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的是一位老农,戴着斗笠,把信递给他就走了出去,留下话说有了回信,叫他一声就行,他就在外面等着。
麦轲抖开信一看,原来是咸丰给他的。
看着那个大印,和“咸丰御玺”四个篆字,就知道如假包换。
一看内容,原来是挑战书。
“麦轲大驾台鉴:
“你我都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为减少生灵涂炭,特与你约战!从明天开始,和你连续大战十场,每十天一场。
“第一场。时间明天上午八点,地点芒汤山,双方兵力,各二十万!
“第二场……”
接着就列出一共十场战斗,完成着系列战斗已经是百天以后。
最后,信中还说:“大丈夫一言而决。静候大驾回音。”
这样啊,一百天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你要战,我便战,不过什么时间战,在哪里战,就由不得你了!
于是,麦轲刷刷几笔,就在原信上写了回复:“如你所愿,明天如期会战!以后的决战日期和地点。由明天以及以后的胜利者决定!”
然后把信交回那个戴斗笠的送信者。
三分钟以后,麦轲的回书呈递到皇上的面前。
咸丰赶紧看麦轲是怎样回复约战的,看到“如你所愿,明天如期会战”的时候,不禁大喜,说:“麦轲答应了!”
摄灵觉得不会这么顺利吧?
接过咸丰递来的信,看到下半句,觉得果然如此。文章就在这里!
以后的时间和地点,有胜利者决定。你这皇帝就不想想,自从你和天军交战以后,又过一回胜利吗?
没有我在这里帮你,在这里支撑大局,你早就不知道败成什么样子了!
至于明天的会战,你认为你已经准备充分。焉不知天军准备得更加充分?
其实,他这还真是高估天军了。
天军还真没有组什么特殊准备,他们离芒汤山还远,麦轲是批复了咸丰皇帝的战书以后,才通知萧朝贵。告诉他明天会战这件事情。
他们现在在芒汤山的北面,大约三十里,麦轲要求他们迅速赶往指定地点,并做好决战准备。
开战时间是明天早晨八点,这是战书上规定的。
萧朝贵接到命令以后,立刻把手下大将聚集起来。
他手下现在有六个整编军,每天下辖三个师,每个是满编一万人,现在个师都是满员。
除了六个整编军以外,还有两个特种师。
一个是以唐家的精英为骨干的暗器高手师。
另一个特种师是印巴大陆、东南亚等地区赶过来华人,他们的先辈都是被满清赶到国外去的,和这些满清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报仇雪恨。
为了减轻仇恨对他们的压抑,他们就自嘲地称自己为“讨债团”。
六个整编军军长为首的就是徐少华,然后就是孙少刚、姜少雄、郑少平、冯少阔、赵少华。
暗器师的师长,竟然是杨少威。
原来他一听说国内开战,就坐不住了,把市长的责任推给了他的副手,就打道回国了。
正好唐家组织一个以暗器为主要武器的独立师,杨威自然就被推举为师长。
那个讨债团,师长就是马少初,是马尔代夫领袖,实际上是华侨。
天军攻占马尔代夫的时候,治好了马本初老父亲的病,让他从行将死亡的境界险死还生,因此一家就降服了天国。
其实这次来,马本初的老父亲马越也来了,他要回乡祭祖。
现在就在特种师里参谋军事,权力和威望似乎不比马本初低。
老头虽然年纪不小,被麦轲诊治以后,身体素质加成百分之二十,比老当益壮还老当益壮。
现在他也不着急去探亲访友,一心想参加战斗!
萧朝贵见大家到齐,也不吩咐大家就坐,站着就开说。
他传达了麦轲的作战命令,要求大家在一个小时内到达目的地,然后徐少华、孙少刚、姜少雄、郑少平四个军从四面包围芒汤山;冯少阔、赵少华两个军负责主力攻击;两个特种师作为机动,随时准备执行特殊任务。
“我们一定打赢这第一仗,有信心没有?”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八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立刻出发!”
芒汤山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有“仙人峰”之称。
芒汤山因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闻名于世。
孔夫子在此避雨讲学留下了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观。
不过,现在泗川总督徐泽醇选择这里驻扎, 丝毫没有凭吊古人,修身养性的意思。
他只有一个念头,他的对手正在尾随自己。如果离开这个有利地形,就把自己完全置于挨天军打的地步。
虽然他明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当咸丰皇帝的右翼,拱卫皇帝的大军。
但是他更加清楚,他负责掌管西方大军,总数二十万,就是对付天军的西路兵团。
他们的兵团总司令是萧朝贵。
他要充分利用芒汤群山这个有利地形。占据那二十余座大小山丘。
现在总督徐泽醇正站在芒汤山主峰上。
主峰居中挺立,海拔高度一百五十七米。
周围还有保山、立山南峙,僖山东耸,土山、铁头山、夫山、陶山西立,磨山、马山、徐山、州山、王山、雨山,基本上都在主峰的北部。
徐泽醇命令下去:“那二十个山头,每个给我派兵五千,统统给我死死守住!谁敢给我丢了山头,我就砍了他的狗头!”
看到副手和参军人等匆匆离去。安排驻守,他又对大家说:“剩下的十万人,都给我守主峰,派两万人去山脚,拦截那些天军,不让他们靠近!”
刚才不久,他接到了皇帝和御用军师联合签署的命令,夸奖了他选择的这处战场。让他做好一起准备打好下面这一仗。
要不惜一切代价,那怕不剩一个人。也要打赢!
徐泽醇一边看,一边暗笑,这两个人都不识数啊?不剩一个人,如何赢?
他是大农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对这样初级数学,当然看不上眼。
打不打得赢。这个不敢保证,但是他期望打这一仗倒是真的。
他安排了作战部署,自己亲自来到山脚,作最后的准备。
命令里还有一条,如果能打胜。快慢都没有关系;如果不能速胜,就要准备长期作战,拖得时间越长越好。
只有拖得久,才能等到援军。
这点他倒是很赞同。
因此,他在二十个山头分散派兵,就是要拖延时间。
这个时候,麦轲也到了芒砀山。
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松树,树冠足有二丈方圆,麦轲早就察觉那里空无一人,于是就毫不客气地当作立脚之地了。
往下一看,清兵正在连滚带爬地前往二十座小山。
二万人前往山脚,许多人还带着拒马桩一类的东西。
另有八万人,就在这棵大树的前面,凛然不动。
这些人显然是徐泽醇的精锐。
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平原,可以当作战场用。
穿过平原,有两条河穿境而过,一条是碱河,还有一条石王引河。
麦轲知道,古代这里实际是一片泽国,薛湖、滦湖南绕,丰西泽、沛泽北环,西边是孟渚泽,东边有沙泽、余泽,砀水、获水、谷水、睢水、泡水等河流纵横其间。
不过这里也是受到黄河的祸害,历史上黄河数次大决口,泥沙汹涌而下,最终将芒汤山周边的河流湖泊连同芒汤古城淤积于地下。
麦轲不禁想到自己的治理黄淮的计划,这里也许能恢复旧貌。
麦轲这时已经看清了敌军的部署,这就是一个打持久战的部署!
原来你们说的速战速决,都是骗人呢。
于是麦轲联系上萧朝贵,问他到了什么地方,告诉他自己已经在芒砀山等着他们了。
“我们还差三里地,马上到!”
“不必着急!我看到了敌人的部署,我们的部署也要有所变化,你这样……”麦轲开始布局。
“没有问题,我们专门练过夜战!”萧朝贵兴奋地说。
“还有,在主峰上你们如此……这般……”
。(未完待续。。)
第1003章 卡位一剑封喉
麦轲到达丐帮的基地,乜世人和赵雬正在那里等着他。
“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麦轲问道。
这二人,一个是他穿越中国后结交的第一个兄弟;另一个是他的第一个徒弟。
可以说,都是麦轲最亲近的人。
除了赵雬以外,麦克还有几个徒弟。
张碔是一个,张纹的弟弟,跟着麦轲主要是学武。
唐四藏,另一个,跟着麦轲学医的,唐门核心弟子之一。
最后还有朱八戒,跟着麦轲学经济的。
这些基本都是挂名徒弟,不挂名的就数不胜数了。
赵雬首先汇报,说他的两万骑兵都已经到位,隐藏起来,随时准备出击。
“哈哈!这些准备实在太好了,到时候指直接冲锋就行了!”赵雬满意地说。
乜世人刚要说什么,麦轲打岔转移了话题:“那么进城的路呢?准本好了吗?”
“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发起攻击,丐帮的人会在里面接应!”乜世人回答道,终于可以让我丐帮弟子大显身手了。
“来,说说曾国藩的守城和其它军事部署。”
三人席地而坐,还是乜世人汇报。
麦轲从背包里扽出一个微型沙盘,几下就把宿县城郭合成内的主要布局摆弄了出来。
“我们现在是在东北角城外,这个村子叫圣庄,时机上丐帮专有的,村里的二百户人间都是丐帮成员。
“一会儿进攻的时候,我们会进入地下通道,从地底下越过城墙,而且穿过东北角城去。直到城市中心。
“城市中心又四大庄园,因此,这个地方又被称为四园区,现在四园区是曾国藩的指挥部和四大兵营所在地。
“四园区基本上是成四方形分布,横竖各有一条大道,从四个庄园中间穿过。
“我们的作战计划。就是突然袭击,冲进四营区。
“我们的目标不是占领他们的营区,而是把那条横向达到占领,切断他们之间的南北方向的联系。
“切断以后,就要牢牢地卡在那里,不让人员、信息、物资等物穿越这条大道。
“光这四个营区,每一个营区平均驻守兵力就达到五万人!
“都是由曾国藩的亲信、湘勇的嫡系大将作统领。
“除了这里的二十万大军位外,还有四城的守军部下十万。
“守城部队、四大营驻军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外围据点。就如同派到裂山去的那个据点一样,都是精兵强将。
“低点就是双堆集,由湖广总督程矞采负责防守,有将士十五万人在那里驻扎。”
“谢谢兄弟,收集情报做得很详细!就是这条路,”麦轲指着李园和西李园之间的大道说:“这条大道叫得胜路,现在就进去!小雬你率领你的骑兵,正常走进去就行。但是进城以后,要到地面的时候。就放马冲锋,在得胜路两边尽量扩大地盘!
“世人弟,你率领你的四万丐帮弟兄,坚决守住大道两边的阵地,一直到所有天军参战部队完成任务!”
“坚决完成任务!”赵雬、乜世人齐声回答。
“出发!”麦轲发布了命令。
然后三人一起来到了藏兵洞。
只见二万战士都骑在马上,整装待命!
这些藏兵洞。都是一开始建立据点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当时乜世人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大兴土木,把所有合宜的地方都凿出了洞穴。
而那些进程的通道,他们只是挖掘了极小一段,就被暂停了。
其实。后面的部分,就有麦轲负责了。
他当然不是亲历亲为,而是请灵犀一动辛苦了一下。
到底实际的通道什么样,麦轲自己都没有数。
这些骑兵从藏兵洞出来,直接进了通道。
原来每一个藏兵洞的后壁,都有一个自动出口,出口一开门,一步就进了洞,身后的藏兵洞后门,又自动关闭。
进入了通道,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原来这里别有洞天!
通道足有三四丈宽,高有一丈,两排明晃晃的电灯,把这个隐身地底的通道照得亮如白昼。
竟然可以容下十匹马并排行走!
见识过圣山至金田村运兵洞的人都知道,这个通道要比那个更加气派。
麦轲则心里确定,灵犀一动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也许是在更多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麦轲之所以有此准备,完全是根据他的综合战略考量。
宿县落入谁的手里,都会在全局上起到一个掌握了中心枢纽作用。
一城在手,满盘皆活。
相反,如果没有这个中心枢纽的周转站,就会运转不灵,处处制肘。
与此同时,曾国藩正在大帐中独坐发闷。
他所处的地方是四园之一的南薛园,方位在西南角,和董园、李园、 西李园的距离都比较远,也是中军大帐的所在。
他还没有从九弟曾国荃再次陷落敌人手里的惊耗中缓过神来。
虽然他知道,这个时候真不是悲伤的时候。
九弟最有才华,打仗最英勇,怎么就是天不佑英才呢?
他受到的舛难最多!
唯一的希望是九弟是被生擒,还有可能如同前两次一样得以生还。
不过从这场大战来看,九弟就很难建功立业了。
他的雄心壮志再一次受到重大挫折。
虽然他早就盯住了宿县这个战略中心,第一时间就抢占了这个城市,在战略大局上占了上风;更有双堆集、裂山南北两个大营拱卫,可算万无一失。
而且裂山的大营和皇上率领的几十万大军近在咫尺,自己的部队也可以驰援!
可恶的天军竟然在极端的时间里,干净彻底地拿下了九弟,连同他的十几万大军。根本就没有给两个方向的清军任何援助的机会!
曾国藩自己,也是等九弟被生擒以后,才知道裂山大营已经烟消云散。
现在他很纠结,裂山大营丢失,根据开始的战略部署,应该再建立一座。当然最好是在裂山,方便与皇上那个部队保持联系。
其次,就是在裂山和宿县之间的任何一点建立一座新的大营,虽然比裂山的地理位置差一些,基本的拱卫宿县作用还是发挥了出来。
重新建立北方拱卫大营的必要性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是风险也不少。
首先,就是它可能成为天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沦为裂山第二。
其次,派谁去主持这个大营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有可以和九弟比肩的文武双全的将领吗?没有了!
九弟如此天才横溢。尚且折戟沉沙,其他人如何有起码的保证,不是给天军送上门的肉包子?
如果必败的命运等着这个新的大营,为什么要建立?
一向运筹帷幄、果断绝然的曾大衰,犹豫不决起来。
他决定召开一个高层会议,商议决定是否重新建立北大营。
他已经派出人去,召集其他三大营的统帅,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其他三大营的统帅相继到来。
他们分别是李园的统帅曾国华。曾国藩的六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