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栖特种兵- 第5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麦轲麦轲问了一个无关如何对付他的问题。

    “这个顾嘉蘅人品到底如何,你们和他打交道时间比较长,有什么评价?”麦轲问这个问题,是为了在开始的时候,就确定一个方向,看看这家伙值不值得留下,为天军所用。

    “如果是我给他考评,我就给他一个‘中’,不好不坏,不上不下。”这是张一手说的。

    “我也只能给它一个‘中’”张田远表示。

    “我给他‘中上’!”诸葛玄机看来对这个知府印象不错。

    “‘上’!”两个声音同时说,竟然是姜继周和范贱。

    能的这两个大智大奸的家伙同时评为三等考评,麦轲不得不问一下原因了。

    如果都是“中”,麦轲时可用可不用,多半不用。

    但是这两个“上”评一出,麦轲就非用不可了!否则,岂不是暴殄天物?

    “他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商家额外上贡;相反,却给了我们许多保护,使我们减少了很大的损失!

    “对比一下他的前任,一年至少要给他十万两银子!给他点银子,我们还承担得起,关键是他对我们没有任何保护,典型的一个只要钱不做事的家伙,恨不得那些银子把他压死!”

    范贱是越说越有气,对前任知府有气;间接地成为对现任知府顾嘉蘅的赞扬。

    “不错,我同意范家主的评价,不过我给他‘上’评是因为她有一股正气,读书人的正气,虽然不缺乏官场的一些应酬存身的手段,但是这些都是为了那股正气!

    “比如,凡是贫困农民和那些恶霸劣绅发生争斗,他都会尽量照顾那些弱小!我的几个远亲,也被他惩处过,但是我毫无怨言,反而感谢他教训了这些纨绔子弟!”

    读书人的正气!能保持得真不多!

    麦轲非常赞赏姜继周的观点,当即决定,把这个人说什么也要拉过来!

    他甚至已经给他想好了位置:郭嵩焘的助手,天下反贪使襄理!

    然后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张旗鼓地反贪,打造一个清平世界了。

    于是,对顾嘉蘅的前途也得到了统一意见——留!

    最后一个问题,伏牛山匪患!

    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那里的土匪竟然传宗接代,何当皇帝一样,建立了长子嗣位制度。

    既然是土匪,他们当然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就是他们最高首领的头衔。

    牛魔王!

    据说,这是从唐朝府将程咬金那里传继下来的称呼。

    每一代的继位头领,都是新一代牛魔王!

    别说,这个说法,还真有可能就是事实,因为现任牛魔王,名字就叫程吞金。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土匪对牛魔王的名字有了统一的规定,他们必须和老祖宗程咬金的大名有百分之五十的近似度。

    也就是除了姓金这个不能动以外,还有最后那个金字也是动的,能动的只有中间一个字,因此,当代牛魔王就从程咬金改成了程吞金。

    这个名字,让他得意了很长时间,他觉得他比他祖先厉害多了!你咬了半天,也不如我吞一次多!

    伏牛山土匪窝,在程吞金的统领下,不断地向外扩张,还真有点吞天吐地的气势。

    大家正在琢磨如何拿下这个地区,解除后顾之忧,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北门的官兵开城逃跑了!

    有意思的是,他们没有向北跑,和那个方向可能到来的援军回合,也没有往东跑,家人淮扬地区的大股清兵,反而是逃向了伏牛山区,难道他们和土匪沆瀣一气?又或者他们是想取而代之?

    麦轲哈哈一笑,说:“走!我们也别在这里讨论了!正好把土匪。官兵一勺烩了!”

    麦轲等人算计伏牛山匪窟,程吞天也在找十八师绺子开会。

    他们现在站在主峰鸡角尖的山顶,一览众山小,甚为豪迈!

    。(未完待续。。)

第1024章 总督团队诞生

    好消息?

    咸丰首先愣住了。

    一直以来,好消息是如此的遥远,除了登基当了皇上,那件事情勉强可以算的话,以后似乎就没有听到过。

    进入这个战场以后,更是几乎每天都有坏消息。

    那可真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弄得咸丰现在每天不听到一两个坏消息,就真心感觉不正常了。

    没有听到坏消息的时候,思路必然走到了这个方向——还没有坏消息?估计正在积攒,成为一个更大坏消息吧?

    那些败军之将知道即使有什么好消息都和自己无关,因为他们的兵都没有了,有机会制造好消息也没有他们的份,他们个个都实在无能为力了。

    唯有一位总督,还没有其他五位总督败的那样彻底,这就是京畿总督,或者叫做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以他就站起身来问道:“快说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那样子特别像小孩子看见了糖果,充满企盼。

    关键是大家现在太需要好消息打打气了。

    这个好消息对摄灵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本来他嗤之以鼻的第三道决死命令,竟然还有这样大的效果。

    按他原来的想象,即使有人来,也就小猫小狗两三只。

    现在根据这一百五十名特使的汇报来看,只有大约是五个人一无所获,而他们的原因都是和边境安全有关。

    这一点上,设领是支持他们的,这些地方根本就不应该去。

    倘若他们来了,边境都空了,即使这边能赢。那边的侵略者趁虚而入,这边的赢,又有什么用处呢?

    不过,摄灵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他把其余的一百三十五个黑衣使者的成果总结出来,总人数大约超过了一千万!

    这还是到目前为止已经集合起来的人数。也许后面的数量不大,但是这种动员还在继续!他们会以后续部队的方式,继续开往前线!

    这样的话,就必须要认真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了!

    只有势均力敌的战斗,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死人,死人越多,那些有可能得救的人不是越少吗?

    摄灵在这方面的改变是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他对这些人的认识也重新调整。

    原来他从皇帝以降,都是瞧不起。

    现在看来。不仅皇帝在这个决死令上是对的,而且那些地方狩牧官长也是能够高瞻远瞩的,并非是鼠目寸光之辈,如同他之前所想。

    尤其是当他们认为到了危机的关头,那种爆发出来的力量和斗志,都比平时高出许多!

    他听了蛇三五一的汇报,说他从盛京带来的那个队伍,一天竟然跑出了三百六十里地!

    原定十天的路程。他们估计八天就能赶到!

    这样十天之内赶到的军队,就达到了六百万!

    现在已经聚集在天军包围圈外面的援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

    有了这些认识,摄灵大大改变了他对这满清皇帝和高官的轻视,所以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他愿意把这个消息和大家一起分享;非但如此,还破天荒露出笑脸。

    “好!我就和大家说说,皇上最近发出的命令。就是要人、要粮、要钱!我派出去我的手下去传圣旨,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什么结果?”众人齐声问起,个个都是好听众。

    “结果就是我要讲的好消息!除了寥寥几个人没有成功以外,有一百三十五人成功了!”

    “好消息就是这个吗?”咸丰问道,“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呀?关键得有人、有钱、有粮才行!”

    “对!但是。他们的成功是基础,现在我就说一下具体的收获是什么!”摄灵说。

    众人全都侧耳倾听。

    在摄灵重点介绍了和南、奉天、京畿等效果重大的行省以外,又给出了一个概括的总数。

    “现在我们征集起来的战士,最少是一千万!”

    “什么!竟然有一千万,搞错了吧?”众人同声疑问。

    “没有错,就是一千万,甚至可能达到二千万,如果有疑问,我们可以一家家的数……”摄灵的笑容更宽阔了。

    “不用数了,快说说如何安排他们吧。”咸丰插话道,他也是笑容灿烂。

    这对咸丰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甚至是一个最大的好消息。

    他没有想到他的圣旨到了这个时候,还有如此威力!

    这让他心情舒畅,信心大增。

    对战争的胜负原因,他一直是似懂非懂,但是他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是人多必胜人少的。

    这次增援来了一千万,肯定比天军要多得多,堆也把他们堆死!

    即使那些败军的总督,现在也神情轻松起来。

    琦善大声说:“若有千万大军在手,我建议里应外合,把这些所谓的天军全部包围,一锅烩了!”他对骑兵失败一直耿耿于怀。

    徐广缙沉吟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天军的胜利可不是完全靠人多势众!他们有时候集中更多的人一起干,是出于少死人的考虑,不但他们少死,我们也少死;你们觉得这一千万,真的能当一千万人用吗?”

    这一番话有如在众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霎时间让各人根据那个吓人的一千万数字而膨胀的信心,冷却了下来。

    尤其是那些败兵总督,联系自己的经历,都不禁打了寒战!

    似乎人多人少,对上天军,都没有胜算!

    皇上自己,还有摄灵,想起那个“十岁到六十岁”的年龄阶段,原来的自信刷刷地往下掉。

    是啊,前两次绝户计,已经把中坚年龄阶段的人都抽光了,这次集中起来的,主体来说,不是年龄偏小,就是年龄偏高!

    如果把他们当作年轻力壮的兵丁来用,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何况面对的都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天军精锐,更可虑的是,就是他们,打垮了正当年的满清士兵,难道对付那些老弱残兵,会有很大困难吗?

    估计,最合理的结局,是更容易对付吧?

    越想越觉得没有理由那么自傲,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现实吧。

    回到现实以后,才知道,这一千万援兵并不能保证他们得胜。

    真正的价值是改变了大家失败的情绪,如果大家振作精神,发挥最好的水平,到是为大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和天军有得一拼了!

    也就是说,徐广缙关键时刻的老成持重,让大家冷静下来,能够比较客观看到天军的状况,比较性地看清楚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冷静的思考问题,提出下一段时间的作战方案。

    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陆建瀛缓缓地说道:“一千万人,能够集中使用,有共同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统一的领导,那是一千万!

    “如果没有这些,那不过是一盘散沙!以目前天军的状态,他们能干净利落地灭了我们的一百多万精锐,我们在座的几位总督都是人证,知道他们强横到什么程度,就一定能灭掉一千万乌合之众!

    “而且我保证,没有以前那么费劲!

    “因此,我非常严肃地建议,我们必须在这些人上面建立一个非常权威的领导机构,来统领指挥他们!”

    其他几位总督,包括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同时说道:“我完全赞同!”

    咸丰、摄灵当然不会反对,因为这事情是如此的一目了然。

    有了统一的领导,还要依靠各种正确的步骤和条件,但是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其他即使是队,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于是,几个人经过几番商讨,决定成立一个总督团队,包括五位总督。

    琦善,陕甘总督,西北集团军的总司令。

    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

    楊殿邦,漕运总督,水师船运总司令。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

    由程矞采任首席总督,组织协调其他四位总督。

    其他四位总督,除了漕运总督楊殿邦负责水师,负责运送士兵、钱粮以外,其余三位总督,把全国各地的援军一分为三,分别置于他们的管辖之下。

    为了保证令行禁止,每位总督名下分配了一个由大内高手带队的执法队,每位总督都有对属下包括巡抚在内的人先斩后奏的权利!

    除了这些人以后,皇上还任命了一位军事总管,也就是所有军队的总统令。

    这就是原来西北集团军的军事总统领、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

    上次败于胡以晃,他的表现比那个总督琦善好得太多了!

    自然得到咸丰的好感和重用,因此,这次又任命他为军事总管。

    除此之外,还把所有援兵中的骑兵,全部调拨到他的麾下,组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机动部队。

    和这个总督团队的组成相配合,其余的那些总督,他们依然在自己原来的集团军中与天军作战,也组成了另一个总督团队,他们的总头领是六爷。

    总调度还是摄灵,他上面是皇上,所有人都对皇上负责,但是通过摄灵的具体协调而实现。

    。(未完待续。。)

第1025章 涡河水葬劲旅

    两个没有在场、却和今天的决议有关的关键人物,六爷和伯彦讷谟祜,都由摄灵负责通知,然后再协助他们贯彻这次会议议决的事项。

    然后,大家又把各行省来的援军全部瓜分,确定了哪个总督管辖哪几个省。

    有摄灵的各省人数统计为根据,给各位总督的将士,在数量上也尽量达到均衡。

    其中,琦善大体分到了从陕甘通过北部一直到东北的所有援军,没有办法,谁叫他是满族人氏呢?

    他所管辖的这些地区基本都是满族老家、或者是那些最早跟着满清老祖宗打天下的族裔。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实现军府制度的省份,都在这个范围。

    毫无疑问,这些地方来的援军,肯定是最好的,许多人哪怕年纪尚轻,或者已经年迈,但是他们却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而琦善这位总督能力上比较弱,恐怕是所有总督中能力最低的。

    不过,要说管理那些皇族子弟,有没有人能强于他,那些皇族贵胄,又怎么可能听从一个非满族人的管辖?

    所以,只好让琦善勉为其难了。

    其他的几位总督,除了漕运总督杨殿邦,还有三位,就按着方位各管一方了。

    其中,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南方。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负责东方,包括杉东、直隶等省。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负责西方。包括和南。

    整个分工过程中,摄灵和大家有说有笑,与各位总督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改善,有些人就把心中的问题和疑惑提了出来,求摄灵予以解答。

    只要不是太隐秘的东西,摄灵也在不同的程度上。给出了答案。

    等到分工结束的时候,琦善倚老卖老地问道:“我说摄灵兄弟,从皇上发出圣旨,到你得到各省的执行情况,中间只相隔二到三天;别说干成了那些事情,就是赶路也远远到不了目的地!能给我们说说是怎么回事吗?难道你有未卜先知之能,早已经派人前往?”

    麦轲主要目的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谈?你除非给我让路,否则免谈!不让?兄弟们随我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