薄弱, 国际纵队基本上没有抵抗能力,而天军可以任意从他们的发后方,也就是印度半岛的三个约盟,调动部队,参与战斗。”

    一直不动声色的摄灵,这个时候有了点响动,发出两下“嘶嘶”声。

    那黑里透青的脸色,也有些泛红,因为国际纵队,和他的失败直接有关系,因此他一听之下,感到了羞辱。

    曾国藩稍微喘了一口气,继续来。

    “不过,我们的骑兵已经在那里阻挡,天军的进攻已经被阻挡住。

    “在两淮地区,主要是怀南、怀北,怀河两岸搞事!天军林凤祥,两怀捻军大头领张洛行二人负责,在中原腹地搅风搅雨,不过只是占领了怀河两岸的部分地区,还没有扼住南北交通枢纽!因此也没有卡断满清中枢和南方的往来。”

    “还有就是京畿,东北方向的渔阳,也就是天国在娘子水建立的圣市!东北路总司令林奉翔岁,市长谭国,率领东北路军,已经卡断关内和关外的联系,并伺机向东北进击,他们的目的是孤立满清中枢,让我们在北经 既得不到上京方面的援助,也不能返回上京!

    “可惜他们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却不知道我们在那里的防卫同样非常强大,热河驻军已经出动,天军被挡在古北口一线,寸步难行!”

    “可是半个月来,我们连一封书信也没有从上京收到!”奕訢疑问到。

    他这倒不是瞎说,而是事实,实际上天军的封锁非常到位,一只蚂蚁都不能过关!

    军机处实际上也没有收到应该收到的例行书信,只是这个时候,不好附和恭亲王。

    “曾爱卿继续说!”咸丰命令。

    “在欣疆和内盟古一线,那个无拦王爷不知道发什么疯, 竟然怂恿他的女婿叫什么乌兰以晃的反握大清,还有许多中小家族的也参与了叛乱;不过大家族都依然紧随大清,比如僧老王爷的家族,正在全力阻挡那些乱民,不让他们越出那个地区,扰乱北经大清中枢!”

    众人一听还是心里发凉,虽然这曾国藩说得轻松,可以细心的人一听就知道欣疆和内盟古的局势已经糜烂,那些人的努力只不过是不让他们继续扩大战果而已。

    欣疆和内盟古面积绝大,焉知不是他们本来就是计划如此,没有出那个地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时候未到!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提疑问了,恭亲王都迭遭批驳,别人更是白给。

    “还有一条路线,也就是战报上说的西路大军,由泗川的歌乐山圣市组成,总司令由虫洞担任,目标是占领昌江上游流域,打通昌江中游,配合天军占领两瑚,他们也不是很顺利,但是最让人头痛就是那个巨象队,简直是无法阻挡!目前他们还在昌江上游流域转悠。”

    曾国藩作汇报的时候,有意压缩天军的战绩,他心里非常明白,天军数字是非常准确的!

    倒不是他又确凿的数字,而是凭直觉!

    在他熟悉的战场,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天军确实实际达到了战报所说的那样。

    同时,他还知道。天军的这份战报,主要的阅读对象,是天军自己,一旦有虚报浮夸,根本瞒不过当事人,纯粹自己丢丑。

    因此,没有人敢夸大事实。

    他那里知道,天国的信息来源根本就不是依靠当事人提供,而是由灵犀一动收集,不但准确。而且精确!

    那是一分一毫都不在差的!

    只是在报道的时候。为了读起来简明,麦轲把数字都概而化之,取其整数。

    曾国藩虽然知道天军战报这些数字可信,他汇报的时候。直接采用就行了。那样绝对是事实真相。可是他敢吗?

    如果他敢确认那就是事实,首先信心崩塌的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曾国藩参与了咸丰登记以及以后的所有重大决策,甚至这位皇帝的本质!

    他要比以前任何一位前辈皇帝都差太远了。

    所以他给他一个评语。八个字:人是好人,能力平庸。

    他的抱负和胆色,当然和他的能力相匹配,陡然得知局势坏到如此程度,绝对是支持不住的。

    因此,他也可以猜测咸丰乍一听到战报,该是何等的六神无主了。

    也幸亏恭亲王跳出来,大放厥词,转移了咸丰的注意力,否则能不能坚持到曾国藩到来,还真说已定。

    至于那些亲王和大臣,曾国藩不知道到底有谁能抗住这个坏消息,起码那些养尊处优的满人后代子孙,不是全部,也必定是绝大多数,会吓得绝望而逃。

    所以,曾国藩悲剧了!

    他这能编造谎言!

    他的原则是,天军的战绩,是能承认三分之一!最多三分之一!否则就不用干什么,这些人先作鸟兽散了!

    可是,只报告三分之一真实情况,后果也非常严重!

    因为他们不是是听听新闻,就能到此为止的;主要的目的是决定如何对付这个局面!

    在真实战况的基础上制定对地方略,尚且难保成功;只有三分之一的真实,如何能够制订出对敌的正确方略?

    更要命的是皇上以降,包括所有的大臣,全都不知道整体情况有多么糟糕!

    及时对了解曾国藩的杜受田、祁隽藻等重臣,也难以采取正确的对策,因为他们相信曾国藩,就是走到措路上去,不相信他,连目前的这一关都无法过去。

    幸亏还有一个摄灵在!

    摄灵当然知道真相如何,他恐怕是仅次于灵犀一动的存在,对战局的发展非常了解,也知道这个满清统治基本上是没救了。

    他的目的,当然不是拯救满清,而是实现他的目的。

    为了实现他的目的,当然是双方打得越厉害他越高兴,把人脑袋都打成狗脑袋他才惬意。

    听着曾国藩的回报,他也意识到不能告诉这些人所有真相,否则这些软蛋,未战先怯了。

    于是他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技巧。

    他打断了曾国藩想进入下一个部分的流程,说道:“且慢!我觉得这里应该停一下!一个是我要补充一些情况;另一个是,当务之急,是不是要赶紧议决一些对策,后两部分可以以后找时间再说?”

    在场的当然有许多智谋之士,立刻就在心里赞同了这个主张,于是其祁隽藻、曾国藩、杜受田等人先后表态同意。

    最后,咸丰颔首同意。

    说实际的,他是早就听得昏昏如睡了,尤其是听到曾国藩那种大局依然在握的调子,就更加提不起兴趣了。

    于是,曾国藩就请摄灵开讲。

    摄灵毫不客气,冷峻地说出了他的看法:“诸君不要以为曾先生的报告和天军的战报有很大差距,事实上而这也许都是事实!

    “你们有人会想到吗?曾先生的数据,又可能只是十几天之前的数据,因为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需要一段必不可少的时间,而天军的情报工作向来非常迅速,他们的数据也许就是昨天的最新进展!

    “如果你们俩这一点都没有考虑的话,还就是比常人还不如地低智儿!”她的声音一直阴冷低沉,这时突然拔高,变得尖厉刺耳!

    但是,更厉害的是——刺心!

    他说完了以后。停顿了一会儿,扫视了一下众人,发现所有人都低下了头,脸上微微发红。

    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节,甚至曾国藩自己!

    摄灵哼了一声,继续耍酷:“还有一点儿,你们更应该考虑到,如果考虑不到,就是与猪无异了!天军的这个战报,即使目前有一定的拔高。至少你们应该把它看作是天军的计划。使他们争取的目标!即使现在没有实现,如果你们不制止,或者置之不力,还是要实现的!

    “他们实现的时间或许有长短。少则十天。多则半月。难道你们到了那个时候在采取行动?谁又能保证到了那个时候,天军还会如同这次一样,在给你们一份战报?即使如真如此。难道你们再开一次御前会议,重新讨论?”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大浪!

    最觉得痛快的是恭亲王,虽然它也是属于这两点都没有考虑到的人之一,但是他看到其他人挨骂,尤其是那个不提气的哥哥也被骂了进去,心情还是无比畅快!

    他打定了主意,要和这位冷酷的家伙多多亲近!

    虽然早就说好要互相配合,曾国藩还是没有料到这位摄灵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而且是如此的关键,如果缺失了这些内容,作出什么决策都是扯淡!

    被人如此痛骂,尤其是那个其蠢如猪的比喻,让所有人都非常难堪,这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所有人全都是恼羞交加,可是让他们无比郁闷的是,恼羞石油了,就是不能成怒!

    因为挨骂的理由太强大了!

    还是曾国藩最先走出这个情绪的影响,说道:“先生的话实在是振聋发聩!谢谢先生的教导,我们确实愚昧无知,不如先生远甚! 如先生所言,我们在讨论计划的时候,还是按照天军公报上的情况为基础好了!不知道先生是否有了妙计良谋,可以教我?”

    这样,曾国藩在没有撤回自己的报告的前提下,承认了天军战报的数字,并且确定以哪些数据为决策的依据。

    不过,现在他手摄灵的启发,想法又变了。

    他原来就认为天军的那些数字是真实可靠的,制定军事计划时一定要作为依据;可是,考虑清军那比乌龟快不了多少的效率,两军对垒的时候,天军岂不是有进展了一大块了?

    所以真正的基础数字应该是再加上百分之五十!

    起码也要百分之二十!

    如果就是原数字,肯定是低估了天军的战果。

    不过,这些不过是想想而已,就是现在这个基础,他还不知道怎么对付呢!

    也许设另有高招?

    他现在对这个不摸底细的家伙寄托了极大希望。

    “我不忙说出我的意见,先听听诸公的打算。”摄灵臭屁烘烘地说。

    他心里话,这么好的让你们丢丑的机会,怎能错过?不让你们颜面扫地,你们焉能乖乖地听我的话!

    恭亲王按奈不住,又是第一个跳出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吾人本是皇室贵胄,当起表率带头作用!我申请前往第一线,我家里所有的适龄男丁,抽出一半,组成 “恭”字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

    别管这家伙多大毛病,这点热血就难能可贵。

    摄灵对这恭亲王的举动表示赞许,对他一身大拇指,说了一句:“你不错!”

    心里却说,这还远远不够!

    看到被这个讨厌的恭亲王拔了头筹,载垣等人也不能沉默;不但要表态,而且要比恭亲王高!

    肃顺动作快捷,抢先跳了出来,说道:“我肃顺一支,六成男丁去前线,所有军需钱粮自备,我自己亲自带队!”

    端华随着说:“弟弟已经表态,当哥哥的自然不能落后,我出七成男丁,除了钱粮自备以外,再拿出一份,支持其他家族;不过,既然弟弟去了前线,我就去不成了,必须留守,主持家族事务,非常遗憾。”

    随后众人纷纷出人出力,比例和数量也越来越高,最后终于有一个人达到了十成,所有壮丁全部去前线!

    按当时的标准。所谓适龄男丁,就是二十到四十这个年龄阶段的所有身体健康的男人。

    这只是出兵,还不是如何安排这些兵力。

    这些大人物都主动交出家兵,其他人就需要更加如此了,这就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征兵令!

    这个征兵令中必须规定每家的出兵比例是多少!

    就这个问题,大家又都表示了意见,基本上五成出兵率成了大多数人的主张。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大约可以在征集十五万大军,其中的军官主要是这些贵族的上层人物。

    最后大家看向摄灵,看看它是什么意见。

    摄灵一直冷眼旁观。看着大家在那里斤斤计较。忍痛割肉一样的表情,心中冷笑连连!

    一群鼠目寸光的蠢货!

    即使不谈他的独特目的,只是从战略上来考虑,这些兵也远远不足!

    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留一手。简直是找死!

    他不知道的是。人往往都是这样,他们的目的本来是如此这般,所作出的行为正好背道而驰!

    正如今天的表现。想多留一些人保命,恰恰是加速了丧失生命的步伐!

    如果天军打到门口,就是家兵留得再多,也无济无事!

    于是,他说话毫不客气:“你们这是找死!全力以赴,还不知道鹿死谁手,你们还想留一手?这一手就是给你们送死的!”

    祁隽藻急了,大声说:“先生到底什么意见?说出来大家决定是否接受便了!”

    摄灵冷库无比地说:“两条缺一不可!做不到,你们都趁早准备棺材去吧!

    第一条就是所有男丁都必须去前线!年龄阶段不再是二十到四十,而是从十五岁到五十五岁!十五岁可以结婚,难道不可以上战场?不知道谁定的这狗皮固定!”

    賽尚阿赶紧解释了一下,说:“先生息怒,这是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